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精選15篇)作文

篇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精選15篇)作文

蔣湛恩

讀正文前,映入眼簾的是關於作者的簡介。朱光潛,生於1897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他24歲,新中國成立時,他53歲。他經歷了中國物質最貧乏,卻精神最富足的時代,見證了中國從災難深重到獨立自主的變遷。他以十二封書信展現出一個學者對當代青年人的要求和期待。

十二封信,十二個主題,十二個期許。作者與青年談讀書,談動、談靜,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談十字街頭,談多元宇宙,談升學與選課,談作文,談情與理,談擺脫,談在盧浮宮所得的感想,談人生與我。我每讀一封信,都像是走進了一個哲思的天地。

書信在手,感覺字字珠璣。作者對青年的關心是那麼誠摯,敘述的語氣是那麼親切,宛如家中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輩,在教我怎樣對待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怎樣處理問題、怎樣樹立三觀。掩卷而思,隱隱地,關於讀書、動與靜、內省與反思,均有些清晰的思考在我腦海中慢慢醞釀開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是究竟怎樣進步呢?在第一封信中有了答案。首先要解決的是時間夠不夠的問題,“難道你比那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孫中山先生)還要忙些麼?”這一反問可以說堵住了全天下以“忙”為藉口而不好好讀書者的悠悠之口。是啊,古有李密牛角掛書,今有聞一多醉書,我們有何理由“沒時間”呢?魯迅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其次,是要解決如何選書的問題。作者告誡,對於選書要“慎加選擇”,專家、學者可以推薦與介紹,但選擇在於自己。不過首先可以將“不必讀”的書(不能撼動我心靈、不能激勵我思考的、談書的書)排除在外。同時,讀書要講究方法。第一遍需快讀,第二遍需慢讀,還要做筆記。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一半得之於感受”。在談動與談靜的兩封信中寫道:閒愁最苦,而愁勝於鬱,解愁的方法在洩;鬱由於靜止,求洩的方法在動。閒時生機靜止,便有愁之感。因此,作者說“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對一代代青年人的要求。晉人陶侃,朝夕搬磚於齋裡齋外之間,便是如此。而前文的“感受”,是靜,也分“強弱”。“天才之所以為天才。他的感受力比一般人強”,心似“方塘”,天光雲影印在腦中,源頭活水便是其中之趣。而領趣的能力,便天資、修養兩等分。我認為:靜是文,動是武,光是文,哪怕是天才雲集,那也不過是一群書呆子而已;光知道武,哪怕個個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那也難免成為一堆有勇無謀的蠻漢。只有能文能武,才是我心中的標準的青年。統而言之,“文武之道,一張一馳”“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認為唯有文武雙全、動靜結合,方能品到生命的況味。所以我應該要求自己“好好鍛鍊身體、時時學習思考”。

“貧賤不能移”,革命,就更需要堅韌的意志與追求真理的精神。這個“意志”與“精神”如何養成與樹立?一是升學後,“不染著時下習氣,不侈談高遠而不注意把根基打得寬大穩固。且不能不懂裝懂”。二是學會擺脫,懂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在無法兩全其美時,便要學會選擇與放棄,並不後悔,如果無法選擇或後悔了,我認為就是擺脫不開。三是要勇於開創,勇於革新——作者在《談十字街頭》中寫道:“習俗的背叛者比習俗的順從者較為難能可貴。從歷史看世界,都是靠著幾個站在十字街頭而能向十字街頭宣戰的人。這般人報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斷頭臺”。是啊,自古以來,多少變法官員,只因一心為人民,誓與落後的制度作對抗,就算沒有好下場也在所不惜;現代科學的認知改變,像“日心說”與“地心說”的摩擦,迸發的火焰燒傷多少科學家呢,但他們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啊!但世間若沒有他們這群先驅者,人類豈非烏煙瘴氣、停滯不前?

