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商字子威。商少為太子中庶子”閱讀答案(附翻譯)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商字子威。商少為太子中庶子”閱讀答案(附翻譯)

王商字子威。商少為太子中庶子,以肅敬敦厚稱。父薨,商嗣為侯,推財以分異母諸弟,身無所受,居喪哀慼。於是大臣薦商行可以勵群臣,義足以厚風俗,宜備近臣。繇①是擢為諸曹、侍中、中郎將。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為左將軍。而帝元舅大司馬大將軍王鳳顓②權,行多驕僭。商論議不能平鳳,鳳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師民無故相驚,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躪、老弱號呼,長安中大亂。天子親御前殿,召公卿議。大將軍鳳以為太后與上及後宮可御船,令吏民上長安城以避水。群臣皆從鳳議。左將軍商獨曰:“自古無道之國,水猶不冒③城郭。今政治和平,世無兵革,上下相安,何因當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訛言也,不宜令上城,重驚百姓。”上乃止。有頃,長安中稍定,問之,果訛言。上於是美壯商之固守,數稱其議。而鳳大慚,自恨失言。明年,商代匡衡為丞相,益封千戶,天子甚尊任之。為人多質有威重。

初,大將軍鳳連昏④楊肜為琅邪太守,其郡有災害十四,已上。商部屬按問,鳳以曉商曰:“災異天事,非人力所為。肜素善吏,宜以為後。”商不聽,竟奏免肜,奏果寢⑤不下,鳳重以是怨商,陰求其短,使人上書言商閨門內事。天子以為闇昧之過,不足以傷大臣,鳳固爭,下其事司隸。

會日有蝕之,太中大夫蜀郡張匡,其人佞巧,上書願對近臣陳日蝕咎。曰:“竊見丞相商作威作福,性殘賊不仁,天下患苦之。執左道以亂政,誣罔悖大臣節,故應是而日蝕,宜究竟考問。商視事五年,官職陵夷而大惡著於百姓,甚虧損盛德,有鼎折足之凶。臣愚以為尤宜誅討不忠。”

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險,制曰“勿治”。鳳固爭之,於是制詔御史:“蓋丞相以德輔翼國家,典領百僚,協和萬國,為職任莫重焉。今樂昌侯商為丞相,出入五年,未聞忠言嘉謀,而有不忠執左道之辜,陷於大辟。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懟,朕甚傷之。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綬。”商免相三日,發病嘔血薨,諡曰戾侯。

(節選自《漢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五十二)

【注】①繇,yóu,古同“由”。②顓,zhuān,通“專”,專擅。③冒,覆蓋。④連昏:“昏”同“婚”,姻親。⑤寢,擱置。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推財以分異母諸弟 推:讓出

B.商部屬按問 按:按照

C.陰求其短 短:短處

D.使人上書言商閨門內事 言:揭發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商不阿附權貴的一組是( )

①商論議不能平鳳 ②不宜令上城,重驚百姓 ③上於是美壯商之固守,數稱其議 ④為人多質有威重 ⑤商不聽,竟奏免肜 ⑥下其事司隸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①③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商肅敬敦厚,自小就有很好的名聲,於是被薦入朝為官,得以成為皇帝的近臣。

B.王商因為得罪了權臣王鳳,王鳳就暗地裡蒐集王商的罪狀,但王商清廉,無懈可擊,於是王鳳就從私生活上做文章來羅織罪名。

C.建始三年秋天,京城老百姓無故驚慌,傳言洪水將至,極度混亂。王風推波助瀾。唯獨王商堅持認為這是謠言,後經查證,果如其言。王商因此深得皇帝信任。

D.日食發生,時人以為凶相,奸佞張匡趁機歸罪王商,漢成帝一聽,就罷免了王商的丞相之職,罷相三日後,王商即悲憤而死。

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於是大臣薦商行可以勵群臣,義足以厚風俗,宜備近臣。

(2)蓋丞相以德輔翼國家,典領百僚,協和萬國,為職任莫重焉。

參考答案:

8.B (按:審問,追究)

9.C (①言王商對王鳳的專權看不慣,多有非議,符合題幹要求;②面對謠言,群臣都阿附王鳳,唯獨王商反對,符合題幹要求;③皇帝稱讚其主意正確,敘述主體非王商,不符合題幹要求;④言王商為人質樸有威儀;⑤言王商不聽王鳳求情,堅持罷免楊肜官職,符合題幹要求;⑥言因王鳳堅持,讓司隸查處王商,敘述主體不是王商,不符合題幹要求)

