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學習策略作文

記憶學習策略

   記憶是學習的一種基本要素。正是由於記憶的存在,個體習得的知識、經驗才得以延續、積累乃至運用。正如原蘇聯著名心理學家謝切諾夫所說,“記憶是心理髮展的奠基石”,“如果人類沒有記憶,那麼感知就不能留下痕跡,人將永遠處於新生兒狀態。”那麼,是不是凡是有記憶力的人都善於記憶呢?這主要取決於是否掌握並能運用記憶學習策略。所謂的記憶學習策略,簡單地說就是指運用記憶的一般規律,有效地識記、保持、提取資訊的方法和技巧。
  
   記憶是一個較複雜的過程,它依次由識記、保持、提取三個環節組成。這三個環節的有效方法可相應地分為三大類策略。
  
   一、識記策略
  
   識記是記憶的初始環節。成功的識記必須是在正確理解、掌握並善於運用識記的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識記的主要規律有:意向律、意義律、數量律、組塊律。如何把握並運用這些規律,提高識記的效果呢?
  
   1.遵照意向律,提高識記心向
  
   意向律是指受識記的有無意向的規律。識記的意向即識記的目的和意圖,通常有意向的識記效果高於無意向識記,有具體意向的識記高於籠統意向的識記。如一研究表明,只給籠統識記任務(即儘量記住課文內容)的,平均只記住21個字;而有具體識記意向(即精確識記課文)的,平均能記住31個字。因此,一般化的識記意向顯然低於具體識記意向的效果。意向的遠近也是影響識記保持的重要因素。即意向越遠,保持時間越長;意向越短,保持時間越短。如另一個實驗:要物件識記兩段難度相同的材料,一段說明在次日測驗,另一段說明在一週後測驗。實際上兩段材料都是兩週後測驗的。結果是在次日測驗的一段材料只記住40%,而在一週後測驗的一段材料則記住了80%。此外,識記意向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識記的效果,有記住的強烈需要與願望,效果較好。
  
   根據意向律,我們在識記時,第一,要有明確的記憶意識,清楚知道記憶要達到的目標、記憶的內容、乃至採用什麼方法來記。第二,要提高自我參與的程度,無論記什麼內容都要有強烈的記憶慾望,要相信自己“能記住”、“會記住”,抱著這種信念,識記的效果就會朝你所希望的方向發展。第三,限時記憶。規定識記的內容在一定時限內完成。限時記憶加強了對記憶時間的意識,能增強緊迫感,迫使具有惰性的大腦全面緊張起來,使識記效果大大提高。第四,樹立長遠的識記目標,保證記住的內容經久不忘。識記的內容儘量要求自己記久一點、記遠一點,終身受用,不要僅為了考試或臨時的任務而已。
  
   2.把握意義律,增強理解效果
  
   意義律是指識記效果隨對材料意義的理解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心理學叫做意義識記,反之叫機械識記。艾賓浩斯(h·ebbinghaus)和肯斯雷(kingsley)的研究揭示了意義識記在識記的數量上,精確性上以及時間的節省上都大大優於機械識記。
  
   根據意義律提高識記效果,首先要促使新知識與舊知識取得聯絡。一方面,僅只有當新知識納入舊知識的系統與網路中,新知識才真正被理解;另方面知識也只有固定在舊知識的“樁”上,才不會成為孤立的、零星的、易被遺忘的知識點。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新知識時,要注意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絡點、生長點,搭好新舊知識聯絡的橋樑。就是在教公式、定理、法則等這類必須記住的內容時,也應該多作意義上的分析,充分揭示其內在聯絡,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第二,對必須記住,而意義不強的內容,賦予人為的意義來提高識記效果。在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義不強,甚至枯燥的內容,如歷史課的年代、人名,地理課的地名,生物課的類群,外語課的生詞,化學課的元素符號元素週期表等,對這些內容可人為賦予意義來記住。如愛因斯坦在記一個人為24361的電話號碼時,以“兩打加19的平方”就輕而易舉地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