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精選6篇)作文

篇一: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精選6篇)作文

新思維謀劃智慧校園新篇章

摘要:____市實驗國小創辦於1988年,2009年在教育綜合改革中整合3所國小遷址新建,彼時,學校面臨著三座“大山”——上級主管的高要求,人民群眾的滿腹不滿,教師人心不穩定。在此形勢下,____市實驗國小大力提升資訊科技建設和應用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走出了一條“實小”獨有教育數字化轉型之路,把學校建設成富有特色的品牌學校。

關鍵詞:教育資訊化;數字化校園;指尖校園

一、問題與挑戰

____市實驗國小創辦於1988年,是一所市直國小。2009年,____市實驗國小在教育綜合改革中遷址新建,先後合併了瓊師附小、端裡、尚智三所國小。學校坐落於美麗的萬泉河畔,校園佔地面積75畝,校舍建築面積20479平方米,綠化面積22880平方米,活動場地、硬板化庭院15939平方米,現有教學班85個,在校生4570人,教師253名,其中拔尖人才2人,高層次人才9人,省級骨幹教師17人,市級骨幹教師36人,正高階教師1人,高階教師13人,一級教師69人,研究生3人,本科147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佈局合理,擁有5G同步教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圖書室、閱覽室、儀器室、實驗教室、微機教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游泳館、國學講堂室、3D列印教室、數字書法教室、多功能錄播室等。經過34年的發展,____市實驗國小如今已經成為一所“管理理念先進、教學特色鮮明、教學裝置領先、教學質量一流、育人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的標準化、現代化學校。

然而,在搬遷整合之初,轄區群眾十分牴觸____市實驗國小。一是校址偏遠,路途不暢通,交通十分不便;二是周邊是郊區農村,家庭教育缺乏;三是搬遷經費投入不夠,除三棟新的教學大樓外,所有的硬體都沒有及時投入;四是師資力量不足,整合四所國小是合併兩所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師來自不同水準的學校,年齡老化,教學理念、行為、管理方法陳舊,中層領導年齡偏大,紛紛辭職,給管理帶來了難度和挑戰。

當時的____市實驗國小面臨著三座“大山”——上級主管的高要求,人民群眾的滿腹不滿,教師人心不穩定。

在此形勢下,____市實驗國小結合自身的發展歷程和搬遷整合的現狀,確定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總體思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堂體系和教學內容,全面提升資訊科技建設和應用水平,營造“學校管理科學、教師自主發展、學生自主成長、家長主動參與”的教育生態,培養“德藝雙馨、學創俱能、身心兩健、個性陽光活潑”的現代國小生,造就研究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把學校建設成富有特色的數字化學校。

二、問題解決思路與實施

教育資訊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多年來,____市實驗國小逐步實現了“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圍繞“智慧校園建設”這一主題,堅持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優化管理、注重實效、融合創新”的工作思路,重點開展學校網路及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應用軟硬體建設和資源共享、資訊化教學融合支撐體系建設,促進教師資訊化應用能力拓展提升,使網際網路+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師生的資訊素養。____市實驗國小成立了資訊科技指導中心,全面負責學校資訊化工作,使學校資訊化駛入了快車道。

(一)新起點推進資訊化建設新高度

1、____市實驗國小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均配置86寸希沃互動式教學一體機、壁掛式實物展臺、組合綠板一套,在千兆光纖入校園及校區域網已經建設完成的基礎上,全部教室、辦公室及功能室實現了網路全覆蓋,方便教師移動端電子裝置的使用,構建資訊化教學無障礙校園格局,教師只需在辦公室或家裡安裝希沃授課助手軟體,教學課件及資源可通過網路傳輸到任何一間教室互動式一體機,方便多班教學,打破傳統的攜帶U盤拷貝,既節省了時間又使教室一體機免遭病毒攻擊,實現“寬頻網路通”,資訊傳輸進入“高速公路”。

2、____市實驗國小建設錄播教室,對於實現教育資訊化,促進教育公平,幫助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著重大意義。錄播教室為錄製教師教學活動提供了專業化的數字化攝錄平臺,可以高質量地全面記錄教學活動全過程,滿足了公開課、精品課程、遠端教育的視訊製作,有助於教師進行教學評估、自我檢視和反思,利於教師之間相互評課、議課,促進了教學研究和學校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學生可以不限時空地線上獲得優質教育資源,課後觀看教學視訊進行自主學習,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錄播教室的教師課堂實錄活動,為學校發展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學校優質資源和特色資源。

3、為促進墨香校園的建設,2021年____市實驗國小建設了一間約300平米的數字書法教室,73個座位既能滿足平時的寫字課教學又能給課後服務書法社團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及優質的教育資源,方便學生進行數字資訊化摹貼、臨帖,使傳統書法教學與現代數字技術相結合,讓大書法家走進學校,跟學生實現一對一教學。學生可以很方便地臨摹電子字帖和碑帖,又能鑑賞高清書畫作品,培養了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審美能力,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全面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素養,使之具備良好的資訊思維,並通過恰當的資訊科技手段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____市實驗國小當下人才培養方面的一個重點。首先是建立全員培養長效機制,本著“普及兼顧提高,應用兼顧開發”的原則,通過外出學習、全員培訓、集體講解、教師互學、能者為師等形式,組織教師進行資訊科技應用方面的培訓,通過不同層次培訓,全校教師的資訊科技綜合素養得到不斷提高,做到“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目前,____市實驗國小200多名教師可以熟練運用教學資源平臺,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結合互動式一體機進行課堂教學。資訊科技的運用,成為教師們工作中的自覺行為及教師展現自身素質的重要載體。其次是建立優化課堂教學長效機制,結合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____市實驗國小每年舉行青年教師擂臺賽、教學能手大賽、青年教師崗位大練兵等活動,以賽代訓、以賽促質,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資訊科技手段的應用能力。

5、構建特色教學資源庫,推進教育教學資訊化。教師們充分利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____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教研、備課活動。同時,____市實驗國小還組建了校本資源庫:一是藉助優酷視訊網站建立學校官方視訊賬號,收集、整理和釋出學校優秀課堂實錄、說課、微課、學生講故事等視訊資源;二是藉助網路雲盤儲存學校優秀教案、課例、課件等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充分發揮了數字資源共享的優勢,滿足全校教師方便、快捷、高效地使用教學資源,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6、食品安全,重於泰山。通過“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的建設方式,____市實驗國小可以跨時空對學校食堂進行集中統一的視訊監管,隨時隨地檢視食堂的監控畫面,無論是倉庫、後廚操作間、用餐大廳,均可自由切換完成巡查,這些攝像頭對不當行為進行抓拍識別,包括未戴口罩、未戴帽子、未戴手套等情況,均會將分析結果上傳至平臺,同時進行相關的預警提醒,全智慧的資料處理,不僅能幫助學校減少監管工作量,還能大大提高監管效率,實現全天候全時間段無死角監管。

(二)創新教育服務模式——“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實現“指尖教務”

____市實驗國小“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囊括了圖書管理等幾大模組,將大資料應用於學校資訊化管理和教育服務中,不僅有利於資訊資源管理的規範性與科學性,還提高了學校教育質量與效果。

1、圖書管理與閱讀平臺

學校圖書館配置了圖書管理系統,便於圖書借閱管理、新書錄入和圖書庫存管理。管理員可匯出借閱記錄等各類圖書資料,大資料分析學生借閱喜好,不僅利於瞭解學生需求,更新藏書,還可將分析結果上傳至教務處,便於教師指導學生閱讀。

家長可在閱讀平臺上檢視孩子日常借閱記錄、借書時長和每本書借閱次數等,瞭解孩子在校閱讀和借閱情況,在孩子借書即將超時的時候,提醒孩子還書或續借。

學生閱讀平臺還提供每學期借閱排行榜、熱門書籍排行榜等功能,激勵孩子們積極讀書、讀好書。

2、成績管理

成績管理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精準及時的成績分析對衡量學生、班級、年級、學校整體情況具有重要意義。評卷教師將考試成績錄入成績管理系統,系統即時分析資料。教導處可檢視全校成績分析情況,並匯出資料表格存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可檢視任教班級和學生資料;家長和學生也可檢視個人成績及歷史成績分析資料。

成績錄入分析功能使教師可以從傳統的統計、計算中解脫出來,使冗雜、重複的資料輸入經大資料分析,更加科學有效,真正實現了資訊化應用為教師減負。

3、師生請假與因病缺勤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席捲中國,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____市實驗國小進一步加強資訊化服務保障,在校園入口安裝智慧紅外人臉測溫儀,師生體溫情況實時傳輸至“因病缺勤”系統,校領導和校醫可以第一時間檢視到發熱學生所在班級、年齡、性別、聯絡電話、在校內或校外以及當天上、下午的體溫情況。同時,平臺進行日統計及周統計,顯示發熱追蹤情況,使校領導更加精準掌握師生健康動態,依託平臺服務一網通辦,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諮詢辦,以“遠距離、不接觸”最大限度隔離病毒的傳播。

4、教師考勤

教師到校後通過人臉識別考勤機實現非接觸式打卡,考勤機將資料實時傳輸至考勤系統。校領導可通過平臺檢視和匯出全校教師考勤資料,直觀高效地瞭解到全體教師的考勤情況,助力學校工作的規範化管理。

