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精選15篇)作文

篇一: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精選15篇)作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確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援,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造就規模巨集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大人才觀”,聚焦需求、以人為本、精準服務,在“破”與“立”中持續發力,實現青年科技人才“破局出圈”,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堅強人才保障。

破除引進青年科技人才廣泛撒網難題,立足於“需”靶向引才,在人才和發展雙向奔赴中形成集聚“強磁場”。檔案強調,要堅持黨對新時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引才固然重要,但要防止盲目跟風、隨大流,關鍵在於聚焦需求精準引才。因此,各級各部門要把準青年科技人才“需求脈”,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大專案和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五湖四海”用人原則,建立完善頂層設計,探索建立專案引才、異地用才等多元化柔性引才機制,利用“雙招雙引”、東西部協作等平臺,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制度,以超常規舉措引進各類青年科技人才,暢通發展通道,將各類青年科技人才聚集起來“為我所用”。

破解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按部就班難題,立足於“精”細化育才,在智慧和效能湧流迸發中建立發展“增長極”。檔案強調,要制定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專業技術培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人才不是與生俱來的,要有計劃、分階段地持續培育,千錘百煉才能成長成才。因此,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需要什麼、培訓什麼,缺少什麼、培訓什麼”的原則定製培育方案,依託各級實訓基地、職業院校等平臺,通過走出去現場取經,把專家等請進來傳授經驗,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等各方面青年科技人才。要有計劃地選派青年科技人才到基層一線、艱苦邊遠地區等進行鍛鍊,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招商引資等接受淬鍊,激發潛能、提升效能,推動青年科技人才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破解使用青年科技人才論資排輩難題,立足於“適”分類用才,在人才和崗位深度契合中涵養效能“生態圈”。檔案提出,要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結合實際需求凝練科學問題,開展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人才作用如何發揮最大化,適時合理用才是關鍵。因此,各級各部門要探索更多授權鬆綁事項,敢於放權,持續為青年科技人才幹事創業提供更優舞臺,大力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四唯”傾向和數“帽子”傾向,辯證地看待青年科技人才的長處和短處、優點和缺點,不能以瑕掩瑜、以偏概全,既要用人之長,因事擇人、因才用人,又要容人之短,對其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把青年科技人才用在最合適的崗位,實現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破解留住青年科技人才僵化單一難題,立足於“優”用心留才,在拴心和留人合拍共鳴中打造智匯“新高地”。檔案要求,要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力度。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各級各部門要把提升服務、優化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來抓,認真履行“店小二”職責,完善專家人才聯絡機制,走訪瞭解服務事項、諮詢解答相關政策、傾聽收集各類訴求,積極為青年科技人才解決住房、就醫、社保、子女就學等問題,提供多元化、精準化、個性化的周到貼心服務。要分類別、分層次挖掘一批先進事蹟,傳遞政策“好聲音”,講好人才“好故事”,真正讓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全力營造青年科技人才“近悅遠來”的良好生態。

篇二: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指出,必須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總體部署,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實踐中建功立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過程中,人才工作需凝聚更加廣泛的力量,應汲取“草船借箭”的思路,向“區域協作”借勢、向“校地合作”借智、向“市場運作”借力,充分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

借“區域協作”之勢,融合“產業鏈”協同創新。新時代人才資源爭奪戰日益激烈,在這之中既有競爭也少不了合作。新時代人才工作要牢固樹立緊密型創新生態圈思維,堅持把“區域協作”作為重要突破口,積極“南北借力”,方能“東西逢源”。要拓展“引才朋友圈”,將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結合起來,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靈活運用“研發飛地”“雙向兼職”“技術入股”等模式,針對性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要擴大“育才交流圈”,加大與中心城市、周邊地區在專案推介、體育賽事、文化惠民等方面交流力度,搭建人才發展促進會、HR聯盟等平臺,推動優勢互補、聯合育才。要優化“留才生態圈”,探索高階人才評價互認和公共服務跟隨機制,推動人才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務共享互認,全面營造區域間服務無縫銜接、人才宜居宜業的一體化環境。

借“校地合作”之智,融匯“培養鏈”驅動創新。高水平人才的培育離不開多元化、專業化的高等教育,開展多方位、多層面的校地、校企合作既能拓寬培養渠道,又能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要強化創新平臺支撐,支援高校院所與地方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聯建產業研究院、技術研發中心、成果轉化基地等平臺,以“人才+專案”的校地合作機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高校院所協同創新。要加大人才柔性引育,採取“請進來+走出去”雙線培養模式,聘請“產業教授”“星期天工程師”等專家學者開展決策諮詢、規劃設計、課題研究、專案合作與學術交流,擴充“本土高水平人才庫”。要構建人才培養鏈條,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科學設定特色產業學科,“訂單式”培養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園、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為高校提供實習實訓、課題論證實驗、成果轉化平臺促進校地合作共贏。

