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作文(精選10篇)

篇一:家國情懷作文

家國情懷作文(精選10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客廳裏傳出朗朗讀書聲,我和弟弟妹妹一如既往地進行晨讀。

我們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粉絲。我和弟弟妹妹名字中共同的“家”字,取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五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姥爺説:“家是最基本的單位,充滿親情,令人嚮往。希望我和弟弟妹妹永遠有一個温暖的家。同時,家是國之本,聚家成國。希望我們記住自己的根本,無論以後身處何地,都心念祖國,有家國的情懷。”

從小,爸爸媽媽就和我們一起誦讀《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等國學經典,逐漸長大後,我們開始涉獵《成語故事》、《中國簡史》、《上下五千年》、幼兒版《西遊記》等名著。慢慢地,我們也能從汗牛充棟的詩詞歌賦中想象到壯美的場景,體會到細微的情感,感受到悠揚的韻律,領略到篇章結構中的家國情懷。爸爸媽媽不僅要求我們通讀史書典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我們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尤其在孝順和尊師重教方面,更是要求嚴格。

爸爸媽媽本身就做的很好,他們認為:陪伴,是最好的孝順。經常帶我們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聊天,承歡膝下。家裏無論哪位老人生病,爸爸媽媽總會尋醫問藥、細心照顧。姥姥生病住院時,病友們都誤認為爸爸是兒子,而非女婿。奶奶即便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媽媽也被她深深記在心裏,逢人便誇自己有個好兒媳。我想,這也是一種傳承,我和弟弟妹妹耳濡目染,將這些場景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未來,我們也會這麼做。

進入國小,我們很幸運地遇到同樣重視國學教育的語文老師。車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時常會引經據典,聯繫許多古詩文。一堂課下來,總讓我們意猶未盡。我們從一年級開始接觸《笠翁對韻》,二年級學習《論語》,三年級涉及《幼學瓊林》。課本上有關中國文化的知識,也會被車老師充分利用。講《祖先的搖籃》時,車老師會拓展人類發展史。講《貝的故事》時,延伸到漢字的演變過程。講《羿射九日》時,引導我們瞭解《山海經》。不知不覺間,車老師在我們心田裏播下了熱愛經典國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讓我們可以從文字中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在字裏行間體會到詩詞歌賦經過千年起伏跌宕卻絲毫不褪色的魅力。“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應該是車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而每年的教師節,爸爸媽媽的老師們,甚至姥爺90多歲的老師,都會收到爸爸媽媽精心準備的祝福。爸爸媽媽還會帶我去看望他們的老師,看到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發自內心的笑容,聽着大家在回憶當年的往事,説到興起處開懷大笑的樣子,我覺得自己也受到感染,感覺這種氛圍特別温馨、特別珍貴。想想我的老師,我好像懂了些什麼。

我們家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爸爸媽媽帶我遊學期間,注重在學習、感悟的基礎上傳播、傳揚傳統文化,我們每次都會遊覽當地的博物館。國外的博物館中,有許多精美至極的展品都來自中國,我既驕傲於中國文化遠播海外,又好奇為什麼我們的文物會被他國收藏。長大後我瞭解到國弱被人欺的歷史,只有自強,才有自尊,也才有保護好、傳播好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驅動力。爸爸媽媽以身作則,他們在國外留學時,每次聚會都會身着民族服裝亮相。會寫文章後,我也以《多彩的家鄉》為題,為外國小朋友講述家鄉的故事,嘗試讓更多人瞭解現在的祖國。同時,通過互聯網與海外的中文愛好者保持溝通,在線教中文,講中國,傳揚中國文化。

我的家國情由家庭、學校浸潤而生。我的家國情因傳承、傳播而深。我喜歡在橫豎撇捺之間品味書法中的翰墨飄香,喜歡在吹奏竹笛中體會民族樂器的源遠流長,喜歡在字裏行間展現漢字的文化底藴,更希望通過努力,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合格傳承者和積極傳播者。

篇二:家國情懷作文

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有國才有家。

——題記

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有言:“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這種愛國的豪邁之情令人動容,我們同為中華兒女,共同擔負着新時期的使命,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唯有將小我融入“立德,立言,立功”的家國情懷中,才能書寫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百十年前,樑公曾高呼的“少年中國”已破繭成蝶,浴火重生。柏油馬路從繁華都市走向泥土與芬芳;互聯網從陌生到熟悉,從有所耳聞到尋常巷陌;“一帶一路”讓過往重生,讓未來綻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如駿馬在野,一路奔騰……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家國情懷無疑是不可或缺的。