5、維修報修

學校指尖維修報修系統操作簡便,支援上傳圖片,留言和跟進維修狀態。教師發現裝置出現故障後,可開啟平臺隨時報修。報修資訊將推送至後勤處和通知維修人員。維修人員能儘快掌握報修資訊,並及時彙報維修進度。後勤處可定期匯出維修資料,分析學校各類裝置使用情況。

6、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系統可及時快捷地釋出學校的通知資訊,支援圖片上傳。還可檢視釋出通知的已閱讀人數和統計資料,對未讀的家長或教師進行二次通知或提醒。收到通知的教師或家長可以在通知資訊下進行留言。通知公告系統的應用能確保每位教師或家長都能收到通知,也避免了傳統微信群通知中因滾屏回覆“收到”帶來大量的垃圾資訊及沖掉有效資訊的情況。

(三)科技社團護航學生個性化成長

1、創意程式設計,智慧生活。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啟智增慧,提升智育水平,發展資訊科技學科核心素養,____市實驗國小在三、四、五年級中開設程式設計社團。

____市實驗國小自主編制程式設計社團校本教材,貼近學生生活,以真實問題驅動,融合跨學科知識,激發學生用程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資訊意識。

今年,吉秋老師主持的市級小課題《貼近生活的國小程式設計教學策略——以程式設計貓為例》順利結題。程式設計社團的指導教師們以課題為引領,以研究促發展,探索出了“貼近生活、啟用創意→設計場景、制定規則→支架學習、程式設計實現→頭腦風暴、創意升級→交流分享、創意融合”的國小圖形化程式設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啟用程式設計創作源泉,提高資訊科技學科核心素養。

____市實驗國小程式設計社團的學生積極參加____省學生資訊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省青少年創意程式設計與智慧設計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今年截至9月份共獲得省一等獎7人次,省二、三等獎十幾人次。學生的參賽作品內容豐富多彩,涵蓋黨史主題、科學主題、冬奧主題、中華詩詞,還關注鄭州水災等熱點事件。

2、智慧駕駛,觸控未來。____市實驗國小今年5月初起開設了智慧駕駛社團,招收有程式設計基礎的學生開展人工智慧學習。智慧駕駛社團目前共有7輛無人車,12名學生。學生從認識車輛結構入門,逐步認識人工智慧部件,程式設計控制無人車實現智慧駕駛。

5月22日,智慧駕駛社團的學生參加“____省2021-2022學年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創新與實踐大賽”,榮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同時,3支參賽隊伍均被選送參加“2021-2022學年全國中國小資訊科技創新與實踐大賽”,榮獲三等獎。

三、實踐成效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積澱,____市實驗國小實現了辦學條件、辦學特色和辦學質量整體提升,已成為當地的視窗學校。

近幾年來,____市實驗國小先後獲得“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國家示範家長學校”“全國德育教育示範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美育示範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全國籃球特色學校”等國家級獎項十多個,獲“____省校本培訓工作示範學校”“____省規範化學校”“____省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____省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____省中國小美育示範學校”等省級、市級多項獎項。

上學期,____市實驗國小共有32名參與第二十九屆全省教師教育教學資訊化評比活動,參賽專案有課件、微課、紀錄片等,學科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資訊科技等,如音樂科蒙秀麗老師的《海德薇格主題》課件、英語科林曉瑩老師的《外研版三起四年級下冊Module3Unit2OnMondayI’llgoswimming》課件、美術科陳星彤老師的《圖形拼接》微課、資訊科技科樑鈺桂老師的《武術進校園成果彙報展》紀錄片等。

在資訊科技的支援下,____市實驗國小培養出了一支研究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成立了多個名師工作室,如:____省國小卓越校長譚明工作室、____市卓越校長譚明工作室、黃婷婷名師工作室、孫振華名師工作室、符燕名師工作室、馬振儒名師工作室。此外____市實驗國小還申請了多個省市級課題,如楊昌樺副校長主持的市課題《國小語文高段基於學生語感提升的朗讀指導策略的研究》、黃婷婷教導主持的省課題《國小生全息習作序列訓練研究》及市課題《國小語文高段習作單元精讀課文教學策略探究》等1個省級推廣應用課題及17個市級課題。

四、展資訊化之翼,創教育共享新生態

資訊化校園建設不僅僅是實現教學、科研、管理及服務手段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養的觀念和教育理念的變革。____市實驗國小以高效能校園網為基礎,實現電子教務管理、電子校務管理、科研管理、教學資源管理、後勤與服務管理的全面整合,達到資訊化增值服務的目的。____市實驗國小將繼續綜合運用雲端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資料等新興技術,進一步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師生建立智慧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改變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互動方式,開展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創新服務,實現學校的智慧執行。

篇二: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數字化改造升級下司法鑑定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摘要:在全國教育資訊化的跨越式發展、與現代學徒制深度融合的當下,結合____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網際網路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基於傳統鑑定管理和資訊化管理融合的數字化轉型,將司法鑑定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從大一開始,依照學生興趣和能力點選擇專業方向,從熟練行業工作完成基本工作內容,到畢業就能勝任司鑑從業合適崗位,保證人才培養到人才輸出的道路通暢,“教學-科研-辦案-實習基地”一體化協調發展,將“大資料業務流”和“現代學徒制”有機融合,將工學的“現代學徒制”模式應用在司法鑑定專業,並完成從0到2。0的數字化轉型,驗證了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管理的數字課堂教學實踐的可行性,不斷迭代創新,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司法鑑定辦案系統與鑑定專業現代學徒制一體化資訊管理模式。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現代學徒制;教學研用一體化

一、司法鑑定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不明確,片面追求大而全。既要求加強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培養“職業型”“應用型”人才,又要拓寬專業面,要求學生有廣泛的適應性,培養複合人才,導致公共基礎課所佔比重過大,專業課的門類和學時偏少。據調查我校2015年之前三年制的司法鑑定技術專業所實施的教學計劃,必修課為23門,共計1000學時左右。其中基礎課為21門,900學時左右,佔90%,專業技能課為2門,100學時左右,佔10%。理論教學所佔比重過大,實踐性教學薄弱,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未予以應有的重視,混淆了理論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規格差別。人才規格的模糊性導致實踐教學的不足,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強。

(二)教學方式較為傳統,教師優勢、教學資源不突出

傳統教學仍然是大部分教師最習慣採用的教學方式,採用“灌輸式”、“填鴨式”、“問答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被動聽課。課堂上教師單向傳輸知識和技能,容易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抑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複製成功創新能力,較難真正瞭解學生所思所想。此外,單純的課堂講授也難以發揮“雙師型”教師的優勢,講授學時偏多,實驗實踐學時偏少,互動教學少。不利於學生通過實踐動手能力晉升專業基礎知識。由於受教學條件限制,現代資訊化教育技術融合的方法使用較少,貼近實際的司法鑑定技術檢驗鑑定的模擬訓練有限。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素質,難以滿足培養新時期司法鑑定技術鑑定人才的需求。

(三)教師對數字轉型時代瞭解不夠,教學缺乏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教師已經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少教師習慣性丟擲問題,引導學生自由討論,然後選組長作為代表彙總小組結論,最後由教師簡單點評的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注重形式,而不側重內容。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教無定法”,要使學生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勢必付出更多的實踐活動,才能使這種方法逐步完善。學生才是教學主體和學習主角,如何在課堂中打造現代數字化課堂,通過教學模式的轉型更進一步地發揮學生主人翁作用,是教師教學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四)教學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性

司法鑑定技術發展與科學技術進步密切相關,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司法鑑定技術的知識更新是很快的,而司法鑑定技術教學內容卻因種種原因,案例更新卻較慢,陳舊和老化,與司法鑑定技術實踐脫節,跟不上司法鑑定工作發展步伐,把原本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司法鑑定工作的教學,變成了純知識講授和課堂說教式教學,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由於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應用性,與司法鑑定工作實踐之間的脫節,以至於學生畢業到鑑定機構後,反映在學校所學的內容與實際司法鑑定工作有較大差距,鑑定機構反映學生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差。

(五)專業師資隊伍教育資訊化建設有待加強

教師理論聯絡實踐不夠,深入基層鍛鍊少,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少。在“網際網路+”框架下,學生管理更要與時俱進,教師要能夠熟練運用資訊化軟體進行管理,提高管理質量。因此,教師隊伍資訊化培訓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積極瞭解學習現代化教師手段,在掌握基本資訊化軟體操作的前提下,主動向專業化軟體應用邁進,增強資訊處理、資訊分析、資訊歸類、資訊挖掘的能力,為解決實際問題尋找資訊化路徑。其次,要提供專業培訓機會,定期對教師進行網路化、資訊化、安全化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二、數字化轉型1。0時代

