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會考作文分數3000字

哪些題目會拉開距離?

關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會考作文分數3000字

“從考綱來看,每年會考都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今年情況也基本一樣。總的來說,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會考仍然是基礎考核性的,難度係數大概在0。65-0。7。”程少堂表示,雖然會考不像大學入學測驗那樣以選拔性為主,但也會有一些“拉開距離”的題目。

比如,閱讀題的兩個題型,議論文或說明文閱讀會相對簡單,考核基本的閱讀能力,但現代文學作品閱讀會出現一些相對較難的題。因為文學作品意境比較“朦朧”,語言表達也比較含蓄,中心思想往往難以把握,所以往往能區分出不同考生的閱讀能力。

程少堂介紹,古詩文閱讀不僅是考核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個拉開差距的地方。古詩文的題目分值高達20多分,是整張試卷除了作文以外最高部分,考生往往只有答好這部分的內容,才能獲得理想成績。但考生也不必要過分緊張。因為這部分不考課外的內容,題目都是來自課本。

程少堂特別強調,古詩文名篇、名句背誦的考題有15分,分量很大,考生只要熟悉課本,把該背的都背了,而且會默寫,就能夠把分數拿到。這裡丟分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就以往會考評卷情況來看,相當多考生在這部分丟分多,丟分的原因要麼是背不下來,要麼會背不會寫,出現錯字、漏字、添字、顛倒字等錯誤。比如前幾年會考默寫題中就出現過許多讓人忍俊不禁的答案,如什麼“人比黃瓜瘦”、“江山美人如此多嬌”、“酒翁之意不在酒”之類,都是由於讀書不仔細造成的。

程少堂進一步表示,就最後一個月時間而言,課本內古詩文複習,是重中之重。

現在就要啟用作文材料

談到作文,程少堂表示,從經驗來看,歷年大學入學測驗、會考的作文題,都不會太難,一般先要立足於讓學生“有話可說”,不容易跑題,在此基礎上讓考生“願意說”,即看到作文題後有寫作衝動。最好的作文題還能做到讓少數尖子生“說得好”。這樣的題目就能拉開不同考生的差距。當然,會考作文題能出到第二個層次,即讓學生看到題目後有寫作衝動,就很不錯了。至於能否出現既讓學生“有話說”,又讓學生“願意說”,同時又讓少數學生能“說得好”說出水平的作文題,那要看是否天時地利人和。

事實上,不管大學入學測驗,還是會考,“思想深刻”是一篇優秀作文必須具備的。程少堂認為:“要體現深刻,就是要用辯證思維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論證觀點或說明問題。”但他提醒,會考與大學入學測驗也有所區別,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更加“理性”,會考作文則更加“感性”一些,因此,會考傾向於鼓勵學生寫記敘文,而寫好記敘文的關鍵是要把細節寫好。

程少堂強調,由於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限制,國中生邏輯思維發展不成熟,因此,會考作文過分要求思想深刻是不現實的,也會得不償失。會考作文複習不要過分要求“重大意義”之類,能寫出點“意思”就可以了,因為“有意思”往往就是“有意義”,而“有意義”不一定“有意思”。

現在考生應該怎樣準備作文呢?程少堂認為,會考作文所涉獵的無非是三大部分———“人與自我”、“人與人或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現在考生可以回顧、整理一下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素材積累,形成一個材料庫。這樣考試時,就能夠得心應手,隨手就可以拿來用,而不是下筆的關頭才苦思冥想”。

程少堂強調:“素材儘可能是自己的親身體驗,而不是僅僅拿社會熱點來做文章。”因為閱卷老師最頭疼就是千篇一律的素材,“記敘文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議論文則要注意其基本結構和基本論證方法”。

不少老師和同學都認為,國中生生活單調,沒有什麼材料寫好作文。程少堂認為這是一大誤區。程少堂指出,作文,特別是記敘文,並不一定要寫多大的事情,一些生活細節、感悟、體味也能成為好的題材,古今中外許多經典文章寫的都是雞毛蒜皮,把雞毛蒜皮寫得動人,就是好文章。

考生備考注意迴歸課本

離會考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程少堂建議,前期的複習,考生已經丟開課本很久了,對課本的內容產生了陌生感,所以有必要回歸課本。迴歸課本首先是古詩文,鞏固好這部分內容很重要,尤其是平時語文成績不太好的同學。

其次,回頭溫習教材上一些經典的記敘文、議論文,從中學習寫作方法。再回頭溫習感覺可能不一樣了。就記敘文來說,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等,仔細揣摩,對作文有益。