培養家國情懷需要我們精學好進。復旦大學陸古孫教授,將一顆赤子心安放於語言學的研究上,編寫了最為權威的《英漢大字典》;青蒿素的發現,高鐵的提速,這都是一代人的砥礪奮進,是一個時代的無畏和堅守,他們一任在肩,無怨無悔,並且甘之如飴,這些人無一不向我們詮釋了好學精進的智慧。

馬克思曾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寫道:“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時,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這一字一句都飽含深情,為人類的幸福而奉獻,難道不是最美好的嗎?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造夢時代,唯有你,我,我們,每個人把每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中,才能讓生命綻放光芒。

篇三:家國情懷作文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詩書萬卷,字裏行間無不見“家國”。無論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志誓言,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擔當,無論是“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奉獻之情,還是“受光於庭户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的大胸懷,大境界……一切的源頭都是深埋藏在華夏兒女的心中生根發芽的家國情懷,其早已滲入每個人的血液,流淌着,代代相傳。

家國情懷,是個人對國家,及其文化帶着深深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以及責任感。其中帶着對家,國,的深情大愛。常言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好,家亦好。

而家國情,永存國人之心的原因,正是“自信”。直至2019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日本的兩倍多;完成史無前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成世界第一三峽大壩;雜交水稻的成功培養,獲得巨大增產,養活更多的人;嫦娥四號着陸月背,祖國航天奇蹟驚訝世界;中國天眼,北斗衞星,神舟飛船,兩彈一星,北京奧運,中國女排……等等的國家榮譽,賦予了每位國人強大的自信,我們自信於世界,於祖國,於家。祖國的強大,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是我們引以為豪的。

家國情,存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厚流光”,其燦爛悠久的歷史,對每一個華夏兒女影響甚大,《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的故事印在人們心中,使我們懂得,孝敬,就是最大的道德。屈子的《離騷》感慨“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教會後人要為堅持高尚品節,不懼生死的忠貞之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藴影響着我們,指導着我們,我們又怎會不從心底自然而然地生出家國情?

家國情,還藏於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於百姓幸福康健的生活中。人常説“沒有和平的時代,只有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國家,中國,正是一個支持和平的負責任大國。在中國境內,沒有戰亂紛爭,沒有民族危難,沒有社會動盪。若是問有什麼,那自然是安定祥和的社會,安居樂業的人們過着舒適祥和的生活。2018年九月,日本台風“飛燕”破壞了大阪關西國際機場連接外界的唯一橋樑,瞬間機場成為海上孤島。中國的救援人員以及大使館人員迅速到達該地,護送我國子民安全撤離。中國的擔當,不僅表現在國際大事上,還體現在心繫羣眾,關愛子民上。歷經接近七十年,每個國人心中,對祖國的愛,不言而喻。

人們的家國情,是骨子裏抹不去的,對祖國家園的熱愛深情。愛大家,並不是要求我們拋棄小家,而是要我們自“小”到“大”,由心而發,流出名為愛的涓涓細流。

篇四:家國情懷作文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字家。都説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曲《國家》唱響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們的心聲,愛國愛家情懷油然而生,愛國愛家的故事也縈繞於心……

花木蘭替父從軍

邊關戰事告急,一遍又一遍的軍帖下發。一邊是生死存亡的國家,一邊是年老多病、沒有大兒的父親,在痛苦的思索之後,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戰鬥中,她身穿盔甲,揮舞刀劍,奮不顧身,拼命與敵人廝殺,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她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鄉。

花木蘭,對國盡忠,對家盡孝,真正做到了忠孝兩全,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和智慧啊!她沒有豪言壯語,更不想揚名後世。只是盡了一個普通民間女子的責任與義務,卻彰顯出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光未然歌頌黃河

在祖國生死存亡的關頭,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國大地的時候,詩人光未然滿懷豪情,站在高山之巔,向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聽——“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你是偉大堅強的一個巨人……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氣勢恢宏的語言,鏗鏘有力的聲音,表現出了中華兒女愛國的情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炎黃子孫的母親。光未然歌頌黃河,就是激勵我們每一個人要以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保衞我國的每一寸土地,敢於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韓麥爾讚美法語

