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5篇)作文

篇一: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5篇)作文

這是一個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聚相失的經歷。在我重新觀看《我們仨》後,你國一的感覺全然不同,一不明白的是,現在已經清晰,從國一的看不懂到國三看到楊絳所表現的對家的眷顧。

這本書介紹了楊絳,錢鍾書,錢媛三個人的故事。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講述了楊絳與錢鍾書在夢境中的談話。第二部分則寫了楊絳他們一家人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丈夫。女兒先後去世的過程。第三部分寫的則是楊絳與錢鍾書在牛津大學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

這本書以虛實相生的手法所寫,以實筆寫生,虛筆寫死在內容上,夢境與現實交錯,看起來讓人難以瞭解,需要讀者區別夢與現實。在文中也有許多象徵手法,這些事物往往都象徵的每一樣東西或精神,如楊絳在文中所寫的寒流和禿柳,他們在文中象徵的是死別與永別,還有文中出現多次古驛道,他所象徵的是人生旅途的終結,也代表著黃泉路。要讀懂這本書,需要讀者用心去看在文中古驛道中所提到的規則,不能說,這代表了楊絳想告訴人們,給家人一點私人空間,他們也有自己的隱私,不要追根求源,家人之間要互相尊重理解。

這本書原來也並不是這樣,我們仨原來計劃是丈夫錢鍾書寫一部分,楊絳寫一部分,他們的女兒錢瑗寫一部分,可這一家人前後,化為一堆塵土,只留下了楊絳一人,最後他懷著對家人的思念寫下了如今的《我們仨》,這本書也從原來的開心變成了如今孕育無限思念,讀完這本書,楊絳奶奶所想體現的是我們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家,好好愛護自己的父母。

我也明白了,無論發生什麼,不管經歷了什麼,家總是你人生記憶中最美好的。

篇二:我們仨讀後感

“有天我睡醒看到我的身邊沒有你,在我的右邊是你曾經喜歡的玩具。可當我站起身來在房間裡尋找你,留下的只有帶著你味道的一封信。”看完《我們仨》後,我才真正醒悟過來,這首《病變》的歌詞深意是:趁家還在時,珍惜當下吧。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在家人全部離世後的紀念之作,講述的是她與丈夫錢鍾書及女兒錢瑗的故事。難以想象,年老孤單的楊絳需要忍受多大的悲痛才能完成這本書的寫作。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楊絳的老人夢示將要分別”(引出)、“半真半假的萬里長夢說離別”和“楊絳一個人回憶我們仨”(主體)。

我是本週五讀完這本書的,按理說,離別是悲傷的,但楊絳的回憶卻讓我感到家的溫馨。她與錢鍾書在清華園相識相愛,她的優秀盡在錢鍾書的經典字句裡:“遇見她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他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楊絳生孩子時,鍾書拙手拙腳,不斷犯事,而楊絳則是一句句“不要緊”。錢鍾書每日的早餐,夫妻間的讀書比賽、“探險”,女兒錢瑗為父母著想,凡此種種,無不體現著家的溫馨。

捧著溫情的書,我常常是看著看著就想到我們家。我家四口人,一個說話刻薄的妹妹,一個嚴厲又慈愛的父親,一個勤勞又體貼的母親,還有一個我。上了高中,我與家人的相聚從國中的每天見面變成了每個週末才回家一次,而到未來考上大學,我與家人恐怕一年也見不上幾次。父母養大了孩子,而自己儘管心喜孩子的獨立和擔當,卻終究還是要變老變孤獨。如此想著,我一向無憂無慮的心也多出一些滋味,甚至不乏感傷。

本週三,我發現自己的後腦勺長了個包,以為是個什麼瘤,怕極了。我一回到家就和爸爸說了,他急得不行,馬上帶我去了診所,原來那只是一個淋巴結。父母的急切和關心感染了我,也感動了我。回想過去,我每次有要求時,父母總會盡量滿足我。與父母相伴,我的壓力、煩躁的心情就會淡卻;向前奔跑,我總會有安全感,因為每每回頭看時,我的身後總有他們深情和鼓勵的微笑。