借“市場運作”之力,融通“服務鏈”啟用創新。資本市場在動員和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代人才工作也應該向市場借力,引入市場化機制,廣泛集聚科技創新“合夥人”。要促進人才服務更加便捷,整合社會和政府資源,搭建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高層次人才認定、創新創業、聯絡服務等方面人才服務“上線入雲、一網通辦”。要讓改革人才評價更加多元,堅持人才資源由市場配置原則,遵循人才成長和創新資源開發規律,逐步建立市場調節、企業分配、人才參與、政府監管的薪酬制度,引入專利發明運用、成果轉化推廣、創辦領辦企業等多維要素考核評價人才。要推動人才支援更加有效,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以政府出資撬動社會資本,設立創新創業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形式支援產業發展,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援。

篇三: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青年人才強,國家發展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造就規模巨集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作為基層的青年黨員幹部,對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有一定的感悟和體會,尤其是如何讓青年科技人才永葆“青春”,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

強化黨建引領,讓青年科技人才理想信念“正青春”。理想信念堅定是本質,紅色信仰永不變。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不僅需要青年科技人才練就過硬本領,更需要他們堅定為黨工作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足新時代新徵程,中國青年的奮鬥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若干措施》中提出堅持黨對新時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呼叫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在各領域,要教育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心懷“國之大者”,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研國家之所需;各級黨組織要把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讓他們堅定為黨奮鬥、為國爭光、為民奉獻的信心、恆心和決心,讓理想信念之火永不熄滅。

加大培養力度,讓青年科技人才本領技能“正青春”。人才自主培養是核心,本領過硬是關鍵。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堅持全方位培養人才是我們國家的戰略方向。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必須堅定人才培養自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若干措施》要求,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要大力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使用是加快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家庭、學校、社會,要在青少年群體心中埋下“一心向黨”的種子,讓他們從小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讓青年科技人才有“源頭活水”;各高校、單位、科研院所等單位要形成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體系,對青年科技人才分階段培養、分層次管理,形成高質量的人才梯隊,讓青年人才的本領在青春中燃燒。

營造良好氛圍,讓青年科技人才作用發揮“正青春”。青年人有才幹是基礎,作用發揮是目標。從貴州“天眼”到“深海一號”作業平臺,星辰大海已成為青年一代馳騁的新天地。《若干措施》支援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充分發揮青年科技人才作用。我們要營造識才、愛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讓青年科技人才成為科學家、大國工匠;大力宣傳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創新創造等,讓青年科技人才感受到社會的支援、人民的期盼;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服務保障,除了在工作上加大資金支援外,更要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生活上的服務和保障,讓他們安心工作和生活,無後顧之憂。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新創造、識才愛才氛圍,讓青年科技人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讓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真正“人盡其才”。

時代呼喚創新,人才創造未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青年科技人才是新時代創新創造的主力軍,是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力量之源。讓我們強化黨建引領、加大人才自主培養力度,在全社會營造識才、愛才、用才的良好氛圍,讓青年科技人才永葆“青春”,成為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美“青春力量”。

篇四: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強調,要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和常態化聯絡青年科技人才機制,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強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走好科技創新發展之路的關鍵一步、重要一環。組織部門要想人才之所想、憂人才之所憂、急人才之所急,通過創造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充分信任人才、加強關心關愛,持續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華、幹事創業搭建廣闊舞臺,塑造一支“百舸爭流、萬馬奔騰”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發揮政策效能,創造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抓好政策落實,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長和更好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支援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樑、當主角”,不僅要有識才的慧眼、用才的膽識,更要不斷創新完善和落實人才培養、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從而最大限度發揮人才效能,將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科學制定政策,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以用為本,下力氣、下決心破除束縛人才作用發揮才幹、建功立業的體制機制,在人才評價、職稱評定、人員聘任、分配製度、薪酬體系等方面進行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制度改革和創新突破。通過誠意滿滿、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動青年科技人才在產學研對接、科研經費使用、創新創業、專案進度安排等方面有更大話語權、更多自主權,厚植人才積極幹事創業、投身科研攻關的“優渥土壤”。

使用是最好的培養,充分信任壓擔子。“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應樹牢“使用是最好的培養”的理念,暢通人才成長、交流、流動渠道,把青年科技人才放到重大科技攻堅中、重要崗位上去歷練,促使人才在重大創新工程、前沿科技領域等大戰大考中經風、見世面、壯筋骨,尤其是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從無到有”“從0到1”的源頭性創新專案中,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放手大膽使用人才,不斷激勵青年科技人才擔當實幹、積極作為。組織部門要主動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思想引導,對於青年科技人才給予更多信任、更大幫助、更有力支援,鼓勵他們把創新想法講出來、亮點探索晒出來、新型產品做出來,使青年科技人才能夠在科技前沿領域探索、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更有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

