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名人故事:孫雲曉-繼母是我的家庭教育導師1500字作文

上善若水,在我看來這是對母親的讚美。

教育家名人故事:孫雲曉-繼母是我的家庭教育導師1500字

極富智慧的老子僅僅留給世間五千言,其中卻多有對水的讚美,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作家林語堂解釋說,水是善利萬物卻又最不會與物相爭的。它樂於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每當我默唸這些千古名言,就會想起我的繼母,因為繼母的性格最接近於水,並且以此潤澤了我的生命。

勤勞而靈巧的母親溫暖了我苦難的童年

今年9月中旬,我將返回家鄉青島,為繼母慶賀92週歲生日。許多朋友不知道我的母親是繼母,常常驚呼我家有長壽基因。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我相信,從容淡定的性格和善待一切的情懷,肯定是繼母長壽的祕訣。

我的童年有兩大苦難,一是失去母親,二是飢餓難忍。1960年,5歲的我在幼兒園裡,家裡幾乎沒有饅頭和米飯吃,更不要說吃肉了,喝的粥也很稀很稀,米粒清晰可數。

我最難忘的記憶是,我和哥哥不管誰去盛粥,都會先盛出一碗米較多的,放在鍋臺上,那是留給母親吃的。自從生妹妹之後,母親一直在生病,非常需要營養,我和哥哥都懂得要孝敬母親和照顧妹妹。可是,連病帶餓的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年僅29歲!母親來自老家農村,本來沒有名字,近乎文盲的父親卻為她起了一個頗有詩意的名字叫趙愛領,可能是寓意愛情領她到青島的意思吧。

年輕的母親病逝,留下1歲的妹妹、5歲的我和9歲的哥哥,靠30多歲的父親一人拉扯著,日子的艱難與混亂可想而知。

大約兩年後,繼母來了。我記不清她來的細節,只是明顯地感覺到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有飯吃,有衣服穿,父親還有了那個年代不多見的自行車。

在我的印象中,繼母總是伏在縫紉機邊,夜以繼日地為全家做衣服,也為左右鄰居們做衣服。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最熟悉的聲音就是咔噠咔噠的縫紉機響。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很多人買不起成品衣服,往往是買來布料請人幫助裁剪。或許是因為給太多人家切實的幫助,或許是因為繼母總是細聲細語地說話與微笑,我們家在那片工人宿舍裡頗有人緣,使我們在飢餓的年代裡也能感受到某些人性的溫暖。

母親勤勞而靈巧,一些裁剪衣服剩下的邊腳料,都被她拼接成五彩斑斕的枕巾、坐墊或套袖,給孩子做的沙包更是不計其數。

輕言細語的母親成了我們家的“定海神針”

繼母識字不多,更沒有什麼理論,但她用自己的行為方式教給我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特別是如何化解矛盾,這可能是我最早感受到的教育藝術。

老子讚美水說:“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繼母走進我們的家,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足以驗證老子的理論。

我的父親14歲隻身從老家農村來闖青島,吃苦耐勞,才有了我們的家。但他沒有什麼文化,愛喝酒,脾氣暴躁,經常打孩子。我驚訝地發現,自從繼母來後,父親發脾氣的次數減少了,因為繼母從不與他大聲爭吵,總是輕言輕語地與他講道理,直到說得父親心服口服。

我們三兄妹有的在青春期,有的在兒童時代,豈能不犯錯誤?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捱過繼母的打罵,連高聲訓斥也沒有過。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繼母會把我們單獨叫到身邊,耐心問明白事情的緣由,仔細分析是非對錯,鼓勵我們勇敢面對。

有幾次,我在外邊與人打架。其實,少年時代的我不會打架,更不愛打架,但有時候碰上欺人太甚的事情,也會熱血衝頭與人拼命。心想,就算你厲害,能打我十拳,我至少也要讓你嘗幾下狠狠的拳腳。可是,父親卻不理解孩子,他絕對不允許孩子打架,只要我們打架回來,不管有沒有道理,都要捱揍,這令我倍感冤屈。有時候,父親突然火山爆發,繼母一下子難以勸阻,往往就用身體來護著我們。所以,繼母為保護我們捱了一些拳頭,這讓我非常內疚和感動。

儘管父親的火爆脾氣難以徹底改變,但我們的家越來越溫馨,並且逐漸形成了遇到事情講道理、論是非的家風。毫無疑問,這主要是繼母的功勞,繼母成了我們家的“定海神針”。當然,繼母非常尊重父親,大事小事都與父親商量,最後與父親形成一致的意見,由父親出面定規矩。

後來我成為教師,成為教育研究者,很多人說我是教育專家。其實,是繼母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家風,什麼是親子關係的溝通,什麼是家庭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