(一)“現代學徒制”模式核心概念

1、以國家思想為指導,構建“真師傅”模型,形成現代學徒制基礎

2015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開展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作為我省唯一的司法鑑定專業,早在專業自2012年成立招生以來,一直藉助學院司法鑑定中心實際辦案人(鑑定人)作為師傅,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以真實案件資源激發專業學生學習興趣。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會議精神,重視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加大支援力度,大膽探索試點,著力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結合司法部以及____省司法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鑑定人評審任命要求,以司法鑑定機構的技術與服務及公安機關刑事技術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司法鑑定專業實戰技能與持續學習能力為目標,不斷地從司法鑑定中心選派司法鑑定專家作為“真師傅”輔助開展學徒制教學工作。此類鑑定專家是既具備職業教育教師的“理論型”素質特點,同時也具備社會服務、技術服務等“技能型”基本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教學有法”全部參與成員既是司法鑑定中心鑑定人,也是司法鑑定專業的教師,開展鑑定業務的同時兼顧司法鑑定專業教學任務。在業務中,實行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服務於教學,切實做好專業與行業進行融合;引導學生以實際案件辦理程式、動手實踐操作、結果匯出為中心,堅持理論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為原則,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辦案能力及操作能力,特別是在進行司法鑑定、刑事技術偵查過程的專業操作中,與“真師傅”協同一致進行專業操作,從中學會基本的獨立辦案和動手實踐,為今後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能力及職業基礎。

2、以學生為中心,巧用現代資訊科技,突出轉型優勢

結合當前____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網際網路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步入基於傳統IT架構資訊化管理的數字化轉型1。0時代。在原有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教學模式基礎上,從學生入學開始進行學員資訊錄入,課程資訊化管理,配套安排學徒制課程、專業教學與實習實踐,利用網際網路資源將多媒體課件、音訊、視訊等整合至網路平臺,達到師生間充分交流,實現提高教學實訓的效果。

(二)以實踐促理論,以創作促教學之踐行

1、強化實踐育人,打造“真案件”的實訓,提高實戰技術技能水平

圍繞實際崗位業務需求,完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依託司法鑑定中心業務開展的“真案真做”的實訓模式。學院2007年年底申辦成立“____公平司法鑑定中心”以來,承接案件近數萬起,有著豐富的實戰案例,在經過案件資訊特殊化處理後,由鑑定專業教師(師傅,也是鑑定人)進行指導,在培育的過程中以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生學習、訓練的內容,務求讓學生在規定的課時之內,掌握基本的辦案手續、現場勘查、檢驗檢材樣本、鑑定意見書寫作等實際業務流程。司法鑑定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從大一開始指引學生依照興趣選擇聲像類、法醫臨床類或者物證類為未來主要從業方向,大二能夠作為行業熟練工作人員完成基本工作內容,大三畢業就能夠前往合作實訓企業的合適崗位,保證人才培養到人才輸出的道路通暢。

2、“大資料業務流”平臺規範業務管理體系

司法鑑定中心自2015年起,就試行司法鑑定案件從委託到集中管理全部線上平臺操作。例如:在移動端搭建了“補充材料提交”模組。明確需要委託人補充鑑定材料的,案件管理人只需通過移動端裡的該模組提起審批流,一鍵就能通知到案件委託人,超過時間未能接收督辦反饋的,自動流轉至鑑定部門負責人進行敦促。同時,要求委託人在規定期限內在辦案辦公平臺完成補充材料,若逾期未能補充完畢的,委託人需線上提交原因說明由部門負責人審批抄送鑑定人,鑑定人持續跟蹤。這一做法不僅將司法鑑定人員從繁瑣的輔助性事務中脫離出來,也催辦各案加快實施鑑定流轉程式,縮短平均鑑定週期,為當事人儘快拿到鑑定結果創造條件。

三、數字化轉型2。0時代

(一)構建“大資料業務流+現代學徒制”雙模式核心概念的界定

為實現全員資料化、資訊化,司法鑑定、法律、公安、資訊化專家教師,在校生、優秀畢業生、實習生以及友好合作公檢法司等系統的專業崗位領導及工作人員資訊化管理,整合專業崗位業務每個環節,保證“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資料追蹤;“教學-科研-辦案-實習基地”一體化協調發展,在全員共同努力下,將“大資料業務流”和“現代學徒制”有機融合,主要深入探討司法鑑定專業“現代學徒制”在數字化轉型2。0的背景下,基於現代資訊科技管理的數字課堂教學實踐的可行性,不斷迭代創新,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推進融合,提升教育資訊網路數字化基礎環境

1、業務與數字化融合,保證“真資料”資源傳遞,搭建資訊化平臺

司法鑑定專業改變傳統的以書面為主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提升資訊化素養,保證全員資訊化教學順利開展,讓資訊化滲透在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時建立數字化學生學徒檔案、師傅鑑定人檔案、專業課程數字化資源庫等資料資源,以網路優質課、網路精品開放課為地基,搭建專業課的資訊化教學資源大資料下的“摩天大樓”。同時,完善司法鑑定案件或相關刑事技術等業務的真實業務流程數字化,保證每一步辦案環節,隨時數字簽名,每一次案件辦理業務資料流轉清晰直觀,每一份意見書附上二維碼,委託方隨時可查。

全部資料真實可靠,為____省其他家鑑定機構、檢察機關、公安辦案機關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推廣的資訊化管理平臺。

2、建立協同育人機制,鑑定中心與專業“真融合”,疏通業務脈絡

司法鑑定專業教師、學生藉助司法鑑定中心“大資料業務流”服務平臺的資源優勢,優化司法鑑定學科結構、豐富學科內涵,使專業再聚焦和優化,學院、鑑定企業從人才培養、師資教育、實習實訓、推薦就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校企聯手共同培養符合法治社會需求司法服務人才,做到多維融合,真正的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切實提升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於____自由貿易港的發展。

3、實務科研相結合,提出“真實效”的建議方案,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現階段自貿港建設的特色,以及學院轉型升級的際遇。充分和實務部門溝通業務經驗,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任務,如和____省公安廳技術處業務溝通,制定視訊偵查實訓室建設方案,充分融合視訊電子資料特點,在提取、解構、分析處著手,從源頭保證案件辦理的制度合規,將視訊中的影象和聲紋分開比對,保證案件多角度還原;和____市技偵大隊合作開發手機、硬碟等電子資料鑑定真偽,可以資訊分析取樣等業務專案,提升電信詐騙等案件的破案率;向____省科技廳、教育廳申請____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專案“基於區塊鏈的司法存證”,解決現階段證據鏈條易篡改的問題,保證三方互認,實現資料固定有效性;

在這樣的模式下,“師傅們”能夠提高教學及科研水平,“學徒們”能夠了解行業前沿技術,最終真正的解決實務部門的實際問題,提升全員的科研素養。

四、應用情況

(一)重思想教育建設,人才質量迅速提升

結合數字化轉型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與實踐,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專業視野等綜合競爭力,人才培養的社會聲譽持續提升。在教學中,思想教育放在重點,內部加強政治學習。司法鑑定專業共培養畢業生千餘人,300餘名思想政治過硬的畢業生進入公檢法系統、____各司法鑑定中心、廣東、浙江等地多家業內知名司法鑑定機構從業。就業率從2012年的44%增至2017-2021年的90%。

(二)教學內涵升級,教學手段變多樣

理實結合的教學手段:做到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實施過程主要基於理論、方式或手段的研究,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通過師傅傳幫帶的方式,結合專案驅動、案例教學,真案真做(現場教學),配套先進的實訓裝置及實訓場所培育現代化高技能人才。

教學方法協同並用:由傳統的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方法向專案師徒制教學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實踐訓練、現場教學、討論式、問題導向、啟發式等轉換;教學手段向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一體化轉換;教學場所由傳統的理論課堂,向兼有理論教學、小組討論、實驗驗證和實踐操作的教學地點模擬職場轉換。

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在教學中採用師生互動、問題導向等教學組織形式,滿足學生不拘泥於課堂而早期接觸實踐的學習需要。強化學生技能,增強動手能力,提升職業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進行小組討論,課外獨立調查研究,撰寫司法鑑定意見書,提高了教與學的有效性。

考核方法多元化:考核方法由傳統的以試卷分數評價知識積累數量轉變為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形成性考核。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地位及其在專業中的作用,如對基礎課程,重點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實驗能力;對專業課程,則要重點考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能力。

(三)深化產教融合,師生科研潛力被激發

結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專業學生自專案開設以來,從書本走進工作親身參與____公平司法鑑定中心歷年資質認定、能力驗證、測量稽核。

協同專業教師參加全國性專業競賽榮獲2020年榮獲第三屆“宋慈杯”優秀司法鑑定文書三等獎;2021年刑偵“瑞源杯”手印鑑定技能大賽優勝獎;2021年3月,獲得由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庭科學學院、檔案檢驗鑑定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弘德網法庭科學技能測試中心(FSSTC)聯合舉辦的《法庭科學技能測試暨第一期“瑞源杯”檔案檢驗技能大賽》三等獎等。

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參加2021年由____省教育廳、____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____賽區競賽榮獲銅獎;《電子簽名結合心理分析小程式》專案獲得________職業學院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四)築牢安全體系,注重資訊保安保障、資料平臺迭代,示範影響愈深遠

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科研-辦案-實習基地”一體化資訊資料服務平臺不斷更新發展,專業教學與業務開展工作資訊化高效實施。

教師從事司法鑑定專業教學的熱情得到激發。專業教師100%承擔課程教學任務或定期為專業學生作專題講座。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現代師徒制”、“校企雙聘、雙崗雙薪、低職高聘”等核心理念與實踐經驗,符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現代職教理念,將對司法鑑定專業及我省高職院校的改革產生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成果實施後,引起省內外高職院校的高度關注,先後有10餘所院校前來考察交流。司法鑑定專業師徒制改革的一些舉措和成功經驗獲得採用和推廣,惠及2萬餘名學生。

