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推薦19篇)作文

篇一: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推薦19篇)作文

葉子銘

二年級的國慶假期,媽媽帶我去了山西旅遊。去到雲岡石窟,看到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還有中國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蕭、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琅滿目。我不禁哇哇的大叫起來,不停的感慨道:“這也太壯觀了吧,這也太神奇了吧,他們把這些平平無奇的石頭雕刻的這麼精美,天哪,天哪!”當時媽媽告訴我,中國比較有名的有四大石窟,除了眼前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還有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其中甘肅敦煌莫高窟,是中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巨集大、儲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那會我就想,等有機會了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個“世界藝術寶庫”。

由於各種原因我至今沒有去參觀過甘肅敦煌莫高窟,今年暑假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書是由樊錦詩口述,再由顧春芳整理撰寫。通過這本書讓我深入瞭解了敦煌藝術崇高之美,書中全面展現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業的發展歷程,並且詳細講述莫高窟“申遺”及“數字敦煌”背後的故事,向大家展現中國傳統藝術之美。而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被稱為“敦煌的女兒”,從青蔥到白髮,守護敦煌守護敦煌50餘載,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樊錦詩。

一個吳儂軟語的南國閨秀,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卻在人生的道路中,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走,在戈壁灘大漠深處,一留就是一生。到底是什麼能夠讓他願意為此奉獻一生呢?她在書裡是這樣回答道:“有人問我人生的幸福在哪裡?我覺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她所做的事情裡,所有的一切必然離去,而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靈的召喚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那個自我。”樊錦詩說:我心歸處是敦煌。她還說:我總想,上天賦予我們生命,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為這個世界做點事。樊錦詩和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用“莫高精神”:堅守大漠、勇於擔當、甘於奉獻、開拓進取,創造了莫高窟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的奇蹟。這是莫高窟人留給世界的一份厚重的禮物。

聽媽媽說樊錦詩是杭州人,這令同是杭州人的我感到很驕傲,我想我也應該向她學習,堅定信念,不畏險阻。正如書中所說,莫高窟是一種考驗,只有那些最終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修成正果。我們要聽從心靈的召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地實現自我的價值,探索人生的意義。

篇二: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施予涵

月牙泉、鳴沙山,美麗神祕的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畫的藝術殿堂,你可知道有那麼一個人執著一生堅持一件事,把56年的青春奉獻給了保護敦煌文化,她就是被稱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奶奶。

讀完《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我內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是敦煌這棵大樹上的枝葉,此生命定,我就是個莫高窟的守護人。”——這句話就是樊錦詩奶奶一生的真實寫照:從1963年北大考古系畢業分配到敦煌工作後,本是南方女兒的她就紮根在荒漠的敦煌,全身心投入莫高窟的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幾乎天天圍著石窟壁畫轉,走遍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遠離現代化生活、長年與家人分居兩地,一輩子就做了這一件事——把莫高窟建設成為世界遺產博物館,探索“數字敦煌”工程,讓中華千年文化瑰寶熠熠生輝!在2019年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樊錦詩奶奶守著“保護祖國文化瑰寶莫高窟”這份信念,即使有過退縮和放棄的念頭,也是用驚人的信心和毅力坦然面對。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堅守一份信仰、堅持做好一件事的科學家:“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窮盡一生所學設計製造出中國自己的射電望遠鏡;“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治理一生提高雜交水稻畝產,讓中國人吃飽飯,實現“禾下乘涼夢”……我們偉大的祖國正是有這樣一代又一代信念堅定、執著使命的兒女,才能踏上覆興之路,實現偉大中國夢!

聯想到自己正在準備的鋼琴九級考試,雖然時間緊迫,困難重重,感覺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止一次想到放棄,但是如果自己擁有樊錦詩奶奶1%的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地咬牙堅持,啃下每個技術難點,做好每個規定動作,每天多花1個小時再鞏固提高一下,還是有成功希望的,輕易放棄實在太可惜,突然覺得自己充滿力量。對,從現在開始認真堅持做好一件事,加油!

篇三: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敦煌的地窟裡的壁畫精美,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的地理位置是在河西走廊西部,絲綢之路必經之路。

敦煌的壁畫在地窟上,壁畫都是由古時候的工匠畫的。張大千之前在敦煌臨摹壁畫時,他感受到當時畫師的辛苦,他說:“我在敦煌工作,有多方面幫忙都感覺非常困難,回想起來,古人比我們更加困難。我們在敦煌還有洋蠟燭,雖然不太好,可是古時候的人用的油燈直薰眼睛。古人在洞窟裡繪畫時,光線不足,比我們更困難。並且這個天花板有幾丈高,往往要躺著才能夠畫。還有靠近地面的地只有二尺高,要畫一尺或八寸的人物,還是個大故事,所以他們需要側躺著畫。”所以古時候的畫師畫壁畫時往往比我們累,他們卻還堅持著,他們的工匠精神和對藝術的熱愛,值得我們學習。

敦煌的壁畫豐富多彩,內容豐富。有畫人民打獵和耕田,而有一些是關於佛教藝術,比如仙女飛天,仙衣飄飄然,手裡拿著琵琶,有些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些倒懸身子,從天而降……還有各種大佛像,有些臥躺著,一個頭比人還大,有的五指緊閉豎放胸前,雙腿盤坐在地,嘴角輕輕往上揚……有些壁畫描寫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比如九色鹿捨己救人……