面對疾病,我體會到了人生的脆弱——這次有恙,若不是淋巴結,而是什麼惡性腫瘤,那我不就死別了嗎?當然,我的反應是有些神經質,但我對人生無常的體會更深了。前段時間讀《活著》時,我清晰地知道,命運來時是一瞬。而當下的我,就要時時自我驚醒,趁家還在時,為家多做事。

楊絳先生把只有一個人的家稱為“驛站”,把人生稱為“古驛道”。確實,人生漫漫,就像古代驛道,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沒有家人的家,不再有家的溫馨,就只像為你提供吃住的驛站,而有了家人的家,那才是家。

每個人都是古驛道上行走的人,走過歲月匆匆,走過一年四季,總有一天,父母會迎接你的到來。來時攜風帶雨,他們無處可避,而他們走時,亂了四季,你無藥可醫。是啊,親情一緣,足夠珍貴,趁父母還同你一起行走時,趁家還沒變成“驛站”時,讓我們好好珍惜當下吧。

篇三:我們仨讀後感

我想從他們一見鍾情時說起。

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傻傻地對楊絳說:“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

聽後,楊絳也趕緊地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然後他倆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相遇相知,一起經歷刻骨磨難,共度此生。

《我們仨》這部作品不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都老了”,寥寥幾筆,可以看做為全書的序言,以老人的夢引出背後離別之意。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這是一個“萬里長夢”,用隱喻的手法記錄了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瑗纏綿病榻的最後兩年時光。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它是全書的主體部分,深情再現了一個小小的三口之家恬淡相守、與世無爭的日常,從兩人二十多歲一起去劍橋大學讀書開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錢瑗與錢鍾書先生的先後去世,從此“寓所”變“客棧”,“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為他們的相遇相知而感動。

錢、楊的結合,符合我心目中才子佳人式愛情的範本。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下,類似徐志摩的拋妻棄子式文人依舊數不勝數,他們或受西式文化影響過甚,或受傳統男尊女卑文化荼毒,在愛情和家庭責任方面鮮少擔當。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錢、楊的愛情愈發使我覺得難能可貴。這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便是楊絳懷孕時,錢鍾書諄諄囑咐妻子:“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感動之餘細評,頓覺這是錢鍾書對妻子最美妙的情話。楊絳在文中隨後自我調侃道:“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她認為“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才好”,可見在楊絳的眼中,自己並不是完美無瑕使人滿意的。但就是這樣一個自己都不甚滿意自己的妻子,錢鍾書卻只要一個與她類似的女兒。社會上的“重男輕女”思想皆不足道,有的只是二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

為他們的不離不棄而感動。

“錢家的媳婦不好當”。30年代末,有人邀請楊絳擔任蘇州振華女校校長,錢父錢基博很不認同,認為女人“謀什麼事?還是在家學學家務!”而楊絳父親對錢博基的態度也十分不滿:“錢家倒很奢侈,我花這麼多心血培養的女兒就給你們錢家當不要工錢的老媽子!”最後楊絳還是違背了公公的意願去當了校長。這背後,錢鍾書的理解和支援必不可少,最終安然度過了這次家庭內部糾紛。而在面對外在磨難方面更是如此。1966年“文革”爆發後,楊絳是最早受衝擊的學者之一,比丈夫錢鍾書還早三天成為“反動學術權威”,向來溫文爾雅的她很快被罰掃廁所,時不時接受各種各樣的批鬥,甚至還被剪了“陰陽頭”。1970年7月,她被下放到河南信陽的“五七幹校”,雖與丈夫團聚,但終究被累病倒了。直到1972年,二人才被“特赦”回京。楊絳在書中談到“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錢鍾書亦深情表白楊絳:“從此我們只有死別,而無生離。”錢、楊二人的豁達樂觀和不離不棄正是順利度此劫難的關鍵所在,尤使我為之幸甚。

