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會考心理輔導:沒有動力和熱情怎麼辦作文

剛剛開學不久,一位熟識的老師便找到我,希望我見見她上國三的外甥女小婧。“她最近情緒很不好,也沒什麼具體原因就說不想上學了。”莫名的煩惱,到底為什麼呢?
  小婧如約來到諮詢室,在對著門的沙發上坐下,放下書包。她的神色中有好奇、茫然,也有緊張。
  “聽說你最近心情不太好,能跟我說說原因嗎?”我衝小婧笑了笑,輕聲問道。
  “嗯……我覺得上學沒什麼意思。我也知道國三了,學習該抓緊了,可就是提不起精神來。”小婧一字一頓地說著,語速比較慢,怯怯地看著我。
  “想學但是沒有動力和熱情,又面臨著會考,我能體會你心裡那種又著急又不安的感覺。是某門科目感覺吃力,還是成績總上不去,越來越沒有自信心?”
  “都不是。學習對我來說不成問題,雖然我的考試成績起伏比較大,不過我知道,這次沒考好,下次只要努力成績就能上去。而且,我認為學習也沒那麼重要。”
  小婧告訴我,從國小開始一直到現在——在重點中學上國三,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基本沒讓老師、家長操過心。但為什麼一個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會覺得學習並不重要呢?在她目前建立的價值體系裡什麼才是更重要的呢?
  “看來,你在學習上還是挺有自信的,覺得自己能夠把握住。那麼,對你來說什麼是更重要的呢?什麼事讓你覺得沒有把握,甚至影響到你的心情?”
  “我就是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說話。跟同學在一起時,我總是不知道該不該說話,也總擔心自己會說錯。看到同學們一夥一夥地在聊天時,我也很想跟他們一起聊,可是我不敢。所以,下課了,我就一個人待著,每天上下學也是獨來獨往,在班裡沒話說。”小婧的眼圈泛紅了。
  “你是說你不太善於表達,還是說同學們不太願意與你交流?”
  “同學們都不愛聽我說話,有時,我也想鼓足勇氣說兩句,可我一加入他們交談的圈子中,他們就誰也不說了,看著我。所以,通常在這種時候我就不說話,只聽他們說。”
  “哦!你是說,是大家的問題,同學們不接納你?”我想幫小婧進一步澄清。
  “也不是。我老說錯話,語無倫次,而且聲調或高或低,聲音時大時小。那時我就很尷尬。再有,我不知道人家是不是重視我說的。”小婧慢慢地回答著,淚水像決堤一樣流了下來,那神態顯得非常無奈又無助。我想,她一定將這些對同學的疑惑和對自己的不滿壓抑在心中許久了。
  小婧告訴我,小時候並不關心同學關係這些事,除了學習就是玩,什麼心事也沒有,挺高興的。上國中後,她開始在意同學是怎麼對待她的了,但因為很快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兩人平時形影不離,她也就沒關注跟其他同學的關係。直到這個唯一的朋友上學期去了德國。為了不顯得太孤單,小婧也想多跟同學交流,但她發覺自己沒辦法跟同學正常說話,因為總擔心人家是不是願意聽、能否認真聽她說話。心事重重影響了表達,所以,同學有時說她怪怪的。
  “生活在一個班集體中,你想主動走近更多同學,通過交流讓彼此關係更親密,這是很正常的想法,也是好友走後你會出現的內心變化。但是你不太確定別人是怎麼看你的,能不能接納你、重視你,你又特別渴望得到這些,所以,在溝通時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了別人對你的態度上,而不是表達的主題和內容上,再加上太急切、太緊張,所以才出現你說的那些狀況。這件事成了你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甚至壓抑了你上學的熱情,對嗎?”我說。
  “對,我就是不知道同學是不是都喜歡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讓別人瞭解我、喜歡我。”
  “在同學心中,你是個什麼樣的學生?”
  “我不知道。”
  “那麼,在爸爸媽媽的心目中,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好學,對很多事物感興趣,乖巧聽話,單純天真。”小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看來,他們很喜歡你了?”