推進了司法鑑定專業和司法鑑定中心資訊化建設,建立了自貿港司法鑑定服務品牌。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司法鑑定辦案系統與鑑定專業現代學徒制一體化資訊管理系統。今後將繼續積極推進司法鑑定案件流程辦理資訊化建設,創新司法鑑定科學管理手段,提高司法鑑定服務能力,為全省乃至全國輸送素質過硬的技術人才。

五、展望

教育數字化的發展要求教師必須緊密聚焦在新時代背景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我們認為,現有所施行的數字化轉型2。0已經比原有的大資料時代更貼近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從實踐中發現我們教師需要持續學習,不斷提升,充分運用高新技術的優勢,以行動為導向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滿足學生差異化的職業發展,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篇三: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TD-SL”模式:“雙減”下的智慧學習

摘要:教育數字化是國家戰略,教育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____市____中學以課題研究為基礎,在“雙減”大前提下探究“TD-SL”模式,推行任務驅動下的智慧學習模式,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關鍵詞:教育資訊化;教育數字化;智慧學習;智慧課堂;雙減

在“雙減”的大環境下,快速提高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和教育水平必須優先做好教育數字化轉型。教育改革,思想改革先行,模式創新為重。____市____中學這所農村薄弱完全中學重視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和資訊素養,重視提高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質量,用“TD-SL”模式來推行數字化教學轉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問題與挑戰

中國小教育數字化、資訊化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原因為思想認識落後於技術發展,沒有適用於大多數學校的應用模式。

(一)教育資訊化是國家教育戰略。

____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教育數字化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叢集”,“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

推行教育數字化是國家戰略,而《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教育部教技〔2018〕6號檔案)則是其綱領性檔案。我們要根據____大精神,依託改檔案切實落實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

(二)中國小教育資訊化發展滯後。

中國高校慕課(MOOC)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如“中國大學MOOC(慕課)”等跨校際平臺以及各高校的慕課平臺。同樣,線上數字化的職業與技能培訓已經成了主流。

相對比而言,中國小教育資訊化、數字化發展相對滯後,尤其是由學生主導的、主動運用的資訊化學習,目前還不是主流。

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生端的數字化學習滯後呢?主要是觀念和思想滯後,沒有認識到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教育發展、對教育支撐國家發展起到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三)中國小校際間發展不平衡。

北京五中等名校校園智慧教學(學習)系統有力的支撐了學校教學與學習活動,但大多數學校校園平臺建設與學生校園利用網際網路終端自主、互助學習的條件尚不具備。

(四)疫情前後線上線下教學存在斷層現象。

疫情引起的線上線下教學是割裂和斷層的:讓學生線上學習,學生就是數字化學習的“高手”了;校園學習,學生端的“數字化”手段的“開關”一下子就關閉了——學生成了被擺佈的物件。

(五)“雙減”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課下輔導需要資訊化抓手。

“雙減”需要將課內課下融合起來,課內課下都要有數字化學習參與,甚至數字化學習應該成為主要形態,尤其是課下學習需更要具備自主能力。如果沒有資訊化手段,學生的課下輔導、自主學習是缺少輔助手段的——家庭基本上不具有全科輔導能力。只有學生養成數字化的學習習慣,形成必備的學習能力,自主式、定向式、自助餐式、個性化的的學習才能成為現實。遺憾的是,這個理想並未實現。

二、問題解決思路與實施

用“TD-SL”模式來推行數字化教學轉型,這是適用於中國小各學段的、各學科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其實,這種模式與其說這是一種教學模式,更不如說是一種教學與學習的思想與意識。

(一)“TD-SL”學習模式的概念界定。

“TD-SL”模式,即任務驅動的智慧學習模式,由“任務驅動”(任務驅動Task-driven,簡稱“TD”)和“智慧學習”(智慧學習Smartlearning,簡稱“SL”)兩個要素構成。

“智慧學習”是擴大了的智慧課堂,強調課前課中課後一體、線上線下結合,學生藉助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網路搜尋、各種學習類APP等工具和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並通過社交類APP進行遠端交流、討論、點撥、微課講解,促進合作學習,它是資訊化時代學習的新樣態。

任務驅動是在專案任務式學習背景下提出來的,這與高中語文新課標所提出來的“任務群”概念是相一致的,並且與資訊科技學科的“任務驅動學習(教學)法”和語言教學中的“任務型學習(教學)法”有一定的傳承關係。學習始終要有明確的專案任務。目標明確,學習更會圍繞主線進行,注意、意志等心理品質能得到加強,學習的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概括來說,一切受明確而具體的專案任務驅動、能夠藉助資訊科技手段的學習模式都是“TD-SL”學習模式。

“TD-SL”模式是華南師範大學陳品德先生提出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簡稱“PO-SC”模式)[陳品德,任東麗。智慧課堂的實施策略與行動路線——結合若干真實案例[J]。教育資訊科技,2019(12):3-9+17。]的普及版,是翻轉課堂的升級版,是教育資訊化時代的高效課堂的常規樣態,其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雙減下包括課下輔導在內的全時態學習的進行。

(二)“TD-SL”學習模式能實現雙減下教育數字化轉型。

1、“雙減”對於學習者的目的:提高學業水平質量。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檔案》提出:“教育部門要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路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線上互動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引導學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要依託數字化策略,所以教育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2、“TD”——任務驅動,能促進學生關注學習任務與學習質量。

任務驅動有助於以終為始“理解”式的“逆向”學習。維金斯認為,課程設計或教學設計應該是“逆向的”,應該是由結果匯出而非由內容匯出。維金斯還認為:“預期的學習結果、學習成績、教學與學習行為的有機關聯會使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這也正是逆向設計要實現的目的。”“逆向設計可被看成有目的的任務分析,即預先設定有一個任務要完成。其實,基於理解的逆向教學設計是為了學生學習過程流暢而高效,學習又何嘗不是始於任務呢?明確且具有驅動作用的任務、完成任務效果的明確而清晰的目標,在需求、動機、態度等方面促進學生學習。

3、“SL”——智慧學習,能為學生學習搭建“支架”。

維果茨基的支架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學習過程分為搭建支架、進入情境、進行探索、合作學習、效果評價等五個過程。我們對支架理論進行如下發展:

(1)支架。維果茨基認為的“支架”,是“圍繞當前的任務,按照‘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的概念框架”。我們認為,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支撐學習的各種資源、已有的“圖示”(皮亞傑語)等,都是學生的支架。

(2)學生中心論。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師生同為中心的混合式中心論應該更符合實際。

教學與課程設計是教師根據學情主導的,驅動性的任務、預期的目標、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定、嵌入式的評價標準等,學生是暗的中心,教師是明的中心,這些內容都是提供給學生的支架。

在學生課前、課中、課後全過程的學習中,教師提供、指導學生尋找、運用、積累各類支架,並規範建模與範例[胡忠禮,劉冬雲。建模與範例:高中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J]。中學語文,2022(22):80-82。],學生是主中心,教師是提供支架的監督、引領、促進、指導和幫助的中心。

任務驅動和支架提供,需要教師和學生協作完成。

(3)智慧學習。數字化技術和資源是支架的核心組成部分,需要智慧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解決方案。

4、“TD-SL”模式能有效實現“雙減”的育人目標。

任務驅動使學生更關注學習和自身提高,成就動機更強,而智慧學習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徑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二者共同為終身學習的人才、終身學習的社會奠定基礎。這,也是“雙減”的育人目標。

(三)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案例一:“TD-SL”的四步模式能促進“雙減”實現目標——以《必修下戲劇單元群文閱讀》為例。

具體的模式如下:

1、課前學案導學。

導學案就是具體的專案任務,具有導向和驅動作用。而具體的設定內容,又有大量的數字化元素,是智慧學習的具體體現。導學案就是支架,學生在課前完成導學案,可以通過網路技術賦能、教師與同學遠端支援的方式,將課下變成課堂,實現教學評一體、學評測一體、讀寫評一體。導學案以練習冊為主要內容,附加如下資訊要素:

(1)週末,掃碼學習戲劇知識微課,併網絡搜尋相關知識,發到微信群內:

(2)週末,利用《騰訊視訊》或百度搜索引擎等搜尋相關戲劇視訊或電影網址,併發到微信群內,如:

《竇娥冤》電影網址:

自主檢索本題材的京劇、地方戲曲、話劇等視訊,共享到群內。

(3)週末,自主網路搜尋3篇戲劇作品的全本以及相應的介紹與分析文章,發到微信群共享。

(4)週末,結合《同步練習》,用《迅捷圖畫》網頁版製作3篇戲劇作品(節選)的思維導圖。

(5)週末遇到疑難,可使用《小猿搜題》、《作業幫》等輔助學習,或用微信向同學老師請教。老師可以通過上傳微課等方式對學生提供學習支援,實現陪伴式、全程化教與學。

(4)學生完成學案,上傳到《七天學堂》上;教師批閱,生成電子成績分析表。學生查閱分析表和教師上傳的答案,課前完成自評和答案訂正、問題整理,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課中合作探究。

