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精選18篇)作文

篇一: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精選18篇)作文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國三(12)班的黃xx,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珍惜糧食,勤儉節約,傳承中華美德》。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列寧曾說過:糧食是一切問題的基礎。如果我們沒有糧食,那麼什麼事都將做不成。要知道我們中國作為一個擁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耕地面積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7%,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珍惜糧食的話,那麼遲早有一天將會坐吃山空。

我們必須珍惜糧食,糧食是珍貴的;我們應杜絕餐飲浪費,浪費是可恥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熱乎飯,他們的困境在於因糧食的不足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反觀我們現在的條件,衣食無憂,根本沒有吃不飽這類問題的擔憂。所以請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糧,這都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人民的勞作給予我們的,我們應心懷感恩,切不能浪費。

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歌頌的美德。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周恩來總理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鬥,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我們應將這種優良美德傳承下來。

那麼我們應如何踐行珍惜勤儉呢?首先,學校中午的午飯實行“光碟行動”,儘量做到不浪費。不要因自己不喜歡吃某樣食物就一口也不碰,在現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環境下,不間斷地學習了一上午之後我們應該攝取足夠的能量來支撐下午的學習。其次,當我們在外點餐的時候應做到量力而行,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道理,吃多少拿多少,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費的發生。

在此,我呼籲大家一起珍惜糧食,儉以養德。勤儉的美德猶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盛開富有的花,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

篇二: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

“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是世界各國政府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週,今年我國宣傳教育周的主題是“保障糧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

說起糧食我們很難不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人類生存底線的守望者,他穿梭在田間隴畝,凝視著子孫千秋,憑一己之力,養活了中國,僅憑一粒種子改變了全世界,袁老曾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自稱“90後”的袁隆平從未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而今雖已遠去,但他播下的夢想種子,必將在後繼者心中生根發芽。

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糧食安全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搞好糧食儲備調節”“高度重視節約糧食”。

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幫。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此我呼籲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樹立正確的觀念,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

珍惜糧食,適量用餐,吃多少盛多少,吃不完打包帶走,避免剩飯,減少浪費。

看到浪費的現象要勇敢地勸阻,做節約糧食的宣傳員。

積極參加文明餐桌行動,營造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愛惜食物,杜絕餐飲浪費,既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我們應該牢記“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古訓,始終對糧食安全保持危機意識。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積極行動起來,以勤養志,以儉修德。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校園的新風尚!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三(1)班的唐xx,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共同守護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倉廩實則天下安。吃飯問題是人類的根本大計,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糧食安全不僅僅是吃得上飯、吃得飽飯,還關係到國家安全!

回顧歷史,人類始終都在與飢餓作鬥爭,飢餓是人類生存、繁衍的第一大威脅,死於飢餓的人不計其數。即便是生產力如此發達的今天,全球仍有數億人面臨飢餓威脅。近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釋出了《2022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嚴重飢餓人口將增加至驚人的3。23億。

我國人口眾多,曾有人斷言,中國根本沒辦法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但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如今中國用佔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佔全球近20%的人口,糧食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並且“吃得好”的歷史轉變!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在習近平爺爺心裡有著特殊的分量,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的溫飽問題。習爺爺經常深入田間地頭,看莊稼長勢、聽農民心聲。他說:“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他還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一句句話,包含著習爺爺對端牢中國飯碗的殷切盼望,也告訴我們守護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該如何守護糧食安全呢?其實糧食安全,既在田地裡,也在餐桌上,既是種出來的,也是省出來的。節約糧食,既是在發揚中華傳統美德,也是在守護我國的糧食安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不挑食、不剩飯、不浪費,堅持“光碟行動”,人人都是中國糧食安全的守護者!謝謝大家!