加強關心關愛,為人才潛心鑽研保駕護航。“要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力度”“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組織部門應時刻注重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關心關愛力度,在薪酬、住房、醫療、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多出實招、下足功夫,提供細緻入微的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保障服務,打消人才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安下身“一步一個腳印”涵養優良學風、打牢學術根基,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撲在重大科研專案攻關中鑽研探索。要注重健全和提升與青年科技人才崗位、能力、貢獻相適應的激勵機制,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容錯機制,充分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關愛人才,最大限度保護青年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大力選樹、宣傳弘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研發專案團隊等先進典型,講好新時代人才的感人故事、奮鬥歷程,營造關注科技、崇尚優秀人才的社會氛圍,切實將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塑造成“百舸爭流、萬馬奔騰”的勝利之師。

篇五: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的大環境日趨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正處在攻堅的重要時期。要實現該領域的重大突破,科技人才尤其青年科技人才是股強勁“東風”。這股“東風”從哪裡來、又吹到哪裡去逐漸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要解決該難題,不妨從修好“蓄水池”、搭好“上升梯”、當好“店小二”、連好“通訊網”4個方面重點發力,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鋪墊”,為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以“潤物無聲”的堅持,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修好科技創新“蓄水池”。《若干措施》中強調,用人單位要落實培育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體責任,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專業技術培訓。實踐證明,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強、對新事物的感知敏銳,是科技人才隊伍中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各部門單位要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態度,篤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目標,在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上下大力氣、下狠功夫,要甘於成為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土壤”,幫助其進一步提升創新思維深度和實踐能力高度。同時,要做好長遠“默默無聞”的心理準備,甘做奉獻者,敢於成為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紅磚”和“水泥”,充分發揮“紅磚”的硬度和“水泥”的細度,讓硬度和細度成為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雙重保障,激發其創新潛能,建好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

以“高瞻遠矚”的慧眼,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搭好公平公正“上升梯”。《若干措施》中指出,要鼓勵用人單位優先選用青年科技人才,併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的使用是提高科技創新的“催化劑”,各部門單位要摒棄“四唯”思想觀念,打破這種建立在“概率”和“可能性”基礎之上的衡量標尺,破除舊有條框與束縛,推動“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才理念,讓“唯能力論”成為時代主流。同時,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潛力,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機會和舞臺,使更多擁有真才實學的青年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不斷完善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確保青年科技人才的成績能夠獲得公正的評價和廣泛的認可,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領域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青年科技人才實現自己的重要價值,發揮好公平公正“上升梯”作用。

以“愛屋及烏”的呵護,關心青年科技人才,當好施展才華“店小二”。《若干措施》中提出,要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關心和保障。青年科技人才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各部門單位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年科技人才自發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支援。生活上,解決好青年科技人才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工作上,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金支援,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研發條件和創新環境。同時,要拿出關心關愛青年科技人才的真招、實招。工資待遇上,在符合規定範圍內儘可能提高薪酬福利,確保其安心開展工作;在職稱晉升上,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以公平競爭機制為依據,讓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人文關懷上,定期舉辦青年科技人才座談會,瞭解其思想狀態,適時開展各類活動,釋放工作壓力,保證輕裝上陣,當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店小二”。

以“匯聚精英”的智慧,交融青年科技人才,連好國際接軌“通訊網”。《若干措施》中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援青年科技人才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然而,一些西方國家不顧國際規則,在高科技領域,舉全國、全區域之力打壓、圍堵我國高科技領域。越是如此,各部門單位就越要放眼全球,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魄力匯聚全球精英,加強與國際先進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保證與國際先進科技水平接軌,絕不能走進“關起門來搞創新”的死衚衕。同時,要支援和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走出國門,學習國際先進科學技術,通過借鑑和吸收國際先進科技成果,提升我國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創新發展,打通國際接軌“通訊網”。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科技人才強,則國家科技事業旺。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必由之路,是今後長期重點關注的物件,各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發揮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潛能,開創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新局面。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寫好青年科技人才這篇大文章,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實踐中建功立業。

篇六: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長和更好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新時代新徵程呼喚新的青年科技力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的大背景下,各地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措施》精神,裝好政策“助推器”、搭好育才“大舞臺”、立好評價“風向標”,讓青年科技人才“破局出圈”“能力出色”“成果出彩”,匯聚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青春力量”。

裝好政策“助推器”,讓青年科技人才“破局出圈”。“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對青年科技人才來說,精準有效的政策是最好的激勵。針對當前青年科技人才面臨的職業早期科研支援不夠、非科研負擔重、生活壓力大等突出問題,《若干措施》明確了科研職業發展、生活保障服務和身心健康關愛等一系列定量化、可操作性強的務實管用舉措。政策的生命力在於執行,重在打通落實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各地要積極通過組織權威新聞媒體宣傳報道,邀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政策解讀等形式,廣泛深入開展政策宣傳解讀,提高政策在青年科技人才中的知曉度和關注度。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若干措施》精神,並根據本地實際,細化具體舉措,不斷健全工作體系和配套制度,幫助青年科技人才解決好住房就醫、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非科研負擔,讓他們心無旁騖專心事業、專注科研。

