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精選4篇)作文

篇一:《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

《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精選4篇)作文

張雅寧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旗幟染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我們要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從小樹立為共產主義奮鬥的遠大理想。

讀《紅色基因》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毛澤東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的故事。

井岡山斗爭時期,由於敵人軍事上的圍困和經濟上的封鎖,紅軍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就拿油來說吧,煮菜是也要用油,點燈也要用油,可敵人封鎖的相當厲害,油根本沒法進山。而山上只出產數量很少的茶油,因此油特別珍貴。在那段艱苦鬥爭的日子裡,毛澤東號召全體軍民勤儉節約。當時,他住在八角樓,按照規定本來可以點三根燈芯,但他一直堅持只點一根燈芯。警衛員想給他多點兩根燈芯,但他堅決不同意。毛澤東說,規定是他提出來的,作為部隊的負責人,他更應該以身作則,帶頭省吃儉用,給大家做個榜樣。

我們要勤儉節約,做一名嚴格要求自己的好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節約用水,放學回家時我經常會看見水池那的水龍頭唰唰的向外噴水。如果我們不珍惜寶貴的水資源,那麼地球上最後的一滴水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眼淚;節約糧食,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每天浪費的糧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餐館吃飯時,那就許多人為了要面子,點非常多的菜,又吃不完。人數少的話,菜可以點小份、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帶走……這些看起來不那麼“大方”的行為,卻是我們節約資源的好做法。

讀了《紅色基因》後,我知道了八一建軍節的來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此以後,中國共產黨有了一支自己獨立領導的軍隊。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決定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紀念日被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是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才換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篇二:《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

葉城輝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美好假期裡,看書則是為我的假期添上了點睛之筆,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無非就是《紅色基因》了,看了真是讓人難以忘懷。

紅色基因這本書散發著革命精神的光芒,裡面的人與事也讓我更瞭解在那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上至領導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與生命獻給了崇高的革命事業。

革命戰爭年代,在部隊與群眾中廣為傳唱的一首紅色歌謠,“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光。”寫的就是紅軍將士們在井岡山上的鬥爭時期的生活,紅米飯指的是用井岡山上特有的紅米煮的飯,南瓜湯,秋茄子則是用清水煮南瓜茄子,在過去井岡山上稻穀加工條件差,再加上紅米稻皮十分堅韌,吃起來難以下嚥的,那時候食物短缺,而且還不一定每天都可以吃到。可戰士們不怕艱苦,還說“味好香”。在戰火紛飛的戰爭時代,先輩們那積極樂觀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多麼令人敬佩!

為了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江山,革命先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與敵人展開了浴血奮戰,用熱血和生命換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更是令我感動。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小英雄潘冬子”。冬子的母親是紅軍為了保守紅軍基地的祕密,被敵人殘忍地用火燒死了。年僅十歲的潘冬子發誓要為媽媽報仇,一心想參加紅軍。懷著這個心願,潘冬子多次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冒險為游擊隊們送鹽送信,在殘酷的鬥爭中還不斷的磨練自己,最終如願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我覺得潘冬子是一位愛國聽黨話,機智勇敢的小英雄。

是革命先輩們,無數英雄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旗幟染成了紅彤彤的顏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篇三:《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

張若依

暑假期間,老師佈置我們要閱讀一本名字叫《紅色基因》的書籍,這是為了喜迎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青少年兒童要學黨史,爭做黨的好孩子。我問老師,什麼是“紅色基因”?老師告訴我:紅色基因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是一種信仰。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一直有個夢想,要成為像王二小一樣聰明勇敢的英雄,老師告訴我這夢想就是一種紅色的信仰,是革命先輩的紅色基因注入了我們的靈魂,這紅色基因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力量!我翻開《紅色基因》這本書,目錄介紹了15個精神,在陸陸續續的時間裡,我終於看完了這本《紅色基因》。在這些英雄的事蹟裡,我理解了紅色基因是挺身而出的勇敢。革命先輩用熱血和生命,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紅,將這紅色融入每一箇中國人的血脈。

看完這本書,紅色精神就像一把小火苗,在我心底裡燃燒,甚至在我的血液裡流淌,讓我立志要成為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一個傳承紅色基因的人,爭做時代的好少年!

篇四:《紅色基因》讀後感五年級

張彬源

這次暑假,我讀了《紅色基因》這本好書。

第一章寫的是紅色歌謠。在革命戰爭年代,紅色歌謠在部隊與群眾中廣為傳唱,深受將士和百姓們的喜愛。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歌謠中那積極樂觀、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就讓我來跟你講紅米飯,南瓜湯這節課吧。

“紅米飯”指的是用井岡山紅米煮的飯。“南瓜湯”指的是清水煮南瓜。紅米是井岡山特有的水稻品種之一。因表面呈醬紅色,所以被稱為“紅米”。在過去,由於山區的稻穀加工條件差,加上紅米稻的稻皮堅韌,所以加工出來的紅米很粗糙,吃的時候難以下嚥。戰士們不怕艱苦,還說紅米飯“味好香”。因為在井岡山斗爭。紅軍處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糧食十分短缺,只能吃粗糙的紅米飯和清水煮的南瓜、茄子。而且不一定每天都能吃上。面對這樣艱苦的鬥爭環境,紅軍將士發揚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艱苦奮鬥,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我聽媽媽說:“外公年輕的時候,生活很是艱辛。每天去打苦工,只能換取一點點生活費。而他自己,每天只能吃一小碗米飯,真是食不果腹啊!”媽媽還告訴我們,她小時候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上學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學校,為了上學,腳底都磨破了。如今,交通四通八達,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紅火。這一切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當憶苦思甜,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