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據素材:“娘炮”引發爭議,什麼才是“男子氣概”?1500字作文

最近,“娘炮”這個詞火了。

時事論據素材:“娘炮”引發爭議,什麼才是“男子氣概”?1500字

9月1日,在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中,新版《流星園》中的F4:王鶴棣、宮鴻、樑靖康、吳希澤演繹開場歌曲。?

然而,這幾位“小鮮肉”的登場,最後竟在網路上演變成一場群情激昂的反“娘炮”運動。

有人說他們的行為舉止“娘”,傳播“偽娘”文化;

有人說他們上電視,會給中國小生傳遞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還有人化用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名句,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

問題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高度。

當然,除了巨大的“討伐”聲浪,也有人提出了相對理性、平和的觀點。

他們認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應該對不同的審美傾向予以包容,所謂男性氣質,並不完全取決於外形,它更取決於內在的勇氣和擔當。

“娘炮”之爭愈演愈烈,國家主流媒體也加入了論戰。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娘炮”之風當休矣》,人民日報也發表了評論文章《什麼是今天該有的“男性氣質”》。

這兩家媒體在“娘炮”之爭上持對立立場,引發了網友的大量圍觀。

時事解讀

“娘炮”是一個歧視語

在維基百科上,“娘炮”和“娘娘腔”是被合併的詞條,具體定義是:用來形容一個男性更傾向女性的傳統特徵,無論在言談舉止,穿衣打扮或者性別角色方面。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具體定義之前,對“娘炮”一詞還有一個明確的定性:是一種對男性使用的歧視語!

所以,用“娘炮”來形容他人,絕不是一種文明的表達方式,裡面包含著濃濃的貶損意味。

所謂“男性氣質”,關鍵在於品格而不是外表

其實,關於到底什麼是男性應有的氣質,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有人認為“陽剛英武、果斷豪邁”是男人應有的形象;也有人覺得“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才是男人的最佳風度。

但是,有一個觀點卻是大家的共識,那就是判斷一個人應當“重質不重形,魂到品自高。”

外表五大三粗的人,也可能天生膽小怯懦;貌似弱不禁風的人,也可能暗藏錚錚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