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作文指導:讀書與寫作的關係1000字

古人曾說:“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話的意思是,在讀書方面肯付出辛苦,寫起文章來就會輕鬆。怎麼樣才能算“勞於讀書”呢?
  我先舉幾個例子。唐代文學家韓愈,他身世孤苦,三歲死了父親,從小過著流離困頓的生活,但他能刻苦學習。他七歲開始讀書,每日能誦記數千百言,十三歲就已能寫很好的文章。唐代詩人白居易,他“苦學力文”,“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他每日堅持,不怕勞苦,甚至出現“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情況。唐代詩人劉禹易,他年紀很小,頭髮束成兩個角的時候,就讀了《詩經》和《尚書》。後來閱讀的範圍越來越廣,他曾在《遊桃源一百韻》中說:“九流宗指歸,百氏旁捃摭。”九流百氏,即九流百家,指各種學術流派的大量書籍。這兩句的意思說,他研讀各種流派的旨意,廣泛地採集百家著作。又如宋代的文字家范仲淹,他小時候,“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輒以水沃面。”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他自幼好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家中無書可讀,就到附近人家去借,有的書還把它抄下來,背下來。又如明代文學家宋濂,他六歲開始讀書,每天記誦兩千多字的文章。他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向有書人家求借。借到書就日夜抄錄,就是大冷天,硯水結冰,手指凍得僵硬,他還是堅持抄寫不懈。因為按時還書,有信用,藏書人都願意借書給他。他就用這個方法,才有機會遍覽群書。古代文學家青少年時勤苦學習的故事是很多的,說也說不完。
  文學家能寫出好文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他們在青少年時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愈多愈廣,就愈有助於寫作能力地提高。多閱讀,可以開闊眼界,廣大知識面;多閱讀,也可以使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材立意、佈局謀篇、選詞煉句和不同的表達方法。因此,漢代的大作家楊雄就說:“能讀千賦則善賦。”是說讀了很多名家寫的賦,自己也就善於寫賦了。唐代大詩人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讀了很多很多書,寫起文章來,文思就會敏捷,如有神力相助。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說:“書痴者文必工”,意思說,沉迷閱讀的人,他的文章必定會寫得好。《唐詩三百首》的編者蘅塘退士也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他們這些話,可以說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我們許多同學作文寫得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外閱讀太少。要想寫好作文,就要肯下讀書的苦功。只要能下決心,經過一番“勞於讀書”的苦,是一定會出現“逸於作文”的樂的。

國小作文指導:讀書與寫作的關係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