當然,求知的過程,並不是全盤接受的過程,而應該有思辨精神。孟子早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趕上了一個多元化的開放時代,提問,或否定權威,都不用害怕會迎來“十字架”、“斷頭臺”了。那碰到教科書上存在的問題,或對老師所教的知識進行質疑,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曾有這樣的念頭:講這些大道理給我們這些才十多歲的孩子聽是否合適?讀完後,我有了答案: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樹立理想的教育,是不怕早的。相反,千千萬萬普通的中國少年、青年的家長,可能從來就不能如此全面地對下一代進行教育。這十二封信的後面,站著一個偉大的人生導師。

這十二封信,紙短意長,處處有“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之感。感謝這本書,它促我自省,也激我向時間、向社會、向世界去尋找答案。與其說是學者對青年的期許,不如說它將化為我今後對自己的期許,獲得挑戰自我的力量。

篇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文/呂厚鏵

在現代高速度發展的社會,人們的交流,工作,學習越來越快速。雖然說這樣的“高效率”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物產,使我們的社會經濟不斷髮展,讓中國離實現“偉大復興夢”的目標越來越近,但是同時人們也越來越心浮氣躁了。正如朱光潛先生在“談在露浮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這一封信中所說的“我們固然沒有從前人的呆氣,可是我們也沒有從前人的苦心與熱情了”是一樣的。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人都想自己投入與別人相同的時間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成年人希望賺到更多的錢,學生們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又因為“科學愈進步,人類征服環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環境的能力愈大,的確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時也易生流弊。困難日益少,而人類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輕浮粗率,而堅若卓絕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所以就導致了“在這個現世紀忙碌的生活中,哪裡還能找出三年不窺園,十年成一賦的人?哪裡還能找出深通哲學的磨鏡匠,或者行乞讀書的苦學生?”

沉靜的苦心和長久的熱情,原是藝術創造、成就事業的關鍵所在,但是在如今卻成了極為稀有的品質。

篇三: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讀書與寫作

方星涵

青年是什麼?

這幾天細讀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信都樸實無華,都使我受益匪淺。在讀這本書時,我總能透過字裡行間感受到對我們的關懷與期望。用真實的例子,和藹可親的語言讓讀者感到信服。

作者將我們生活中種種不同的社會現象點明在書中,給予了我們成長的方法與方向,給那些深處迷茫的青年帶來撥雲見日的力量。我相信在這個有“電”的時代,許多青年都喜歡上網看電視,玩遊戲,很少有人在認真地讀書。朱光潛先生說過讀書是在於你有沒有決心,現在的青年對於讀書不會有決心,只是覺得看看文字,念念講義就是在讀書,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你沒有抓住文章的重點,沒有讀懂文章中所包涵的道理,那你看了和沒看有什麼不同?讀書也是和其他興趣一樣的,兒時喜歡讀書,那你現在也喜歡看書。但若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後來才想去看,那就比登天還難。

讀這麼多書能有什麼用呢?讀書可以提高你的知識水平,讓你的作文更生動,更有內涵。看別人寫的文章時,可以把他和你的文章作比較,加以改正自己的缺點,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朱光潛先生的《談讀書》與《談作文》這兩封信就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的確,讀書與寫作是連在一起的,我們作為青年不能沉溺煩惱,要用心去感受書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景仰不計成敗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篇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這是我第三次讀這本書。每讀一次,對於自己、社會就會有一個新的認知。

“讀好書。”這三個字有點太奇妙了。什麼是好書?難道所謂的“四書五經“”“經詩子集”就可以稱之為尚書,而小說、美文就可以稱之為“糟粕”嗎?那麼,什麼是好書?朱先生說:凡是沒有經過歲月淘汰的書籍,都可謂是好書。先生說:課本上的知識並非是充足的,應當多花些心思放在課外閱讀上,充實自己的大腦。

先生認為,倘若每人每天抽出半小時的時間,一年堅持下來,所讀的書籍數目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誠如先生所說,我們真的比身兼重任的周總理還忙嗎?我想,是時候走出舒適區,認真地選基本好書去閱讀了。

