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名人故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誇美紐斯作文

1592年,誇美紐斯在捷克誕生,他以一生的教育實踐與研究,全面總結了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人文主義教育成果和教育經驗,提出了一套系統的教育理論,開創了班級授課制,帶動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革新,為近、現代教育理論奠定了基礎。

教育家名人故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誇美紐斯

時隔400年,重溫誇美紐斯的故事及其思想,是因今日之學校教育仍在沿用其教育思想,而他顛沛的人生也足以成為一本成長課本。

“兄弟會”的牧師與校長

12歲以前的誇美紐斯是幸福的。他誕生在摩拉維亞南部的一個村落裡,他的父親是“捷克兄弟會”一位受人尊敬的會員,所以他在家庭和公學裡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然而在1604年,12歲的誇美紐斯成了孤兒,被寄養在姨媽家裡。命運的打擊中斷了他在兄弟會初等學校的學習生活。

四年後,16歲的誇美紐斯在“兄弟會”的資助下進入拉丁文法學校學習。畢業後誇美紐斯被“兄弟會”選送到德國的赫爾伯恩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兄弟會選中該校,是因這所大學盛行加爾文派思潮,它和兄弟會的宗教觀點大同小異。大學期間,他在阿爾斯泰德(1588——1638)等進步教授的影響下,系統學習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義者的思想,接觸了新興的自然科學知識,瞭解了宗教改革以來各國的教育發展動向,探討了當時德國著名教育家拉特克和安德累雅等人的教育革新主張,為他後來從事文化教育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從那時起,誇美紐斯就開始收集資料,準備為祖國同胞編寫一本捷克語詞典和捷克文的百科全書。

1613年,誇美紐斯在歐洲各地旅行,終點為阿姆斯特丹。旅行歸來,即報名進入海德堡大學。這所大學跟赫爾伯恩大學一樣,在宗教思想的傾向方面,與“兄弟會”接近。但他在中途因病輟學,為了恢復健康,不得不易地療養。他從海德堡步行到布拉格,再由布拉格回到故鄉摩拉維亞。

誇美紐斯就這樣用旅行完善他的教育。這些旅行使他對於自然、民生以及各地風俗和語言的各種特點獲得了正確的印象。

1614年,22歲的誇美紐斯成為校長。他從海得堡徒步回國,被“兄弟會”委任為他的母校——普列羅夫拉丁文法學校的校長。他以極大的熱誠獻身於教育事業,開始研究教育改革。在這所學校裡,他在教育革新上作了第一次嘗試,參照克拉克的方法編寫了一本小型的語法指南《簡易語法規則》。

誇美紐斯24歲時,兄弟會推選他擔任了牧師職務。1618年,誇美紐斯被調到波西米亞的一個繁榮的城市富爾涅克城。除了牧師職務外,兼任兄弟會學校校長。

在這個城市裡,誇美紐斯把他的全副精力和注意用在自己的會友身上。除了一般牧師所擔任的慈善事業外,他還關心會友的福利,推行了當時還沒有人知道的養蜂事業。他熱情地教授學生,每到夏天即帶領他們出城,教他們認識和愛好自然。業餘時間則全部用於研究哲學和教育書籍。他特別注意研究西班牙哲學家和教育家路易·維夫斯等人的著作。同時學習繪圖,特別是地圖學。他畫了一幅很好的摩拉維亞地圖,於1627年出版發行,曾經多次再版,在17世紀被廣泛採用。

1618年,這是誇美紐斯一生中最後的平靜,天主教征伐“異教徒”的三十年戰爭爆發了,誇美紐斯開始了流浪。

亡命教育家

1618年,戰火首先燃燒到了捷克,因為它擁有最激進的新教徒。白山一戰,“天主同盟軍”打敗了捷克軍隊,捷克喪失了獨立,新教徒慘遭驅逐、流放,財產被沒收,人民遭屠殺;“兄弟會”倍受迫害。1621年,西班牙僱傭軍攻佔富爾涅克,並放火燒城。誇美紐斯的家產、藏書和所有的論文手稿化為灰燼,他本人倖免於難,帶著幾件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爾涅克。當時妻子懷有身孕,只好回到了孃家,跟父母暫居。