分組探究導學案,解決問題,歸納未解問題。

3、課中展示答疑

教師解決學生的共性問題,用《101教育PPT》的投屏功能或用《七天網路》展示學生的答案與成績分析,引導學生歸納知識建模與答題流程建模、答題格式建模,歸結並記憶經典範例。

4、課中歸納“建模+範例”。

整理、修改已有的建模成果,儲存在《微信-微雲》或其他平臺上。

(四)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案例二:用企業微信推行“雙減”的智慧學習。

企業微信具有廣泛性和熟悉性的特點,因此可以作為智慧學習的平臺,可以在直播功能、問卷調查、用“問卷星”考試、成績量化分析、問題解決、資源提供、課堂教學等領域實現“雙減”下任務驅動的智慧學習。具體內容詳見論文《企業微信:雙減智慧學習的助力器》:

(五)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案例三:用資訊科技實現班級管理全域化。

數字化管理手段能夠實現班級自主管理,能在紀律建設、學習建設、文化建設、家校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具體內容詳見論文《班級自主管理,數字技術先行》:

(六)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案例四:IRobotQ3D虛擬機器器人課程的開設

“雙減”背景下,為了實現減負提質,既要做減法,又要做加法。為減去採購實體機器人的成本支出,增加農村中學生學習機器人課程的機會。學校通過開設IRobotQ3D虛擬機器器人課程,讓教師提供專案式學習支架,以任務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的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相關內容詳見論文《“雙減”下的IRobotQ3D虛擬機器器人教學實踐研究——以“萌萌探險記”專案化學習為例》:

三、實踐成效

____市____中學教育數字化教研成果穩居____所有學校的前3名,甚至第1名,教育資訊化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用課題研究帶動教研。

(二)論文、賽課、課例、課件等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____中學2018-2020年度有關數字化的教研成果8項,2021-2022年度106項,合計114項,具體為:國家發明獎1項,論文發表9篇,國家級獎19項,省級獎(省教育廳、省教培院)43項,____市獎42項。具體內容,請檢視“騰訊微雲”的網址連結或二維碼:

(三)資訊化公開課/研究課(部分)如下:

近2年來,屬於“TD-SL”模式的數字化轉型研究課不少於37節,掃描二維碼觀看:

四、案例創新點

“TD-SL”模式抓住資訊化和任務群兩個關鍵詞,智慧學習模式探究居於前列。

緊扣“雙減”主旋律,緊扣資訊化,將“雙減”意識擴充套件到高中,擴充套件到學生自主學習全領域。

探究符合“五項管理”的校園教學數字化之路,將資訊化學習放在課下,符合教育實際。

“TD-SL”模式本質上是一種教學和學習思想,由任務指向的需求、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和網際網路技術賦能產生的環境因素共同發揮作用。

TD-SL”模式將數字化和會考、大學入學測驗融合在一起,用“範例+建模”進行方法總結和能力提升。

五、反思展望

教育資訊化要硬體條件和意識方法雙線提升,而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資訊化意識是基礎和前提。

推行教育資訊化要從最基本最簡單的模式開始,由簡入繁。

“五項管理”不等於手機等移動終端不能進入校園,手機管理要重疏輕堵,重點要放在學生用移動終端輔助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上,培養學生的資訊化學習習慣是手機管理的核心和目標。

中國小教育資訊化、數字化要致力於與未來的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銜接,為數字化終身學習打下好基礎。

教育數字化轉型要先從教師的意識開始,從構建模型開始,為此“TD-SL”模式在____市____中學應運而生。“TD-SL”任務驅動智慧學習模式對推行“雙減”政策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學校已經完成了模型的理論研究工作,處於推廣的初期階段,研究與實踐成果豐碩。悟道勇行,教育數字化轉型道路必將會更加通暢。

篇四: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數字技術賦能小規模學校全面發展

一、工作背景

___市___國小地處___省___市___湖畔___腳下,在校學生97人,單軌教學班6個,是一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學校以學生為中心,提出了“自然成長,自在學習,自由綻放”的辦學理念,打造了“小而美,美而精”的花園式特色鄉村學校。

學校受地理位置影響,學生人數少,辦學條件薄弱,課後服務經費不足、優質資源不足,家長對學生的關注監管不足。特別是體音美等國小科專任教師嚴重缺乏成了學校的發展瓶頸。

___國小依據學校現狀,順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要,創新應用技術賦能教育,推動學校數字化轉型,轉變教育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深度應用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和多樣的資訊化手段,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解決了因專任教師不足和資源匱乏導致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讓學生都能享受到多樣的特色課程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小規模學校發展的特色之路。

二、工作舉措

為縮小城鄉差距,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內部挖潛、外部借力,創造條件、創新技術,依託多樣的資訊化資源,藉助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齊發力、課上課後同精彩。

(一)多方協同、整校推進

1、政府、社會協同發力,建設智慧校園。建有鄉村少年宮、VR虛擬現實體驗館、樂高教室、食育工坊、蒲公英電子圖書館、計算機教室、科技創新實驗室。學校資訊化硬體得到提升,實現跨越發展。

2、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整校推進,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全校教師人人蔘與,明確數字化轉型方向重點。建立市、區、校三級聯動的協同推進組織架構,市、區電教館指導,學校邊實踐、邊推廣。

3、成立名師工作室,全市各縣區20名優秀骨幹教師加入,以點帶面,聯動推進。成立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應用省級實踐團隊,持續深入推進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應用工作,創新應用場景,加強對教師、學生、家長使用平臺的指導,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二)數字賦能、技術創新

學校堅持辦學特色,用數字技術賦能“雙減”實現“三提”、轉變教學模式,創新學習方式,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1、創新學習方式

學校2017年經政府投入,開啟智慧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立足核心素養,以生為本,將資訊科技運用在不同教學環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課前釋出微課、學前檢測,課上內容課外翻轉,學生學習方式更加個性,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鍊。課上根據課前檢測精準教學,學生互助交流、人人蔘與,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結果當堂資料分析,學習效果顯而易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創新教學模式

英語“專遞課堂”。公益基金會提供“北美外教進鄉村課堂”公益活動,3至6年級的學生在英語常規課程之外,每週四以“專遞課堂”的方式和外籍教師線上互動,共上英語口語課,在純正的全英口語中快樂學英語。

語數英“高效課堂”。教師藉助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的名師教學資源,作為自己教學活動的引導、參考和拓展,提升教學水平、促進鄉村學校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度開展。巧妙應用智慧中國小APP,建立群組、推送資源、佈置任務、答疑解惑、反饋總結,幫助學生有效自主學習,開展專案化學習,轉變教和學的方式,拓寬教學的廣度和維度。

體音美“雙師課堂”。學校借力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語數英教師採用“雙師課堂”的模式,用大屏播放體、音、美、科學等學科教學視訊,視訊名師教授專業知識,學校教師組織學生參與互動,答疑輔導。線上線下相結合、高效全面教學。如學習六年級科學課《蠟燭的燃燒》,教語文的周老師播放北京市西城區白老師的教學視訊,成功教授國小科學課。科學實驗最小代價、直觀呈現在課堂上。音樂課,數學老師負責播放、暫停幾個簡單的操作,組織學生跟著視訊中的專業教師邊學邊唱邊做動作,學生又唱又跳手舞足蹈的輕鬆學會了《其多列》這首曲子。運用雙師課堂的模式發揮名師輻射作用,學校教師跨學科開展教學,解決了小規模學校專業師資不足的難題。

3、創新課後服務

學校依託資訊化資源,藉助平臺開展課後服務,為鄉村孩子“加餐”,使“雙減”在鄉村學校更好的落地。彌補鄉村小規模學校面臨的困境,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學校結合平臺資源和家長學生問卷調查,在課後服務時間開設魔方、圍棋、機械、建築、恐龍、話畫6門特色課程。下午3點半以後,全校97名學生按照事先在APP中完成的“課後服務”選擇的課程走班上課。教室裡,視訊裡的老師教專業內容,學校的老師組織學生操作互動,答疑解惑。這樣既減輕了學校老師的課餘負擔,又讓學生享受到了專業的課後服務內容。

課後服務還可以向2小時以外拓展。教師應用平臺中連結的國家博物館、數字科技館,讓鄉村孩子在課餘時間足不出戶暢遊在各個場館間,拓寬知識,增長見識。徹底解決了學校課程資源不足的難題,真正讓技術賦能教育。

這種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新模式,以較低成本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深度覆蓋,幫助學校在課後服務的品質上做加法,在部署難度上做減法,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

4、創新社團活動

學校結合資訊化資源和硬體建設,挖掘教師潛力,動員教師通過線上學習,實踐摸索等方式自學一門特長,“五育並舉”創新開設了多樣的社團活動。

創客社團進校園。先是開設了樂高社團、VR虛擬現實體驗社團和科學小社團。為了讓社團內容得以升級延續,學校又積極申報市科技創新實驗室,建成集3D列印、鐳射切割、開源電子、圖形化程式設計、機器人開發等多個專案的創客社團。所有學生都能免費參與其中,資訊素養得以提升,綜合素養得以鍛鍊。學校還計劃在寒暑假開放創新實驗室,服務轄區居民,輻射周邊兒童,讓更多孩子受益。