其實,在選書的方面,我與先生的思想有點碰撞,我並不認為“快餐式”的書籍就不應當讀。這樣的書籍,會給人們帶來一時的快感,如果我們可以恍然醒悟,知道“快餐書籍”帶給我們的只有負面影響,有益無害,想必我們的收穫會更大吧!畢竟聽別人說不如實驗帶給我們的教訓深刻。

“少年人應當充滿活力。”朱先生提到,少年人應當有自己的喜好,且是積極樂觀的。他認為年輕人就應當動起來,這正是年輕人應當有的樣子。

倘若有人讀到這裡要說:“現在青年的壓力這麼大,哪有時間動起來?分數還差的十萬八千里呢?”那你真的是曲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先生是讓你有一個自己的喜好,併為之努力。他不想看到中國的未來全是一個個書呆子,除了計算數學、寫文章外,其他的只能十竅開了九竅——一竅不通!

“不然就認真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然就接受自己不要做的事,二者只能選其一。”我常常也這樣,明明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還要擔心因為做了這個就完不成那個了。以至於我經常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時,變得躁動不安,被迫把喜歡變成了不喜歡。同時,我想對先生的說法進行補充,我們可以先選擇一個適合我們的工作,當我們有一定的實力後,再去追求我們的夢想也不遲。

先生在後面也提到了我們選擇大學的事情。先生認為,選擇大學,並不是先看學校的知名度,要看該學校是否充滿了“愛的空氣”,這樣的學校才會讓我們心滿意足。緊接著先生提到了選科目,先生認為不應當只追求學以致用,應當選擇自己的愛好。條條大路通羅馬。先生認為,學習並非是抓住某科一走到底,應當明白所有科目都是條條相通的。我想,這就是一個關係鏈條,每門學科都是一個個體,但是不能夠單獨存在!譬如,我們認為數學就是在計算,那為什麼還涉及到語文知識?物理就是研究生態變化,為什麼還有數學知識?歷史研究過去,但是為什麼還會涉及到地理知識呢?先生告訴我們學習,切記不要太死板,應當融會貫通!

看了先生的書,受益匪淺。我想有些道理如果能更仔細地揣摩,效果應該更佳!

篇五: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善惡之分

李道宇

大家都知道人有善惡之分,那麼我們是否有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何為善,何為惡?有些人見了都會說,做了好事的人就是善良,做了壞事的人就是壞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現實生活中,若一個人打了另一個人,打人的人一定是壞人嗎?你是否知道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它背後的苦衷。你知道事情的起因嗎?若不知道,你又為何說他是壞人。若打人辱罵人就是壞人,那麼世界上又有哪些好人?劉備歷史上被稱為好人,他一定是好人了嗎?他也殺過人,他也罵過人,又有什麼證據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當年胯下侮辱韓信的少年也是壞人嗎?他日後不也成就了韓信嗎?

那有人又問了,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惡呢?我只有兩句話。“但是道德的宇宙絕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惡也決不能算是一切價值的標準,而這是我們中國人往往忽略的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不能只從一件事的角度上去區分別人的善惡,不能因為他打了人就說他是壞人,也不能通過他救人就認定他是好人。不管是他救了人還是打了人,都是有許許多多其他因素包含在裡面的。比如一個社會小混混,你說他一定是壞的嗎?他也可能去幫助別人。你還說他小時候也是壞的,那你又有什麼證據呢?你連證據都沒有,怎麼說明他是壞的人?有可能他小時候也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社會中的種種因素才讓他變壞的呢。你又說殺過人的一定是壞的,那你又怎麼認定殺過人的人去殺的是誰呢?他殺的可能是小混混,也有可能是纏著他很久的人,也還有可能是令他感到厭惡的人,更有可能是他殺了逃犯。

善惡的區分很難,所以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評判一個人,不能因為此人做的壞事就說他是壞人,也不能因為他做的好事就說他是好人。要從不同的方方面面判定他的生平,去認定一個人的善惡。

篇六: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張超權

坦白說,原本對這本書並沒有太高的期待,認為只是老調重彈,畢竟從小到大我也看過不少雞湯文,然而事實證明是我孤陋寡聞了。朱光潛先生以我理想中長輩的語氣給我上了一課,一封信一個主題,告訴了我那些忽略了的現實。

