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用吳伯蕭《燈籠》(精選7篇)作文

篇一:仿用吳伯蕭《燈籠》

仿用吳伯蕭《燈籠》(精選7篇)作文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常說,心即茶,茶即心。翻開記憶相簿,與茶結的緣太多了,那張張被褶皺的泛黃的膠捲兒就都是。

外祖母就是種茶的,小時候我去過外祖母勞作的茶園。剛一進去,滿園翠綠就猝不及防的撞入我眼中,絲絲清涼悠香的茶味飄入鼻中,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在看這如梯一般,一層又一層的茶葉翠色慾流,如綠浪連線不斷的湧向天邊,與遠處的青山藍天相映襯。

母親自小滾在茶堆裡,對茶道也頗有了解。我便常常向母親討教茶道。泡一杯茶,最基本的就是溫杯,投茶,注水,刮抹,倒茶。而泡茶最難的便是煮水: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這時茶味最佳。按照母親的方法,我終是泡成了一杯茶。我迫不及待得給母親敬茶,母親笑了笑:“敬茶也有講究,手指不能觸碰到杯口,你看,你手都碰到茶水了。”說著,母親倒了杯茶,搖得很勻。她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不能倒太滿。”

每至暑假回老家,碰見出來散步的老人手中都握著茶杯。傍晚時,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村中的一棵老榕樹下乘涼看星星,偶爾聊幾句家常,這時再喝上一口茶,那一股清涼便能解了白日裡所有的悶熱。

茶味悠長,重在回飲。一縷茶香飄過,讓人想起外祖母的茶園,讓人想起母親的諄諄教誨,讓人想起盛夏村口的那棵老榕樹……

篇二:仿用吳伯蕭《燈籠》

京趣

提起京劇,就會想起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就會想起祖母委婉動聽的腔調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想起戲臺下熱烈的歡呼;想起臺上的角兒,花臉……真的,京劇的緣結的太多了,記憶的網裡擠著的就都是。

記得,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梅蘭芳先生就把京劇推廣到了世界,讓世界認識了京劇。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人侵略中國,要梅先生給他們唱戲,但是梅蘭芳先生拒絕給日本人唱戲。卻在上海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梅蘭芳先生不為敵人演出,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這一事件成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話,在中華兒女中廣為傳頌,這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

西方戲劇要求逼真,中國戲劇則是遊戲三味。其中,中國京劇則要抽離現實,把人生事相繪畫化、舞蹈化、音樂化。戲劇不同,表達的意蘊就不同。小時候我不懂這些,只是跟著外婆去戲園。我聽外公說,外婆年輕時也是一個小旦,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照片上青澀的外婆變成了戲園裡的元老,而我變成了外婆的學生,老唱,少學。我對戲劇的著迷與熱愛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轉一個大雲手,總是剛柔相濟;停定一個亮相,需有剪水雙眸,目光剛柔並濟,句句分解、字字雕琢,磨練每一個咿呀的轉調。

人們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看似平常的一句,卻有著豐富的意蘊。京劇不只是咿咿呀呀喊,再往臉上瞎塗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顏料,它更是一種美麗。聽!臺上師姐哭腔淒涼悠長,輕揚的水袖,金扇旋轉飛舞的身影,書寫京戲的迷人。包拯斷案時的炯炯目光,讓臺下觀眾一片叫好;刀馬旦穆桂英掛帥,真可謂英姿颯爽;忠誠耿直的關公是紅臉的代表;奸詐多疑的曹操是白臉的代表;剛正不阿的張飛是黑臉的代表;桀驁不馴的竇爾敦是藍臉的代表……京劇,以它各色的人物形象將人生世相表現的淋漓盡致。京劇,把真善美帶給人們,教人們忠誠貞賢,鞭撻奸貪醜惡。

京劇,是國粹。眾生百相被它演繹、國人品格在此書寫。絃歌高唱間流淌的是如梅蘭芳先生一般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抖扇舞袖間傳遞的是如姥姥一樣眾多芳華已逝但仍念著要將中國藝術代代傳承下去的心願。

鑼鼓喧,皮黃腔在戲園裡流淌,高昂且悠揚。戴鳳冠、著霓裳,唱一曲委婉悠揚。我沉醉於這京腔、京韻,咿呀之聲響在耳畔,也蕩在心間……

篇三:仿用吳伯蕭《燈籠》

油紙傘

如斷線的珠子從屋簷上落下,濺起一朵朵水花,青色的石板路,古老的建築,一把藍色的油紙傘,蘊含著“敬”。

漫步在三坊七巷的街道上,古老的黑白建築,肅穆而又莊重。行走其中,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敬意,細細的雨絲悄然落下,朦朧了眼前的景色。

雨越發大了,如鼓點般密集,砸在身上生疼。轉頭,不經意間看到一位姑娘在做紙傘,我連忙抬腳疾走,穿過雨簾,來到她面前,輕聲詢問能否賣給我一把油紙傘,她輕笑著點頭應下,遞給我一把藍花白邊的油紙傘。我接過傘,付了錢,見雨勢愈大,便在她身邊坐下,與她交談。

