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觀點與立意之哲學篇:現象與本質

現象與本質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觀點與立意之哲學篇:現象與本質

思想l:現象富於變化,而本質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闡釋:蘋果落地是自有蘋果樹以來就有的現象,其現象背後也始終包含著萬有引力的本質。但只有牛頓最先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這需要背景知識的儲備,更需要積極的持恆的思維狀態。馬克思發現資本主義生產現象背後的“剩餘價值”的本質與他在圖書館地板上踩出的那條小槽是不無關係的。

思想2:現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認清真相,事物的本質才容易被揭示出來。

闡釋:“口蜜”是假相,“腹劍”才是本質。《聊齋》中的惡妖往往都是長著“桃花面”的。《偽君子》中的達爾杜弗也有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孔。黑格爾在《小邏輯》中說:“汝須從行為的果實去認識人。”是的,言行都有假相的一面,但結果卻是真的。由於現象的錯綜複雜性,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需要一個不斷反覆、深化的複雜過程。我們需要客觀,需要理性,需要時間

思想3:現象有主流現象和支流現象,支流現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趨勢,只有抓住主流現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

闡釋:我們看報,見這兒是凶殺,那兒是詐騙,便以為這社會黑暗得“伸手不見五指”了。報刊所載固然是客觀的現象,但這只是社會現象的支流,報刊抓住人們的獵奇心理,集中了一些負面現象而已。事實上,當你走在大街上,卻是朗朗乾坤,一派祥和。這才是主流現象。春天也有落葉的現象,但如果我們僅僅看見落葉,就說秋天已經來臨,這便是荒唐。一種現象究竟是主流還是支流,這需要我們站到更高的位置上,要有整體的觀念。《莊子·秋水》中,河伯見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間不辨牛馬,便欣然自喜,後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方才望洋興嘆。河伯欣然自喜,是因為只見支流現象,便以為是天下之至美,殊不知還有北海,主流現象更是浩瀚,所以後來望洋興嘆。只見支流,以小為大,及見到主流,知曉全域性,方知天下有更大者,自己不過井底一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