先生開篇便給我們來了一個書單,以表現讀書的重要性。剛開始覺得雖然大部分沒看過,只是因為以前沒條件,現在沒時間,然後就陷入到為何會沒時間的思索中。誠然,我們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學生會的工作、各種競賽、各種活動,連作業都是在空隙時間匆匆完成的。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收穫,反正我自己感覺想做的事都沒有做成,然後帶著煩惱入睡。依稀記得小時候很羨慕可以去圖書館看書的人,立志要去有圖書館的大學,然後看過癮,難道現在就要放棄這個念頭了嗎?先生讓我明白我該開始努力了。

除了勸青年讀書,先生還在書中與讀者討論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涉及面非常廣,但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書中描繪了多元的生活,讓我想起了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大冰,他倡導多元生活,他那豐富多彩的生活讓我羨慕不已,他用親身經歷證明一個人的身份絕對不是唯一的,沒有人規定你應該怎麼活,但你應該學會思考自己要怎麼活,生活絕對不是隻有任務在等你。江湖很精彩,請不要視而不見。

這十二封信讓我想起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完美人生四重奏:心上人,盤中餐,枕邊書,天涯路。”希望你我都可以有完美的人生。

篇七: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陳昌旭

你是否曾期待擁有這樣一盞明燈:它在你失去方向時為你大開光明之路,在你生活慵懶時提醒你青春以奮鬥為歌……這是一盞溫柔的明燈,語氣親切隨和,深入人心,你能在他身上感受春陽般的氣息。

如果你曾期待過,品味朱老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位真摯又極具智慧的導師,這位質樸無華的朋友,和藹可親地和我談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為人為文的品格。

朱老在全書開篇寫《談讀書》中,以勸告的口吻,父母的角度願我們從當下做起,培養閱讀興趣,時不我待,他說:“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忙裡偷閒,這不難做到,在本文後半部分,談及我們應該讀什麼書,我想,當代青年應全面發展,而不該隨波逐流。朱老先生在此為我印證了這個觀點,“時間是最好的導師”,這位導師為我們篩選出的書籍,是上等的優品,這是最紮實的閱讀書籍。我們有部分父母,認為這些舊書、名著是唯一適合青年閱讀的,我覺得不然,不應沉浸在這老套、陳舊的書籍中,這樣無法跟進社會進步的步伐,更容易缺失自身原有的創造潛能,因此我認為青年應放眼長遠,選擇性閱讀部分當代火熱的文學書籍,古今結合,才能深入心靈,找到這世界最好的解藥。

現實世界中,作文可謂青年人最頭疼的事,對於我來說也是。讀了《談讀書》,不妨讀《談作文》,相信你頭頂的明燈必更添一絲光明。由於內容繁多,願你自己品味。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人生即隨這時光流逝到處奔波,有迷惘的時刻,也有清醒的時刻。何為青年?青年即是能受得住考驗,經得住風吹雨打,有信心,有希望,還有毅力的人,就像老先生所說:“人家既然可以做得到,我就沒理由做不到。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願你能在這樣一盞明燈中尋找正確的心靈,謹以此文,與君共勉。

篇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齊李昊

又過了一個小時,窗外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寒風冽冽,我自刻苦。我讀完了這本書中的第二封信,心有所感。

這封信的內容,絕對是生活實用小妙招裡,最妙的那一個。文中寫了“煩惱”與“理解煩惱”,從學生的角度來談,彷彿就立刻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抓住了人們內心最柔軟、脆弱的地方。文章中,也列舉了很多例子,來丟擲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篇文章的主題,便是用“動”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煩惱。“動”是為了讓我們有事兒去做,忙起來,才能寄託、解決我們心裡的愁悶。我那把“心靜自然涼”,常常掛在嘴邊的媽媽,終於給了反駁之機。一個心煩的人,如果整日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呆著坐著,心中的不滿情緒會越積越多。最終,可能會成為心中昏暗的陰霾。當我們心情煩悶時,應該動一動,以運動來發洩心中的愁悶。大哭一場,打掃房間,跑跑步,跳跳舞,做做其它體育鍛煉專案,找朋友聊聊天,等等。這些都能使浮躁的煩悶,那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一些小事情,變得有趣。而煩躁苦味的心情,便會雨過天晴,所有的煩惱便可一筆勾銷。