為他們的平淡真實而感動。

我們仨的家是一個處處透出平凡真實的三口之家,這個家裡有“父女兩個玩得正酣。鍾書怪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阿圓理直氣壯地喊:“Mummy娘!爸爸做壞事!當場拿獲!”這個家裡有楊絳生錢瑗後住院,鍾書“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這個家裡有為一個法文“bon”的讀音而吵的架,最後“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這個家裡還有吃蝦時楊絳很內行地說:“得剪掉鬚鬚和腳。”但剛剪得一刀,活蝦在手裡抽搐便嚇得逃出廚房:“蝦,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後咱們不吃了吧!”然而錢鍾書卻跟她進道理,說蝦不會像我這樣痛,他還是要吃的,以後可由他來剪。類似的生活點滴不勝列舉。楊絳先生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然而楊絳的那句“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終使我明悟,書中第二部分催錢鍾書上路的,正是無情的時光。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

二零一六年初夏,楊絳去世。

他們仨從此團聚,不再死別,亦無生離。

篇四:我們仨讀後感

我曾做了一個夢,夢裡有我,有鍾書,還有我們的圓圓。夢裡似真似幻,想要脫離這夢境,卻又不知從何而醒。

夢裡鍾書一聲不響地和人走了,說是開會,然而他已上了年紀,又有什麼會要開。興得阿圓最靠得住,三兩下就領著我找到了鍾書暫居之地。這裡驛站密佈,家家卻開得相似。阿圓牽著我走著驛道,叫我小心些走。古道狹長,看不見盡頭,兩旁栽的有柳樹,花絮紛吹,自開自賞。我們走了好久,直到正午烈焰散去,方見一處殘損道路,斷口前有湖,一片幽藍延伸至遠處黑點。湖很廣,稀稀落落置著些小船,有幾隻沒有拴繩,飄得老遠。阿圓左右尋了一陣,指著艘有“311”墜飾的木船叫喊,說就是那隻。我同她踏了進去,果真是鍾書的船。船上空得嚇人,不見衣櫃也沒有簾窗。再去俯身瞧鍾書,瘦了,不過幾天未見,就薄得像一片枯葉,套在肥大的中衣裡。眼鏡沒了,手提包該是也不見了,看著像個落難的災民。我低聲喚他,他動了動,彷彿睜不開眼睛似的,臉上纏著扭曲的淚痕,伸手去探我的身子,阿圓也跪坐下來去理他的發。然而不過短暫相遇,阿圓要回家裡備課,我也必須在天黑前回客棧,這是這兒的規矩。

柳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新枝未盡,枯枝已襲。我在客棧與木船之間穿梭,阿圓也在週末來看望,倒也樂得悠閒,混過了幾個春冬。只一天週末,女婿忽然駕車來了,是來接阿圓的,阿圓說是久病再犯,不過有專家說如今已可根治,只是要住院半年左右。我真心為圓圓高興,過往這病折騰了她不少。送他們遠走,孤寂了些,我想也無可厚非。唯有一點,自從圓圓住院後,我夜夜泛起了夢魘,夢到阿圓躺在病床上,與護工聊著天。女婿為她添了冰箱,放著許多吃食,不過阿圓胃口小,總分一半給護工大媽吃了。應當的確是不嚴重了,阿圓也是這麼認為的,還想要起來批作業。然而沒有幾周,病情越來越嚴重,翻身也成了難事,我焦急地發慌,講給鍾書聽,鍾書聽的專注,叫我別亂想,老人就愛做這種夢。直至一日又是夢魘,夢中女婿與專家交談,方得知早已無藥可救,能拖一陣是一陣了。阿圓依然不知道。我忙跑去同鍾書講,他這次沒有懷疑我這夢是假的,只是悽然,心中流著淚,他應當也是夢到了。阿圓沒過多久就死了,在睡夢中,走得很安詳。我從未想過我會有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窘境,其實也說不上,阿圓也早已成了白髮。不過說著也奇怪,阿圓逝後,我再沒犯過夢魘。

於是兩個老人照心不宣地“忘記”阿圓的死。

大約過了幾個月,鍾書發了高熱。

留我一人活在夢裡,“忘記”他們的死。

不知道兩個痴子,會不會忘了吃早飯。我早教訓過他們早飯一定是要吃的,不知道忘記了沒有。

篇五:我們仨讀後感

初讀楊絳先生的作品是《我們仨》。這部作品集合人生的辛酸苦辣,卻飽和著靜默淡然。

第一次翻閱《我們仨》時,是在冬天的一個午後,此後每一天都會在這個時候讀上幾頁,在清冷的燈下,或閒適中品談,或緊繃中放鬆,歡心的時光總是由許多個這樣的片段組成的。人生如一場在花海中穿梭的旅行,這本書在03年時出版,已是楊絳先生的旅途末年。