搭好育才“大舞臺”,讓青年科技人才“能力出色”。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管用有效的培養機制,為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創造良機、提供“舞臺”。《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各級黨委、政府要通過制定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到上級部門跟班學習、師帶徒“一對一”幫帶培養、鼓勵牽頭組織學術交流等制度規定,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進步搭臺架橋、保駕護航,全方位、深層次加強培育。要推動科研專案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激勵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中“擔綱領銜”,在科研一線實踐中增長才幹、淬火成鋼。要加大科研經費對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援力度,尤其加強在自然科學等基礎性研究領域的支援力度,探索建立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合理使用科研經費機制,讓青年科技人才走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科研“窘境”,切實為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攻關中安心坐好“冷板凳”、潛心做出“真成果”解決後顧之憂。

立好評價“風向標”,讓青年科技人才“成果出彩”。器欲盡其能,必先得其法。人才評價體系是樹立人才發展導向的風向標,是激勵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的推進器。《若干措施》要求,要提升科研單位人才自主評價能力。各級黨委、政府要在遵循科研活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同行評議、行業專家評價、科研成果對社會貢獻度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儘可能讓更多的聲音參與到評價中來,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評價方式;同時堅決破除“四唯”和數“帽子”傾向,打破青年科技人才晉升的“隱形臺階”,科學設定評價指標。要用好獎勵槓桿,推動表彰獎勵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對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的青年科技人才典型及時表彰獎勵,增強青年科技人才的自豪感、獲得感、價值感;同時要強化正面宣傳,讓崇尚“科技英雄”“大國工匠”“勞動模範”“五四獎章”的價值觀成為社會主旋律,形成人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勵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頭”、善接“燙山芋”,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茁壯成長,勇攀科技高峰。

篇七: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針對青年科技人才關心關注的“真問題”,拿出了實打實的“硬舉措”,為青年科技人才幹事創業、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條件。青年科技人才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勇於“挑大樑”“當主角”,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使命感“起而行之”,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的程序中建功立業、奉獻青春。

挺起“硬脊樑”,涵養“願得此身長報國”的矢志情懷,爭當“起而行之”的“傳承者”。精神凝聚力量,榜樣引領方向。《若干措施》提出,要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繼承和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科技報國的優秀品質。從李四光、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到屠呦呦、袁隆平等新時代科學家,“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精神熠熠生輝,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科技人才要大力弘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讓“精神旗幟”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強大的時代感召力和引領力;要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之志、報國之情,把個人抱負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心繫祖國和人民,以科技進步、民族復興為己任,拿出以身許國的志氣,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挺起“科技強國”的脊樑。

錘鍊“硬本領”,強化“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挺膺擔當,爭當“起而行之”的“踐行者”。青年逢盛世,奮鬥正當時。《若干措施》提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要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要大力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這些舉措從制度層面賦予了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擔綱領銜、脫穎而出的機會。當前,我們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仍然面臨諸多“卡脖子”的困境,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青年科技人才要心繫“國之大者”,把握政策機遇,勇挑時代重任,不負青春韶華,蓄足幹事創業的精氣神,爭做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先鋒官”,敢做揭榜掛帥、勇於擔當、善打硬仗的“生力軍”;要圍繞發展所需,苦修內功、提高本領、錘鍊能力,依靠頑強鬥爭、奮力拼搏攻堅克難、打破藩籬,努力成為開闢新領域、開闢新賽道的引領者、建設者。

下足“苦功夫”,堅定“無專精則不能成”的執著追求,爭當“起而行之”的“實幹者”。科技創新是攻堅克難的事業,也是默默無聞的事業,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曾幾何時,諸多“非學術”負擔讓青年科技人才“壓力山大”,不少青年科技人才要把很多精力用在開會、迎接檢查、參加座談等活動以及科研活動中填表格、參加評審、報銷科研經費等“事務性”工作上,耗費了大量原本屬於科研的時間、精力。《若干措施》的出臺,為青年科技人才送上了減負“大禮包”。青年科技人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孤獨,甘坐“冷板凳”,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心無旁騖搞研究,在重大理論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上久久為功,把自身的科學追求融入偉大的科學事業,爭創屬於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業績。

篇八: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確,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援,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造就規模巨集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青年之於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只有不斷涵養好孕育青年人才的源頭活水,科技發展的大樹才會更加枝繁葉茂。組織部門作為“人才之家”,肩負著為黨和國家事業輸入新生力量的光榮使命,就要用心打造吸引人才的“磁場”、耘好培育人才的“沃土”、推出成就人才的“舞臺”,為青年科技人才戴上“主角光環”,匯聚高質量發展“青春力量”。

