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事材料:普京為什麼受歡迎?作文

XX年4月23日,葉利欽,這位76歲的政治老人的離去,令人不自覺地想起蘇聯解體後那十餘年的風雲變幻,而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慧眼識普京,以及他那出人意料卻非常精彩的政權交接。
  而普京,也確實沒有辜負他的厚望,在短短几年間便改變了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的尷尬處境,不再茫然四顧,而是步伐堅定地走在復興的道路上。
  普京為什麼受歡迎?
  普京給我們講的,是一個關於吸引力的故事。
  在XX年出版的政治自傳中,普京曾生動地講述了一個童年時代的故事。在聖彼得堡自家簡陋的公寓裡,他看到一隻走投無路的老鼠。那隻老鼠危險而瘋狂地攻擊任何靠得太近的人。這一場面銘刻在年幼的普京心中。年幼的普京得到的一個教訓是:絕對不要讓自己陷於困境。
  在多少年後,普京從葉利欽手中接過日漸消瘦的俄羅斯時,他又一次想起了童年的故事。不同於“斯拉夫意識”強烈的葉利欽,年輕而又目睹蘇聯(俄羅斯)衰變的普京深刻地瞭解俄羅斯的弱點——在蘇聯體制下,該國經濟已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
  彼時的俄羅斯,就像一隻茫然四顧的老鼠,絕望地尋找著出路:在8年裡經濟減少了一半,剛剛經歷了最可怕的金融危機,國家的預算水平與美國的一個大城市差不多,半數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下,人們一連幾個月領不到工資和養老金;地方上各自為政,寡頭大肆掠奪財富;情報機關被各種改革搞得混亂不堪,軍隊紀律渙散,核潛艇在港口生鏽,戰略核力量有可能垮掉。
  就在普京上臺不久,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失事了。事件發生後,讓全俄羅斯都感到悲涼。而西方媒體還諷刺說,俄羅斯人連保修核潛艇的費用都不足了。與此同時,車臣又在此爆發騷亂。
  對一個年輕的領導人來說,他需要重建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難道還有比這更繁重的工作嗎?
  普京當然不希望俄羅斯成為一隻走投無路的老鼠,他希望俄羅斯成為一隻富足、悠閒的老鼠,就像迪斯尼中的米老鼠一樣,聰明、可愛、放鬆,並因此而擁有巨大的無形資產。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領導人,該如何力挽狂瀾呢?
  普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受人尊重、討人喜愛的新政治家模特,堅強、穩重、聰慧、優雅,充滿男子漢氣概,同時也靈活、坦誠、謙虛、務實,為國際社會所矚目。
  這與垂垂老矣的葉利欽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讓俄羅斯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看看俄羅斯(蘇聯)歷史上受歡迎的領導人,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有個性,有活力,果敢、堅強。從彼得大帝,到列寧、斯大林,以至普京,都有這個特點。
  更重要的是,像列寧一樣,普京也具有贏得社會認同感的非凡能力。如俄羅斯學者奧·克雷施塔諾夫斯卡婭所言,普京就像舞會上的灰姑娘,出生貧賤,只是偶爾進了克里姆林宮!人們對他的說話腔調有好感……他善於開玩笑,但行動起來卻十分果斷。並且,他的克格勃生涯被神化了。
  民意測驗時,人們說得最多的是,“他是一個正常的人,支援他錯不了”。
  一個人能讓人感覺親切,但又有幾分神祕,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前者,使人萌生認同感,後者則激發了人的好奇心,而這些,都是話語權的重要來源。
  對此,美國總統競選顧問拉爾夫·裡德曾感慨地說:“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像個愛情故事,它的誘惑力在於神祕。沒有神祕,就不會有魅力。”因此,一個強有力的總統往往要有神話伴隨。
  不僅如此,俄羅斯人還喜歡普京的強硬態度,他的辦事果斷和他那有時刺耳的語言。