《我們仨》的第一部分作為作品的序言,以“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帷幕。第二部分寫“夢”,楊絳先生以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了“我們仨”最後幾年的時光。文中最常提起的是驛道和古柳,這是她每天都要走一遍的道路,古柳似乎總是枯敗的,垂落的,不見任何朝氣。她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條道路,有時候會迷失路途,有過彷徨和慌張,卻從不見放棄和失落。我讀完這部分時,一抬頭已是淚眼婆娑,眼鏡上泛開了數片淚花。楊絳先生在晚年先後失去女兒和丈夫,這份痛苦在章末化成了一片枯葉,降落在了她三里河的家,卻也不是家,是客棧了。第三部分著重描寫了楊絳一家的生活瑣事。一個普通平凡的學者家庭,大家相守相助,相聚相離。

許是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飄飄落落,楊絳的文字充滿了古典的韻味,十分恬淡,卻富有張力。那些規範在框架中的方塊字,彷彿組成一場場電影,擁有柔和的燈光和輕緩的配樂。錢鍾書曾為楊絳作詩追憶初次見面:“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與雪無?”飽含深情,相濡以沫。生活中的小事在楊絳的筆下開了花,三個人像是一家人又像是好哥們,這樣的家庭大概是所有人都要懷念的。

做一個綿長的夢,追憶一個萬里人生。

篇六: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創作的一本散文集,整本書表達了一個思想: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一個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自始至終彰顯著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向讀者講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隻有家,才是最好的港灣。

篇七: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摘自楊絳《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一人的追憶。追憶裡,是一家人的離合,一家人沉沉浮浮的半個多世紀。

1935年夏,楊絳有了與她執手偕老的丈夫錢鍾書。1937年,有了女兒錢媛。至此,長夢初始。

以後的六十載,他們相依相擁。他們熟悉彼此的習慣:楊絳熟知阿媛和鍾書翻書的動作一致。他們有心照不宣的配合:錢鍾書回信,楊絳負責接電話。他們也有細節處的包容:阿媛和鍾書的手帕隨手擺放時,楊絳總默默重新角對角摺疊,放好。

一家人,在一起,溫暖中度過了八年抗戰,三年饑荒,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想,若人生是夢,這當是個美夢。

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未過,摯愛又去。這個耄耋老人的心已裂得支離破碎,但她沒有垮。

她靜靜地坐在這個以前稱為“家”的寓所中,恍恍惚惚,“鍾書、阿媛,我好像做了個萬里長夢。”應是夢吧,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徹頭徹尾全是夢。

她站起來,看看這個被稱為“家”的屋子,“或許稱客棧更妥當”,她兀自想,“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

“但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她嘴角揚了一下,向書房走去,很慢也很穩,從容而淡然。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想把三人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於是楊絳先生落筆,用回憶成就了《我們仨》。

裡面是撲面而來的溫情和沉澱許久的回憶,用的是老人最平實和真誠的文字。

我讀了三遍,三遍皆是一氣讀完,讀完皆淚水盈眶。

淚水,為團聚,為分別,也為親情。

2016年,楊絳先生辭世,引用法國詩人的文字,詮釋了自己的平靜,從容和淡然。“我不跟誰爭,也不屑跟誰爭,我的雙手烤著生命之火,現在火萎了,我也該走了。”

我將這首詩摘錄在《我們仨》的扉頁,為楊絳先生從容的告別,也為他們仨的故事畫上最後的句號。

三個人,攜手走過彼此的生命,有笑,有淚。

篇八: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先生,您找到家了嗎?