當法蘭西的土地被普魯士攻佔之後,當法蘭西人民當了亡國奴的時候,他們也失去了説自己母語的權利,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悲痛萬分,慷慨激昂,他痛恨侵略者,他激勵學生們要努力學習法語,用文化武器為法蘭西的統一而鬥爭。正如他所説:“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只要不忘記自己的語言,當了亡國奴的人民就等於拿了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母語是根,愛自己的民族語言,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就可以轉化為抵抗侵略者的力量,從而求得民族的解放。

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情懷,表現在他對自己民族語言的讚美,他課堂上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每個學生。在孩子們的心田裏種下了愛國種子,終會有一天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國家》的歌聲依然在耳邊迴響,愛國的情懷已溢滿心房。

篇五:家國情懷作文

魯迅先生曾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而我想説,不管身處什麼時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擔當,不負大國情懷。

“青年人要有夢想,有擔當,這樣新中國才有足夠的青春力量。”夢想不應僅僅是實現自我價值,更應與國家掛鈎。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人擁有的夢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們都如一盞盞明燈,在黑暗的道路上給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當這些大大小小的夢想匯聚在一起,便鑄成了每一個時代的中國夢,需要我們勇於承擔時代的使命。有夢方能追夢。

我所認識的中國,發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戰和曲折。自21世紀以來,中國的改革發展日新月異。無論科技還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滿未知,這讓我們對未來的探索迸發無窮的樂趣。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亦是這樣,中國的潛力很大,路途遙遠且充滿未知。只有克服前進中的逆流漩渦,努力探索未來,中華民族方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釗曾説過,以青春之我,為世界創建文明,為人類創造幸福。中國是個泱泱大國,卻仍是發展中國家之一。而我們青年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全面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在迅速發展的時代中,辨認行進的方向,把握未來的先機,方能為自己定下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否則,縱有愛國之心,亦難酬報國之志。

誠然,2035年的一切與現如今大不相同,中國將更加進步,也許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實現了我們的中國夢。但這並不意味着砥礪前行,圓中國夢這一追求會褪色。那時的世界不僅僅是未來的我們的,更屬於年輕的你們。新時代的你們要有新的夢想和追求,以更加優秀的姿態擁抱更加輝煌的中國夢。

著名學者羅素曾説:“我這一生被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所支配着,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而新時代的青年們,你們應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每一箇中華兒女都要有強烈的使命感,以萬丈豪情擁抱新時代。

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秉持使命與擔當,方能不負大國情懷。

篇六:家國情懷作文

古代的人們,尤其是生活在動盪年代的人們,似乎有着極高的家國情懷。有的人“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有的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的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些令人震憾而又令人歎息的詩句,將他們的家國情懷躍然紙上,讓人感慨萬千。

杜甫所生活的時期是十分特殊的。他的中年時期,也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段時期,無論是國家還是杜甫個人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結束了,迎來的是險些覆滅大唐的“安史之亂”。此間,他多次被俘,但又倖免於難。他悲痛啊,他怎能眼睜睜看着國家就此陷入危難。因此,原以風景山水詩為主的杜甫,改寫了現實主義的詩歌,如著名的《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三吏”,“三別”等不朽詩篇。即使是他最落魄,最悲苦的那些年,他也心繫國家,心繫百姓,寫出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的一生,飲寒悲苦相伴,他卻始終心繫天下,與民同憂,這樣的一個人,才能稱得上是“詩聖“杜甫!

在所有的將軍當中,岳飛可以説是最特殊的;在所有的詩人當中,岳飛也可以説是最特殊的。作為一名將軍,岳飛可謂是戒馬一生,用胯下戰馬手中兵刃,為南宋王朝建立了赫赫戰功。而作為一名詩人,岳飛滿腔熱血,作出了千古名篇《滿江紅》。他是多麼的豪氣沖天!這首詞中的怒火與壯志,彷彿已經要從紙上奔湧而出,射向天空,照耀大地。岳飛用一生於追逐他“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夢想。這個夢想沒能實現,這大概是他一生的遺憾。但他無時不刻地為國為民征戰着,為天下為百姓拼搏着,他是真正的英雄!岳飛!

為了國家,有的人揮筆灑墨,譜寫詩篇;有的人奔向戰場,奮力殺敵。我心中的家、國,也是我最敬愛的母親。我雖無法上陣殺故,也無法作詩高歌,但終有一天,我的家國情懷,定將為了人民而全部展現!