10.D (成帝並非在聽張匡所言之後就罷免王商,乃王鳳“固爭之”的結果)

11.(10分)

(1)於是大臣向朝廷推薦王商,說他品行可以勉勵群臣,仁義足以使風俗淳厚,應該提拔為皇帝身邊的近臣。

(2)丞相應該以德行來輔佐國家,總領百官,協同調和各個封國,作為職責沒有比它更重要的了。

【參考譯文】王商字子威。王商年輕時擔任太子中庶子 ,以嚴肅恭敬性格忠厚知名。父親死後,王商繼承父親的封爵成為樂昌侯,他推讓財產,把財產都分給諸位異母弟弟,自己什麼也沒留下,守孝期間悲傷衰戚。於是大臣向朝廷推薦說王商的品行可以勉勵群臣,仁義足以使風俗淳厚,應該提拔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因此提升為諸曹、侍中、中郎將。

元帝駕崩後,成帝繼位,很敬重王商,改任左將軍。而成帝的大舅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獨攬大權,行為多驕傲過分。王商論議朝臣時對王鳳有不平之語,王鳳知道這事後,也疏遠了王商。建始三年秋天,京城老百姓無緣無故地驚慌起來,傳言洪水就要來了,百姓奔走,相互踩踏,老弱者哭天喊地,長安城中非常混亂。皇帝親自駕駕臨前殿,召集公卿們商議此事。

大將軍王鳳提議太后和皇上以及後宮嬪妃可以乘船,讓官吏百姓們爬上長安城的城牆來躲避洪水。大臣們都贊同王鳳的主張。唯獨左將軍王商說:“自古以來,沒有德政的國家,洪水尚且不會淹沒城池。現在咱們政治清平,世代無戰亂,君臣上下安定,為什麼會有洪水一日之間突然出現?這肯定是謠言,不應該讓百姓登上城牆,讓百姓更加驚慌。”皇上因此才作罷。不久,長安城中逐漸安定下來,經查證此事,果然是謠言。皇上於是大加讚美王商的堅持留守,多次稱讚他的主張。王鳳卻大為慚愧,自己悔恨說錯了話。第二年,王商取代匡衡做了丞相,加封采邑 千戶,皇帝非常尊重和信任他。王商為人質樸有威儀。

當初,大將軍王鳳的姻親楊肜做琅邪太守,他所治理的琅琊郡有十分之四的地方發生了災害,已上奏給了皇上。王商順次安排審查訊問,王鳳告訴王商說:“災害怪異是上天的事情,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楊肜素來都是個好官,應該從輕發落。”王商不聽,竟然上奏要求罷免楊肜,奏章最終沒有任何訊息,王鳳更因此怨恨王商,私下裡搜求王商的短處,派人上書揭發王商的家庭隱私。皇上認為這是不必告人的家庭隱私,過也是小過,不值得因此就中傷大臣,王鳳堅持爭辯,就把這事交給司隸處理。

恰好出現日食,太中大夫蜀郡人張匡,為人奸佞機巧,給皇上寫信,希望能給朝中大臣講講造成日食的原因。張匡說:“我認為丞相王商作成作福,性情殘忍狠毒,毫不仁慈,天下人都以他為禍患和痛苦。王商實行歪門邪道來擾亂朝政,以不實之詞欺騙人,違背了大臣應有的節操,所以應驗這點而發生了日食,應當追究拷問。王商任職五年,吏治衰敗而惡行顯露在百姓的面前,很是損害皇上的大德,有九鼎斷足的凶兆。我認為尤其應該懲處不忠之臣。”

皇上向來敬重王商,知道張匡說話多半陰險,下命令說“不應查處”。王鳳又堅持爭辯,於是皇上只有詔令御史:“丞相應該以德行來輔佐皇上,總領百官,協同調和各個封國,作為職責沒有比它更重要的了。現在樂昌侯王商身為丞相,任職五年,沒有聽過他的誠懇的勸告和良好的計謀,卻有行為不忠、施行邪道的罪過,身犯死罪。現在有人告發王商不因此自己悔過卻反而心懷怨恨,我很傷心。赦免王商的罪過。使者去沒收他的丞相印信。”王商被免除宰相後三天,疾病發作吐血而死,諡號“戾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