二十多年前,您先生鍾書與女兒錢瑗相繼離開了您,去了另一個世界。而您,只剩孤單一人,拿著行李,走在尋找家的路上。

我永遠記得國中的那一堂課,我們班學您用清茶般的文字娓娓訴說著你們仨的故事,溫暖幽默的文字背後是一段段纏綿溫馨的三人情緣,這是多麼深的親情啊!多麼希望你們仨在一起幸福生活的時間能再長一點,再長一點。我能想象,深夜中您在臺燈暗光下的背影顯得那麼孤單。您多希望圓圓走過來提醒你早點睡覺,希望聽見鍾書先生安穩的輕微鼾聲……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在您的生命路途中終究只剩下了您一個人。可您的沉穩與強大,讓您再次踏上旅程,為自己,更幫他們一覽美麗的世界。新時代的巨大變化讓您驚歎不已吧,可在繁華的車水馬龍中您仍孤身一人。看著成雙成對的年輕人有說有笑地走過,您恍然,卻無奈。生活中孤單,那在夢裡呢?在夢裡,您是否有看見阿瑗與鍾書?是否有了家的感覺?

夢中有家,您感到幸福。那生活中又是什麼支撐著您在旅途中奔波呢?是鍾書先生的書稿袋嗎?

篇九: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手挽著手踏過那萬里長夢,我們仨肩並肩越過那凜冽寒風,而如今我一個人在暖陽裡,迎著清風雨露,思念過往的天空。

《我們仨》這本書飽含的是沉甸甸的暖意,書寫的是平淡生活中如涓涓細流般的愛。它是暖,是愛,它深深打動著我,似水流年飛逝而去,但是經過時間淘洗過的真誠力量,卻如黃鐘大呂般震撼我的心靈,久久不消。

合上書本,錢老夫婦和女兒平凡的日常生活躍然眼前,——出國期間,和妻子一起“逃會”,細心照顧生產後的妻子,和女兒圓圓“沒大沒小”的“打鬧”……整本書裡沒有動人心魄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從每天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淡瑣屑的林林總總,在我們看來不值得一提,卻是三人平淡中的真情,尋常中的幸福。從兩個人的甜蜜到三個人的溫馨,一路扶持、一路相守,苦也釀成了樂,悲也釀成了喜。這應該就是生活的真諦吧!

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每天早起父親為我準備早餐那忙碌的身影,深夜苦讀母親那一杯溫熱香甜的牛奶,長久以來都被我遺忘、忽略,也許,看多了長江黃河那樣的壯觀美景,聽多了令人熱血沸騰的英雄故事,我的內心深處總潛藏著一股英雄情結,幻想著有不一樣的人生,不曾想這平靜中的純真美麗竟如小石子一樣在我的心田泛起了陣陣漣漪,聽風看雨可以是幸福,喝茶賞花可以是溫馨。

在歲月的長河裡彼此凝望,互相守護,倚在時間的角落裡一同慢慢地老去,也是一件悅事,只可惜“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空悲切,女兒,丈夫先後離她而去,徒留自己在世間獨飲相思的毒酒。我能聽到作者楊絳在深夜裡的隱隱啜泣,我能看到作者楊絳文字背後的悽婉,我能摸出她溫熱心臟背後的悲愴。

一如作者所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我們仨,已不再是我們仨,但還是我們仨,我們仨已融成了一生,融入了時光中,即便是散落在宇宙無垠的廣袤中,我們也能第一眼望見對方,這便是我們仨。

篇十: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是楊絳在晚年寫成的一篇記敘性散文,樸實無華,讀起來沒有隔閡,沒有距離,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文章用簡短的篇幅敘述了作者六十多年的漫漫人生。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滿滿的美好。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這本書的附言了。家的意義在楊絳先生的徐徐傾訴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看附言,其後的文字有如一盤散沙。

附言只是講了楊絳和女兒之間對錢鍾書出行的種種看法,為什麼如此簡單的語言有如此大的力量呢?我想,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力量。“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發現愛的眼睛。”這句話不錯,我們身邊有許多愛去等著去發現,考試時失利,父母的一句鼓勵的話語,大雨中,堅守在校門口的身影,哪怕只是一頓早餐,這何嘗不是親情的體現呢?

