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據素材:《舌尖3》慘敗,“章丘鐵鍋”爆紅1500字作文

2012年,央視推出了一部現象級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播出後廣受好評,引發轟動效應,“舌尖體”甚至成為紅極一時的網路流行語。

時事論據素材:《舌尖3》慘敗,“章丘鐵鍋”爆紅1500字

今年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重返熒屏,觀眾對它滿懷期待,收視率非常高。

然而,與極高的收視率相比,“舌尖3”的口碑卻一下滑。在豆瓣評分系統中,“舌尖1”獲得9.3分,“舌尖2”獲得8.4分,到了“舌尖3”,只得了一個4.1分,可謂口碑崩塌,慘淡收場。

“舌尖3”沒有俘獲“吃貨們”的心,而是淪為了一場“吐槽大會”。

網友們給它總結出很多問題:煽情過重、美食無味、剪輯太亂、常識錯誤……

節目播出後不斷有觀眾為其糾錯,比如:作為中國傳統鱸魚出鏡的其實是美國大口黑鱸;雲南石鍋並非起源雲南;豫西並無拜大廚一說;以“水盆羊肉”出名的城市其實是渭南而非西安……

這些散見於各集中的常識性問題,讓觀眾對本季製作的嚴謹和主創的用心程度打了個問號。

更為嚴重的是,片中部分內容還在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給人以誤導。比如第3集中出現的“自制中藥口紅”,姑且不說口紅與美食有何關係,單是宣傳這種未經正規研發和衛生檢驗的“三無產品”,本身就是原則性的錯誤,製作方的出發點令人費解。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大獲成功,對於第三季製作團隊來說,這既是一個優勢也是一個挑戰。優勢在於“舌尖”已成為一個知名IP,具備了強大的觀眾基礎;挑戰在於起點太高,只有在前兩季的水平上有所超越和創新才能得到觀眾認可。

然而,無論從內容把控還是製作水準上來說,《舌尖3》都明顯遜色於前兩季,其口碑滑坡就是必然結局了。

素材解讀

做節目和做美食一樣,需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去投入。只有秉持著工匠精神,沉下心來精雕細琢,才可能打造出受人認可的口碑和品牌。

然而,總有人抵不住金錢、名利的誘惑,想趁著勢頭多賺一筆,結果因粗製濫造而砸了品牌,丟了人心。

現在國家大力倡導“工匠精神”,相關話題也經常出現在作文題目中,《舌尖3》正好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案例。

“章丘鐵鍋”一夜爆紅

雖然“舌尖3”慘遭吐槽,但它卻實實在在地捧紅了一口鍋——章丘鐵鍋。

“舌尖3”第一集專門講烹飪器具,其中包括“章丘鐵鍋”,節目播出剛過幾十分鐘,“章丘鐵鍋”網店的2000餘口庫存鍋悉數賣光,後續又收到10萬口左右的訂單。

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三萬六千錘,少了不行,沒有這個功夫出不了這個產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83歲的章丘鐵匠王立芳,言語間透著手工匠人的樸實和執拗。正是這種樸實和執拗,成就了各行各業的大國工匠,成就了“章丘無鍋”的當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