原來敦煌是沒有壁畫的,有一次,一位有名的和尚路過時看到陽光照在敦煌上出現千佛像,認為在這裡修行自己的修為會更高,更快,然後在這裡挖了個石窟。很多和尚聽說了,也紛紛過來挖窟修行。後來不斷擴大空間,變成了家廟,為了更像廟,便請工匠們在洞窟裡繪上有關佛教的畫像。因為一代又一代人,壁畫也越積越厚,直到現在,最多有五層厚。

敦煌壁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裡面的壁畫是中華人民藝術的展現,它同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中國文化遺產一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徵,同時也是人類創造精神文明的象徵。

篇四: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今年暑假讀過的《我心歸處是敦煌》一書,如今撫卷深思,書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畫卷依然深深地震撼著我。

樊錦詩的少年時代艱辛而坎坷,她在書中寫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產兒,因此多病多災。新中國成立的前夕,當時的醫療情況十分落後,一場大病差點要了她的命,此後她走路便不是特別利落。可就是這樣一雙孱弱的腿,樊錦詩用它從上海走到北京,又從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過了荒漠和戈壁,走過了許多人難以想象的坎坷道路,並且一走就是57年。

沒有去過大西北的人,是無法想象在風沙肆虐、荒涼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敗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憑藉著母校和老師們的囑託,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報告的使命,本著北大堅持做人做事的準則,也為她胸懷天下、報效祖國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護事業放在心裡,竭盡全力,用畢生的實際行動來踐行。雖然這中間也經歷過因條件艱苦而暈倒,因青黴素過敏而差點喪命,也經歷過父親的死亡帶來的傷痛,但最終這位“敦煌的女兒”還是堅持了下來,就像她說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護人。

在這本自傳中,不僅是樊錦詩一個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對於敦煌的見證,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奧祕,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類藝術和文化的寶庫,是她傾盡一生的時間尋求的謎底。樊錦詩的自述中我們更深刻,更細緻的認識了這座人類的魁寶,瞭解了佛教在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載的人文史和它的意義所在。

守護敦煌的意義是什麼呢,樊錦詩說是一種精神力量,國家的發展靠得是這種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國家才有希望。敦煌對我們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們知道它就在那裡,承載著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裡卻需要莫大的勇氣,樊錦詩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獻著她的一切。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讓我真正的瞭解樊錦詩,瞭解莫高窟,瞭解敦煌的古往今來。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錦詩這樣甘於奉獻的考古人,默默守護著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華,傳承著不朽的中華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筆,在歷史的長卷上書寫無聲的篇章。長江後浪推前浪,考古事業後繼有人,考古人這種無私無畏的精神也終會傳承下去,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篇五: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鄭宇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每當人們談論起敦煌,總會想起王維的這首千古絕唱,幾分牽掛中夾雜著幾分淒涼。離一年級時去敦煌已經快三年了,這次閱讀《我心歸處是敦煌》,感覺自己就像坐上了時光穿梭機一樣,沉睡的畫面慢慢浮現在腦海裡,想起了遠方蔚藍的天空,挺拔的白楊,九層塔,藏經洞以及其他數不清的洞窟。

“此生命定,我就是個莫高窟的守護人。”她,被稱為“敦煌的女兒”,守護敦煌50餘載,她,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也是“文物保護傑出貢獻”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改革先鋒、感動中國人物——樊錦詩。

《我心歸處是敦煌》是她的自述,200多頁的篇幅,共分十章,雖然是自述,自傳部分只有一半不到,剩下的便是與她一生結緣的敦煌了,字裡行間滿是她對敦煌的喜愛。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這個北大的高材生是如何與敦煌結緣,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掙扎中,最終選擇一輩子紮根這片荒漠。

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僔和尚開窟造像以來,莫高窟經歷了十六國,隋唐,元等10個朝代,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陸上絲路重鎮敦煌逐漸落寞。在20世紀初,雖然外國侵略者對敦煌進行了數輪洗劫,但正是由於有樊錦詩和幾代敦煌人的堅守和奉獻,結束了莫高窟無人管理,任人宰割的歷史,讓塵封了數百年的敦煌莫高窟重獲新生。書中還講述了“數字敦煌”背後的故事,樊錦詩大膽構思,將洞窟、壁畫、彩塑及與敦煌文化相關的文化資訊,加工成高智慧數字影象,永久地儲存敦煌資訊,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做出重大貢獻。樊錦詩把自己的生命與敦煌融為一體,正是她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影響著後人。

國之強大,需要有樊錦詩這樣的堅守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希望這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斷地激勵我,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六: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韓從容