以“初見乍歡”的怦然心動,打造“引才磁場”。伯樂識良馬,人才覓伯聞。若想引得人才來,要最大限度釋放求賢若渴的誠意,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好的政策機制會讓青年科技人才池水源頭更活、勢能更強、張力更大。各級組織部門要強化頂層設計,優化政策環境,聚焦青年科技人才的年輕特點,為他們與本領域內的領軍人才交流互動創造機會、提供舞臺。要規避“光打雷不下雨”式的造勢推介、“雨過地皮溼”式的走走過場、“打太極”式的錯位服務,科學化、合理化健全各項保障制度,無論是在經費分配上,還是評比評價上,或是自主研究上,都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為其“成長”創造更好條件、“成才”開拓更大空間。

以“相知相惜”的心有靈犀,豐盈“育才沃土”。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引進人才只是第一步,能否培養出真正的人才,發揮人才的最大作用才是關鍵。當前青年科技人才正處於科學研究潛能爆發的“黃金期”,對於建設科技強國,助力振興發展至關重要。組織部門作為“人才之家”,要有培養成就科技人才的胸懷,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建設,落實重大育才工程,大力營造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環境氛圍。要充分尊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制定個性化“培養選單”,以“涓滴之力”成就“江海之勢”、以“微光之炬”點亮“時代星河”,真正用“潤物細無聲”的培養成就棟樑。

以“久處情深”的雙向奔赴,搭建“適才舞臺”。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才效能如何得到最大化發揮,最關鍵的在於“適”字,青年科技人才服務質量發展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沒有做到人崗相適、以事擇人,讓青年科技人才在工作中有獲得感、成就感。各級組織部門要樹立“使用就是最好的培養,耽誤就是最大的浪費”的理念,堅持揚長避短、用其所長,不拘一格地把青年科技人才推向火熱實踐第一線、經濟社會發展最前沿、振興發展主戰場,開展原始創新、搞好技術攻關、推動成果轉化。鼓勵青年科技人才通過“揭榜掛帥”“場地賽馬”等方式嶄露頭角、擔當重任,最大限度迸發出“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青年力量。

篇九: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青年科技人才處於創新創造力的高峰時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中堅力量。各級黨委政府要培養用好青年科技人才,讓他們在新時代、新徵程的賽道上“展其驥足”。

聚好人才向心力。《若干措施》強調,要堅持黨對新時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關山萬里,愛國之心不改;遠渡重洋,報國之志彌堅。愛國人士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放棄優厚的待遇,突破層層阻礙歸國。他們宛如燈塔照亮了無數青年科技人才的前行之路,深刻註解了“幹一行鑽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釐不敢安”的一絲不苟、“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情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各部門應積極當好“帶路人”,引導青年科技人才把釦子扣嚴扣正、把基礎扎穩紮實、把規矩牢記在心,先做人、後做事,讓人生之路走得更穩更遠。不斷通過黨建工作強化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做好各類人才的教育學習、國情研修等工作,幫助其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以此凝聚廣泛共識、匯聚磅礴力量。

栽好育才梧桐樹。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青年在成長成才的緊要關口得到支援,就可能幫助他們撥開烏雲,催生出創新的“奇果異香”。《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基本科研業務費對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穩定支援力度。各部門要切實用好制度利劍,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納入到總體佈局當中,常態化聯絡青年科技人才,當好“服務員”。要建立多元化保障機制,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更好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勵獎勵措施辦法改革,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適當提高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關懷愛護。積極選派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到上級部門跟班學習,選拔專業人才進行專題培訓、重點培養。通過整合培訓資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悉心培育一批高素質農民、農民大學生、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不斷為鄉村振興賦能。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依照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專業,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實訓基地,實現學校培養優秀人才與企業用人的有力銜接。

築好留才金鳳巢。讓人才安心順心,幹事創業才能用心盡心。青年科技人才往往身處異鄉為異客,各部門要實施精細化人才服務,全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既要為他們提供“麵包”,又要給他們獻上“玫瑰”。通過強化人才住房保障,如修建“公租房”“人才公寓”等,規範管理方式,優化簡化申辦流程,從而為人才提供安居之所。組建人才專班,聯合就業服務專員、鄉鎮(街道)社群網格員,逐一電話聯絡,記錄就業狀況、就業意願和就業需求等資訊,開闢人才服務“快速通道”,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定期舉行高層次人才座談會,及時掌握其需求和工作狀況、聽取意見建議,結合現實情況解決其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有效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從而把精力盡可能放在科研本身。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新聞媒體和科技管理、人才等領域專家通過新聞報道、專題訪談、解讀文章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和深入解讀,提高政策在青年科技人才群體中的知曉度和關注度,推動政策措施有效執行。

篇十: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長和更好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青年科技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潛力和未來發展的前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各級黨委、政府要以貫徹落實《若干措施》為抓手,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青年科技人才育好“苗子”、搭好“臺子”、端好“盤子”,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育好“苗子”,以更精準的滴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稻菽千重,育於苗床。《若干措施》強調,要制定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專業技術培訓。各級黨委、政府應結合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貫徹落實舉措,厚植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沃土。要注重源頭培養。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創新採取定向公費培養、政府訂單培養、校企聯合培養等多種培育模式,在高校建立人才培育基地,源源不斷地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後備力量。要推進聯合培養。加大各類人才計劃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援力度,穩步增加財政投入力度,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激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究投入,鼓勵社會力量捐贈、設立科學基金等多元化投入,推動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育才,讓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競相湧現。要堅持實踐培養。探索建設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強化產學研用融合,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在重點工程、重大專案、重要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最大限度激發其成才潛力。