  其實,在任期的最後幾年,葉利欽一直都在四處尋找可能的繼承人,總理一職簡直就像走馬燈一樣換個不停,直到普京出現。而普京能留下來,則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他比其他人更強硬、更尖刻、更堅定。他在實現一個目的時非常準確和堅定。
  葉利欽之所以發現普京並委以重任,還有一個頗為傳奇的故事。
  在自己的回憶錄,葉利欽講過一段關於普京神奇的故事。那是在1994年10月,葉利欽接受了列寧格勒州州長的邀請,去參觀郊外的狩獵場。隨員不多,都身著迷彩服,拿著獵槍。
  其間,葉利欽注意到一個遲到者,“迷彩服非常合體,一副軍人儀態。他持獵槍的姿態非常自信,緊緊地抱著,就像擁抱一個心愛的女人。”聖彼得堡市長對葉利欽介紹說,那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爾,開會不太守時,但非常可靠。
  就在聊天的過程中,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從灌木叢中,突然走出一個龐然大物,轉動著眼睛,用蹄子扒拉著落葉,一步步地向葉利欽等人逼近。
  危機時刻,葉利欽坦率地說,野豬的突然出現使大家都驚慌失措,當時由於他講話時太激動,眼鏡掉在了地上,結果10個隨同人員都鑽到了桌子底下找眼鏡,唯獨沒人對野豬做出反應。
  這時葉利欽側目看到,普京沒有往桌子下鑽,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端著獵槍在一旁站著,隨後聽到兩聲槍響,結果,這個“總是遲到的普京”擊中了野豬的心臟,救了葉利欽。
  比保鏢還保鏢。
  普京給葉利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葉利欽看來,這是一個強硬、不妥協和思維敏捷的人,而莫斯科恰恰需要這樣的人。後來的一切就像冥冥中安排好的那樣,“命運終於使普京來到了首都”。
  好的領導讓人踏實
  事實上,從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將近20時間裡,俄羅斯人一直都活得很不踏實。葉利欽是想讓俄羅斯人踏實,但還是沒做到。這也使俄羅斯人在內心深處,都在渴盼著一個讓人踏實的領導到來。
  好領導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未必認得出來。
  普京被葉利欽任命為總理時,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又來了位過客。因為此前總理換得實在太勤了,人們漸漸地都不抱希望了。
  但這次,真的不一樣了。剛剛上任,就遇到了車臣危機,與以往一些優柔寡斷的政治家不同,普京當機立斷,重拳出擊,很快就化解了危機,也迅速樹立起他的強人形象。
  在以後的日子裡,俄羅斯人多次領略到普京的風采。
  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中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曾經人們嚇壞了,而這時卻有一個保衛者站了出來:他表現出滿懷信心,答應要嚴懲犯罪分子,開始嚴厲和無情地行動起來。他體現了不怕威脅的權力,他對問題不是害怕,而是著手去把它們解決,他不垂頭喪氣,不唉聲嘆氣,見困難不抱怨,而是去幹,把一切搞好。
  在抱怨成風的世界,一個從不抱怨的領導人,真的與眾不同。
  以XX年人質危機為例。當時,看熱鬧的部分西方媒體和人權組織在質疑著俄羅斯政府的行動,但普京卻沒有理睬,而是採取了積極和果敢的應對措施。
  10月26日晚,普京在國家電視臺發表宣告為人質傷亡道歉。28日,在莫斯科市內各處的電視大螢幕上,都以黑底白字打出了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時的一段直接引語:“我們沒能解救他們(人質)所有人的生命。請原諒我們。讓我們與對死者的懷念同在。”
  普京的誠懇態度贏得了人們廣泛的讚譽。在大多數俄羅斯人看來,普京與那些逃避責任的政客截然不同,他是一位有膽識、有責任感、有人情味的政治家。輿論調查顯示,85%以上的俄羅斯公民贊同普京在莫斯科人質事件期間採取的行動。
  讓冷嘲熱諷的西方人意外的是,“對死難者的懷念使我們更團結一致”——普京的這句話——開始在俄羅斯民間迅速流傳,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信賴和支援,而民意也變得更加傾向於反對車臣獨立。與此同時,俄羅斯政府也正式對人質危機中的種種疑慮做出解釋,通過公開而不是掩飾化解了可能會對俄羅斯政府不利的傳言和誤解。