世界上,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事的人真的不容易,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這樣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樊錦詩是一位在敦煌莫高窟工作的人,從剛剛工作到現在已經在莫高窟快六十年了。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工作這麼久的人,生活豈止是不容易,那簡直是對人的身心和靈魂考驗。在那裡,她受盡了生活的苦。在北大上學時,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去了敦煌實習,本來過個三四年就可以回到北大,可是,因為一件事回不了北大,所以她選擇一直留在敦煌。後來,國家鬧了文革,她又經歷了失去家人,但身在遠方無法與其告別的痛。但麻煩的還在後頭,在文革之後,她有了孩子,但工作繁忙,沒法照顧孩子,所以她不得不與家人分離。還有,因為敦煌的環境惡劣,工作的有一段時間,只有她和幾個人繼續辛苦的工作。由於修復工作難度大,她還沒修復多少壁畫,頭髮就都白了。其實她也想過離開,但她深愛著莫高窟,所以她依然選擇留了下來,本來她有機會離開敦煌,回到家鄉,但她依舊願意守護莫高窟,所以,她留了下來。因為她認為:“守護莫高窟是值得奉獻一生的高尚的事業,是必然要奉獻的艱苦事業,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奉獻的永恆的事業。”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是什麼,讓她堅持下來?她明明有機會離開敦煌,為什麼她偏偏選擇繼續留在敦煌?那是因為她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事啊!人要是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事,沒有什麼堅持不下來的。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莫高窟前院長,常書鴻先生也在莫高窟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在這期間他也經歷了家人的分離,但他依舊靜下心來堅持工作。還有去年的抗疫的醫生護士們,就算再辛苦,也要靜下心來為病人治病。還有那些建築工人,雖然很疲憊,並且努力難以受到他人的認可,但依然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事。還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學家孔子,正是因為他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以前的文學並修改,才能鑄造出大名鼎鼎的儒家學派。三國時期的傑出軍事家諸葛亮為什麼那麼聰明?不是因為他天生就很厲害,而是因為他能靜下心來,做到不會因為外面的混亂而導致思想上的混亂。而相反,浮躁的人往往會失敗,就像三國時期的曹操,明明有著超級強大的實力可以打敗對手,可是因為他有些自滿導致沒有靜下心思考龐統說的話其實是計策,使全軍覆沒,從此勢力受到了重創。還有那闖王李自成,在勝利後以及手下眾臣開始浮躁起來,爭權奪利,很快就滅亡了。為什麼楚霸王項羽被滅?因為他一向驕傲浮躁,不把敵人放在眼中,所以才亡了啊!所以成功的人一般都能在做事時靜下心來,而哪些浮躁的人往往都不會靜下來做事,所以常常會失敗。

雖說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事的人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我們也能做到。

篇七: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葉子言

捧起《我心歸處是敦煌》,封面上樊錦詩先生滿頭銀髮,慈眉善目,感覺樸實又親切;簡框眼鏡後專注的目光又透著睿智與從容。她的身後是敦煌的戈壁風沙和文化藝術瑰寶莫高窟。翻開書,彷彿打開了時光留聲機,樊先生如鄰家奶奶般,將那些老故事與我娓娓道來。

求學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的樊錦詩先生,因畢業分配與敦煌結緣,然而那裡艱苦的環境極其嚴苛地考驗著這位上海“嬌小姐”。不是沒有過動搖和迷茫,但學者的擔當和對敦煌的熱愛,讓她毅然選擇了紮根西北大漠。時間是一種歷練,樊錦詩先生拋卻雜念潛下心來,專注於莫高窟研究。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僅僅是傳承者,更創新了“數字敦煌”,建立起預防性保護敦煌石窟文物的科學體系。從風華正茂到年逾古稀,敦煌成了樊錦詩先生的家,樊錦詩先生亦成了敦煌的女兒,她守護敦煌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藝術之絕唱,更豐富了世人與千年華夏文明的對話。

書雖為自述傳記,樊先生卻在回顧敦煌學發展史中,運用大量筆墨描繪了敦煌莫高窟人這個群體。無論是敦煌文物研究的奠基者、技藝超群的工匠還是研究所的園林工人,他們都和樊先生一樣,於守護敦煌文物事業上忘我奉獻,傾盡韶華。

“人活的是一種精神”,樊錦詩先生如是說。那麼,精神是什麼?細細品讀這本書,我慢慢走近了樊錦詩先生,也漸漸找到了答案,精神是忠於內心的本真,是堅韌面對的勇氣,是純粹赤誠的熱愛,是執著追求的信念,是專注負責的態度。一代代的“樊錦詩”們正是憑藉著這種精神,托起了敦煌的璀璨文化。縱觀歷史,一代代的國人更是憑藉著這樣的精神,托起了中華民族的興盛和希望: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為謀求國家統一和富強奮鬥終生;錢學森淡泊名利金錢,克服強勢阻撓回國,將畢生學識貢獻給祖國的科學事業;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躬身於田間,用一生的努力換來雜交水稻的誕生和高產,實現中國糧食富足的夢想……

致敬所有擇一事,傾一生的前輩們,他們的精神永遠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北斗。願你我後輩在此精神的引領下,在不斷學習中增進智慧,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更加篤定堅韌,成就更美好的自己,成就更輝煌的新時代!

