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其實也可“當車”1200字作文

當一個團隊面臨一個大難題時,有的人在想著逃避,有的人正在自暴自棄;還有一些人只知道一味地憑空“思考”,而不去勇敢地嘗試。最後,終於有一個人抱著一顆懷疑之心去嘗試的時候,大家便議論紛紛:“你傻嗎?”、“你行嗎?”、“就你?算了吧!”、“你這是螳臂當車吧,別浪費力氣了。”……

“螳臂”其實也可“當車”1200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事情時常發生,因為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挑戰。那麼,對於這一次次的挑戰,你會怎麼做?是逃避、抱怨,是苦想還是嘗試?也許多數人都會選擇思考。因為他們認為,思考可以得到一個快速的、高效的解決方法,他們認為大腦是最有用的,而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但我不禁要問,思考真的是最重要的嗎?

現在讓我們回到問題中,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先找出這個問題的關鍵,找出這個問題發生的原因。一邊嘗試,一邊思考,失敗了,找出失敗的原因,然後去解決,再一次嘗試……無數次的嘗試,就會積累豐富的經驗,就能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把它通俗地稱為“螳臂精神”。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有這種“螳臂精神”嗎?如何才能有“螳臂精神”呢?

擁有“螳臂精神”的關鍵,其實就是要有一顆不怕被質疑、敢於嘗試、鍥而不捨的心。只要你敢發現,敢嘗試,敢探索,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國三:李亦甯

那麼現在我想問,剛剛在讀這個小故事時,你們也有和他們一樣的想法嗎?你們也一樣的認為那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的行為嗎?

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假設:愛迪生當初發明電燈泡的時候沒有做過一次實驗;建築設計師們建造大廈時不考察環境、地形;藝術家們創造時不會去生活中尋找靈感……那現在的世界還安全、還豐富多彩嗎?也許下一秒電燈就會爆炸,也許下一秒大廈就會崩塌,也許下一秒世界上就會有無數幅一模一樣的畫……

所謂“螳臂精神”,形象化來講,就是我們的勇氣。比如在課堂上,老師提出了問題,而沒有一個人回答。大家處於思考狀,或是有些同學想到了方法,但他們總認為“總會有人舉手的,”“這麼簡單的問題別人肯定也知道。”,所以課堂氛圍就這麼安靜下來了,導致課堂沒有了探究性,相當於老師在給學生們“強硬灌輸”知識;再比如說,許多設計者們正一起創造一個建築模型,大家都在努力尋找靈感。不久,有一位設計者靈感湧現,並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創意想法表達出來,那麼大家就都會有一個思路,並齊心協力去研究這一想法,發現優點,尋找潛在的缺陷並解決。這樣,這個團隊的效率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總而言之,螳臂的力量並不是弱小的,因為有一隻螳螂敢面對壓力,就會出現第二隻、第三隻……積少成多,小小的軀體蘊含著巨大的勇氣,巨大的勇氣凝聚成巨大的力量,那麼就算是再大的車,也能抵擋得住。Try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