食育勞育進課堂。___公益基金會幫助學校建成食育工坊,完善學生食育教育數字課程內容。學校兼職教師參加線上培訓,每週五下午用課程數字資源對學生進行食育教育,學生結合所學,把自己在勞動基地小菜園裡收穫的瓜果蔬菜進行烹飪,通過動手實踐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培養了適應社會需求的新時代接班人。

5、創新德育教育

學校整合資源,創新設計了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10大應用場景外的“德育教育”應用場景,賦能學生德育教育。以平臺“德育”板塊資源為主,整合平臺“課程教學”欄目中的道德法治課程,用“地方頻道”湖南省資源作為課堂的拓展,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黨的接班人的家國情懷。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欄目,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做好家校溝通,家校共育護航學生茁壯成長。

6、創新教師研修

秉承”研——訓——用”一體的培訓思路,運用數字化平臺開展校本教師培訓和跨區域線上教研活動。學校教師在課前觀看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課程教學”板塊中的精品課視訊,自主學習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學會優質學校教師的職業規範和隱形知識,獲得自身發展的良好營養。教研組通過“教改經驗”、“暑期研修專題”等欄目內容開展集體教研,組織教師集中學習。教師在群組和教研組中互助研討,共同成長。參加線上專家講座,參與線上學習課程,專家診斷、名師引領,加速成長。

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更新,專業能力得到提升,為鄉村學校培養一批優質教師,打造專業化智慧型的管理團隊,實現“自我造血”,促進教師轉型、學校轉型和課程觀念轉型。

(三)專案管理、應用為王

鼓勵教師理論實踐相結合,堅持應用為王。在教育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在大賽活動中快速成長,增長教育智慧。培養骨幹名師,加速促進學校數字化轉型。如本學期,學校以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的應用為主開展實證研究,精心設計方案,精細開展實踐,精巧分析資料,以提煉“智教慧學”應用的有效路徑與方法,全方位證實對於轉變教學樣態、促進學生參與、提升學業質量的效果,為後續推廣應用提供案例支援。

在數字化轉型中學校率先嚐試,智慧課堂教學生機比達1:1,為保障師生利用數字平臺和資源開展及時、深入、有效的互動,學校每年固定投入,確保校園網路流暢、裝置充足。調動教師作為國家大平臺建設者的主人翁意識,先行嘗試應用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和智慧中國小APP,為平臺提出建議意見近30項,師生、家長註冊率100%,行政班群組開通100%,應用率全市排名前列。

學校將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政府支援、社會關注,引進公益專案,持續做好硬體環境建設工作,保障師生數字化教學日常應用。

三、工作成效

1、課堂教學獨具創新

學校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合教學中深耕創新,在省、市行業帶動引領。朱巨集燕、王曉雲老師資訊科技融合課獲國家創新理念融合課二等獎,朱巨集燕、李瀅、阮萍三位老師參加___省資訊科技融合課大賽獲一等獎。朱巨集燕參加___省教學技能大賽獲一等獎第一名,在全省“融課堂”活動中做現場觀摩示範課。朱巨集燕老師入選___省“名師上優課”、“名師說優課”活動,作為“大家談精品課”活動講師團成員,從“助力鄉村教育”、“提質課堂”、“豐富課後服務”的角度詳細闡述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功能作用在全省推廣。

2、課程體系獨具特色

學校用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形成了“1+2+X”的___特色課程體系。結合社團活動和課後服務建立了長期課程15個,階段課程9個,微課程15個。不僅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而且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選課、走班上課的方法,每名學生每學期都能參加至少1個社團,2個課後特色課程和X個主題活動。為鄉村小規模學校打造高效課堂,豐富課後服務樹立了典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廣模式。

在___國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培養,生命個性得以張揚,特色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最亮的星,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3、創新模式備受關注

___國小應用數字化手段助力教學,為鄉村孩子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徹底解決學校優質資源不足、專業師資不足的難題,真正讓技術賦能教育。2022年1月,這種用技術手段創新開展課後服務的方法,被央視新聞《朝聞天下》欄目報道,刊登在2022年《半月談》第二期中,並在《半月談》官方微信公眾號中詳細報道,被收錄在教育部網站“聚焦雙減”工作專欄中。2022年3月,在全省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中期推進會上,校長朱巨集燕受邀作為教師代表做現場展示,向省教育廳毛傑廳長彙報學校資訊化工作,得到毛廳長的認可和稱讚。2022年8月,朱巨集燕老師的案例《微校走進大世界》被選為教育部資訊化2。0典型創新案例,作線上交流展示。2022年學校被評為___省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示範校。

四、工作經驗

1、領導重視是數字化轉型的有力保障。

近年來,市區電教部門從資金投入、教師培養、技術支援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指導學校做好規劃設計、定向培養骨幹教師、定期組織觀摩學習,為學校數字化轉型鋪平了道路。

2、優秀團隊是數字化轉型的必備條件。

強校必先強師,學校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一支理念先進,教學紮實,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學校先後培育省級名師2人、市級名師5人。成立朱巨集燕教育資訊化名師工作室,擴大輻射推廣範圍,吸納全市各縣區骨幹教師20餘人,為學校數字化轉型增添了力量。

3、資金支援是數字化轉型的根本保證。

學校善用資訊化手段加大宣傳力度,主動出擊爭取社會資源。累計籌措資金200餘萬元,實現教育數字化從零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態勢。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引進專案,先後與科大訊飛、希沃、馬雲公益基金會、___公益基金會、蒲公英基金會、飛象星球等企業和公益組織合作,提高校園軟硬體水平。從市科技局爭取專案資金20萬元保障學校創客教育迭代升級。

入選教育部2。0典型案例

___國小作為一所鄉村小規模學校,順應時代浪潮,善用資訊化手段解決學校發展困難,在數字化轉型中勇立潮頭,在工作中積累經驗,走出一條“___特色”的辦學道路。但面臨時代的快速發展,學校仍存在教師精力有限、社會事務擠佔教學時間等問題。總的來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伴隨“雙減”落地,對鄉村學校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

___國小將秉持應用為王的理念,構建教育新生態,服務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和精細化管理;深度應用技術賦能,促進新興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助力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篇五: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資料治理賦能教育教學育人新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並對“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和“推進教育數字化”等方面進行了一體化部署。________學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致力於構建大資料視角下的高校資料治理體系,支撐學校管理資訊化向服務智慧化轉變和教育數字化轉型,資料治理科學精準地促進教育執行機制由管理邁向服務,快速有效地推動服務模式由被動轉為主動,初步構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生態環境。

一、工作背景

“十三五”期間,我校以____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智慧校園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通過資訊化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智慧教學環境建設、校園網基礎網路支撐能力提升等重要工程,改善了資訊化基礎環境,推進了學校治理體系數字化轉型。

資訊化建設體制機制日趨完善。學校成立了黨委書記和校長雙組長的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釋出了CIO制度,初步形成了業務單位提需求,資訊部門抓統籌,全校資料一盤棋的建設機制。自2018年,學校在預算中專設校園資訊化建設經費,基本實現了新建系統統建共管和資料共享。

基礎支撐能力逐漸增強。通過實施“____省校園智慧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專案,校企合作WLAN覆蓋專案,校園網路出口資訊化合作專案等,實現了所有系統的雲化部署,基礎服務提質增效。學校校園網擁有移動、聯通、電信和教育網全出口,可管理使用頻寬和人均頻寬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綜合資料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升級統一資訊門戶、資料交換平臺、統一認證平臺等基礎平臺,採用資料中臺技術構架升級智慧校園資料中心,我校在全省較早實現了一雲多端的服務體系。學校新建科研服務創新平臺、大學工系統、預約報賬系統、視覺化GIS基礎平臺、協同辦公系統等一批智慧化專案。

經過十三五期間的固本強基和改革創新,我校資訊科技服務於學校改革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師生資訊素養不斷提升,學校資訊文化有了新發展。在此基礎上,按照《________學院“十四五”資訊化專項規劃》,2021年,我校堅持育人為本、融合創新、資料牽引、協同推進的工作原則,全力打造了企業微信、“我i城建”平臺,目前各個系統執行良好。

在推進過程中,我們更深刻認識到資料是教育資訊化創新發展程序中的核心資產,為完整、準確、及時收集全域資料,實現資料資源在各組織機構部門的共享和流轉,提升資料的服務能力以實現資料價值的最大化,2021年9月,我校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提出了資料治理三年規劃。確定了完善內容、優化功能、系統推進的工作主線,致力解決資料治理體制機制不完善導致的部門協作不暢通,技術支撐不足導致的資料價值利用不充分,人才隊伍不強帶來的資料的掌控能力不強等問題,資料治理工作規範有序、快速高效推進,成效初步顯現。

二、工作舉措

(一)高位謀劃部署,注重發揮組織領導在資料治理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學校黨委將資料治理作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資訊化工作》的重要舉措,作為學校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資料治理工作,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共同擔任資料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就此項工作親自決策、親自部署、多次聽取彙報、強力推進。學校成立資料治理工作委員會,並分別建立教工、學生、教務、財務等9個專項工作組,明確各組工作任務及職責分工。召開資料治理工作推進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措施,打通部門協作壁壘,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動資料治理工作。在堅強的組織領導下,我校牢牢扭住資料治理的“牛鼻子”,推動學校資料治理數字化、智慧化、現代化、系統化執行。

