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5點應試策略

1、審清題意。考生寫作時一定要有強烈的審題意識。首先,要讀懂材料。如2009年大學入學測驗安徽卷的“彎道超越”,考生在寫作時要明確兩個方面,一是“彎道”,既可實指困難大、變數多的賽車彎道,也可虛指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關鍵點,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充滿著各種變化的因素,極具風險性、挑戰性,同時也充滿機遇。可見,這個“彎道”含有比喻義和引申義。二是“超越”,就是超出、越過之意,如超越障礙、解決疑難、走出險境等。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要在困境、轉型、變化的關鍵時刻,抓住機遇,戰勝自我,奮發向前。其次,要辨析概念,扣住題眼。如2009年大學入學測驗江蘇卷的“品味時尚”,考生在寫作時就要理解“時尚”的內涵,“當時的風尚,時興的風尚”,它的主要特徵體現在審美、創意、時興、有人認同和追求。考生可以選取“時尚”的事物、生活、理念來“品味”,也可以把“時尚”作為廣義的文化現象來“品味”。同時,要把握住題眼“品味”,寫作的重點要放在“品味”兩個字上面,“品味”就是“仔細體會,玩味”。最後,用好提示語,把握好材料的感情導向。如2009年大學入學測驗江西卷的關於蔡銘超以高價拍下銅獸首的材料,考生就要全面地把握材料所含資訊,體會命題的含意。材料中的資訊要點有四:(1)國人強烈反對拍賣圓明園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銅像;(2)佳士得拍賣行仍將其在巴黎拍賣;(3)蔡銘超高價拍下這兩件文物,但事後拒絕付款,造成流拍;(4)人們對此有種種議論。通過對資訊的整合分析,就可以揣摩出命題人的意旨,就是要考生對文物造成流拍、稱了國人之願的蔡銘超的行為發表支援性、肯定性看法。只有把握了這個主旨,下筆才不會跑題,觀點才不會偏離題意。試想,誰要是逆國人之願去對蔡銘超發表批判性、否定性的觀點,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

2012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5點應試策略

2、積累素材。貫穿整個複習過程,應堅持不懈做好的一項工作,就是強化素材的積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缺少豐厚的積累,考生是無法寫出文質兼美、大氣磅礴的文章的。考生應注意積累如下八個方面的素材:(1)鋪敘美好的親情和友情的;(2)描摹美麗的景物和感人的場面的;(3)關注現實生活的熱點的;(4)熱愛有品位的文化藝術的;(5)省察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的;(6)歷練人生觀念、思想方法的;(7)瞭解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的;(8)展望、預測美好的未來的。同時考生還要明確素材積累的多種途徑。如對“借”這一素材就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積累:

從課本:(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2)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從生活:船要遠航,離不開帆和槳,帆使船藉助風力,槳使船產生動力。

從自然:(1)紫藤蘿和牽牛花,雖然沒有挺拔的軀幹,卻憑藉枯樹和籬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籬笆和枯樹,本無美麗可言,卻憑藉牽牛花和紫藤蘿,成就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月亮本來是不發光的,它藉助太陽光才有了自己的陰晴圓缺。

從歷史:(1)諸葛亮巧借東風;(2)蕭規曹隨。

從名人名言:如牛頓說:“我之所以比笛卡兒看得遠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搭建結構。好多時候老師都對考生講,大學入學測驗時要帶著“作文”進考場。這說的不是準備作弊,而是要求考生在進入考場前,心中要明白自己熟悉的文章結構。最基本的要掌握記敘文、議論文兩種體裁常見的結構方式。如記敘文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線索串珠式、時空貫穿式、畫面組合式、穿插回放式和巧設懸念式。議論文常見的結構形式有:並列式、總分式、層進式和對照式。有時考生不光要掌握這些大的框架結構,還要細化到每一個段落,如議論文的主體部分如何進行論述。好多考生只會用簡單的觀點(分論點)加材料來論證,缺乏分析,沒有把觀點和材料有機地連線到一起。這就要在平時做好建構,如下面的例子: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門”。(論點)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貧寒人家。范仲淹兩歲喪父,幼時讀書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吃到;司馬光亦出身貧寒;明代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蘇聯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濟;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去打工,還供姐姐讀┦欏…(列舉論據)這都是幼時曾貧困而後來成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門”是他們植根的土壤,也就是這塊貧瘠的土壤使他們不斷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成為參天大樹,開出燦爛之花。由此看來,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擺脫貧窮的信心和鬥志。窮則思變,貧窮就要奮發圖強,越是貧困越能激勵人奮發上進,這又何嘗不是一筆財富呢?(分析)

上面這則材料就做到了觀點和材料的有機連線,對論據的分析和闡述使論點鮮明。

4、優化語言。語言要有文采,這是發展等級裡的要求,“有文采”就是要求作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但並不是一篇文章中這幾個要求都要具備,其實只要有一個亮點,就能使文章出彩。如引用名言警句,與歷史名人的故事相配合,如果運用自如,恰到好處,也能顯示出考生的語言功底,增強文章的厚重感和可信度。如2009年某安徽考生的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轉彎之後,是個春天》的片斷:

青山相伴,濁酒相隨,菊花相依,歸隱山林,自成樂趣,享受恬靜幽雅的自然風光。陶淵明是一個成功者,他能無畏而平靜地離去,釋然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他走進青山綠水間,在竹籬茅屋下,秋菊小徑上,自酌一杯淡酒,緩緩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寧靜,享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靜謐致遠。或許,他真的屬於自然,他熱愛自然,喜愛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品格,最終使他與仕途無緣,成就了他的文學夢,迎來了轉過彎道之後的燦爛春天。

文中四次引用陶淵明的詩文名句,印證了陶淵明的成就,這些表現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技巧,很有說服力和表現力。

5、打造亮點。大學入學測驗作文不比平時作文,由於閱卷時間緊任務重,又因為考生的作文內容和形式往往雷同,閱卷老師一直處於疲憊狀態,這就要求考生作文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這樣分數就有可能上去了。那麼如何打造亮點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1)以漂亮的卷面“迷住”閱卷老師的眼;(2)以閃亮的標題“煽起”閱卷老師的情;(3)以靚麗的“鳳頭”激起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4)以優美的文筆打動閱卷老師的心;(5)以精彩的“豹尾”勾住閱卷老師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