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作文:冬至,冬至1500字

關於冬至的作文:冬至,冬至1500字

今天的風不大,但打在身上,很冷。日曆上說,明日冬至。

匆匆地走在這座城市,風從臉上滑過,落在身後,聽不到風的聲音,但寒冷,卻讓你時刻感受到:現在是冬天,是今年的冬天。

時光就這樣匆匆地又踱到了歲尾,之後,便是臘月、元旦、春節,便是另一個周而復始的輪迴。

兒時,我盼望冬至。因為,按故鄉的習俗,冬至的早上,是要吃餃子的,而且,還要起床很早。那時的一年之中,也只有大年國一和冬至,才能各吃一頓餃子。雖然冬至的餃子似乎沒有過大年時吃餃子隆重,但在兒時,無論是貧寒還是富足的年份,冬至早上的餃子,是從來不會少掉的。

饑饉的年月,割不上肉,父親就拎幾個白蘿蔔或者是一兩棵大白菜,交給母親,什麼話都不說,只嘆息一聲,母親便心領神會。於是,母親就會在白蘿蔔還是大白菜裡,拌上紅薯粉條,細心地剁碎、拌好,絲毫不會因為沒有肉,而草率地對付這頓餃子。邊做準備,母親還會一臉歉意地招呼我們:“今年咱吃素餃子,今年你爸沒買到肉,集上的賣肉的都凍死了。”

其實,我除了盼望冬至早起的那頓餃子之外,更盼望的,是冬至的前夜,一家人圍坐在煤油燈下,熱熱鬧鬧地包餃子的氛圍。那個時候,母親會早早地拌好餃子餡兒,和了面,在冬至的前一天的晚上,一大家人,就會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地扎堆在一起,開始一場通力合作。一般都是母親擀麵皮,父親領著我們包餃子。小弟小妹則會偷偷地從案板上順走一團面,爭執是捏個小好,還是捏個麻雀好的問題,往往爭到最後,小狗麻雀捏得似是而非,麵粉卻鋪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像戲臺上的小丑。在那些掉到地上一粒糧食都要撿起來金貴著的年月,要是在平時,小弟小妹這樣糟蹋糧食,母親的呵斥早就跟腳而來了。但在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母親則會微笑著,看小弟小妹鬧而微笑著,只是不住地提醒他們追逐的時候,別給什麼絆著了……

在冬至的早上,我們往往正淌著口水,在勾畫五彩斑斕的夢境時,母親就會把我們喚醒,往往這時候,熱騰騰地冒著蒸氣的餃子已經盛到了飯碗裡。我們猴急得臉都顧不上洗,衝過去,端起飯碗就開始往肚子裡裝。餃子餡兒是肉的還是素的,已經不是我們注

意的問題了,我們端起的,是一年的等待和嚮往。

這個時候,母親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們狼吞虎嚥的樣子,鼓勵我們說:“多吃一碗,多吃一碗,誰吃的少了,冬天會凍掉耳朵。”類似這樣的話,母親幾乎每年都要說。以至於到後來,我有了兒子,按照母親的話也給他們照本宣科時,倆臭小子卻很不屑地說:“現在都暖冬啦,老爸,真能凍掉耳朵,倒是可以到聯合國拿環境保護獎啦。再說了,吃餃子和凍傷耳朵有什麼關係?兩碼事兒嘛……”一般都搞得我很沒脾氣。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的冬至失去了我小時候的煙火味兒?

《曹劌論戰》裡有句話說:“肉食者謀之,肉食者鄙!”這是上國中時就背會的課文。那個時侯,老師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吃著大碗大碗的肥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當時我們很奇怪,我們連一頓肉餡兒的餃子都吃不上,“肉食者”們卻能吃著大碗大碗的肥肉,應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怎麼就反而幹不成大事了呢?

我兒子在我冬至時,祭出母親的陳年舊經時,給予的鄙夷和反駁,顯示了現在連肉都“食而膩之”的下代人,是多麼的眼光高遠、憂國憂民啊。這與我們那個時候光知道偷案板上的面糟蹋相比,其境界,有著天壤之別呢,這怎麼能說“肉食者鄙”呢?

另又據說,現在的大官們已經不是“肉食者”了,大官們以及錦衣者,都開始迴歸自然,崇尚素食了。

那麼,在今天,“鄙”者何人也?

不管怎麼說,“肉食者謀之,肉食者鄙”這句話,肯定還會長久流傳下去,而且常思常新。

我之所以直到今天依然堅守兒時豔羨“肉食者”的立場,是緣於那一年的冬至發生的一件往事。

那一年本來是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肉餡兒餃子的。然而,家裡的“大黃”——我們豢養的一條狗,一條本來循規蹈矩、對主人溫順忠誠的一條老狗,卻讓我們一年的熱望成為泡影。

我記得很清楚,冬至前一天的下午,陽光很好。父親早早地拎著一塊肉,從上班的醫院回家了。我搶上前去,接過那塊沉甸甸的豬肉,自告奮勇地要求剁餡兒。等洗乾淨之後像母親那樣依葫蘆畫瓢地認真切成小塊兒,排在案上,等“咚咚咚咚”的剁肉聲響起時,能吃上一頓肉餃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