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射手是怎麼練出來的2000字作文

26歲的楊振偉,有一個聽起來神祕而又令人羨慕的稱號——“南槍王”。

中國神射手是怎麼練出來的2000字作文

“‘槍王’,是官兵們送給一名槍手的最高榮譽。”楊振偉所在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179旅旅長金川大校說。

179旅是中國南方唯一的對外開放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臨汾旅”的光榮稱號。這個部隊在迎外場上誕生的最優秀槍手,被稱為“南槍王”。

雖然戰爭已進入了精確制導打擊的時代,但是,目視步槍射擊這一軍人的基本功,在中國軍隊中仍然得到了極高的推崇。

179旅政治部主任韋情說:“首先,現代戰爭也離不開常規武器的使用;其次,作為一名軍人,熟練掌握手中武器是他們的職責;再就是,訓練的過程就是培養頑強意志、堅強品質的過程,這對軍人是至關重要的。”

楊振偉創造神射紀錄

作為新一代“南槍王”,“神槍手4連”二級士官楊振偉至今保持著正式迎外場上95式自動步槍20秒速射199環的紀錄。

楊振偉的這一紀錄是2006年3月7日創造的。那一天,蘇丹軍事代表團訪問179旅。

此前的紀錄是198環,由楊振偉的老班長宋海龍保持。

當時,旋風突起,塵土飛揚,但楊振偉憑著過人的心理素質和精湛的技術,創造了179旅射擊史上一項新的紀錄。

代表團團長、蘇丹高等軍事學院防務學院院長薩拉丁·賽利姆當即在楊振偉的靶子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剛才看了你們的野戰實兵演練,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射擊精度也非常高,很精彩,你們是真正的軍人。”這位異國將軍說。

如今,這塊射擊靶被儲存在旅史館內。

179旅自1970年對外開放以來,接待過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事和民間代表團9000多人次,被稱為“中國陸軍的視窗”。

“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宋海龍班長的培養。”楊振偉說。

宋海龍的“煉獄”訓練

1995年12月從中國中部城市湖北省隨州市一個小山村入伍的宋海龍,是同年度兵中第一個走上迎外場為外賓表演的槍手;作為新手,他第一次上場就打出了192環的優秀成績,這是歷年來新兵初上表演場的最好成績;他連續打破了195、196、197環的紀錄,是打破紀錄次數最多的槍手……

宋海龍也就理所當然地被官兵們推選為同時期的“南槍王”。

苦,是槍手的家常便飯。

烈日當空、狂風驟、冰封雪飄……幾乎所有的惡劣天候下,都能在訓練場上見到宋海龍的身影。

“沒有‘煉獄’般的訓練,就沒有超一流的槍法。”宋海龍說,“戰爭是全天候的,全天候的戰爭需要全天候的槍手,道理就這麼簡單。”

當然,“槍王”也會有低潮期。

2000年春夏之交,正當宋海龍的射擊事業蓬勃發展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家裡唯一的妹妹一日三個電話,說父親出差在外,母親在醫院開刀,要求他儘快回去幫忙。

妹妹的電話攪得宋海龍心意煩亂,一時之間,他的射擊成績直線下滑。

槍手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在4連,只有30%的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位居槍手之列,而每一次只有10名狀態最好的槍手才能走上迎外場接受外賓的檢閱。

即使是“槍王”,狀態不佳也必須“下崗”。這樣,宋海龍被下放到連隊的菜園種了3個月的菜。

直到一名年輕的槍手回家探親,在靶場邊上心癢難搔的宋海龍,才被連長叫去“找找感覺。”

宋海龍抓住了這次重返射擊場的機會,第一次試射就打出了198環。

“槍王”,獲得了新生。

當槍手7年,宋海龍榮獲7枚外國勳章,7枚迎外勳章,軍刀一把,軍表一塊。

“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打出200環。”如今,宋海龍已是4連1排排長,他的主要職責,就是培養新槍手。

折服“大不列顛第一槍”

在4連的歷史上,還曾經誕生過好幾位知名的“槍王”。

1983年,當160釐米的童裳顯到擔負迎外射擊表演任務的“神槍手四連”報到時,鐵塔似的大個子連長曾吼給他一句:“怎麼來了個小不點?扯淡!”

沒成想,就是這個小不點,征服了射擊場。

7年後,大個子連長信服地將那杆象徵著“槍王”的0801號衝鋒槍交給了這個“小不點”。

當時,童裳顯被人尊稱為“中國槍王”。他也是4連公認的第一代“槍王”。

擔任4連連長6年,童裳顯接受了65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軍方高階將領的檢閱,每一次,不同國度不同膚色的留言匯成三個字:“棒極了!”

而童裳顯的胸前,懸掛著27枚外國勳章、3枚三等功和1枚二等功軍功章。

同樣是在擔任連長期間,童裳顯8次放棄上調軍區射擊隊任教練、省軍區機關任參謀等機遇,終始堅守著紫金山東麓山坳裡的神聖崗位。而他帶出的128名特等射手中,有29人入選國家射擊隊或走上專業射擊教練的道

童裳顯說:“我的槍魂在4連!”

一位被譽為“大不列顛第一槍”的英軍中將在觀看了童裳顯的射擊表演和射擊訓練後,作過如下評價--“這是超乎一般意義的射擊,是非悟透射擊精義所不能達到的,即用心的瞄準去操縱槍彈!”

1987年,邢軍艦走進了“神槍手4連”。

作為“中國槍王”童裳顯的繼任者,邢軍艦剛來連隊時,槍聲一響,手就發抖,腦袋就蒙。

連長童裳顯開導他:“要成為一名射手,必須練就眼功、手功和心功,功到自然成。”

邢軍艦牢記連長的話,每天在兩米外的目標處放一枚硬幣大的扣子,死死盯上,一盯就是半個時,成了全連有名的“槍迷”。

然而,邢軍艦不光痴迷槍,槍法還出奇得準,無論天候如何惡劣,條件如何艱苦,射擊場上清一色8、9、10環,迎外場上一次次揚軍威。

179旅的一代代槍王,都具有強烈的為國爭光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為國犧牲和奉獻,是每一名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宋海龍說。

人們沒有忘記楊振偉為國做出的貢獻,2006年,他被評為首屆南京軍區“愛軍精武”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