搭好“臺子”,以更有力的平臺託舉青年科技人才。王選院士曾在一次與大學生的座談中說:“當我26歲在最前沿,處於第一個創造高峰的時候,沒有人承認……我現在到了這個年齡,創造高峰已經過去,反而給了我這麼多頭銜,這是很奇怪的。”對於青年科技人才,首要的是“選當其時”“用當其位”。各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好《若干措施》,要搭好選才用才平臺。聚焦增強人崗匹配度拓寬選人視野,破除“四唯”現象,以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的姿態廣開賢路,讓好鋼用在刀刃上,使青年科技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要搭好戰略科技平臺。依託轄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重大平臺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國家科技計劃專案等落戶本地,著力打造區域創新中心。要搭好產業創新平臺。聚焦產才融合,以產業鏈龍頭企業為依託,建強一批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讓青年科技人才來得了、留得下,有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端好“盤子”,以更貼心的服務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人才曠日持久的全身心投入。基於此,《若干措施》提出要減輕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負擔。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為青年科技人才端好“盤子”,以更貼心的服務解好燃眉之急、除好後顧之憂。工作上要支援。一方面聚焦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突出問題,下大力氣砍去有礙於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另一方面健全完善考核評價、容錯糾錯和激勵機制,大力營造既鼓勵創新又包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待遇上要傾斜。把科研人員薪酬分配製度改革作為服務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抓手,採取適當方式提高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薪酬待遇,推動績效工資和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等向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傾斜。生活上要關心。積極幫助解決好青年科技人才在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家屬就業、子女教育和住房醫療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科技創新。

篇十一: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強調“要堅持黨對新時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引導支援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隊伍的生力軍,是科技事業取得突破進展的新鮮血液,各級各地要對青年科技人才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傾斜,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堅強後盾,讓青年科技人才為國攻堅有奔頭、有動力、有幹勁,讓青年科技人才競相爭湧、永不斷檔。

組織上關心,讓青年科技人才有奔頭。青年科技人才,肩負著新時代科技強國重擔,是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若干措施》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總體部署”。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務必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高標準、嚴要求做好人才“引育”工作,並針對其性格特點、個人喜好、專業特長,制定完善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創造與各學科各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交流的機會,提供對接科研院所和企業市場的平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不斷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原始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切實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同時,各級黨委政府要下沉到青年人才隊伍中間,多傾聽他們的聲音,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提供平臺,保證其不偏航、不迷茫,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

政策上助力,讓青年科技人才有動力。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富有開拓精神和創造力的群體,具有極強的自我實現意識,但其往往展示能力的平臺小、機會少。《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各級各地要牢固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更要大膽投入,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傾斜力度,穩步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比例。鼓勵其跨學科、跨領域組建團隊承擔顛覆性技術創新任務,促進科研專案負責人及科研骨幹隊伍年輕化,為其開綠燈、放寬限制條件,並根據實際需要、培養狀況、科研成效,不斷調整、優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完善並落實以績效評價結果為主要依據的動態分配機制。

保障上落實,讓青年科技人才有幹勁。《若干措施》提出,“要減輕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負擔,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力度”。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要不斷提升資訊化服務水平,減少青年科技人才填表、報賬、應酬等非科研負擔,將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時間納入考核,非必要情況下,不得借調一線科研人員從事非科研工作,保證青年科技人才將工作時間儘可能地用在科研上。同時,各單位可結合自身實際,適當提高青年科技人才薪酬待遇,並將科技成果、社會貢獻、轉化收益、獎金相掛鉤,打破隱性臺階,不搞論資排輩,堅決破除不科學晉升障礙,激勵青年科技人才進步,讓多勞者多得,讓有為者有位。除工作保障外,各單位還應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保障,注重青年科技人才休養,探索建立學術休假制度,定期開展醫療體檢、心理諮詢,積極幫助青年科技人才解決子女入托入學、配偶就業、老人養老、安居住房等方面的困難,消除青年科技人才的後顧之憂,讓其專心事業、專注科研。

篇十二: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隨著“大科學”時代來臨,夯實基礎研究“地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而人才則是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其已然成為決定國家發展前途命運的戰略資源。因此,各級各地都必須高度重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確保科技事業大廈建得高、建得穩。

立好“風向標”,讓青年科技人才強素質。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若干措施》強調,要堅持黨對新時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各級黨委政府應起好示範引領作用,把黨建引領融入日常管理與服務中,通過組織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引導科技人才把個人理想自覺與祖國發展、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繫結”起來。榜樣的事蹟最為激盪人心,要講好黨史故事,做好先進典型和宣傳引導,激勵引導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繼承和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科技報國的優秀品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人才真正心懷“國之大者”,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投入到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在時代舞臺上“唱主角”。

