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觀點與立意之哲學篇:過程與結果

一、過程與結果

201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觀點與立意之哲學篇:過程與結果

思想l:一切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闡釋:凡事有個過程,做事必須按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步一步地來,不能急於求成,不能好高騖遠。俗話中“心急吃不得熱豆腐”“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揠苗助長”中的古人為了追求“禾苗快快長高”的結果,而人為地改變禾苗生長的週期和過程,結果事與願違,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個體存在的過程從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的過程,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闡釋:人生就是一個由若干小過程聯結而成的大過程,每一個小過程都有相應的結果,比如國小有個結果,中學也有個結果,這些結果只是人生大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驛站,“長亭更短亭”,驛站後還有驛站。個體人生這個大過程又從屬於人類歷史這個更大的過程,而人類歷史也只是宇宙時間上的一小段。為此,詩人總感嘆人生過程的渺小、短暫。李青蓮感嘆:“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蘇東坡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人生這一過程,相對天地、長江來說,當然太渺小,太短暫,但我們大可不必悲傷,為客觀規律而悲傷,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們當更加珍惜人生,讓自己的人生充實些。什麼樣的內容才算充實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們應當選擇積極的界定,而積極的界定體現在三點:一是愛,一是快樂,一是奉獻。也就是說,人生的意義在於愛得充實,快樂得充實,奉獻得充實。

思想3:一個過程的結果有兩種情況:一是事物發展中前一個階段和下一個階段的中介點,一是最終消亡。

闡釋:人生過程中有許多結果.一年有一年的結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結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個結果。但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階段和下一階段之間的一個點。而不是人生過程的歸宿。所以,我們不應該因為其中某一點上的成功而停止奮鬥。錯把一個驛站當作人生這列火車的終點站,那隻能有一個結果.我們人生的意義到此結束。北宋“三蘇”之一蘇轍,後半生“築室於許”,“不復與人相見,終日默坐,如是者幾十年”。(《中國文藝詞辭典》)這樣的生命有何意義可談?其實,死——這生命的最後一個站臺,也不應該成為我們人生意義的終點,因為死只是更大過程中的一個普通的驛站而已。生命停止了,有了一個結果,但人生的意義卻可以永恆,是的,人生的意義正是永恆!看蘇格拉底、看魯迅,他們就是這樣。

思想4:事物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前進的複雜的過程,前進中也有波折。

闡釋: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曰戰爭研究會上講演了《論持久戰》,“抗日戰爭是持久戰”。這一論斷引導國人正確地認識到抗戰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歷史證明,偉人的論斷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超前的。當時抗戰十月,國內有兩種觀點:一是中國必亡論,一是中國速勝論。這兩種對抗戰的過程和結果的認識無疑是錯誤的。他們沒有正確認識抗戰發展過程中的波折和複雜,或誇大或縮小了抗戰的波折和複雜。

思想5:事物發展是一個始終運動的變化的過程,世界惟一不變的是變。

闡釋:有一本暢銷書,紙張不多,價格卻不菲,書名是《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憑什麼征服得讀者?其實就是憑“世界惟一不變的是變”這麼一個哲學思想。我們現在擁有了乳酪。並不等於明天你也還能擁有這些乳酪,因為世界每天都在運動變化中。我們要想持久地擁有新鮮的乳酪。我們就只有不斷地改變自己,以適應世界的變化。“刻舟求劍”中那個“可愛”的古人想以“不變應萬變”,結果眼睜睜地丟了自己的劍。《易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誰要做守常者,誰就是失敗者。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以此為哲學根據的。

思想6:有什麼樣的過程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過程的內容充實,結果也充實。形式和時間意義上的過程帶來消極的結果。

闡釋:事物發展過程本身的客觀規律不能違背。誰違背,誰將受到懲罰。種瓜固然可以得瓜,種豆也固然可以得豆,但張三與李四的瓜豆收成卻有差別。為何?原來二人種瓜種豆的過程並不完全一樣。張三勤施肥,勤鋤草,瓜豆的收成自然好些;李四“無為而治”,結果當然也有些“無為”了。一分汗水一分收穫,任何投機的過程都沒有好結果。當然,這並不等於說達到一個結果的過程只有一個,沒有捷徑。捷徑其實就是一種內容最符合規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