複習中學會關注社會,聚焦熱點

謝一凡南都學習智庫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複習要分清主次,學會放棄

“目前初三年級的複習已基本完成了第一輪以課本為主的全面系統的基礎知識複習與第二輪以專題強化訓練為主的關鍵性複習任務。眼下,是考前的第三輪複習———綜合訓練和模擬考試階段。”南都學習智庫專家謝一凡對目前會考考生面臨的複習狀態進行分析後,提示考生可在綜合訓練與模擬的階段,注意以下技巧。

複習要分清主次,學會放棄。很多學生在最後一週仍舊沉迷於題海戰術,對此謝教授這樣勸告學生:不要身陷令人眼花繚亂的眾多資料中而不能自拔,不要完全沉迷於題海中而找不到彼岸,導致偏離方向。考前一個月時間的複習要更側重巨集觀,注重知識體系的特點,突出主幹,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識,“當然不是說不再去做試題了。”謝一凡教授這樣補充,“做題要一點,應試技巧是有連貫性的,做一些模擬題,限時訓練,錘鍊應試技巧,瞄準考試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複習中學會關注社會,聚焦熱點。會考內容的有些科目不會遠離熱點,“如果想押中題目,抓好熱點複習是必要環節”。但是謝一凡提醒考生在衝刺階段的複習中,關注熱點問題不是取得好成績的唯一條件,同時必須分配足夠的時間放在與教材的結合點上,提升綜合運用能力。在課本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過程當中,首先要讀懂材料或提煉材料,其次要整合、落實,把熱點問題的核心內容與基礎知識融合在一起,針對本年的熱點對課本進行一次落實。

複習中要回歸教材,查漏補缺。謝一凡認為,對於每個考生來講,通過整個的會考總複習,縱橫知識網路已編制完畢,今年的會考熱點、社會焦點也已瞭然於心,可以說知識準備已經基本就緒。“到了衝刺階段的此時,需要同學們將所學的知識‘內化’,根據自己的思路將知識系統地梳理一遍。”他推薦大家要重新迴歸教材,同時要溫習錯題,查漏補缺,以達到知識昇華,能力升級。具體該怎樣做呢?“這一階段,重新閱讀過去做過的各種練習題和考試卷是查漏補缺的最佳途徑。對過去做錯的題目認真研究,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思維方式上的偏差、解題規範上的疏漏、錯誤集中點等,以此作為訓練重點。”

從認真審題開始提升應考“戰術”

考試的應試技巧是靠在過往的多次測驗中慢慢積累的,謝一凡提醒大家:調整情緒最重要。進入考場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急於做題,而是調整、穩定自己的情緒,最好是做個深呼吸運動。穩定情緒後,考生最好把整個試卷從頭至尾瀏覽一遍,試卷的難易度如何、能得多少分,心中已經基本有數,認真排列答題順序,答題時堅持先易後難原則。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答題過程平穩、快速、高效,不留遺憾。

謝一凡特別指出的是“審題”環節,他認為:“知識是基礎,審題是關鍵,方法、技巧是保證,這是解題的三個要素。”他解釋說,審題不清、判斷不準、解題不規範是很多考生的軟肋。在審題能力上,要養成仔細審題的好習慣;注意命題設問的指向性要求;學會讀懂材料中的顯示性要求和隱性要求;能夠讀懂資料、圖表、漫畫中所包含的資訊;做主觀題時,要有層次,分段寫答案;做客觀題時,要多層次地分析論述;觀點和材料結合中要注意準確運用術語和關鍵詞。

“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什麼是細節?謝一凡總結了以下幾點:卷面整潔;書寫規範;按要求答題;在規定區間內答題;答題要完整,如作文一定要堅持寫完;注意表達、關鍵詞、基本術語、基本概念等。

緊握老師的手,自信心增強

謝一凡坦言,經過三輪的會考複習,學生的知識結構已經形成,考試的時候不完全是知識掌握上的競技,也是學生在心理上對自己的考驗,“所以調整心態、樹立信心尤為重要”。

解鈴還須繫鈴人,學生考前的壓力最根本的需要學生自己去除錯化解,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好必要的應考心理準備,努力擺脫煩躁、焦慮、效率低等困境,而謝一凡推薦的方式就是:“多主動與老師交流溝通。”老師常年從事教學,他們看待學生學習或者心態問題的視角與學生是不同的。如果遇到心裡過不去的坎,應該主動去“握住老師的手”,也許你所焦慮的問題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