文章的最後,詮釋了一個道理。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個人生,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一個人的煩惱,不會改變你的人生,更不會改變這個世界。俗語講:愁也一天,樂也一天,何不快快樂樂過一天。

讓我們一起動動身子,活動起來,尋找些有趣的事吧!把煩惱拋在腦後。望著美麗的雪景,調整好心態。美好的明天,等著我們!

篇九: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擺脫

吳昊洋

在每個人的不同人生道路上,難免都會有歧路,將人帶到別的地方,離大道越來越遠。

這時,就要擺脫。那何為擺脫?如何擺脫?

朱老先生在第十封信中寫道:“擺脫為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一切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祕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祕訣。”在信中,朱老先生也舉了幾個他朋友的例子,一個叫禾的大學生討厭考試,但又每天準備考試。一個幼時同學喜歡上了一個女子,家人來阻止,不知到底應該捨棄哪一方,猶豫不決,整天叫苦連天。

以上這些人都是因為擺脫不開,並不果決。正如朱老所言:“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難,而事業也不能成就。”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可見也只有擺脫,做到果決,才能免除煩擾。

“生命旅途上的歧路,儘管千差萬別,但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有所舍,這是自然的道理。”正所謂,“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可也”。人去擺脫時,也要去想想哪個好處更大,更珍貴,對自己來說更有意義。比如,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印度當王子時,看見生老病死的苦狀,便恍然大悟,認為讓人們擺脫苦難比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國王更重要。於是,他把父親、妻子、兒女還有王位所帶來的榮華富貴全部擺脫開,遁入深山之中,靜坐菩提樹下,明心淨想解脫人類苦難的方法,最終建立了佛教。正因為他選擇恰當,擺脫了歧路,做出了比原本更有意義的事情。

只有擺脫得開,生活才不會成為一場悲劇。也許因為擺脫得開,你讓你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篇十: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孫欣悅

凡事有目的而行之無悔。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在孟實先生的年代,莫過於救國興國。他卻說,“在學者不言學”而“空談愛國”,結果就是“學廢工馳”,無法實現救國。引一句蔡孑民先生當時所言的“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我們當代青年讀書的本心便是愛國,卻也不是空談愛國,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而且既不能與社會脫軌,也不能過於“社會”而迷失本心。

那麼如何行動?我以往一直堅信“博學”方可成才,於是什麼都想嘗試,導致時間緊湊,生活充實,卻在閒下來之際突感茫然,就好比漫無目的地在大街遊走似的。孟實先生確實給我了思考的空間。他一方面肯定“博學”,批判當時許多開口就談“專門”、談“研究”的所謂“學者”,他說道,“‘專’也並非是任何人所能說的。倘若基礎樹的不寬廣,你就是‘專’也決不能專到多遠路。學問這件東西,要先能博大而後能精深”,正當我沾沾自喜,覺著自己與“大能”之觀點不謀而合時,他又以自身為例給我以告誡,他談及自己幼時的一位國文老師看出他不知擺脫的毛病,所謂“長槍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勝,汝才有偏向,姑發展其所長,不必廣心博鶩也。”這一番話讓我頓感心虛,博學是沒錯,只有學識寬廣了,才能從其中找出自己渴望並且無悔“專”進去的。然而有目的的博學,和無目的的廣而學之卻是完全不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選擇,當我們初臨世界,我們所需的便是博學而驅散這份陌生和懵懂,當我們對其全貌已有初步認知時,我們所需的便是專而精通某一二項於己、於社會、於國家有價值的趣事。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輔修與否或許可以從中得到答案。