篇四: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更是非常激動能站在這裡跟大家說說那些事兒。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光碟我先行》。

我想先考考同學們,剛剛過去的10月16日是什麼日子?不知道有多少同學知道這個日子,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那為什麼要設立這個日子呢?很顯然,是呼籲每個人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相信在場的每位大朋友、小朋友們都學過、讀過甚至都會背誦《鋤禾》這首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農民勞作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制止餐飲浪費,崇尚勤儉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因此,我們倡議:

一、爭當光碟行動的踐行者。

首先,我們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杜絕鋪張浪費,從生活習慣開始,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從節約糧食做起,文明用餐、節儉用餐、安全用餐、科學用餐,防止“舌尖上的浪費”,將“光碟”進行到底。

二、爭當光碟行動的宣傳者。

同學們,我們既要做光碟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碟行動的推動者,積極主動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進行宣傳,用我們的身體力行感召、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光碟行動行列,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助推“勤儉節約”成為時代徽標,“節儉生活”成為社會時尚,爭當新時代好少年。

三、爭當光碟行動的監督者。

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理性消費、科學點餐、杜絕攀比,就餐時按需取餐,拒絕“剩宴”;主動肩負起弘揚勤儉節約的社會責任,堅決反對和制止餐飲浪費,發現身邊餐飲浪費現象,勇於發聲、敢於制止,影響和帶動身邊人杜絕餐飲浪費,養成節約習慣。

同學們,“光碟行動”體現的是我們每個學生的素質,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大家從現在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從生活細微處做起,將光碟行動進行到底!

篇五: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和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做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推動者》。

古往今來,人們對食物的重要性早有定論,比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等經典論斷,足以說明糧食是事關國運民生的大事,所以,重視糧食安全,反對餐飲浪費,同重視國家安全和人的生命安全同等重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8月11日就曾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因此,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因為生活條件的優越和物質食物的極大豐富,就丟掉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對我們來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古語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作為建平實驗的學子,在追求學業無限好,精神更充實的過程中,要把“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作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理念和信仰,把“珍惜糧食,崇尚節約”當成我們必須共同承擔的一種社會責任。在此,我提出三點倡議:

1、在思想上重視,從我做起,從今天的午飯開始,爭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

2、在行為上堅持,我們不僅要養成用餐的好習慣,在用餐時還要做到不挑食、不浪費,以“光碟”為榮,以“剩飯”為恥,爭做“光碟”小衛士,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

3、在內容上深化,我們不僅要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要感恩糧食的生產者、食品的加工者,用感恩之心把“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看成一種新風尚,爭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

同學們:滴水成河,粒米成籮,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讓我們同心協力,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活動中來,做勤儉節約新風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傳播者,在追求真知、活出真我、節約糧食的過程中秀出你的真善美,讓節約、“光碟”成為校園文化的新風尚。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六: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它表述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珍惜糧食。今年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所以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

現在的生活是富足了,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增添了大魚大肉,浪費的現象卻愈來愈嚴重。要知道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人民們還吃不上飽飯,多少人因為饑荒活活餓死。現在國家發展了,人們生活蒸蒸日上,這要歸功於以袁隆平爺爺為核心的科學研究團隊的畢生的研究和發現。他們為這個一度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的國家付出了太多,如果我們隨意地揮霍糧食,對得起袁隆平爺爺嗎?即便是現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我國的某些山區,有那樣多的人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知道他們每天吃什麼嗎?不是大米、白麵,除了紅薯,只有土豆。現在還有人抱怨食堂伙食不好,這可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啊!當你真正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你就會感同身受,才知道什麼是珍惜。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株水稻,發芽、抽枝、結果、脫殼,最終變成了粒粒飽滿的大米,上了人們的餐桌。爺爺輩的年代裡,是憑國家分配的糧票換米的,月底沒有了還得去借。爸爸輩的年代裡,開始持錢養家,除了買米,還能有餘錢買肉。現在呢,錢包變鼓了,吃的也更好了。當我們的品嚐到熱飯時,我們應該感謝農業專家的辛勤付出,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生在兵荒馬亂的時代。歷史不該被忘記,我們仍要居安思危,憶苦思甜。