我好奇地問是誰教她這門手藝的。她答道,是奶奶。我看向她,只見一雙如黑曜石般閃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正眨也不眨地盯著手中的活兒,她纖細的手指在竹條間快速地穿梭,一眨眼就搭起了油紙傘的支架,她是那樣的專注,我心裡不禁泛起一絲敬意。手藝如此精巧,我忍不住問她,生意如何。她說:生意不怎麼好,看得多買得少。生意不好為什麼還堅持做傘呢?她答:奶奶說了,這油紙傘雖小,卻也是中華習俗文化的一部分,這門手藝不能丟,奶奶還說了,要經常做,許久不做手就生了。聽完,我心裡的敬意更濃了。

只見她一手緊抓著竹竿,另一隻手握著竹條向上繞,一下繞、一下拽,一絲不苟地用雙手編織著,也似編織著她對中華文化的敬愛與傳承。

我打著油紙傘走在街上,不禁想起小時候我的奶奶也送了我一把油紙傘,也是一把藍色的。在我的家鄉,每到節日時,街上就會有各種小鋪子賣油紙傘,而街上,也會看到人們撐著花花綠綠的油紙傘。奶奶說,油紙傘是我們老一輩人一點點傳承下來的,這種手藝不能被遺忘。每到雨天,我就會打上那把藍色的油紙傘,在煙雨朦朧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水坑,在小衚衕裡穿梭著。

記憶與現實逐漸重合,我緩步走在古街中,青色的石板路,古老的建築,煙雨中的那把藍色油紙傘,氤氳著悠悠古韻。腦海裡是奶奶對我說過的話,還有那位姑娘專注於油紙傘的又大又亮的眼睛……

篇四:仿用吳伯蕭《燈籠》

永恆的煙花

窗外燃起了許久未見的煙花,今年的春節不同往年,大家好似在從一聲聲煙花炸裂的聲音中尋找那份丟失當年的感覺。

煙花寓意美好,按理來說,春節總是要放煙花的。每當我看見煙花的時候,都會被它燦爛的模樣,多彩的顏色深深吸引。它令人心潮澎湃,它將歡樂、熱血、激情、憧憬、浪漫、期盼、美好全部融入到一起,成為一幀幀耀眼的畫面,勾起了人們心中眾多的情懷。

我想,今年人們如此偏愛煙花不僅僅因它寓意美好,更是因為過去的三年裡,人們丟失了太多的年味。病毒籠罩之下,口罩擋住了人們的口鼻,也擋住了人們的笑容。說起來也蠻奇怪,人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往年聽到煙花鞭炮聲,直會嫌怨幾句太吵。可今年聽到心中只有喜悅。在耳畔迴響的早就不是“啪啦啪啦”的炸裂聲了,更像是人們內心的歡呼,是慶祝三年疫情終於快要結束、陰霾即將驅散的喜悅。

生命中有些東西是轉瞬即逝的,只有那麼一瞬間的美好。而煙花的一瞬卻像是一段回憶,夾雜著那一點激動,或一點無奈、一點悲傷,又有一點期盼,就是這燦爛的一瞬,人們帶著煙花落盡後的餘溫與過去道別,又與未來相遇。

人們常說,煙花轉瞬即逝,灰燼倒是永恆。是啊,生活中令我們高興的事總是很少,困難與坎坷倒是佔據了一大部分。但是,美好的事情雖然很短暫,但它會在我們心中刻下永恆;困難與坎坷雖然會使我們銘記很久,但只要有一點希望在我們眼前閃過,我們就會忘卻這些不如意。人們春節放煙花,不就是這樣嗎?讓過去的煩心事永遠過去,綻放的煙花會帶給我們新的好運。

儘管煙花總會墜落,但至少有那麼一瞬間,它肯定了自己的美,也鼓舞了人們的心。

篇五:仿用吳伯蕭《燈籠》

煙花

午後光景,我慵懶地躺在椅子上翻看著硬碟中的影像,一個煙花為封面的視訊映入眼簾,那是去年金沙灘的煙花秀,看著螢幕上的“飛舞流螢”,思緒隨即伴著微風盪漾起來。

中國人對煙花可一點都不陌生,小到稚童手中噼啪作響的摔炮;少女手中的仙女棒;大到幾個兄弟朋友集資買的三十六響等。只幾點火星便可以想到眼前飛絮般的空中火焰,耳畔“巨雷”轟隆作響;想到鼻翼微微刺鼻的氣息;想到稚童雙手合十許願時的唸唸有詞;想到老人從窗中探出頭來,眼眶中晶瑩而閃耀著的光。引線的火星,金色火花在空中綻放的光,巨雷般的隆隆聲,彷彿都是那幾點火星造就的。