篇八: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一年前讀過《我心歸處是敦煌》一書,如今撫卷深思,書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畫卷依然深深地震撼著我。

這本書的口述者樊錦詩樊奶奶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掌門人,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輩子。用她的話說,“此生命定,我就是個莫高窟的守護人。”樊奶奶在書中用自己的故事給我們講述了她自己及莫高窟的那一段崢嶸歲月。從她自己出生開始,樊奶奶向我們娓娓述說自己、敦煌、莫高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資訊量極大。

我非常欽佩書中樊奶奶及研究院同仁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保護敦煌的行為。當時一隊紅衛兵來到莫高窟,“整個所一下子非常緊張”,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領導嚴陣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們只是來參觀。我能想象出一介女流的樊奶奶張開雙臂擋在紅衛兵們面前大聲交涉的情形,這也讓我想到拉貝和祁發寶團長。拉貝擋在日軍面前,是為了捍衛人權和生命;祁團長擋在印軍面前是為了捍衛祖國的領土;樊奶奶擋在紅衛兵面前,是為了捍衛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寶貴遺產,我以為這三者都是可敬的。

當然,我更欽佩樊奶奶能夠一輩子堅守著莫高窟。對敦煌研究院來說,如果說常書鴻院長是發掘了莫高窟,段文傑院長是守護莫高窟,那麼樊錦詩奶奶這個院長就是發揚了莫高窟。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複製展廳,讓莫高窟文化更親民地走進了千家萬戶。樊奶奶身上這種簡單執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有多麼的不容易。而我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卻少有能堅持的時候,比如練習吹長笛,也時常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樊奶奶曾說:“‘簡單相信、傻傻堅持’就是我。”看過這本書後,我敬佩於樊奶奶的毅力、勇氣、智慧和堅持。想到自己,我也希望,將來自己能成為一個像樊奶奶那樣“簡單相信、傻傻堅持”的人。

篇九: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潘梓昕

今年暑假,我去了敦煌。那裡的景色秀麗神奇,其中,莫高窟最為令人神往。那裡有慈眉善目的菩薩、威風凜凜的天王、奏樂撒花的飛天……也許正是這次敦煌之旅,使我拿起了這本《我心歸處是敦煌》。

這本書以平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求學北大、紮根大漠、守一不移的人生故事。通過她的故事,讓我瞭解了莫高窟人“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當擔、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在書中我看到了,樊錦詩先生那時的敦煌,是個偏遠的小鎮,吃不到新鮮的食物,喝的都是苦鹹水。而這次暑假我去的敦煌,是個熱鬧非凡的城市,還有各式各樣的美食。當時的莫高窟人,生活十分艱苦。房子是馬廄改造的,屋頂是報紙糊的,傢俱是泥土做的……而我這次去敦煌遊學,住的是當地新蓋的四星酒店,高檔的裝潢,舒適的床鋪。在書中我讀到了,莫高窟的保護就是要和時間賽跑。不管是煤油燈下埋首勤學,靠鏡面折射借光臨摹,踩“蜈蚣梯”考察洞窟,還是不厭其煩,開展石窟數字化,分析壁畫病害機理,建設敦煌學資訊資源庫……道路雖艱,但莫高窟人樂此不疲,樂在其中,終於在敦煌學的各個領域獲得建樹。

這次暑假我在敦煌的遊學途中,也認識了一位“樊錦詩”,她就是我的壁畫老師——盛老師。她個子高高的,長的很漂亮。盛老師指導我們如何畫壁畫,她告訴我們壁畫是最難的一個畫種,也是唯一一個能用古老的傳統工藝繪製的畫種。壁畫學習中,我還知道把敦煌土搗成粉末,用水稀釋後能作為一種壁畫顏料來使用。在她的指導下,我完成了敦煌最有名的壁畫之一《鹿王本生圖》區域性壁畫的臨摹。夏令營結束回到杭州後不久,媽媽告訴我,盛老師決定留在敦煌,繼續研究壁畫,並且說動她在美院工作的丈夫一起去敦煌。那一刻,我有點驚呆了。杭州的生活這麼好,盛老師為什麼要去敦煌這麼幹旱的地方?今天,在書中我找到答案。盛老師是對於敦煌文化的無限熱愛,選擇留下。她不畏懼生活上的困難和與世隔絕的寂寞,心甘情願地留下來,保護文化。

白雁西風紫塞,皁雕落日黃沙。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有那麼多“樊錦詩”來到敦煌,守護莫高窟,每天和壁畫、彩塑照面;正是因為他們對敦煌石窟藝術的熱愛和對這份事業的執著追求,才有今天經歷千年的風霜雨雪還仍然挺立在戈壁灘上的敦煌莫高窟。

篇十: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一尊尊形態各異的雕像,它們所描述的正是莫高窟。

此書的作者為顧春芳,由樊錦詩,這位陪伴莫高窟由衰落走向興盛的“英雄”口述所著。講述的自然是莫高窟在她一生中的“經歷”。

最初,樊錦詩在接收了去敦煌進行文物保護工作時,可以看出她的無畏;後來,敦煌的窮困程度令人震驚:當時的敦煌就是一個小鎮,半個小時就能走完,城裡頭總共只有兩個百貨商店,還有一個糖鹽局,大家住土房,喝鹽水,“再看右面附有一張照片,簡陋的土房,掉了皮的牆壁,露出了塊塊磚頭,鱗次櫛比地分佈著,同時薄薄的窗戶,讓人看起來一吹就破,相比之下,我們好似“神仙“。

樊錦詩專注投身於考古事業,並沒有安常處順,在這山窮水盡的地方,埋頭苦幹,不久她的丈夫也被調來,與她同甘共苦,但她的孩子們都託付給了親戚。如此之骨肉分離,讓人怎不心如刀絞,正是為何?

