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小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發言稿有感作文

冬日的暖陽,總是令人那麼舒服。捧著一本書,坐在安靜的庭院裡,在文字的世界裡遨遊,是那麼地愜意。鳥鳴聲傳來,總讓我想起課堂裡的孩子。
  近段時間,我反反覆覆地閱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x年版)》,瞭解了國小語文教學的核心是什麼,大體知道我們的教學目標是什麼,但這只是一個瞭解的過程。面對這些理論性的知識,我彷彿是被擋在籬笆外,無法置身與其中。今天,通過閱讀《國小語文》中發表的“xx國小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的發言稿,我終於能進一步解開心中的疑團了。
  一、不改本質,明確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x年版)》對語文課程的性質重新進行了界定:“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卻經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與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關係不大的問題上,甚至在教學目標上沒有出現與語言文字運用相關的目標,或者只是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場。這也是語文課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故我們要把以“教師講讀課文”為主的課堂教學形態轉變為以“學生語文實踐”為主的課堂教學常態。這與《語文教師的文字解讀》中提到的如何明確教學目標有異曲同工之妙。“定準教學目標,首先要牢固樹立‘一箇中心(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培養語文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的教學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就是要把課上成語文課,上成所教那個年級的閱讀課,上成所教那種型別的閱讀課,做到年段目標準確、鮮明、不缺位、不越位。”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將教學指導思想落實,確定好語言訓練點,爭取讓學生一課一練,一課一得。教學目標不多不雜,要有效、系統化。
  二、重視語言積累
  上海師範大學的吳忠豪教授在“xx國小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的發言中說到:“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的學習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文化價值;二是語文知識、方法學習和技能訓練,通過課文例項讓學生認識如何遣詞造句,學習閱讀寫作方法;三是語言材料積累,包括生字、詞語、句子的積累,通過大量規範的書面語言材料的輸入,豐富學生詞語搭配、詞與句組織等語感經驗。這三個方面的學習價值或任務在閱讀教學中位置應該如何排列?當下閱讀課教師往往重視的是文化知識的教學,語文知識和方法的教學,而是忽略課文語言材料的積累。”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又何曾不是呢?當看到學生的習作時,總是搖頭,批評他們語句不通順,批評他們不愛閱讀。但我是否有引導他們積累語言材料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錯別字多,語句通順,究其原因,還不是語言積累少了嗎?在低年段教學中,我們會注重識字的積累,這本身就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但詞語積累重視不夠,特別是中年段以後重視程度有所下降。為了應試,我們會讓學生反覆去聽寫詞語盤點中的詞語,但他們是否懂得詞語的意義呢?
  說起語言積累,我總會想起這兩位孩子。四年級上冊中的《火燒雲》是值得推薦的美文,巧妙地描寫出雲的變化,將雲的形態、變化過程描寫得淋漓盡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一位孩子也被這篇文章影響了。在一次考試中,她模仿這篇例文寫出了自己觀察的雲。另一位孩子也是一位愛閱讀的小姑娘。她習作中的語言是那麼地優美。從中也可以看出語言積累對她的影響。
  既然有如此典型的例子在,我為何會忘記了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呢?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重新重視這方面的引導,讓孩子多讀、多背誦,尤其是各種句型的積累。
  看罷,回顧後,方能知道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今後,還是得時常閱讀,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準確地把握國小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讓國小語文教育之樹不長歪。

讀“2015國小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發言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