篇七:家國情懷作文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今天便來談談家國情懷吧!説到家國情懷,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便是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鐵血軍人了吧?但是今天,我又瞭解了一位偉大的中國人——鄧稼先。鄧稼先爺爺是我國的“兩彈元勛”,是他從不言敗地晝夜研究原子彈和氫彈,是他為中國走向自強嘔心瀝血。

鄧稼先爺爺在物理學上造詣很高,本可以留在國外吃穿無憂,但是他卻毅然放棄舒適生活,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漫漫黃沙中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中。我想,這便是一種名為鄧稼先的家國情懷吧!

家國情懷是不畏孤獨的邊疆戰士胸腔中那顆永遠熾熱的心臟,家國情懷是不畏犧牲的維和部隊頭頂上那頂湛藍似海的藍盔,家國情懷是不畏病毒的前線醫生面容上那雙堅定不移的眼睛,家國情懷是不畏艱辛的施工工人身後的那所潔白浩大的醫院,家國情懷是不畏汗水的運動員們奪冠後的那面鮮紅飄揚的國旗,家國情懷是遠在國外的華僑人民手心中那隻猶有餘温的口罩……

家國情懷化身於空氣之中,圍繞在每個人的身旁,遍佈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無處不在。家國情懷是一種聲音,聲聲吶喊着:我愛你中國。大人們的家國情懷是辛勤地工作着,直到白了頭;孩子們的家國情懷是努力地學習着,直到長大了。

家國情懷也許展露人前,也許深藏心中,但都散發着點點光芒,無數光芒似和煦的陽光將中國十四億人的心緊緊相連,共同守護着我們的國與家。我相信,在大家眾志成城的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戰這也不正是體現了我們的家國情懷嗎?

篇八:家國情懷作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肆虐大地,但是全國一心,眾志成城,人們用行動共同點亮了新中國的精神燈塔,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奮勇前行。當我們闔家團圓之際,還有一些人堅守崗位,守護萬家燈火,他們不顧自己安危,堅持戰鬥在抗疫一線,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家國情懷始終是中國人心中鮮明的底色,始終是我們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源泉。

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是強大信念匯聚成一往無前的鋼鐵洪流,是無數血肉之軀築起抵禦疫情的新的長城,這就是具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是對全世界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中國的一次考驗。在面對它時,我們並沒有退縮,而是展示出了強大的團結力量,展現了驚人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效率。僅用十幾天的時間就搭建好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武漢有難時,中國人並沒有放棄。武漢物質短缺時,擁有大愛的中國人,從四方八方前來支援。大家同呼吸共患難,令人倍感温暖。

這次大疫,舉國上下,共同譜寫了奮鬥的篇章。在危難之際,鍾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張定守院士……一個個英雄挺直了中國的脊樑。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之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的偉大抗疫精神,樹立起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又一座不朽豐碑。

這是一個正在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民族,當家做主的中國人民依靠勤勞與智慧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關卡。我們雄厚的物質基礎、制度的優勢、豐富的治理經驗已成為我們富足的有力支撐,也成為我們再次出發的新地平線。由抗擊疫情偉大實踐譜寫的民族壯歌,必將激勵新時代中華兒女更有擔當更有作為!

篇九:家國情懷作文

家國情懷戛戛獨造

站在圍頭的海岸,迎着習習海風,回望身後的那片土地,金井的甘泉,學堂的尖塔,校園的鐘聲,哪一樣不是海外遊子魂牽夢縈的所在啊。三年前,一位白髮蒼蒼的耄耋老人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他的眼中是愛,是家與國,閃爍着思念和回憶,以及滿滿的感恩與回饋。

就在那古井甘泉之旁,在巍巍教堂之側,屹立着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名字叫“毓英”。踏入毓英中心國小,很多人忍不住會為它獨具匠心的設計讚歎。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矗立眼前,細長的橙色條形外牆磚,賞心悦目。30年前,老人在廈門偶見此種精美外牆“三色磚”,“此磚當為我母校毓英所用!”為了這一想法,他歷時三年,奔波廈門、上海、晉江三地,從採購燒製到施工監工一手包辦,為母校打造了兩座堪稱“東方巴黎”式的建築。

這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教學樓,鐫刻出這位老人的家國情懷。老人的名字叫吳尊仁,一位旅菲華僑。兒時就讀於毓英國小,近80年過去了,而今已不復少年,但毓英園裏那一草一木的氣息,那雲動風起的餘暉,哪天沒有在老人的心中起伏呢。