因為他們心中懷著的是國家的重任,為國家而努力!看到這裡,不禁使人泣涕而下,如此的心繫家國情懷,也讓我們反思自身,自己是不是應該具有這種精神,擁有了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

讀過這本書之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守護莫高窟的幾代人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大無畏精神,他們紮根於這偏遠大漠,保護、修補我國中華文明的瑰寶,正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堅守,才使這千年莫高窟重綻光彩,揚名中外,成為了世界的文化遺產,世界的莫高窟!

學習莫高窟精神,傳承中華民族所秉持的堅毅氣質,弘揚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效力祖國。

篇十一: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倪嘉妤

今年的我,與敦煌有緣,前不久跳了一曲《敦煌月影》,獲得了棒伢兒舞蹈比賽一等獎,現在又讀到了《我心歸處是敦煌》一書。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表現敦煌的美,而讀書卻讓我對敦煌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

這本書的口述者樊錦詩樊奶奶,是杭州人,1938年出生。人們常說:做一件事情容易,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情就很難。從北大畢業的青春少女到為人妻、為人母的中年時代,再到耄耋之年,她用一生的時光堅守在莫高窟,默默守護著荒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們親切地稱她為“莫高窟的女兒”,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初心,什麼是堅守。

我非常欽佩樊奶奶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保護敦煌的行為。當時一隊紅衛兵來到莫高窟,“整個所一下子非常緊張”,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領導嚴陣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們只是來參觀。我能想象出羸弱的樊奶奶張開雙臂擋在紅衛兵們面前大聲交涉的情形,這也讓我想到拉貝和祁發寶團長:拉貝擋在日軍面前,是為了捍衛人權和生命;祁團長擋在印軍面前是為了捍衛祖國的領土;樊奶奶擋在紅衛兵面前,是為了保護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寶貴遺產,這三者都是可敬的!

樊奶奶一輩子堅守莫高窟、紮根莫高窟,更是令人欽佩。如果說常書鴻院長是發掘了莫高窟,段文傑院長是守護莫高窟,那麼樊錦詩奶奶就是弘揚了莫高窟精神。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複製展廳,讓莫高窟文化更親民地走進了千家萬戶,讓莫高窟這座歷經上千年的寶藏依然在戈壁大漠中綻放光彩、熠熠生輝。樊奶奶身上這種簡單執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有多麼的不容易。而我呢,在生活中卻少有能堅持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想打退堂鼓,不肯吃苦,比如吹長笛,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被媽媽多次催促才不情願地去練習,直到現在,我的長笛水平還是不見起色。

讀了這本書後,我被樊奶奶的堅持、勇氣和智慧深深折服。我也希望將來自己能成為一個像樊奶奶那樣“簡單相信、傻傻堅持”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頑強的毅力。只要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多一點耐心、堅持,多一份勇敢、執著,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相信前面的風景更美麗。不經歷吃苦,怎麼可能成功!

篇十二: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的口述者,浙江杭州人,生於北京,長於上海,第一次聽說她的名字和這本書,是我去年暑假去敦煌旅遊的時候,她和神祕的莫高窟一樣吸引著我。習慣了大都市富足生活的她,卻能夠在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後毅然隻身前往大西北,將自己生命中最彌足珍貴的幾十年時光給予敦煌,奉獻給莫高窟,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著她呢?

樊錦詩的少年時代艱辛而坎坷,她在書中寫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產兒,因此多病多災。新中國成立的前夕,當時的醫療情況十分落後,一場大病差點要了她的命,此後她走路便不是特別利落。可就是這樣一雙孱弱的腿,樊錦詩用它從上海走到北京,又從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過了荒漠和戈壁,走過了許多人難以想象的坎坷道路,並且一走就是57年。

沒有去過大西北的人,是無法想象在風沙肆虐、荒涼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敗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憑藉著母校和老師們的囑託,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報告的使命,本著北大堅持做人做事的準則,也為她胸懷天下、報效祖國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護事業放在心裡,竭盡全力,用畢生的實際行動來踐行。雖然這中間也經歷過因條件艱苦而暈倒,因青黴素過敏而差點喪命,也經歷過父親的死亡帶來的傷痛,但最終這位“敦煌的女兒”還是堅持了下來,就像她說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護人。

心嚮往之,力踐行之。她用幾十年的守護築起一道堅韌的牆,護得那黃沙中的遺珠仍熠熠生輝。戈壁沙漠是荒涼的,可是敦煌的美是神聖的,遠遠望去,點綴著紅日的藍天為莫高窟鋪上最樸素無華的外衣,細膩,雋永的美感油然而生,意味深長。從烈日下走進莫高窟又是別一番體驗,彷彿進入了涼爽宜人的洞穴,每個角落都瀰漫著文物的氣息,沁人心脾。山丘似的佛像使你只能抬頭仰望,威武尊嚴的外表儘管有些褪色,依舊讓人心生敬畏。洞壁上畫滿了的飛天神像,寄託著先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

看過敦煌,再讀完此書,我感慨良多。樊錦詩選擇了莫高窟,終其一生為了考古事業。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錦詩這樣甘於奉獻的考古人,默默守護著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華,傳承著不朽的中華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筆,在歷史的長卷上書寫無聲的篇章。長江後浪推前浪,考古事業後繼有人,考古人這種無私無畏的精神也終會傳承下去,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指導老師:王婭妮(公眾號:浙裡少年)