(二)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發揮制度創新在資料治理中的協同組織作用

資料治理是系統工程,需凝聚共識、通力協作、形成合力。一體化系統推進,我校從構建組織架構和打造管理體制入手,先後擬定了《________學院資料管理辦法(試行)》、《人事系統資料流轉及操作規範(2022版)》、《教務系統資料流轉及操作規範(2022版)》、《人事管理系統資訊標準(2022版)》、《教務管理系統資訊標準(2022版)》等以及一系列檔案,建立健全資料治理分析研判、會商研究、統籌協調、聯合辦公、綜合考評等機制。

(三)加大經費投入,注重發揮人才隊伍在資料治理中的支撐保障作用

學校黨委增加資訊化建設年度預算,加強資料治理經費的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上級資訊化經費,採取財政撥款、自籌、吸引社會資金等多渠道相結合的方式解決資料治理相關經費來源問題。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整合優化運維和服務力量,完善駐場服務模式。目前建立了資料治理管理員組成的專業管理團隊,強化對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具體辦事人員的培訓指導,對資料治理進行跟蹤管理,確保責任到人,落實到事,精確到天。

三、工作成效

(一)資料治理平臺建設成效

我校從打造整體設計、統一整合、流程互通、資料共享的資料治理平臺入手,不斷完善資料管理制度,優化資料標準體系,推進資料開放共享、分級分類、資料質量、安全保密,規範資料採集、儲存傳輸、使用處理、開放共享等全生命週期的資料活動。

資料中心建設初步完備。新建210平米資料中心機房,共計55個機櫃,每個機櫃規劃功率3KW,新增物理伺服器27臺、儲存2套,計算資源擴充了58顆物理CPU(共計696核)和5440G記憶體,儲存資源總容量增加356T。實施雙活雲資料中心、“____省校園智慧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專案,實現了所有系統的雲化部署。

資料資產管理日趨完善。建立資料資產管理平臺,我校資訊資產共分為網站資產、軟體資產、資料資產、硬體資產、課程資產和服務資產6大類。資料資產白皮書主要是對各單位已經建設在用的系統做梳理。目前共收集形成23個單位的資產白皮書。

資料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目前,我校資料資產管理平臺上已有24個系統與我校資料資產進行對接,共入一類資料、二類資料4163餘萬條,釋出資料介面47個,被呼叫3088萬次。通過資料共享,進一步精簡辦事流程,減少不必要的證明,簡化各類申請表格填報,讓“資料多跑路”。

資料服務“一網通辦”。校屬所有服務清單進入“學院校園服務管理庫”,辦事事項入庫160項。“一網通辦”平臺構建完成,包含:智慧校園雲平臺、三端門戶“我i城建”、資料資產管理平臺、企業微信,實現了統一認證、統一門戶、系統整合、服務整合,目前校內38個系統,148項服務已完成,覆蓋“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四類應用事項。

資料安全體系有效執行。建立資料從採集、維護、儲存、歸檔、應用、保護的全過程管控平臺和制度體系,確保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安全。目前已完成校內校外資料共享37次,安全、實時性強的API資料介面+資料共享審批制度有效的保證了資料共享的過程安全。

(二)資料治理成果轉化實效

我校著眼於問題導向,注重成果的轉化,在對資料實施精準治理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疫情防控系統、智慧循跡系統、校友捐贈管理、校領導行程安排、領導信箱等系統,讓建設成果實實在在地解決當下教職工生管理、工作、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為教育教學賦能。2022年我校基於學校教務體系業務需求、業務管理及資訊化現狀,升級建設教務管理系統。有效解決原教務系統資料孤立,與資料中心不統一、不協調;功能整合困難,移動端使用不便;系統功能固化,無法滿足學校學分制管理理念等問題,為教務管理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務平臺。

為人事管理架橋。針對人事系統教職工資訊資料不準確,不統一,收集難的困境;人員異動業務多部門蓋章辦理的繁瑣請銷假資訊不易彙總;職稱申報、人才專案申報等線下填報繁瑣,流程複雜等問題,建設人事管理系統,涉校人員(校內居住的教職工家屬,三保人員等)納入人事系統,完成統一共享的教職工資訊平臺,保障人事系統業務功能的發揮。

為“疫情防控”做盾。2022年,在疫情防控已作為校園常態化管理的大環境下,在疫情防控系統上狠下功夫,打造以資料共享為驅動的疫情防控系統。系統主要模組包括用於資料收集的疫情防控相關模組和著重資料分析的智慧循跡相關模組,主要功能包括健康上報、網格化管理、訪客管理、返平報備、智慧循跡資料總覽等。通過大量資料採集與分析基本做到以人定位置,以位置找人,視覺化展示資料,為疫情防控工作拉起強大的資料支撐後盾。

為師生安全築牆。學校大門人員出入採用保安人員識別、出入人員紙質登記方式進出,人工稽核面臨著巨大的人力成本且無法做到100%的有效監管。2022年我校依託“一網通辦”專案,建設人臉認證服務平臺及車輛出入管理系統平臺,通過關聯健康上報資料,防止校外未預約人員及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進入校內,利用資料共享為全校師生築起安全防護牆。

為學校治理增效。2022年在“一網通辦”領導小組的正確帶領下,增設校領導行程安排、領導信箱、校友捐贈等系統,為領導提供便捷、高效、有計劃的的會議行程安排;為師生提供快速聯絡校領導解決積壓問題的信箱通道;為校友提供便捷有效的捐贈系統。讓資料跑起來,生活辦公進入快車道。

四、工作經驗

(一)工作啟示

1、要聚焦資料資產的收集與成果轉化。資料治理的物件涉及管理、教學、科研等諸方面資料資產,在始終把握“改善資料質量,提供資料服務,最終累積資料資產”具體目標的前提下,“調和”各類資料,使其發揮最大價值並匯聚成為資料資產,成為資料治理統籌管理體系的重要任務。

2、要打造自上至下全員參與的工作體系。資料治理需要高校各部門的通力協作,要成立以校級領導為主體的資料治理委員會,掌控頂層設計,引導整個治理體系的走向。以熟悉業務和技術的人員為主體成立資料治理工作組,落實資料的採集儲存、資料標準制定、資料質量分析、資料服務應用等。鼓勵各部門參與生產資料、使用資料和管理資料等各類活動,形成自上至下全員參與的資料治理工作體系。

3、要建立科學有效落地執行的執行模式。資料治理的統籌管理不僅需要完善的理論體系,更需要科學有效可執行落地的執行模式。要設計、制定、收集與調整全套資料治理的管理辦法,劃清邊界,形成制度;要落實資料治理實踐,在解決實際的資料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形成可執行落地的實施方案。

(二)存在不足

思想統一還需加強,存在對資料治理重要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有些領導和部門沒有充分認識資料治理在推動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把資料治理工作單純看成是技術性工作,對資料治理工作關注得少,指導得少,參與得少,不能給予資訊化部門足夠的支援。資料治理工作需要學校領導、各部門和教工師生的全員參與和推動,完全依靠資訊化部門主導,與相關業務部門一個個溝通,不僅效率很低,而且由於資訊化部門的地位和約束力,有時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改進措施

1、加強與領導及業務部門的溝通,多方形成共識。資訊化部門要勤於溝通、善於溝通,積極爭取學校主要領導的支援,善於用具體的案例讓領導瞭解資料治理能夠為學校治理能力帶來的變化。要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注意溝通技巧,既不能讓業務部門覺得在給資訊化部門“打工”,也不能讓業務部門感覺資訊化部門越位,搶了業務部門的工作。

2、加強資料治理相關制度和規範建設,建立常態機制。要健全資料治理的相關制度,建立資料的生產、流轉、使用、歸檔、銷燬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規則,明確業務部門工作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建立資料治理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同時要加強資料治理具體技術規範的建設和技術指導,讓學校各類資訊化建設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技術方案實施,進而提高學校整體的資料治理能力。

3、加強資訊化建設的歸口管理,過程可管可控。要強化資訊化部門對資訊化建設歸口管理的職能,保證資訊化部門可對不滿足建設規範和要求的專案進行否決,對已立項專案建設進行指導、規範和全過程管理。資訊化部門要重點抓住專案建設關鍵環節,確保建設內容和技術方案滿足學校資料管理要求。

4、加強資料資源的開放和安全使用,確保有序規範。要加強資料資產的開放共享,讓各部門和師生了解學校有哪些資料,都由誰維護,是否可以共享等資訊,明確已有資料不允許線上下重複採集,杜絕資料線下交換流轉的問題。加強資料的使用,將資料與網上辦事流程、職稱評審等必須開展的工作整合起來,通過業務辦理解決資料缺失或錯誤問題。

篇六: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範文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與推進創新實踐案例

____市第____國小位於交通繁華的____路____號,西鄰____,北靠市____,南望風景秀麗的____公園。學校前身為____子弟學校,始建於1955年。1967年,____將學校交給地方管理,現為____市龍華區公辦完全國小。學校現有61個教學班、學生3229人。在編教師130人,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84人,大專學歷45人,____省國小卓越校長1人,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幹15人,市級骨幹20人。領導班子團結合作、開拓創新;教師團隊愛崗敬業、銳意進取。校園佈局合理,建設精美,音樂室、舞蹈室、繪畫室、書法室、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等各種功能室齊全。