  透明在這裡戰勝了躲藏。
  普京的作為,讓很多西方領導人都感到汗顏。研究過領導心理學的人都清楚,當成功和失敗的機會各佔一半時,人是最難下決心的,因為很少有人敢於對此或者說對失敗負責。
  而在議會體制培養出的政客中,敢於負責的人並不是很多,除了態度曖昧外,西方傳統政治生活中的另一方面特色是妥協,政治家們不喜歡做決斷,並總是推遲做決斷,除非被逼無奈。
  這一點,在日本和義大利等國體現得尤為明顯。只要有可能,一個政治家就儘量做一個妥協的決斷,一個不會冒犯任何人或有損任何利益的決斷。而且,政治家喜歡推卸決斷的責任,以便出了問題時能儘量地減輕指責。
  但普京卻完全不同,他敢於做決策,也勇於負責任,這一方面與俄羅斯的政治傳統有關,另一方面則與普京的個人經歷特別是在克格勃時的經歷有關。而正是這一點,深受俄羅斯人的喜愛,也得到了葉利欽的青睞。
  從小看大,3歲看老。
  普京回憶上國小一年級前的一場街頭“惡鬥”時說:“我明白了,對於任何攻擊或侮辱,自己必須迅速還擊;我還學會了,如果要想贏得勝利,就必須放手一博,就當是背水一戰。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頭完成的。”
  普京的同學老師在形容孩童時的他時,共同的印象是,他外表脆弱、情緒多變、從來不害怕挑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普京學生時代的好朋友維克托·布里森科說:“他從來不害怕任何人。”布里森科形容普京打架時,從來都很認真、拼命。普京的一位老師更是形容他打架時像一隻“小老虎”。
  事實證明,普京受歡迎與年輕、英俊無關,而在於個性和活力,女人喜歡有個性的男人,男人也佩服有意志力的英雄人物。
  一般來說,要在需要的場合和需要的時間出現才有魅力,而普京恰好是這樣的人,如媒體與學者所評價的那樣,“和俄羅斯政府一貫的做法不一樣,他開始履行諾言。”
  普京的出現不僅帶來了政治力量的團結氣象,也帶給俄羅斯人民以自信和希望。在普京之前,尤其是戈爾巴喬夫時代,俄羅斯人飽嘗了領導人善變之苦。下午說的話,第二天早上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好像是晚上喝酒給沖掉了一樣。這其實也是奧巴馬在執政“蜜月期”之後所面臨的尷尬,嘴上的太多了,落實在行動上的太少了。
  這其實也正是俄羅斯婦女將普京視為理想丈夫的原因所在。
  普京的活力也討人喜歡。儘管普京經常每天睡得很晚,但卻從來都起得很早。洗漱完畢後,普京先在熹微的晨光下做30分鐘運動操,然後再練上一陣子柔道,接下來,還要再游泳20分鐘。在一個多小時的鍛鍊之後,他即驅車去克里姆林宮上班。
  也許正是由於普京注意鍛鍊身體,他才能在一天裡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而他身上的充沛精力和勃勃生計也暗示和激勵了俄羅斯人。這也讓那些成天喝的醉醺醺的俄羅斯男人相形見絀。
  其實,這也是當年小布什很掏許多美國人喜歡的原因之一。像普京一樣,布什身上也有一種安然和從容的氣質,即便是在“9。11”之後,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仍然是每天晚上9:30到10:00之間上床,仍在早上5:30起床,保持7個半小時的睡眠;仍然悠閒地吃午飯,每天在傍晚6點左右就離開橢圓形辦公室,然後在腳踏車上鍛鍊一陣子……
  良好的生活習慣真的能鼓舞人。如美國媒體所感嘆的那樣,布什的這種心態對周圍的人和普通民眾有著很強烈的暗示作用,讓他們感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沒有什麼能夠奈何美國的安定與繁榮,也正是有著這種自信和樂觀,民眾才會繼續快樂地購物,經濟才會迅速復甦。
  普京也是一樣,他的良好的生活習慣,穩定的家庭生活,美麗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他對部屬的信任,對普通民眾的友善,都深深地打動著人。
  普京送手錶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XX年9月14日,時任總理的普京參觀了圖拉(莫斯科以南)的一個兵工廠
  在參觀過程中,一位名叫維克多·扎加夫斯基的工人突然對普京說道,“弗拉基米爾,您也許是不是要送給我什麼禮物當作紀念?”