談完行動,我又不禁感慨,我們讀書的心境當是如何?舊時的“三年不窺園,十年成一賦”之人何處尋?深通哲學的磨鏡匠何處尋?現在是否還有願為作一幅畫而自制顏料,數載方得一畫的悠然之人?孟實先生論道:“現代科學和道德信條都比從前進步了,哪裡還能迷信宗教崇尚俠義?我們固然沒有從前人的呆氣,可是我們也沒有從前人的苦心和熱情了。”我們讀書少了一份靈氣和怡然,多了一份責任和目的,我們應把讀書當做一件趣事,或者所謂讀書的“目的”才是我們學成之後的附屬品吧。

我們不是為讀書而讀書,也不僅僅是為國家而讀書,或許從中覓得一份快意,一分慰藉,如舊時所謂“得道”,這或許也不失為一種追求。

篇十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動與靜

方文航

自從讀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後,我懂得了什麼叫多角度分析,這本書令我收益匪淺。

朱光潛先生在此書中回答了當代青年的各種問題,由多方面去逐一回答,去解疑。如第二封信與第三封信“談動”與“談靜”。“鬱由於靜止,求洩的辦法在動。”是的,許多人的煩惱都是由於太清閒了,才有很多時間去煩惱,只要讓自己動起來就沒有時間去煩惱了。

而朱光潛先生在“談靜”中講到了“靜趣”以及“靜的修養”。是的,一個人的內心越空靈,就不會覺得物界不沉寂,同時也不會覺得物界過於喧鬧。這樣自能體會到趣味,這便是“靜趣”。而朱光潛先生在信中也說了“領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於天資,一半也由於修養”。有內在因素,也有外界影響,這便是“靜的修養”。

還在朱老先生所談的“多元宇宙”,看似十分深遠卻又貼合實際。正如書中所講,“戀愛的宇宙無法與道德的宇宙相容”。是的,道德與戀愛無法相容,社會當出現道德與戀愛衝突時,社會對戀愛者大肆詆譭,而這一點正合朱老先生的觀點貼合。

由以上可見,朱老先生目光深遠且富有洞察力,著實讓人敬佩。

篇十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嶽晨昕

在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用書信的形式,向青年娓娓道來了讀書、升學與選課、情與理等我們容易困惑的問題。“這十二封信啊,願對於現在的青年,有些力量。”在作者序言的最後一句話的祝願中,我抱著汲取知識,獲得力量的態度讀了這十二封信。讀過之後,發現這本書給予了我的心靈極大力量。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在談讀書中,作者說“但是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嗎?”當作者計算著一天都三四頁一年都好幾本書時,我深深感受到了每天抽一點時間讀書的必要性。在《開講了》當中,何鏡堂院士也對我們說過,他每天十一點鐘制完圖開始看書,看到了深夜一點,第二天正常七點鐘起床。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位位巨匠孜孜不倦在書海中遨遊的場景。是啊,我們真的抽不出一點時間讀書了嗎?我們有時間刷朋友圈,有時間打遊戲,真的就沒有一點時間讀書了嗎,還是對書籍的渴望遠沒有對遊戲的渴望強烈呢?這些話語對我的觸動很深,讓我開始思考應當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利用每天的時間讓自己更多吸取書中的精華,每天都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

此外,再談動靜中我明白了要行動起來也要能靜下心來,再談情與理中我明白了應兼顧理智與道德。“問理的道德迫於外力,問心的道德激於衷情,問理而不問心的道德,只能給人類以束縛而不能給人幸福。”真的很感謝先生的十二封信,讓我懂得在學工科之時也應當持有的那份對文學,對書籍的熱愛。

篇十三: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蘆睿菲

一本有分量的好書值得一讀再讀。就像研磨般,細細磨,總能磨出墨香。

於我,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便是一本值得細品的好書。其間很多的想法會讓人與之不謀而合,很多的建議使人讀罷如醍醐灌頂。在每一個時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會給我帶來應對當下問題的力量——