有的人喜歡鋪張浪費,十個人非要點十五人的菜,他們不曾知道每年有近7億人還在遭受飢餓,有13億噸糧食被倒掉。毛主席在長征途中,拒絕另開伙食,每頓和戰士一起喝小米粥。這不僅是親民,更是節約的表現。有時候不是偉人懂節約,而是節約成偉人。古往今來,節約就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特別在“民以食為天”的背景下。外國人不吃的內臟、野菜被做成了中華特色美食,這何嘗不是一種節約?近期中央批評吃播浪費無度,代表了國家對浪費持否定態度。如果每個人少浪費一點,積少成多,不知能換回多少人的生命。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吧,杜絕浪費,光碟行動。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在餐館,我們切記“不貪”“有度”。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七: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你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捱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資料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浪費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一直是中華民族值得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因為中國浪費不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浪費一點,總數就非常驚人。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後,我大聲呼籲,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八: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為“節約糧食,從不浪費每一粒米開始”。近年來,餐飲浪費一直都是社會問題之一,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每年食物浪費的統計資料最終都匯成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說別的,單拿我們學校的飯堂來說,每天浪費的糧食就有足足150多斤,每粒米0。02克,200斤就是375萬粒米,我們倒的每一次飯都將成為促成這375萬粒米的基數之一,換個角度來講,150斤足夠250名男性或400名女性吃飽,150斤足夠一個人吃上一年,而且150斤僅僅只是我們一天所浪費的量。

“一粒米能拯救一個國家,同時也能絆倒一個國家”。我們今天浪費的每一粒米,在將來的明天都有可能成為壓倒我們的不可承受之重,袁老先生曾揭示過這樣一個現象:宴會上十幾二十多種菜,每一樣蜻蜓點水吃了一點點,其他全部倒掉。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一飽之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對此,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則常不足,陶侃惜谷,隋文帝每餐只食兩樣肉菜,吳隱之一天一頓飯,朱元璋請客四菜一湯,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都在用自身行動來詮釋中華節儉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代,這不僅是美德,更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衡量標準之一,而歸根結底是每個人的責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刻不容緩,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人人必為,時時必為。

“風俗,天下之大事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必須在全社會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價值導向,要堅決抵制生活奢糜,貪圖享樂等不良風氣,大力破除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的陋習,改變‘自己掏錢,豐儉由我’的錯誤觀念。使崇儉抑奢成為全社會的文明追求。節約糧食從每一粒米開始,日積月累,成風化人就能逐漸形成節約糧食的良好風尚。

不啻微芒,才能造炬成陽。正如總書記所言:“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沒有任何權利浪費!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必須堅決剎住!”同學們,讓我們積極響應,讓節約成為“新食尚”。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糧食成為生活方式。從自我做起,從節約糧食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爭做節約糧食的實踐者,傳播者,示範者和引領者。節約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口飯,以儉養志,以儉修德。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風尚,讓我們的地球家園永遠美麗富足。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九: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同仁、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我的奶奶是一個很節儉的人,當時的我覺得她節儉到近乎摳門,難以理解。一次燒飯的時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點在地上,大家都知道,農村土灶邊的地面很髒,我就順手準備掃掉,只見一隻滿是皺紋的手擋住了我,我愣在那不知道為什麼?這時,奶奶開口了:“不要掃掉,撿起來洗洗,浪費了怪可惜的。”我說:“已經髒了,反正就一點點,算了吧!”奶奶可不理會我,依然佝僂著身體,蹲在地上慢慢地撿拾著,每拾起一點就用嘴巴吹一次,很專注地吹……,每每想起這樣的場景,我都會為自己的浪費行為感到羞恥!