每一次回到家鄉,吳尊仁爺爺必定要來母校走走看看。2018年的一個秋日,86歲高齡的他第122次回到母校。我有幸作為少先隊員代表,向吳爺爺獻花。即便到了行動不便的地步,他也要拄着枴杖,在校園裏踽踽前行。他的背影雖有些彎了,但卻愈發讓人覺得高大起來。吳尊仁爺爺有一句流傳於金井的名言:為家鄉教育事業多貢獻一份力,就為國家多培養一個人才。在創建學校的過程中,他事必躬親,竭盡財力。聽聞傅瑞珏老校長講過,有一次,雨天路滑,吳尊仁爺爺為了親自到學校監督施工,不慎摔倒,鋒利的石片割破了他的左腳,留下了尺把長的傷疤。有人笑他痴傻,有人怨他方正,但吳尊仁爺爺卻用他的行動在我們代代毓英學子們的心中播下了家國情懷的精神種子,生生不息。

書聲琅琅,海風習習,尋一處坐定,“毓英學校我慈母,諄諄循循誘導我……”老人內心歡喜,百年前的校歌在他口中喃喃哼唱着。校史館裏陳列的“戛戛獨造”、“閎中肆外”兩塊承載着毓英榮耀的匾額,又何嘗不是吳尊仁老先生愛國愛鄉愛校的一生寫照呢?

如今,斯人已逝,但吳爺爺的精神化作一粒粒愛國主義的種子,深深的埋在我們心中。我們將不負期望,肩負使命,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篇十:家國情懷作文

人是羣居動物,是依靠緊密的合作,清晰細緻的分工而聚集在一起的。

從遠古走來,要麼是由於共同的信仰,要麼是相同的習俗,要麼是共同的地域使他們形成了宗族或者部落或者民族,讓他們相依為命,共榮共生。

羣居的個體,對部落或者民族有着本能的依賴,只有在部落中,他才能找到相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被驅逐出羣的獅子,其成活率遠遠低於在羣落中生存的個體,所以一個被族羣驅逐的個體,對未來是充滿了恐懼的。

總之,用猶太學者赫拉利·尤瓦爾在《人類簡史》中的描述就是,人類依靠相同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許是宗教、也許是傳説,而凝聚在一起了,於是形成了國家最早的雛形,部落或者民族。

家國情懷是我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傳承中的精華。所謂家國,是指一個個體,一個公民,對家庭的責任,對國家的擔當。他表達了我們對親人親情的珍惜,同時又心懷天下,以盡匹夫之責,同時又時刻保持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民族復興為使命。

在傳統文化的內涵裏,也包含了對父母的孝道,對社稷的抱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的感歎,代表了一代士大夫們典型的家國情懷。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就是舊時社會精英的家國情懷,位卑未敢忘憂國,不論落魄還是錦衣,無論老去還是臨終,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國之大事,因為國的概念,已經深深烙刻在人們的心裏,家國情懷是千百年來,整個民族在苦難中千錘百煉後凝聚的精神精華。

國興則族興,國亡則家破。

愛國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是個體對民族對國家從血緣、基因中天然攜帶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的統一,每逢民族遭遇危機,國家遇到侵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同仇敵愾,慷慨赴死。

從古到今,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懷着濃厚的家國情懷義無反顧出生入死,張騫胸懷家國千辛萬苦死裏逃生不辱使命;史可法忠貞義膽大義凜然為國捐軀;岳飛嘔心瀝血保家衞國蒙冤千古;革命志士忠於信仰前仆後繼重建家國;白衣戰士不畏新冠治病救人抗擊疫情,在一代又一代的家國情懷的薰陶下,每天都在湧現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樹立遠大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愛國主義,家國情懷構築起民族的脊樑。

家國情懷在今天的環境下尤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天的國際環境,可謂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是百年難逢之大機遇,面對美國的脱鈎政策,卡脖子手段,我們每一個血性國民都應該團結起來,為中華的復興、為大國的崛起而凝聚在一起,不為困難所壓倒,不為謠言所動搖,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國家緊密相連,每個人都是國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國家不會拋棄每一個個體,每一個個體都以歸屬為榮,都以奉獻為榮。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責任與擔當是家國情懷的基石,犧牲與奉獻是家國情懷的精髓。自我進步,不忘民生之疾苦;珍愛家人,勇擔國家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