篇十三: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胡亦璇

有一個人,北大畢業卻留在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工作了一輩子;有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地為守護祖國文化瑰寶默默奉獻;有一個人,把一生的時光都交付給重現古窟文明的昔日輝煌……

在一個紀錄片中,我瞭解到這位莫高窟的守護人樊錦詩,心中產生了很多疑問:為什麼她寧可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卻守在最艱苦的地方?為什麼她為了自己的事業,甚至能忍受骨肉分離?為什麼,她幾經不捨和掙扎,最終選擇了紮根西北這片土地?帶著一個個問號,我翻開了樊錦詩的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

慢慢的,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許,能解釋這一切的,唯有她對莫高窟的熱愛與守護這份文化瑰寶的責任心。樊錦詩奶奶憑著對莫高窟文化的無比熱愛,牢記母校老師的囑託,用瘦小的肩膀承擔起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播的重任。60年來,她倡導和推動敦煌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她大膽著手建立“數字敦煌”,使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讓遊客能“窟外看窟”;她主張進一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遺產資源,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讓敦煌文化遺產走向世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用毅力演繹著“守一不移”的人生。

這個暑假,我去了敦煌莫高窟,站在這片荒蕪的戈壁,望著石壁上栩栩如生的壁畫,聽著穿越千年歷史的解說,我終於明白了,樊錦詩奶奶為什麼用自己的一生守護這裡。耳畔迴盪著樊錦詩奶奶說的“聊以欣慰的是,我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我為莫高窟盡力了!”眼前浮現出書的封面上那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彷彿看到她從青春少女到一位母親、一位耄耋老人,頭髮白了,容貌變了,唯獨鏡片後堅毅的目光沒有變!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何為“初心”,何為“堅守”!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並不乏這樣飽經考驗,堅守初心的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懷揣讓人類不再餓肚子、讓世界不再有饑荒的夢,在試驗田裡研究了六十多年,屢次重新整理世界雜交水稻畝產的歷史紀錄,用自己的一生為保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鄉村教師張桂梅懷揣“知識改變命運”的辦學夢,用一雙貼滿膏藥的手,拖著不堪重負的病體,堅持十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生命改變了一千多個孩子的命運。神舟十二號宇航員聶海勝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堅持高強度訓練,三次代表中國航天人出征蒼穹,畫出龍的軌跡。奧運賽場上女排主攻朱婷即使手腕負傷仍堅持上場,田徑運動員鞏立姣年過三十仍堅持高強度訓練最終摘金……這樣的“堅守者”還有很多很多!

從他們身上,我更加明白了像樊錦詩奶奶在書中所說的:“莫高窟是一種考驗,只有那些最終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跟他們相比,我有什麼理由在數學難題面前退縮?我有什麼理由放棄特長培養日復一日的訓練?我有什麼理由在運動會失敗後就一蹶不振?是的,有時,不是你要做的事情太難,而是你缺乏堅守的毅力和信念!“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在任何平凡的崗位,做任何平凡的事,只有做一個像樊錦詩奶奶那樣的“堅守者”,才能創造美好的奇蹟。

篇十四: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劉昊達

暑假,我去了敦煌,帶著那本《我心歸處是敦煌》。在旅途中,我瞭解了樊錦詩和常書鴻等莫高窟守護者研究莫高窟的故事。

他們是最早來到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常書鴻為了敦煌放棄了巴黎;樊錦詩生長於上海,北大畢業後服從分配來到了敦煌。當時這裡的生活條件十分的艱苦,住的是土房子,連桌子、櫃子、床都是土做的,吃的是“老三片”,土豆片,白菜片,蘿蔔片。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的工作熱情絲毫沒有減半。他們每天早起,一個窟一個窟的看去,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們在窟裡研究,修補,臨摹壁畫。他們常年和家人分離,照顧不了家人。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他們可以不顧一切奔赴在敦煌?原因很簡單,他們熱愛莫高窟。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進洞調查、記錄、研究。“他們習慣了每天進洞窟,習慣了洞窟的黑暗,並享受清晨照入洞窟的第一縷朝陽,然後看見壁畫上菩薩的臉色微紅,泛出微笑。”他們深知敦煌文化的價值。他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莫高窟,將它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珍貴。再也不會像1900年的王圓籙將藏經洞經書賣給外國人。季羨林先生認為,誰得到了藏經洞的文書文物,誰就能有機會復活中國及世界許多被遺忘的往事。

莫高窟的守護人讓這些長眠的文物甦醒,我們因此能夠了解1600多年前那段歷史,我們因此更加了解祖國的文化,我們為自己的國家、民族自豪。我們感謝那些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文化研究者,讓敦煌走出洞窟,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將偉大的“莫高窟精神發揚光大”。今天我們的國家強大了,1900年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民族文化要繼續傳承。越是瞭解我的祖國,越是更加的熱愛我的祖國。越是能更深刻的理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句話。

到了敦煌莫高窟,我親眼看到了洞窟裡精美絕倫的壁畫和泥塑,邊看邊想起了書中莫高窟的守護者們的故事。看著壁畫,我在想:一千多年前那個畫匠繪畫時的樣子,他一定是認真專注的。聽著講解,我在想:常書鴻那樣的偉大藝術家們他們在臨摹時的心情,驚喜、讚歎、惋惜、遺憾。看著介紹,我在想:是哪一位研究員,讀懂了牆上這面壁畫,並把他記錄下來。行走在一個又一個洞窟間,我在想:樊錦詩日日夜夜牽掛著這些壁畫,想要延長它們的生命,不斷探索保護它的方法……