____小以“精細”管理提質量、以“養正”課程促發展、以“軍魂”育人顯特色,締造了累累碩果:教師專業成長迅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屢次摘金奪銀;學生“五正”品質突出、發展更加全面,深得家長信賴;學校辦學質量連年位居全市前茅,先後獲“全國少年軍校示範校”“全國文明禮儀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科學教育優秀實驗基地”“____省文明校園”“____省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單位”“____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____省擁軍優屬模範單位”“____省優秀少先隊集體”“____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____市建立平安校園先進單位”“____市國際象棋特色學校”“____市教學質量先進單位”“____市文明校園”等近百項榮譽,是____示範性視窗學校。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家“網際網路+”、大資料、新一代人工智慧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資訊化“十三五”規劃》等檔案要求,教育部在2018年制定了《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並通過了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____市第____國小對此高度重視,結合學校實際,成立資訊化領導小組,健全資訊化管理制度,制定資訊化推進方案,明確資訊化工作重點,落實教師資訊化應用技術培訓,穩步推進資訊化工作,開展了教育資訊化深度應用性研究的探索與實踐,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提高了師生資訊化應用的素養,提高了教育教學管理效能。

教育資訊化建設情況

(一)總體概況

完成新資訊化基礎平臺建設,特別是與校內各資訊系統的對接、整合。全面開展校內資料治理、資料共享工作,提高校內基礎資料質量,建設資料分析平臺,開展資料分析及應用工作,鼓勵各部門將資料探勘、大資料分析應用於本部門相關工作中。

結合新資訊化基礎平臺,開展各類資訊化公共平臺的建設,開展老舊的管理資訊系統更新換代。對於流程性的業務系統,如能通過學校平臺實現的,不再單獨進行建設。推動網上業務流程的建設。鼓勵各部門建設移動版主頁,建設並推動與資訊化基礎平臺的資訊整合。

(二)具體建設情況

1、校園網基礎設施升級建設:完成無線網的升級擴容,完善新的使用者認證機制,推動資料中心雲平臺建設。建設完後校園內基本實現網路全覆蓋,網路速度顯著提升,為資訊化智慧校園打下結實的基礎。

2、通過指尖管理建設智慧校園雲平臺:

(1)具有基礎平臺支撐,對學年學期、學制學段、班級資訊、使用者資訊、課程資訊、組織架構資訊的統一管理與查詢功能。解決了原本對於各項資料用紙質傳遞不易查詢、易丟失的問題,為校內資訊查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顯著提升工作效率。

(2)具備規範統一資源儲存目錄,實現儲存、預覽、查詢、管理等功能的資源資料管理功能。解決了原本紙質檔案儲存不方便且易損壞的問題,給校內各項檔案資源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儲存以及管理方法

(3)支援為各類教育使用者提供工作、學習空間,空間展示使用者個人資訊、互動交流、好友動態等資訊,實現使用者之間的平臺化互動的網路空間。為校園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及學習工作氛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4)為學情分析提供成績錄入、成績分析,有效分析學生學情情況的學生學情綜合評價系統。解決了因為學生成績資料複雜,只用excel或紙質進行記錄然後統計分析的低效能工作方式,提供了全自動資訊化的成績錄入和分析,更加便捷,更加直觀展示幫助教師分析學生問題。

(5)功能涵蓋公文流轉、通知公告、工作安排、調查問卷、教師請假、教師考勤、物品申領、裝置報修、課表管理、日常檢查、聽課評課、學生請假、學生考勤等。解決了原本工作流程中各類繁瑣的紙質申報流程,促進無紙化辦公的辦公日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6)提供學校辦公管理、學生評價、家校溝通等內容在手機端呈現的移動辦公系統。解決了原本家長對於學生在校情況不瞭解,無法給學生提供家庭學習指導的問題,幫助建設家校共育的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校學習環境。

(三)學校定製課後四點半功能:

1、具備教師課程管理,可新建課程、設定課程任課老師以及上課時間,可進行批量設定,方便搜尋資料,與教師端實時同步。解決了教師開課通過原本紙質及Excel表格進行統計造成的資料資訊不對稱拖慢效率的問題,通過對教師開課以及學生的報名進行資料統計並自動處理反饋,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開課及學生報名的效率。

2、可在系統中設定課程任課教師考勤,與教師端實時同步。解決了原本教師無法準確的考勤以及學生上課點名效率低下,點名冊資料紙質儲存的問題,幫助開課教師直接操作完整的考勤及點名流程並自動生成資料。

3、可對第三方培訓機構進行接入管理,解決了學校內合作機構出現數據不統一,無法集中管理的情況。幫助學校與第三方培訓和合作機構更好的進行協調工作。

4、打造一支熟練掌握和使用資訊化技術進行教育教研教學的師資隊伍。避免了資訊化改造後設備使用率不高的問題,最大效能地發揮出資訊化改造後的教學、辦公、學習效率。

教育資訊化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教師資訊化水平,提升教師辦公教學效率

確保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及工作,推進無紙化辦公,以教學教研為中心,通過多媒體等資訊化技術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運用資料、數字化、多媒體、智慧化服務等技術降低教師辦公類事務性工作的時間成本,將時間精力專注於教學及學生培養,解決了原本教師疲於事務性工作,難以兼顧教學質量的問題。

(二)提高資訊化管理,提升學校管理效率

1、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軟硬環境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全面實施教育資訊化管理和教學運用也得到深度落實和融合,統一辦公規範,加快校內重要事務資訊流轉,有效地提高教師工作效率,降低學校運營成本,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優化辦公流程,提高溝通、協作、決策效率,營造高效、智慧、和諧的校園辦公氛圍,高效、優質、全面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總體通過技術手段幫助老師從事務性工作迴歸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來。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依託多媒體技術創設意境,令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激發學生求知慾,開闊學生視野,拓寬課程資源,提升學生素質。同時利用資訊化技術手段,突出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質量,朝個性化教學進發。

(四)提升資訊化師資力量培養,提高資訊化裝備利用率

1、培訓師資:開展資訊化專項培訓,切實做好教師資訊化培訓,提高對資訊化接受程度不高的教師資訊化認知水平及素養,讓教師掌握現代化、資訊化教學手段來達成高效課堂,積極推進教師系統以及相關資訊化管理與教師工作深度融合。

2、常規利用:對裝配好的資訊化裝置進行利用率最大化,持續對資訊化裝置進行運營,切實提升全校師生在教學、教研、管理、學習的基礎裝置保障,保證全體師生享受資訊化改造建設後的便利。

教育資訊化建設中存在問題

學校的教育資訊化應用水平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資訊化建設中仍然存在問題需要進行優化以及改進。

(一)校園部分裝置老化:部分資訊化裝置老化,需評估是否可以進行利舊或進行更替,同時校園內還存在部分割槽域教室絡覆蓋死角等因素影響校園資訊化專案建設推進。

(二)校園部分教師資訊化素養偏低:部分教師對於資訊化、數字化的技術及裝置的認知程度不高或對於資訊化知識接受困難,影響校園內資訊化建設進行平均發展提升。

(三)部分學生家長資訊化素質偏低:部分學生家長因為文化素質以及對資訊化認知不到位的原因,對學校開展資訊化建設發展工作表現出不理解以及消極配合的態度,影響家校共育效果。

(四)智慧校園功能匹配還處在基礎層面:校園情況複雜且多變,雖然已經部署基礎功能以及部分定製功能,但是對於符合學校情況的定製化需求複雜的智慧校園功能暫時還未健全。

下一步的思考

(一)進一步完善平臺建設:學校將繼續深入校企合作,對於目前智慧校園平臺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及定製化功能進行探索,不斷完善符合學校情況的智慧校園平臺功能匹配。

(二)探索利舊方法及新裝置的更換:學校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就有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於已經損壞或完全無法適應資訊化建設發展的裝置進行更替。學校將安排非裝置使用高峰期,組織資訊化小組對校園內老舊資訊化裝置進行排查評估,確保校內裝置可持續發展利舊最大化。

(三)加強老師資訊化培訓:學校將繼續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資訊化、數字化軟體以及硬體裝置的使用學習,提高全體師生的資訊化素養。邀請合作資訊化企業進行全體老師進行每兩週靈活輪換培訓,第一次培訓平臺及軟體操作,第二次培訓實際場景操作,最後總結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統一培訓。

(四)加強家校共育宣傳: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爭取到家長對於校園資訊化建設的理解以及對於家校共育理念的支援。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家長會以及指尖家校共育板塊宣傳校園資訊化建設成果以及對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幫助和必要性,幫助學生和家長理解資訊化,共同參與到學校資訊化的建設中來。

(五)完善資訊中心建設:以教育資訊計劃2。0等指導檔案為指導,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在學校現有基礎上,增派人手、提高配置,完善資訊中心建設。繼續搭建並完善學校資訊化平臺建設,繼續推動全校師生的資訊化培訓及資訊化裝置軟硬體的使用;建立並不斷完善資訊化制度,以此來保證學校資訊化建穩快速、高效的發展;推動全校師生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廣泛深入開展好資訊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