  普京當時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做出了一個姿勢表明自己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送。但普京隨後又問這名工人他想要什麼禮物。
  這名工人半開玩笑地回答說,“也許你的手錶可以。”
  經過短暫的停頓,普京取下了自己手腕上的手錶並送給了這名工人。
  普京送出的這塊表是著名的瑞士寶珀表,目前的售價為5500英鎊(約合6。24萬元人民幣),大約相當於普通俄羅斯人一年的工資。
  做人要像人,做領導不要太像領導。
  普京的這一富有親和力而又有幾分憨厚的姿態,贏得俄羅斯媒體滿堂彩,也讓很多國外的民眾羨慕不已。
  不過也有副作用。據說,在一些地區,領導下去視察之前,務必要將渾身檢查一番,看看有沒有超過100元的東西,生怕讓基層的維克多大叔要將過去。聽到這個傳說,俄羅斯人幸福地笑了。
  一顆露珠裡有一個世界。
  鏡子裡的俄羅斯
  在XX年普京即將告別總統寶座之際,許多人會想起普京來到克里姆林宮的情形。
  這其實也是當年里根及克林頓離開白宮時頗為欣慰的事情。不僅人們的錢包鼓了起來,整個國家都精神了許多。
  更重要的是,看到普京,俄羅斯人還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曾經的輝煌歲月。
  作為一個跨世紀的領導人,普京既承繼了俄羅斯的傳統,又有別於他的前任。顯而易見的是,普京不同於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對同美國和西方的關係不抱幻想。
  普京很清楚自己和俄羅斯的路:對一隻老鼠來說,有了糧食,就有了安全;而對一個國家來說,有了繁榮,才有了尊嚴。喜愛柔道的普京深知,許多時候,退就是進,守就是攻,而一旦發現機會,他也絕不放過。
  骨子裡,普京是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意識和民族自尊心的人,從這點看,他是不滿意葉利欽時期的那種衰落現狀的;但在現實中,他又是一個頭腦清醒、非常務實的領導人,他深知,在21世紀,影響力來自於經濟實力而不只是導彈的多少,沒有經濟,什麼都談不上,而為了發展經濟,就必須做出一些妥協,當然這些妥協也決不是“免費”的。
  普京的智慧還在於,他能夠實事求是地選擇俄羅斯要走的路。在他看來,即使在世界上其他國家行得通的方法,也可能不適合俄羅斯。出於這種認識,普京提出要走有俄羅斯自己特色的路。
  而為了走好這條路,普京在上任的最初兩年,實行韜光養晦的戰略。
  就像列寧、斯大林多次為了贏得時間和空間而進行妥協一樣,普京以其剛毅和隱忍,為俄羅斯的復興贏得了安全的氛圍、投資的信心和重新崛起的時間。而更重要的是,普京給予了俄羅斯人他們最渴望的東西——穩定。
  喜歡釣魚的普京深信,只要有耐心,假以時日,是一定可以釣上魚來的。可以說,在上臺之初的幾年裡,普京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油價上漲,俄羅斯的經濟復甦,美國被羈絆在伊拉克——這也使得普京沒過多久就可以大聲對美國說“不”了。
  普京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就是喚醒了俄羅斯的民族意識,激起了民眾為了光榮與夢想而奮鬥的強烈情感。
  很快的,一種輿論氛圍開始形成: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把現總統的業績與言論同前任總統的經驗相比較,也會同理想中的俄羅斯總統(帝王)相比較。而理想中的領導往往是具體的歷史人物,如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斯大林。
  那麼,是什麼東西把這三個截然不同的人聯絡在一起的呢?