不要說我站在制高點評論,我承認我也有所偏頗,因為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最深最濃的親情,不需要任何驚天動地的舉動,只需要一個發現它的眼睛。我們最缺少的,正是發現它的眼睛。沒有一個發現它的眼睛,那跟俏眉做給瞎子看有什麼區別?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也來讀一讀吧,讓人世間多一雙發現愛的眼睛。無論你是什麼人,誰都需要這樣的一雙眼睛,因為只有你發現了愛,你才能感受到愛,才能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愛,無論什麼形式。

親情,一個簡單的詞,卻有著治癒一切傷痛的力量,沒人知道它為什麼有如此力量,但它確實有。所以,去感受親情吧。

篇十一:我們仨讀後感

當我再一次拿起這本書,我的內心依舊是滿懷期待。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晚年時期所寫的一本人物傳記,書中講述的是楊絳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我想這樣概括這個家庭,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他們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講到的那樣;“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我想這是作者對自身最真實的人生寫照。

我初次閱讀這本書時,我感覺到這書中蘊含的悲傷的氣息,整本讀下來,內心滿是對先生的同情之感;可當我再讀時,我又看到了不一樣的楊絳先生,於他們一家而言,儘管苦難重重,但他們一家人卻依舊能夠從中尋找生活的樂趣,學會“苦中作樂”。

丈夫和女兒的相繼離世,最後只剩她一個人孤身活在世上。一九九七年愛女的離世,一九九八年丈夫離世,作者感慨,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世間好物不監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上天既然給了她那麼幸福的家庭,可是她的晚年生活卻是那麼的孤苦無依。這是多麼讓人難以承受的事,但這樣的現實卻要一位古稀老人來承擔,可見她是承擔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心理壓力與負擔。但在書中作者卻說道:“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

《我們仨》中描述的大多是從作者的女兒小時候開始寫起,可見作者對女兒的愛是多麼的深厚。楊絳其實不得不說她是一位文學者的同時又是一位慈母,一位仁妻。全本讀完我深有感觸,但或者是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還是難以體會出作者內心的孤獨,但從文中的字裡行間中我依舊隱約能夠體會作者內心的獨白。但假如我是作者,我想我未必能夠做到像作者那般的心靜如一。

讀名人故事,體會百味人生。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通過書本體驗作者的百態人生,再聯絡自身的經歷。作者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故事般的精彩。我想這是需要積累的,只有經過知識的沉澱才能夠浸潤一個人的內心。

作者的一生坎坷多難,但她從未放棄,不論是女兒還是丈夫的先後離世還是生活上的孤獨,都沒有能夠壓垮她,她帶著巨大的痛苦在苦難中堅強,因此我認為這樣的作品很是值得我們去深入品讀,畢竟人只有經歷過苦難才會成長。

篇十二:我們仨讀後感

七月初與《我們仨》失散了,怎麼也找不到,一直認為失散與家以外的地方。卻不想8月初時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兒子苦尋到了《我們仨》。

兩次閱讀這本書有著不同的心情。先前讀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時,我正好在醫院等待身體檢查,先生就把我帶進了她的夢:先生與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虛虛實實,亦幻亦真。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是對錢鍾書先生和錢瑗濃濃的親情回憶。

失而復得,接著讀《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著墨的篇幅,娓娓道來的是一個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個日子。書中有許多細節感動著我: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援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圓圓的出生,透過一個個小故事,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裡,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出差時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裡有著真真實實的反映。

寫到這裡,我似乎對《我們仨》又多了點感想在心頭。不由得想起給弟弟寫的信,無外乎是勸解弟弟與固執的父親。從我生在這個家庭裡,我們彼此相愛,卻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從前是我們四個,現在我們又各自有了“小我們”和“小我們仨”。

篇十三:我們仨讀後感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它帶給我的不只只是感動,更是思考。

楊老先生說,人生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著煩惱和憂慮。細細想來,似乎楊老先生和錢老的快樂大都是苦中作樂,他們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亦沒有太多的浪漫,然而他們習慣了在生活上“格物致知”,尋找支點。

“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命運待她不公,在她年邁,經歷了無數苦難,理應享受天倫時,讓她在經歷了女兒的離去還沒緩過神來的時候,又讓她承受喪夫之痛。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老先生是堅強的,她沒有讓悲傷逆流成河,甚至,她連悲苦都沒能任情啼哭。我不知道楊老先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我們仨》的,但我想,她在無可避免的傷感中定然也會覺得釋然、安然吧,她是如此摯愛至親,她寧願是自己承受所有傷痛留下來“打掃現場”,寧願所有的擔子自己一肩挑起,她向來承受慣了,向來就不是一個會感嘆“人生如夢”“若夢幻泡影”的人。但任是多麼堅強的人,也無法回首那最痛心的日子啊,於是她只能將它寫成萬里長夢了。