讀罷合卷之時,我還沉浸在朱光潛先生的說理中。文中那些精確而詳實的舉例折射著高閣智慧般的思辨光芒。待得心靈震顫處易潸然淚下。前面談動談靜更尤其談革命運動,分析的語氣剛強,字字珠璣,發人深思,有提神醒腦之感。因為書中字裡行間說盡古今中外的人文歷史,道明世事任務高貴媚俗。才覺醒:雖千萬人吾獨往也得堅韌與捨得。

朱光潛先生的書真的很平淡,沒有什麼優美的詞藻,但卻總在平常間蘊含著獨特的深意。這不只是本關於知識的書!它時刻展現著“不講道理,只講智慧”的精華特色。書裡的智慧,我覺得不是簡單地分享道理,更是經過磨礪的歲月沉澱。

“所謂救國,並非空口談革命所可了事。我們跟著社會運動家喊“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力已竭,聲已嘶了。而軍閥淫威既未稍減,帝國主義的勢力也還在擴張。朋友,空口吶喊大概有些靠不住罷了。“朱光潛先生對當時五四時期青年們的忠語良言哪怕在今天依然適用。現今中國,國泰民安。如何懂得借鑑朱老的忠告,如何切身實踐去身體力行,是我們現代青少年所需做延續的。吾輩青少年理應為祖國的繁榮獻綿薄之力。

也許你會問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世界不是我們能左右得了的!那我一定會建議你也來細讀慢品這本書。每個青年可以從自身做起,用自身去照亮身邊的人。做自己的燈塔。一盞燈塔的燈光是微弱的,但千千萬萬個微弱的燈光一定可以照亮山河人間。就像疫情之下,是無數個無私奉獻的身影逆風奔跑,才能迸發讓世界震驚的“中國力量”。就像河南暴雨,是無數個愛心人士自發捐款捐物資,把愛心作暖流注入那冰冷的水。

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是無數個優秀黨員無畏無懼,用身體用智慧架起了勝利的橋樑,他們扛起了黨的精神旗幟,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想起一段魯迅先生的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會考在即,於我而言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選擇。我深知,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做一些有難度的事以獲得成長。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提高能力,讓自己看得更高遠。不忘初心,步履不停。一方面,從小事做起,真正做有擔當的年輕人。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另一方面,我在學習中要不斷自省總結,借用覆盤思維,將遇到的失敗與不足重新梳理,以期未來的收穫滿滿。

生命長短不一,如果只有肉體的成長是可悲的。藉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我感悟到了人生真正的成長是打破思想的壁壘,解除心靈的禁錮,把才能運用於實幹。不必一日千里,但求每日比前一日有所進步。作為新時代中國的青少年,我當堅守本心攻克千難萬險,堅定信仰攀登理想高地,用所擁有的力量燃燒生命,成為未來的那座筆直燈塔!

篇十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悲劇造就完美

張語萱

那些過於理性的人都明白,在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十全十美。原因是人們眼中的完美過於平淡。

平淡是什麼?就像一本小說,只講主人公怎樣快樂地生活,面對的只有歡樂與美滿,那麼此書有何意義?我相信每個人曾經都有想過成為如此“平淡”的人吧。這一點也不現實,而且如果成為現實,人們終究也會有想要擺脫平淡的一天。“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你偏要把它一筆勾銷,不說你勾銷不去,就是勾銷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

“許多人因為人生多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悲劇並不代表他一定“背”到底。如果你想要擺脫,你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它,擺脫它,那麼這樣的結局一定是完美的、美滿的結局,但一定得有挫折與風險。就像前幾年很紅的一句話,“沒有風雨,怎麼會有彩虹?”所以我們應理所當然地去面對悲劇,並在悲劇中成長。

我身邊有很多自認為自己得了“憂鬱症”的人,每聽到他們“有苦說不出”的一段話時,我也會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但誰不會經歷悲劇呢?那些有故事的人都會經歷悲劇,甚至還活在悲劇之中。但他們還會以好的心態去面對眼前,去期待將會發生什麼。當然,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但成功人士即使遭遇悲劇,他們還是會笑著面對一切的發生。