  是戰無不勝、權力無限、長期統治以及他們統治期間俄羅斯實力和版圖的增大。這也意味著,普京若想保持起先只是自然產生的高支援率就得向這些人物看齊。從某個時候起,這也便成了克里姆林宮的實際任務。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麼是健康。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有其特別的傷感:曾經與美國對峙的大國蘇聯不復存在了,而在葉利欽時期只能追隨美國的窘境,更是傷了俄羅斯人的自尊心,同時也喚起了俄羅斯人對大國復興的嚮往。
  可以說,嚮往大國的心情是從沙俄時期延續至今的俄羅斯民族特性。用西方學者的話說,俄羅斯人的思維選擇了強悍斯大林,創造了強大的國家。而出於對葉利欽的不滿,作為“強大俄羅斯的象徵”,斯大林再次吸引了俄羅斯人。
  民意在釋放,普京在靜靜地聽。
  對民意無動於衷的人,終會面對無動於衷的民心。普京很清楚這點,因而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了“重建強大俄羅斯”的口號,由此也贏得了俄羅斯人的絕對支援。在這種民族復興之夢的憧憬下,普京很清醒地抓住了兩大方面,一是打擊寡頭,二是提振經濟。
  事實證明,這兩點做得都很到位,也十分地注意力集中。
  如果說,人們在普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強國之夢,因而產生共鳴的話,普京的質樸和真誠,則如鏡子,彷彿使人看到了自我,親切而自然。
  對此,就連公共關係專家都感慨道,普京掌握了能夠深入普通人人心的語言技巧。
  首先就是真誠,即承認實際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一種十分簡單的方法,但在臺上的政治家卻用得很少。反觀普京,在第一任期就公開說,俄羅斯存在著官僚為所欲為、尖銳的人口危機以及遠東和西伯利亞脫離俄羅斯的危險。
  雖然普京沒有說出什麼新觀點,但是在他之前,這樣的級別乃至更低的級別的領導人卻從來沒有提到過這些。後來,普京又談到貧窮、腐敗、犯罪現象猖獗,談到兒童無人照看,還有其他許多問題,包括富人的收入過高、不公正等等。雖然此後多數富人的收入未見真的減少,但普京的這席話還是贏得了人民的支援。
  其實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滿足,有時並不要求你立馬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但只要當局不隱瞞這些問題,就已經很滿意了。
  普京為俄羅斯團結和統一所做的努力,也為民眾所認同。正如他在國情諮文中所說的,“如果我們的社會四分五裂,如果各自都只考慮狹隘的小集團利益,俄羅斯能夠抵禦這些威脅嗎?我相信,不團結就不能應對這些威脅。”普京的這些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俄羅斯人,也使得俄羅斯在普京以及梅德韋傑夫時代,無論遭遇怎樣的挫折(從恐怖襲擊到大火),都能充滿信心。
  這也正是俄羅斯政治家丘拜斯所感嘆的地方:普京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本領——無論誰和他進行一番交談後,臨走的時候都會相信總統是站在他那一邊的”。這種質樸與親切,也正是普京的魅力和存在價值所在。
  在經歷了改革劇痛和多年的社會震盪之後,俄羅斯最需要的似乎正是一個能夠凝聚起民族精神和各方力量的政治人物,他也許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完美,但卻非常真實和“有效”。
  普京也十分會做人。XX年3月11日,日本發生8。8級特大地震,日本境內所有核電站全部關閉,這將影響日本三分之一的電力供應,也將增加日本對液化天然氣、煤炭等其他能源資源的需求。見此情形,俄羅斯總理普京立即下令,如果日本有需要,俄羅斯可立即向日本緊急提供15萬噸液化天然氣和煤。
  在危難關頭,這種表現無疑會讓日本人深有觸動,也會提升俄羅斯國際形象,同時,也會讓俄羅斯提氣。在日俄關係因北方四島問題而緊張的背景下,這樣做,確實顯得大氣,有大國風範。
  一個領導者的話語權從哪裡來?看看普京就知道了。

寫作時事材料:普京為什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