《我們仨》第一部,楊老先生說她做了一個夢,夢見鍾書一聲不響地撇下她自顧自走了。鍾書並不辯護,只安慰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也許是鍾書記住了此夢,不願意讓楊老先生忽然失去他,於是,他讓她做了一個萬里長夢。

第二部,楊老先生開始了古驛道之旅,從輕靈的夢,直到後來的沉重,再到不敢夢,讓人真切觸控到了楊老先生的苦痛,那麼真那麼深。丈夫和女兒同時病危,老人兩邊跑身體疲乏不說,每天還要忍受著隨時失去至親的心痛,而且,她還不能將悲苦啼哭,她得忍著,然後換用一種心情寬慰雙方,這可苦了老人家了。

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了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在旁人看來,把離別拉得如此之長,想必是多增了痛苦,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然而,在楊老先生心裡,她應該是想陪他走得更遠的。想必鍾書亦懂,故贈予了楊老先生一個萬里長夢,可以且行且見,且行且散。

讀完第二部,我迷失了。迷失於楊老先生的夢裡,一度分不清真假,她的夢太真了,尤其是她夢裡與圓圓和鍾書的對話,是那麼地深切,那麼地令人動容,此情此景太溫馨,也太殘忍。我想,讀者們是寧願迷失也不願重回現實的。

這艘船,滿載著離情,愛情,哀愁,不捨與思念,最終,船負載不了這許多,還是沉了,而楊老先生也被一陣旋風捲回現實,落在往常變了夢歇宿的三里河臥房的床頭。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楊老先生的客棧了。

第三部,楊老先生回憶了過去種種,也為我們展現了他們仨的過去生活。楊老先生總是說自己最笨,什麼都不會,是最沒用的人。可就是她,一生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她總能說“不要緊”,而且為了鍾書,她從一個連飯都不會做的小姐甘願成為“灶下俾”,在鍾書死後,還能默默地整理他的手稿,不去追求自己的藝術。這一生,她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這個家,她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三人安好,能相守在一起,這種愛是多麼深沉,多麼地令人動容啊!沒有死去活來,沒有海誓山盟,他們的愛,是他生平第一次劃火柴為的是為她做早飯;是她為了他甘當“灶下婢”;是茶餘飯後的一起“探險”;是天各一方時為對方記下瑣碎的生活日記;是久別重逢時把“石子”掏出來細細把玩……這種愛,任時空轉換,不會流逝,只會慢慢沉澱,並開出花來,散發出恆久的芬芳。

她一生追求簡單,“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便是她一生的寫照。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也沒有永遠,好在,還有那“一艘船”“一個萬里長夢”,如今,“一艘船”終於將她渡得那“萬里長夢”裡去,一家人團圓相親,再也不醒來。

篇十四:我們仨讀後感

親人是最好的夥伴

《我們仨》是當代作家楊絳創作的散文集,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親人的陪伴是有多重要啊!而有些人絕大多數是現在的青年人,覺得自己在外面工作,日日夜夜、反反覆覆,自我感覺無憂無慮。不知他們是否想過,有兩個人還在遠方等候著他的到來,希望從他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活、事業一切順利……有沒有時間陪陪他們。

在《我們仨》中,有一段是這樣講的,鍾書被自己的單位接走了,說是要工作好久。鍾書被接走後,楊絳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終於有一次機會,楊絳能去看望鍾書,並且每週天都能去。不久,楊絳在周圍的一家酒店住下(鍾書工作的周圍)。帶著錢瑗走到了一條河邊,鍾書躺在河邊的一條船上。因工作累,所以在睡覺,但看到了女兒和妻子立刻醒來坐了起來,錢瑗說了話在一旁玩,楊絳與鍾書卻一直什麼都說——生活啊,這事兒那事兒的,一個人用心的講,一個人用心的聽……天黑了,他們才走。這段記憶,反映了一個家庭的美好情感。鍾書每一次都會認真地聽,這既是尊重,也是默默地愛。