禍不單行。1622年初,戰爭帶來瘟疫,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染疫喪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戰爭奪去了祖國的尊嚴和妻兒的生命,也奪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時光。

誇美紐斯在這國破家亡的黑暗時代,傷痛祖國的沉淪,憤恨弱肉強食的掠奪戰爭,渴望和平、安寧、光明世界的到來。他以頑強的鬥志,站在鬥爭的第一線,同反動勢力進行了艱苦的鬥爭,成為反封建鬥士。1618年,他發表《致天國書》,以“被壓迫的貧民對上天的控訴”自稱,深刻揭露了種種不平等現象,他對上天控拆道:“不公平的是,那些人(富人)有無數的人世上的財物,而我們卻貧窮困苦,可是我們本來跟他們一樣都是你創造的1他們的糧食囤積滿倉,任憑老鼠齧食,我們卻淪為餓殍……”

1624年,德皇斐迪南二世頒佈了一項法令,把所有新教徒從捷克驅逐出境。誇美紐斯同其他“兄弟會”成員隱居在波希米亞的密林中,繼續從事救國活動,並進行教育研究,教導會員子弟。他們深信良好的教育是復興祖國和改良社會的主要手段。

1625年3月,“兄弟會”在杜布拉維查村舉行元老會,會議決定馬上跟波蘭取得聯絡,要求避難,並推選誇美紐斯為談判代表。為了“兄弟會”和祖國的利益,誇美紐斯冒著被捕的危險,來回奔波,終於達成了有關協議。

1627年,德皇再次下令,以天主教為捷克唯一合法的宗教,市民必須在六個月內公開信奉天主教,否則要被流放國外。因此,1628年2月,誇美紐斯同三萬多戶“兄弟會”家庭告別祖國,遷往波蘭黎撒避難。在離別祖國之際,誇美紐斯的心情極其沉痛,想到多災多難的祖國在異族的統治下痛苦地呻吟,可她的子孫們為了生存和圖強卻要離開她……,此時此刻,他怎麼也壓抑不住對祖國的熾熱感情,他憤然爬上高山,面對可愛的祖國,雙膝跪倒,淚如下,用赤子的熱淚滋潤著母親的心田:“祖國啊——母親,再見吧!”

隨後的13年,誇美紐斯棲身於波蘭,這段相對平靜的日子幫助誇美紐斯完成了幾部影響時代的巨著:《語言學入門》、《大教學論》、《母育學校》、《物理學概論》都完成於這個時期。其中《大教學論》一書奠定了誇美紐斯教育思想的基礎。

1641年,誇美紐斯應邀赴英國建立一所泛智學院,但因英國國內戰爭爆發而未能實現。1650年,他又應邀去匈牙利擔任常年教育顧問,辦起了一所泛智學校。1654年,誇美紐斯再次回到黎撒,繼續從事泛智教育研究。就在此時,三十年戰爭波及到波蘭,波蘭當政者懷疑捷克“兄弟會”支援瑞典人,遂將黎撒城付之一炬,捷克“克弟會”失去了最後的主要避難所。誇美紐斯的住宅、圖書館和他準備了40年之久的《捷克語寶庫》手稿毀於一旦。

也許由於首次駐留阿姆斯特丹有良好印象的原因,那裡商業的繁榮沖淡了戰爭的陰霾,讓流浪者找到一個寧靜而無偏見的棲息之所。晚年的誇美紐斯決定定居於此。1670年11月15日,顛沛流離一生的誇美紐斯帶著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在阿姆斯特丹逝世,終年79歲,遺體葬於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拉爾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