同學們,建國xx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現在我們還有必要在一粒米上節約嗎?的確,節約一粒米本身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養。我們浪費一粒米,丟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從學語時起我們就依稀懂得“鋤禾”這首詩,明白“由檢入奢易,由奢入檢難”。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更是知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4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耕地面積大約以每年1000萬畝的速度遞減,並且遞減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個缺糧的國家。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一粒米,從播種到收割,多少道程式、多少辛苦的汗水……,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時刻恪守勤儉節約的美德,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做到飯菜吃多少打多少,不挑食、不偏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為校園、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十: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世界糧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呼籲全球共同節糧愛糧。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樣。當聽到“世界糧食日”的時候,會有那麼一瞬時的驚愕。對於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節假日”一樣會帶給我們假期,也不像“教師節”那樣充滿著溫馨。的確,這會是一個略顯沉重的主題,然而不可否認,“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從小就熟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也曾在地理課上學過中國的基本國情:狹小的耕地上,養育著十三億的子民。可是,當各地大旱顆粒無收的場景頻頻出現在新聞裡,我們依舊“淡定”,食堂裡,仍然是幾大袋的飯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我們知道節約糧食其實只是舉手之勞。不挑食、不偏食,將自己碗裡的飯菜吃乾淨;不攀比,不虛榮,用簡單可口代替奢華靡費。可是太多時候,我們常說,這些事情不重要,我們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麼事情的重要效能與“糧食”抗衡?

人類每一項的日常活動,社會每一天的日常發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層建築。而根基,卻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糧食。古書講“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當我們把上層建築建設的愈來愈精準和完美,這座金字塔倒塌時的破壞也就愈來愈難以彌補。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當我們面對一碗可口的米飯,我們是否真正體會過“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每一粒糧食,背後都將是中國八億農民的血汗,都將是他們一輩子“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命運。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面對食堂裡大袋的剩飯,我們又是否想過他們對於生命的意義。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學生,一週的午飯僅僅是乾冷的饅頭;遙遠的異國又有多少孩子,“吃飽每一頓飯”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一粒糧食,背後牽掛著的不僅僅是他人的勞動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這些,我們還怎會忍心浪費那一粒糧食?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擁有同等的權利。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曾經忽略過,我們都曾經遺忘過,但是,同學們,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覺醒並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篇十一: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我們都曾學過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如今,人們的生活開始富足了起來,餐桌上的菜餚多了起來,人人過起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也就會忘記以前人們勞作的辛苦。漸漸的,鋪張浪費幾乎成為了現代人的標配。在酒足飯飽之後,餐桌上總是會剩下不少的食物。不妨去深思一下,如果人人都這樣的話,這樣富足的生活還會持續多久?

在現代,世界上仍然有多到數不過來的人們在忍受著飢餓與寒冷。我們比起他們來說,難道不是幸福的嗎?民以食為天,而我們現在卻將食物丟之棄之。讓我們來想一下:每當中午,教室中擠滿了飢腸轆轆的學生,其中,不乏有的同學將只吃了幾口的飯菜拿去倒掉。為什麼?因為飯菜不合他的胃口。只是因為這樣,每天中午的剩菜堆中就會堆積出數不清的飯菜。同學們,當你將它們倒掉的時候,可曾想過那些仍然處於飢寒交迫中的人們,他們連飽餐一頓都只是奢侈,而我們卻在這裡大肆的浪費,這難道不是可恥的嗎?

每年的10曰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他的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同學們,試想一下,當我們提高了對食物的重視程度,還會去鋪張浪費嗎?一個人的浪費或許微不足道,但是當全校,全市,全省,乃至於全國的人民都開始了鋪張浪費,還會只是微不足道的嗎?反過來想,當一個人開始了節約,或許沒什麼,但是當全國上下的人民齊心協力,共同開啟了節約的新時代,還會是不起眼的嗎?有一個詞語叫做:積水成淵。我們不妨將他改編一下,積糧成山,怎麼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此,我呼籲各位: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努力,只為了那不再有飢寒的明天。

篇十二: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合: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傳承中華美德。