裝好“推進器”,讓青年科技人才提幹勁。“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若干措施》提出,要引導支援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青年科技人才正處於科學研究潛能爆發的“黃金期”,必須打好“培養牌”,破除成才“邊際線”,充分激發其創新活力。各級黨委政府要善做相馬伯樂,牽好“聯姻繩”,主動搭建高階合作平臺,利用“多元化”培養模式,把青年人才推向科研前臺,為青年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天地。事業激勵人才,人才成就事業,要將青年科技人才放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鍛鍊,提高擔任專案(課題)負責人和骨幹的比例,並大力推薦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進入國家科技評審專家庫,發揮出青年科技人才決策諮詢作用,幫助其快速鍛造出能拼能闖的“硬肩膀”。

撐起“保護傘”,讓青年科技人才添活力。“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若干措施》要求,要減輕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負擔。人的精力有限,無關緊要的事想多了、幹多了,難免會喧賓奪主、淹沒重點,要持續推進青年科技人才減負行動,簡化報批流程,杜絕不必要的應酬活動,將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時間作為資料指標,納入單位考核,嚴厲打擊借調一線科研人員從事非科研工作,讓青年科技人才能夠卸下“包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技工作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科學研究並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尊重科研規律,客觀認識科技創新是不斷試錯積累的過程,有些試錯成本比較高、週期比較長,但是一旦成功就會帶來可觀的收益,各級各地不能急於求成,要加大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可持續的支援力度,讓青年人才盡情施展才華、成就夢想。

栽好“梧桐林”,讓青年科技人才有盼頭。“茂材需沃土,良禽擇良木。”《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援。要讓青年科技人才一心幹事創業,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融入真情實意。各級黨委政府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提升科研單位人才自主評價能力,堅決破除“四唯”和數“帽子”傾向,打破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隱性臺階”,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要釋放出重視人才的訊號,落實好薪酬動態調整和正常增長機制,創新開展按貢獻參與資源分配,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要用情感留人,全方位為人才解決後顧之憂,建立精準聯絡服務機制,做好住房租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一攬子”保障措施,讓優秀人才把才華盡情釋放在崗位上。

篇十三: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時代呼喚青年,時代成就青年。各級黨委、政府要落實好若干條“硬”措施,為“實力派”青年人才築牢“鋼鐵”信仰、鍛造“過硬”本領、厚植“硬核”底氣,讓青年人才在堅強堡壘下競相湧現,蔚然成風。

築牢“滄海可填山可移”的“鋼鐵”信仰,為青年科技人才“引好路”。在“科技強國”的漫漫征途上,永遠有青年科技人才矢志報國的身影,他們或許性別不同、專業不同、經歷不同,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滾燙而又樸實的願望——報效祖國、造福桑梓。《若干措施》把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愛國奉獻、科學報國的思想政治引領放在首要位置,就是要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一片赤誠的報國之心,呼籲他們緊隨前人的腳步勇毅前行,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如磐信念“窮山距海”。因此,要始終堅持黨管人才,築牢科技人才隊伍的思想政治基石。依託“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等媒介,充分利用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科學精神叢書、權威媒體報道等平臺和成果,用科學家的動人事蹟和精神力量感染青年,促進他們將個人的理想抱負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之中,讓科技之花綻放在祖國的每一片土地上。

鍛造“攬星銜月逐日光”的“過硬”本領,為青年科技人才“搭好臺”。“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若干措施》提出,要引導支援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對於青年科技人才,要有“有花堪折直須折”的急迫感,“選當其時”“用當其位”助長“星星之火”長成“燎原之勢”。各級黨委、政府一方面要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中的“出場率”,為“初出茅廬”的青年人才點亮“聚光燈”,讓他們上場“挑大樑”“當主角”。另一方面要堅決杜絕“脈衝式”科研,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保證青年科技人才不僅“身入”,更要“心入”科技事業。

厚植“守一而制萬物者”的“硬核”底氣,為青年科技人才“夯實底”。《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中指出,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制度保障是青年人才發展的“重要底座”,誰更能讀懂青年人才的“心之所向”,充分發揮重要底座作用,誰就能優先擁有讓第一資源成為“第一動力”的主動權。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決破除“四唯”和數“帽子”傾向,適當放寬考核週期,打破人才晉升的“隱形天花板”,針對不同青年科技人才特點“量身打造”科學評價指標。要健全人才順暢流動機制,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順暢流動,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與履責、業績、貢獻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機制,全力落實住房、就醫、子女就學等各項保障政策,不能讓人才僅僅“為愛發電”,更要為人才“充電蓄能”。

青年一代是“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有著“永遠不朽”的“真生命”,“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新時代青年人逐夢的故事將永遠被歷史書寫、被時代鐫刻、被人民銘記。