悲劇才能造就完美的喜劇,人生有悲才不如此平淡。

篇十五: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

“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的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的一個世界。”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活在當下,珍惜分秒時光。在本書作者朱光潛老先生的帶領下領略生活之趣,生命之美……

一、讀屬於自己的課外書

關於讀書,請回答下列問題:“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工夫嗎?你應該還記得,孫中山先生,難道你比哪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還要忙些嗎?中學生究竟應該讀些什麼書呢?”在首封信中,朱光潛老先生就與我們談到讀書,具體主要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與讀者談及了他的觀點。上了中學課業繁忙,課餘時間稀少,時間確實較緊張,但要是真的下定決心要讀課外書的話,時間肯定是有的。其實,這不關時間的事,它只是個藉口,真正是看你決心與否。富蘭克林、孫中山等等文學家、科學家等,以及大大小小的工作者們,世間有很多比你忙的人,但他們依然總是抽時間來讀課外書,這正是因為他們有決心。決心是不會被時間沖刷的。再來談下書的選擇,正如作者朱光潛先生所說:“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我們要做的,是在那麼多的書中選擇屬於自己的那些課外書,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當你覺得無法抉擇時,便可以藉助專門學者、教授等的推薦,結合那些推薦書目再來選擇,或許會易多了。但絕不要完全依照著他人的推薦書目讀下去,那樣是千萬要杜絕的,最終會被那些加入了自己抉擇的人狠狠超過。最後,在這封信的末端,朱光潛先生向我們略提及了二點建議,第一,要分快讀與慢讀,兩種讀法二次閱讀一本有益的課外書;第二,勤動筆,記筆記,在精彩的地方寫下賞析或自己的看法。這兩個法寶雖然說著輕巧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卻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最終還是要靠有決心,肯堅持。

二、超效率與能力培養

“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這是第十一封信末,作者朱光潛先生對於現代青年的毛病,曾這樣慨乎言之。在這封信中,作者談及了“效率”問題。一個人擁有高效率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更加需要從根本上培養一種能力,否則做事也終究會很累、很難。在我看來,“效率”雖然是一個平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名詞,但卻很難有人能達到“高效率”。既要追求時間上的儘量少,還要保質保量,這可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在做事學習中一次次地高要求自我,一次次的堅持,當你達成此境界時,不僅做事輕鬆,效果也比他人好。而能做到此境界的人已經可以算是所謂的“高人”了。

三、缺陷與美滿

作者在最後一封信中談到了人生與我,提出兩種看待人生方法,其中在闡述第二種將自己置於後臺看人生的方法時,引用了另一本書中的一段文字,點燃了我的興趣。這本書是10年初所出版的《無言之美》,在附錄中也有所提及。在書中,作者曾說明一個道理: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怎麼理解呢?就比如說城市杭州,原本沒有地鐵,交通狀況不理想,出行不便。由此人們不斷開發,挖掘地下鐵路。至今,杭州地鐵多線已全面開通,在不久的將來杭州將被地鐵全面貫穿,這就是一個典例。原本交通不便的杭州有一個大缺陷,人們便思考如何補全殘缺,因此開通了地下空間,逐漸構成了交通完美。再說,曾經的中國是個弱國,更是被日本、美國等大國不斷攻擊、侵佔。中國武器簡陋,也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先進。因此,他國的一個炮彈射來,中國不僅被炸亂,更是沒有更好的辦法還手。漸漸的,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至如今已非常發達。不僅製造出了不少國產武器,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國家;還給其他國家來了個下馬威,美、日等國更是不肯輕易侵犯我國了。這個真實的國家戰爭故事,準確說明了有缺陷似乎也不是壞事,有時他還能助你一臂之力。讓中國從殘缺中,認識到了自我,不斷嘗試,創造希望。把中國從往日的衰敗,發展成如今也是世界強國之一了。像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不要活在因缺陷而感到失落傷感的自我裡,也不要因為美滿而受於“養尊處優”。人們應該為自己擁有殘缺而感到幸福,因為,缺陷與美滿二者總是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