還有一次,鍾書發燒了,楊絳來到床邊,撫摸著鍾書的手,默默陪伴。很羨慕這樣的愛,家庭有困難,有挫折就一起解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會孤單、會寂寞、會慌張,但有了親人的陪伴,你不會再感到寂寞,你會哭、會笑,內心更勇敢,可是總有一天他們會離你而去,在最後“我們仨”就剩下“我”一個人了。寫書時,也就只有他一個人了……

世事變幻,人生無常。從現在做起吧,和家人多說說話,多陪陪他們,和他們一起旅遊、一起分擔、一起承受、一起歡樂,只有親人才是你最好的夥伴。

篇十五:我們仨讀後感

永遠的夢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享受相助,相聚相失。

——題記

家夢

讀完《我們仨》本書,我依舊沉浸在作者的回憶中。翻閱著這本溫馨的回憶錄,每一張都有著許多的美好。我心中五味雜陳,千萬條思緒湧上心頭,一霎時,卻又不知該如何道來。

這是我第二次閱讀楊絳先生的文章,第一次是七年級學的《老王》,第二次閱讀的則是這本《我們仨》了。《老王》一文是作者對老王無形的愧怍的回憶性散文;而《我們仨》是作者對家人感情的寄託、對家人的思念的一本“回憶錄”!這本書應該是我讀過最娓娓道來的一本書籍了。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從心坎兒裡道出了對家人離去的悲痛。誰知她心中有多少無奈,多少心酸……

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沒有用大量且華麗的詞句,反而都是一些樸實的語言。或許這是楊絳先生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他們一家的生活,也正是說明了他們仨的普通。書後的附錄,每張圖片都是作者一家的生活點滴。此刻的錢鍾書、楊絳、錢媛不是大文豪,而是丈夫、父親;妻子、母親;女兒。他們在家中飾演著不同的角色。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以為有了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

國夢

踏上楊絳先生的時光機,我們來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時期,國家最艱難的時期。

一九三五年七月,錢鍾書夫婦同到牛津求學。經過多次輾轉,最後來到了巴黎這座美麗的城市,並且在那裡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錢媛(圓圓)。身為母親的她,將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貢獻給了這個新生命。阿圓很討人喜歡,不論是外國的鄰居還是家中的親戚。時間轉瞬即逝,阿圓已經長大了。她雖然在外國出生,但是她身上流的是中國的血液,她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他們以國為家,他們眷戀著自己的國家。終於在一九三八年八月間回到了祖國溫暖的懷抱。圓圓不僅回到了故鄉,還見著了自己的親人。雖然在沿途上有著一些磨難,但是他們並不害怕。

幾十年的風雨兼程,“我們仨”始終不離不棄,相互依存。正如錢老所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又如楊絳讓錢老最安心的一句話:“不要緊,我會做。”即使楊絳先生自身身體就不太好,但是在錢老和錢媛重病期間,楊絳總是會奔波在兩地,那個秋風颯颯的古驛道便是他們親情樞紐之地。錢老總是會在船上靜靜的躺著,等著楊絳和女兒;楊絳則總是對兩人牽腸掛肚;錢媛,即使是在到了病重時期,還是牽掛著父母。這樣的家,雖然總是飄忽不定,但只要有彼此就是咱們的“家”!

永遠的夢

把目光放到自己的生活中,處於青春期的我們不免有些叛逆。但也請我們多為自己的父母思考吧。父母養育我們這麼多年,常常為我們牽腸掛肚。想讓我們飛得更高,卻又害怕我們受傷。

親愛的同學們,你仔細地看過你父母的臉了嗎?他們臉上多添了多少皺紋嗎?你仔細地看過你父母的頭髮了嗎?你知道他們滿頭烏髮變已經變得斑白了嗎?龍應臺就曾這樣說過:“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必追。”

而此刻我想說的是我們一定要追,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要伴父母變老,家永遠是你最暖的港灣。

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楊絳先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她去與錢老、圓圓相聚了。

“我們仨”會一直在!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永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