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則:靜而止鬧 淡而消窘作文

【原文】

第二十七則:靜而止鬧 淡而消窘

潑婦之啼哭怒罵,伎倆要亦無多,唯靜而鎮之,則自止矣。讒人之簸弄挑唆,情形雖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蠻橫而不講理的婦人,任她哭鬧、惡口罵人,也不過那些樣,只要定思靜心,不去理會,她自覺沒趣,自然會終止吵鬧。好說人是非、顛倒黑色的人,不斷地以言辭來侵害我們,自己似乎已經被他逼得走投無了,如果不放在心上,對那些毀謗的言語,聽而不聞,那麼他自然會停止無益的言辭。

【註釋】

伎倆:把戲、花樣。

讒人:喜歡用言語毀謗他人的小人。

簸弄挑唆: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苟:如果。

【評語】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簡直無法和他講通,倒不一定是女人,“潑婦”只是一些不可理喻的人的代稱而已。因為古時女子多數無法受教育,所以便有一些不明理的女子,遇事不管體統,只會吵鬧。故此對那些不明事理的人,一概稱之為“潑婦”,也是可以的。這種人只是愚蠢無需與他計較,只當他的吵鬧是烏鴉叫,不去理他,他自討沒趣便會閉嘴了。最可厭的是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潑婦”只是吵鬧,這種小人卻專逞口舌中傷人,較“潑婦”無意義的言辭,更是厲害十分了,每每使人百口莫辯,被人誤會得走投無路。但是如果能不將這些利害放在心上,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日久,這些小人眼見尖酸刻薄的言語不能影響你,自然會閉上他的嘴了。何況,謊言終有拆空的時候,眾人自會明瞭,“說人是非者,即是是非人”的道理。因此,“不理他,看他如何”的淡然心胸,實在是現代人的“治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