關於處暑的作文:處暑節氣話秋忙1500字

在我的老家流傳著一句農諺:處暑動刀鐮。處暑剛過,農田裡就有割綠豆、收黍子的農民兄弟的身影。秋天來了。

關於處暑的作文:處暑節氣話秋忙1500字

今年風調順,田野裡農作物長勢喜人,草地、溝壑、壩堤、林間,有名、無名的雜草長得十分繁茂。處暑剛過,散步於雜草叢中,兒時打秋草的場景情不自禁地浮現在眼前。

草兒,山野之中,比比皆是,無處不在。它雖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寶貝。莊稼地裡荒草最為可恨,與糧食作物爭奪水分和肥料,影響莊稼的生長和產量。但在村邊地頭、溝溝坎坎之中,山野之間,生長著的那麼多的野草卻是有用之物,它們並不可恨,倒是很可愛的。沒有它們的存在,當年許多農民兄弟的日子將不好過,從這個角度來說,草也是家鄉人們的恩人和朋友。

家鄉的雜草大致可以分三大類:一類是以蒿草為主體的那類,植株高大,莖杆粗壯,這類主要是當作做飯的柴禾。另一類是以羊草為主體,葉兒比較肥大,主要用來喂牛羊的。做柴草之用的雜草,在初秋時節多是連根一起薅回家,有根的耐燒。俗稱拾柴草。用於喂牛羊的多是用刀割,俗稱打草。而第三類是用來餵豬的,如西天谷、灰菜等多是現採現用,少部分也會晾晒乾了粉碎,冬春季節新增在飼料裡,常常被稱割豬草。

我從小時候就與草打交道,七八歲的時候就割豬草,打羊草,拾柴草,一直到20歲上大學離開家鄉為止。

那年頭每家都要養豬、養雞、養羊。養豬是為了過年。過年了,臘八前後,家家都要殺頭豬,由於飼料不足,哪家的都長不大,也就百十來斤。那年代人們俗稱100斤為一稱,過年殺豬超過一稱可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不過哪家過年殺都要請親朋好友來做客,也不用給什麼特殊的好餐,殺豬的四大件“血腸、燉肉、炒酸菜、殺豬菜”就足夠了。好臉的家庭要準備散白酒。在我的老家,好多朋友都有酒癮,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吃血腸,但要是沒有酒會覺得吃得再好也沒有滋味。20年前曾遇到過一次過年殺豬請客沒有酒的場景,主人真的好面子,請的都是他認為有頭有臉的人,那可不是殺豬的老四樣了,幾乎豬身上好吃的都做了,弄了一大桌子菜,可惜就是沒有酒。坐桌上了,鄰居大哥看了又看,怎麼沒有喝酒的灑盅呢?感覺很奇怪,用手捅了我一下,同我耳語:怎麼沒酒?我小聲的說:不會吧!就在我倆耳語的時候,女主人遞過來一碗加虹豆的高粱米飯。大哥看沒有酒,臉上立刻沒了笑容,一碗飯是一個粒兒、一個粒兒送到嘴中的,感覺吃得十分不情願。在回家的途中,我曾有意引逗大哥說說心裡話。怎麼感覺你今天吃飯沒什麼情趣?大哥一臉的無奈:這飯吃得太沒意思了,一桌子菜沒酒,沒酒我這嘴裡就沒有唾液,沒唾液吃什麼也沒滋味。那麼半天你就吃了一小碗,吃得也太少了,有好菜沒酒真的吃不下去飯,回家還得喝二兩,再吃一碗飯。後來我問過大嫂,大哥那天真的回家又吃了第二次飯。

由於那個年代每人每年只分360斤左右的毛糧,人都不夠吃,沒有做豬飼料的糧食,哪家養豬都是靠淘米泔水及極少的米糠、野菜等艱難度命,而為了讓豬長得快,春天挖苣蕒菜、豬毛菜、西天谷等豬喜歡吃的鮮嫩野菜及野草,來補充足夠營養成份。夏天的豬草是十分豐富的,那時候大人們常常告訴我們:豬吃百樣草。現在看來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豬是沒有消化粗纖維的能力,但食入一定量的豬草還能使豬有暫短的飽腹感覺,最少不至於總叫圈。打豬草夏天很方便,不論多大的籃子很快都能裝滿,那時候打豬草是每天的必修課。不過夏天要天天打,而且是風雨不誤,不然豬會餓得拱著圈門子叫個不停。

俗話說:三春不如一秋忙。入秋學校要放秋收假,我們這些半樁子秋收假的主要任務是打草。我們每天上山先打柴草,多是拔蒿子,拔過後要將其攤放在向陽的地方晾晒。待到傍晚的時候,用蒿草擰成草繩捆成一次背得動的捆子。打捆兒可有學問,實在的人為了一次多背些,要將蒿草稍與稍對接,根朝外,俗稱“兩打接稍”。而有的小朋友為了圖好看,只是將根一側擺齊了,不管稍一邊多蓬鬆,這樣的捆法我們稱為“一頭齊”。其實一捆“兩打接稍”幾乎是“一頭齊”的兩倍,但背同樣重量的子,“一頭齊”的梱兒可比“兩打接稍”的看著捆大多了。鄰居小寶家是繼父,為討繼父的歡心,他總是那樣幹。常聽他繼父講:我家小寶真能幹,每天去山裡打草回來,草捆子都比同齡孩子的大。其實我們知道,他常常偷懶。他背的是“一頭齊”,沒人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那年頭秋天上山打草,中午回家胳膊上挎一籃子給豬吃的野菜,肩上還要扛一捆餵羊的草。只有到晚上才能往家背晒乾的柴草,而常常是揹回來一趟,到家吃根黃瓜或吃個柿子,喝點涼水,還會趁天涼快再背一趟。每個夏天有半樁子的家庭柴草垛都會攢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