走出莫高窟,我又一次打開了《我心歸處是敦煌》,邊讀邊回憶參觀所見的種種,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樣偉大輝煌的歷史文化都是由我們的民族創造出來的,這太令人驕傲了!生活在這個幸福年代的我想要更多的瞭解這些寶貴的文化,想要學習這些創造者,研究者的精神。如果你也同樣喜歡敦煌文化,喜歡我們祖國的文化,不妨和我一樣開啟這本書,走進敦煌,瞭解這璀璨的民族瑰寶。

篇十五: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邵未凡

這個暑假我讀了《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書,這本書由樊奶奶口述,顧春芳撰寫的。書中的樊奶奶是敦煌的“女兒”,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輩子,用她的話說:“此生命定,我就是個莫高窟的守護人”。她用自己的故事給我們講述了自己及莫高窟的那段人生故事。

最令我淚目的是樊奶奶為了敦煌的工作,一個人在醫院生孩子,那時不僅醫院條件差,而且她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樊奶奶的二個孩子也沒有在她身邊長大,她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和“老彭”的十幾年的歲月,卻用了五十多年堅守大漠,守護莫高窟。

反觀我自己,生活幸福,可一點都沒有毅力,怕苦怕累。小時候學琴,只學了三年,最終在每天的嚎啕大哭下,放棄了。樊奶奶的故事令我知道,做什麼事都需要頑強的毅力,多一份堅持,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堅持,就少一份遺憾;多一份堅持,就更向成功邁進一步。

我翻看著書中的幾張照片,有些壁畫面容已經模糊不清了,有些神像已經破損了。是啊,莫高窟終將生病,老去,保護莫高窟是永恆的主題。為了敦煌石窟的永久儲存,永久利用,樊奶奶和老一輩莫高人(段文傑,範華,竇佔彪,常書鴻等等)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以前由樊奶奶們堅守的,現在就由我們新一代的少年來繼承。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篇十六: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沈懌釩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杭州國小生,見慣了湖光山色、層林疊翠的美景,卻很少領略古文詩詞裡那些風起沙移、壯闊蒼涼的西北景象。今年暑假,我偶然發現了媽媽書架上的《我心歸處是敦煌》。翻開它,一股濃郁的西北風情,夾雜著瑰麗而神祕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吸引著我走進了主人公樊錦詩的人生故事,沉醉在敦煌的千年夢中。

此書以自傳的方式,講述了石窟考古專家——樊老師一生守護敦煌的事蹟。她從一開始到敦煌實習,到畢業被分配到敦煌,甚至在面臨著與愛人孩子常年分隔的悲痛選擇時,她幾度掙扎,最後帶著最初的使命永久堅守在乾旱大漠,與千年莫高窟相廝守。

書中還介紹了很多敦煌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莫高窟中的藏經洞,且融入佛學、考古學等知識的講解,著實讓我開了眼界。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莫高窟的藝術,每遇到一個陌生的術語我都會去查查資料。比如,經變畫是用畫像來解釋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當介紹到有特色的石窟時,我還會在官網上找相應的圖片來幫助理解。

此外,本書還花了很多筆墨來描述樊老師為保護敦煌所做的不懈努力,包括檢查洞窟、沙害治理、壁畫修復、數字敦煌等等。樊老師對莫高窟的細緻、敬業、的執著付出,如同對待孩子一樣那麼愛戀與疼惜,字裡行間無不顯現出她是善於自律、善於觀察、善於學習的人。她在守護敦煌的前輩那裡學會了意志的堅定,懂得了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堅持和隱忍,懂得了信賴自己的真心,懂得了要有大的作為,必定要經歷大的磨難,以艱苦求卓絕,在任何的艱難和痛苦中鎮定如常,如如不動。

書的最後,樊老師用來一句話來概括她此生與敦煌的關係:我是敦煌這棵大樹上枝葉,不是敦煌需要我,而是我離不開它。這麼平淡樸實的一句話,最讓我感動。因為不是所有所有被沙土淹沒的金子都能被發現、被喜愛。所以有些事情,也不是能夠進行選擇,而是必須得有人去做!樊錦詩和幾代敦煌人的堅守和奉獻,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典範。

樊老師的故事給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我從她的身上學到了堅忍,執著與不斷進取的精神。這些寶貴而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青少年去認真學習和不斷追求。正如人們所說,世上沒有天生的學霸,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別人追隨的楷模,只因他們懂得堅持並執著進取,牢記每一個知識點,把它們融會貫通到極致。同時,注重日積月累的堅持和堅守,才能有厚積薄發的成功。

我想,樊老師那種執著堅守的精神,將會成為我篤定前行的智慧與力量。

篇十七: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金泫羽

我心歸處是敦煌。

這是本老驥伏櫪的花甲老人畢生之語錄。作者樊錦詩生性體質虛弱,腿腳險些殘疾,卻身殘志堅。於北京,千里迢迢赴敦煌,為抖去莫高窟的塵土,發掘深埋於土下的燦爛文明,不惜獻出56年的光陰,非但無怨無悔,反而在同北大新生的親筆信中,留下了“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建設祖國”的豪言壯語,令人肅然起敬。