火藥是煙花中最重要的部分。火藥也分種類,黃、白、黑各具各的情態。中國四大發明中所指的火藥是黑火藥,漢武帝嚮往長生不老,秦始皇也是這樣的,他死於長期煉丹,身體重金屬過多。漢武帝的方術師們沒有練出什麼成就,但也有些名堂,例如黑火藥,便是其中一次意外中造就的。明朝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硝、硫、炭可以構成一種十分易燃物質。方術士們對它並不感興趣。

過了近八個世紀,西方用東方古老的技術轟開中國的國門。來到這個馬可·波羅筆下“到處充滿黃金“的富足天地。他們在中國舊有領土上開槍,轟炸。抵不住的硝煙之下,一片生靈塗炭……

銀幕上,煙花依舊在絢麗的跳動著,肆意的飛揚著……此時,媽媽端來了新鮮水果,晶瑩透亮的露珠美好而又寧靜。我注視著螢幕,回過神來,閉眼凝思片刻,合上電腦,重新拾起了扔在地上的書,盆景在微微顫動。

篇六:仿用吳伯蕭《燈籠》

中秋節

一提起中秋節,我就會想起如水的月色下爺爺扇動的蒲扇和天邊的點點星光;想起“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故事;想起閤家團圓的熱鬧景象和融化在舌尖甜膩的月餅……這些記憶,擠滿了我關於中秋節的回憶。

還記得每年中秋,夜色將至時,我就興奮地拿起馬紮,躥向院子裡等著月亮。銀白的月光灑向大地,爺爺拿著蒲扇,躬著腰,慢慢地提著凳子坐在我身邊,為我搖著蒲扇。這麼一扇,好像是似水的輕風,裹挾著似水的月光照在我的身上。點點螢火和著星光,不時有幾聲犬吠,或流星閃過,把這裡的景象映得如一幅畫兒。這時候,爺爺就又開始重複嫦娥奔月的故事,像一把繁星打在天邊。

這時大人們也出來了。家人們平時為謀生計,各奔四方,這時候才能有難得的團圓。我們吃著月餅,談些家常瑣事。如紗的月光籠罩之下,月餅彷彿不是月餅,而成了具象化的福,融化在了舌尖。可能別人不太喜歡月餅,認為它已經過時,但我依然覺得月餅厚重而甜膩的味道能讓人暫時忘卻“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分別之苦,而專注於享受今夜的團圓之喜。明日八月十六,月兒更圓,卻是家人分別之時。

不知何時,在原本代表著團圓的中秋節時,卻有那麼多人奔波四方,與親人遠隔重洋,空望著象徵著團圓的月餅和月兒低聲哀嘆。如果可能,我希望當今的社會節奏能慢下來,能讓現在新一代的年輕人們回家多看一看父母,能在如紗的月色下與父母分享著近來的喜憂,能讓代代薪火相傳的團圓節名副其實。

篇七:仿用吳伯蕭《燈籠》

中秋寄情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

提起中秋節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節日,就會想起香甜無比的月餅;想起一家人共賞圓月的情景;想起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想起許多與親人故鄉相距千里的遊子;想起媽媽講的“玉兔搗藥”和“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話……真的,中秋的緣結的太多了,記憶的網裡擠著的就都是。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品嚐月餅作為一家人團圓的象徵。早在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中便有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誼。”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便成了中秋節必備的儀式。

月亮自古以來便寄託著人們美好的期盼和願景,更是家人團聚的象徵。古代帝王有春季祭日、秋季祭月的禮制,民間每逢八月中秋,就有拜月的風俗。想起每年中秋夜,我站在陽臺上抬頭仰望,一輪明月緩緩攀上夜空,躲在薄紗似的雲層後,宛如一位嬌羞的少女。雪白的臉蛋在雲的遮掩下若隱若現,時而探出頭來。直到半夜,月亮才大大方方展露姣好的容顏,斜掛在夜空。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像片片碎銀灑滿大地。樹影婆娑,明月高掛,世間萬物都沐浴在這清新溫柔的月光中,陶醉在寧靜的月夜。清明月色之上,我彷彿看到嫦娥婀娜的舞姿,彷彿看到玉兔安靜地伏在桂樹下,愜意的打著盹。

可是,面對如此美好之景,中秋月圓人不團圓之事卻常有。千年前蘇軾對月低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如今,在這闔家歡樂的節日裡,又有多少漂泊異鄉的遊子們正立在窗邊,遙望那十五的月亮。“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他們眼中,那不僅僅是一輪圓溜溜的明月,更像是父母家人微笑的臉龐。十五的月亮圓了,難團圓的家庭卻很多,他們共賞一輪明月,遙寄那份思念之情。而我們有幸常伴親人左右,也不必為生計奔波四方,可身處這樣的團圓生活中,我們心中卻少了一份珍惜。吃團圓飯時你是不是忙著刷手機?沒有細細咀嚼飯菜中父母的愛;中秋的夜晚你是不是一頭栽進刀光劍影的遊戲裡?沒有享受家的溫馨。

我希望年年中秋,月圓之時,人也能闔家團圓。家人繞桌而坐,香甜的月餅在側,把酒言歡,共賞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