  “是的,家裡所有人都很喜歡我,所有人對我都特別好。”說到這裡,小婧的情緒明顯好了很多。
  原來,小婧從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每天一家三口,加上姥爺、大姨夫妻、小姨夫妻,除了上班上學的時間之外,總要聚在一起,做飯吃飯、聊天看電視。小婧大姨的兒子早已成家立業,小姨婚後還沒有要小孩,所以,自小婧出生後,一家7個大人都把目光投注到了這個孩子身上,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給予小婧關注和呵護,從飲食起居到學業愛好,從物質需求到情緒變化。“有一次,我喜歡的一種名牌運動鞋出新款了,我爸二話不說,帶著我一下就買了3雙回來。還有一次,我和我表哥都病了,我大姨帶著我去了醫院,只順便給表哥買了點兒藥。”
  我知道,小婧的教育歸我那位熟識的老師管,為了照顧外甥女,她想方設法把自己調進了小婧就讀的那所重點中學。
  “你平時最願意和誰交流呢?”
  “跟我媽。她比我爸成熟、會說話,她總是知道我想聽什麼,於是她就說什麼,好像特別理解我。我爸就不太會說話,直來直去的,他也處不好同事關係,我們挺像的。”
  “你生活在家人的關愛中,真的很幸運。但在家以外的任何一個團體中,可能都不會有這種無條件的、無限主動的接納與愛,想要什麼有什麼,想聽什麼話說什麼。”
  “那我該怎麼辦?”
  我給小婧佈置了一項作業,讓她去採訪班中同學,一是為增進她與同學的互動,豐富交流經驗,再就是幫她發現別人眼中的自己,引領她有意識地做一番自我探索。
  第二次來到諮詢室時,小婧看起來心情不錯,語速快了起來,語調也稍稍高了一些。
  “我問了班裡80%的女生,只有一次遇到了麻煩,是第二次才問出來的,我有點兒發憷!”
  “那同學是怎麼評價你的呢?”
  “她們說我是個單純、可愛的小女生,還很樂觀。”小婧解釋,是因為自己從不關注班裡的是是非非,也從不為考試的事發愁,同學們才這麼說的。
  “她們還說我有主見,這是我沒想到的。”
  “有時候,我們就是要透過別人的觀察來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可能你在言談舉止中給大家留下了有主見的印象,但你自己卻不太確信。你身上還有一些是同學們沒有提到但你自己很看重的特點吧?”我希望幫小婧對自己有更多發現,帶著適度、恰當的自我認同與同學交往,而不是一味希冀別人的關注與重視。
  “努力。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是個努力的人。”
  “哦?你最近在為什麼而努力呢?”
  “騎車上下學呀,有兩天沒做到,因為起晚了。”小婧不好意思地說。原本上下學都由爸爸或媽媽接送的小婧,近一階段在按照我的要求與同學結伴騎車上下學。
  “沒關係,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任何改變都不是容易的事。同學好約嗎?”
  “還好,有時下學約不上就自己走。最近我發現,原來那個好朋友,雖然我們整天在一起,卻是我老粘著人家。我一直覺得我對她非常好,把自己家的書拿給她看,我爸給我買的什麼好東西都跟她分享。可現在才發現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怎麼看我的。”
  “我理解,那是因為你朋友不多,你很想總跟她保持這種親密關係,但你是否也因此忽視了與更多同學的溝通、交流?”
  “我想是吧。我注意不到更多的人,我覺得有一個人願意跟我在一起已經很好了。她原來也有很多好朋友,後來她都不怎麼跟那些人在一起了。現在,我又有了還不錯的朋友,但不那麼親密了。想自己待著也行,想在一起也行,我不會再強求對方什麼。”
  小婧告訴我,為了和一起騎車的同學多聊天,她常要想一想別人都關心、最近都在談論的話題。小婧開始知道,要通過配合別人的步調為自己贏得溝通的機會了。

2018會考心理輔導:沒有動力和熱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