我心歸處是敦煌。

這是冊充滿奇妙的“魔法書”。荒涼偏僻的戈壁大漠中居然延續著燦爛的人類文明;苦澀的鹹水和貧瘠的土地居然可以長出甘甜無比的“李廣杏”;大漠深處荒無人煙之地居然有這樣一群“打不走的莫高窟人”?這些神奇的現象在敦煌的漫天塵土中熠熠生輝。這是歷史的瑰寶,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我心歸處是敦煌。

這個暑假我滿懷期待地揣著書,去參觀敦煌莫高窟,看的真叫個眼花繚亂。壁畫《伏羲女媧圖》、《反彈琵琶》、《張騫出使西域圖》幅幅恢巨集雄偉,但定睛細看,才能發覺刀刻線條的優美、柔和,粗中有細,剛柔相濟。佛像也是姿態萬千:禪定佛端坐於椅上;菩薩像筆直地站著;涅槃佛呈臥姿,優美而慈祥?令人拍手叫絕。那這些珍貴的文物,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承載者,而它們的創造者,正是歷史長河中的那些心中充滿信仰、在敦煌這片土地上揮灑著汗與血的能工巧匠們!

在敦煌石窟前,我聽到了敦煌文物如何流失國外,在新中國成立後又是如何被重新保護起來的故事,心中肅然起敬。“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這一代代的“莫高窟守護人”,不正是讓敦煌文化得以重見天日、傳承百世的伯樂嗎?

我心歸處是敦煌,莫高精神永流傳。

篇十八: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陸澤熙

我在杭州宋城遊玩時,曾有幸目睹敦煌復刻石窟,那精美的飛天,那姿態萬千的佛像彩繪讓我印象深刻。在這次暑期讀書活動中,我一眼選中了《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書,原以為那就是一場欣賞敦煌石窟群精美壁畫的視覺之旅,卻未曾想到那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

莫高窟開窟和造像的歷史,是一部貫穿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它以中國文化藝術為基礎,吸收了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亞文化,是綿延千年的巨大寶藏。作為中華兒女,真為祖國擁有如此之瑰寶而感到無比自豪!

當看到敦煌藏經洞及其文書,被王道士等人順手牽羊,被英、法、日、俄、美等西方列強巧取豪奪,諸多珍貴文物不幸流失國外的時候,我被王道士之輩的貪得無厭、愚昧無知氣到捶胸頓足、義憤填膺,也強烈地感受到,藝術和文化與國力有著緊密的關係,吾輩當自強!

當看到前有向達先生,歷經五年,輾轉英、美等多個博物館摘抄敦煌寫經,為國內敦煌學的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時;後有常書鴻、段文傑、季羨林先生等老一輩學者,從大城市來到荒涼的西北邊陲,幾十年如一日,以人力清除流沙,一邊做保護文物,臨摹壁畫抓藝術,一邊為改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外國”說法不懈努力時;再有敦煌的女兒樊詩錦,克服身體缺陷,56年投身於敦煌事業,在80歲高齡還在為敦煌面臨劃歸旅遊局之事殫盡竭慮時,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莫高窟人在艱苦奮鬥中凝成的“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時代之光!

莫高窟的保護不是幾十年、幾代人所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世世代代不斷努力。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不斷探索和學習更為先進的保護理念和保護技術,要承擔起屬於我們的,立足於國家乃至全人類整體利益的歷史使命,這樣,我們短暫的人生才能活得最有價值!

篇十九:我心歸處是敦煌讀後感

常天澤

平日裡翻看百科全書,欣賞郵票的時候,總是能看見一些非常特別的照片和圖畫,有精美絕倫的彩塑,絢爛多彩的壁畫,邊上的介紹裡帶著“敦煌”二字。敦,大也,煌,盛也。聽長輩們提過,二太爺爺在敦煌守護了一輩子,印象中這是一個很遠很遠,巨集大神祕的地方。

暑假,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本書。這是“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奶奶口述的自傳體書。書裡樊奶奶講述自身故事的篇幅不多,而講到敦煌知識的時候滔滔不絕,讀著讀著,眼前出現了一幅幅敦煌瑰麗的畫面和震撼人心的歷史故事,書中還描繪了一代代先輩們研究保護敦煌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小時候身體瘦弱,經常生病,可是北大畢業後,她卻去了遙遠艱苦的敦煌,而且一去就是一輩子。與我們現在衣食無憂的生活相比,她所處的環境太苦了。那時只有土房,晚上沒有電,周圍沒有商店,吃的最多的菜是“老三片”,土豆片、蘿蔔片和白菜片。是什麼支撐著她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堅守下來的呢?“簡單相信、傻傻堅持。”樊奶奶簡簡單單幾個字的回答,頓時讓她與敦煌融為一體。文中寫到“我覺得世界上有永恆,那就是一種精神。物質壞了可以再造,精神壞了就無藥可救了。國家要發展,就靠這種精神。”

堅守需要時光,堅守需要信念,堅守需要毅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書的末尾還有樊奶奶寫北大新生的一封親筆信,字如其人,她的字就像她一樣,秀美,堅韌,嚴謹。我也要向先輩們學習,堅守信念,勇於擔當,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