篇十四: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這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各地組織部門應充分考慮青年人才特點,尊重科技發展需求,努力鍛造成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良方聚才,廣納青年才俊,厚植人才培育“一方沃土”。“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之於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只有不斷涵養好孕育青年人才的源頭活水,科技發展的大樹才會更加枝繁葉茂。組織部門要不斷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培養機制,積極宣揚以“兩彈一星”精神為代表的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年科技人才繼承和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科技報國的優秀品質。要引導資金、專案等科研資源不斷向基礎學科、科研院所傾斜,為人才“沃土”提供孕育溫床,避免青年科技人才在“育苗期”出現“營養不良”現象。要注意人才的供需平衡,根據地區發展需要,以“定製化”培養模式不斷培養輸送最緊缺的人才資源。同時,對領域內有突出成績和潛力巨大的在校生要給予特別關注,以求賢若渴的姿態鋪路搭橋,吸引他們學成後能到最需要的位置上大展身手。

大膽用才,實行人崗匹配,啟用人才湧流“一池春水”。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好用活人才,大膽使用青年人才,激發創新活力,放開視野選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讓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進入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關鍵節點,就要敢於打破“條條框框”,允許“特事特辦”“破格錄用”,鼓勵“天馬行空”中的“真知灼見”,積極發揮各類“奇才”“偏才”“怪才”的獨特優勢。古人云,“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面對各式各樣的青年才俊,切忌“匏瓜空懸、引而不用”的人才浪費,更不能出現“魯班出征、關公伐木”的人才錯位。要精準研究人才個體的強項和弱項、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努力提高青年科技人才與崗位的匹配度,做到“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讓“好鋼用在刀刃上”,使各方青年人才各得其所、盡其所長。

真誠留才,解決後顧之憂,營造人才生活“一隅伊甸”。“引進人才難在引心,留住人才重在留心”,唯有用真心、動真情、拿出真舉措,從物質保障、服務暖心、精神激勵三個角度同時發力,才能讓青年科技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留才不能“口惠實不至”,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誘人條件”,只有保證人才在生活上衣食無憂,給足經濟上的“安全感”。同時,要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服務體系,聚焦工作之外“最需要”和“最繁瑣”的事,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健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予全方位照顧,避免把精力浪費在資源競爭上,努力消除一切後顧之憂,確保他們心無旁騖投身工作之中。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巨集。比物質激勵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勵,要充分落實青年科技人才政治待遇政策,建立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制度,拓寬晉升渠道,讓他們“勞有所獲”“名利雙收”,充分激勵青年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熱情。

篇十五: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確支援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青年科技人才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在各自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作用。只有在加強培養使用上持續用力,讓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樑”“當主角”,使得他們走在前、幹在先,才能最大限度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創造力,讓他們在事業發展舞臺最前沿發光發熱。

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青年科技人才正處於創新創造力的高峰期,猶如雨後春筍,以身許黨、擔綱領銜,不斷為科技創新事業貢獻青春力量,真正成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這種時候,越應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信任,放權鬆綁、激發活力。這就需要拿出真心引才的誠意、保持悉心育才的定力、搭建誠心待才的平臺,營造真心愛才的氛圍,最大限度釋放求賢若渴的誠意,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堅定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深化青年科技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充分向用人主體授權,積極為其減負鬆綁。通過持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積極迴應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期盼和訴求,解決好青年科技人才最關心關切的問題,使其幹勁更足、更有奔頭。

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好的幫助。當前,青年科技人才面臨的職業早期科研支援不夠、成長平臺和發展機會不足、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點的評價機制不完善、非科研負擔重、生活壓力大等突出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青年科技人才充分發揮精力旺盛、思維活躍、知識更新快等優勢,影響科研工作成效。因此,必須緊盯“真問題”、深挖“真根源”、拿出“真舉措”,傾力給予科技人才更好的幫助。思想上加強政治引領,行動上強化職業早期支援,使用上注重大膽使用,機制上突出常態長效,既著眼當下,解決好眼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立足長遠,逐步構建起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長效機制,從加大投入保障到加強溝通聯絡再到科學評比評價、真誠關心關愛,時時處處給予幫助,讓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地“挑大樑”“當主角”。

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有力的支援。讓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樑”“當主角”是時代的呼聲、發展的需要,直接關係到科技強國、創新報國的成果成效。對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樑”“當主角”給予支援,是解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問題的硬核舉措,更是充實科技人才隊伍,加快實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之舉。無論是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對專案負責人和青年骨幹比例提出的具體規定,還是為鼓勵青年科技人才跨學科、跨領域組建團隊、承擔任務,而放開的不限項統計範圍,或是對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規模、比例的明確要求,凡此種種都體現著對青年科技人才更有力的支援。一定要在此基礎上再加把力、添把火,把吸引和集聚青年科技人才的平臺建設好,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使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熱情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在科技強國主戰場各顯其能、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