任xx: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而糧食又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國家發展的基礎。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而我國人口仍在不斷增長,土地資源有限,且耕地呈逐年下降趨勢,糧食生產嚴格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再加上天災人禍。所以我國的糧食也是很有限的,需要我們去愛惜、去節約。

張xx: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糧食就非常重視,古人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來警醒我們珍惜糧食。而現在我們也要同樣珍惜糧食,第二十屆糧農組織大會決議決定每年的10月16日都作為“世界糧食日”目的是喚起全世界對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任xx:節約糧食可以讓更多人吃飽飯。我們學校每日為學生提供多種可口的菜餚,每天要消耗大量糧食和蔬菜,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營養,但仍然有同學將部分糧食倒入泔水桶。每天看著整碗米飯倒掉,實在令人心疼。

張xx:節約糧食並不能因為誰家富有而去隨意浪費,不關乎錢財而是關於道德修養,多節約一點糧食就可以多給貧困中的孩子帶來多一點的希望。因此,我們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浪費現象就在我們身邊,而節約糧食,做起來也是很簡單。

任xx: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菜,不隨意傾倒糧食。吃飯的時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吃飯,不挑食。無論是父母做的飯菜還是學校提供的飯菜,都要吃淨。這樣不僅可以使我們的身體獲得全面的營養,還可以節約糧食,一舉兩得。

合: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智慧。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節約糧食做起!

篇十三: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裡,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裡,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當米粒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著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

可是有許多同學在食堂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了,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飢?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閒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

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裡,即便是盤子裡剩的菜湯也要用開水衝一衝喝掉。但是如今,看看我們學校食堂的餐廳裡,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比比皆是。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著滿桌好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揀揀時,想一想,全世界仍有10億多人食不果腹,每年有超過500萬人因為飢餓而死亡;當我們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想一想,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為貧窮而吃不飽飯,上不起學!

因此,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國家有特別重大意義。為了切切實實地把節約糧食落到實處,我們倡議:

1、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

2、珍惜糧食,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堅持杜絕浪費行為。

3、不偏食,不挑食。

4、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八禮四儀中的餐飲之禮就是要求我們做到: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素質、更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國小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做起吧!

篇十四: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惜口中之食盡綿薄之力》。

我們迎著金秋的晨曦來到國旗之下,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金秋的微風和煦輕柔,金秋的藍天白雲飄逸,金秋的田野一片金黃,就是這一片金黃滋養了我們。

營養餐的糧食浪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中午在學校吃營養餐的時候,我仍舊看到有許多同學因為偏食,覺得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吃了,還有一些同學盛湯的時候盛了很多,可又沒吃多少就倒了。不止在學校裡,在飯店裡,我也看到了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有不少人點了一大桌子的菜,但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聊天,“吃”得差不多了,轉身就走了,只剩下了一大桌子沒吃多少的菜。

儉以養德

曾經,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開始了種植糧食,我們也依賴糧食生存了下來。但我們的糧食遠未充裕,所以,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也沒有糟蹋糧食的條件。可現在卻出現了浪費糧食的行為,據科學家統計,我國全年浪費的糧食可以救活2。5億人。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捱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資料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每年的10月16日成為“世界糧食日”。浪費糧食是對勞動的踐踏,倒掉的是糧食,流走的是血汗。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一直是中華民族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因為中國浪費不起糧食。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浪費一點,總數就非常驚人。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我們應該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道理,我們每個人要爭當愛糧節糧的宣傳者、倡導者、踐行者,將“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口號重新叩響,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

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中學生嗎?那就從節約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裡,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十五: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九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切從簡。

“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社會常理和人之常情。在古代,不同階級的人在一日三餐中的菜品豐盛程度和場面大小就有差異。所以在現在,就有不少的人過於追求聚餐的場面大小和菜品數量而忽略實際情況,並以此彰顯自己“不凡的氣度”和“大氣的風度”。

話說得有道理啊,誰不喜歡有面子啊?是我,我也喜歡做有面子的事,但我不會像上面說的那樣,我會從長遠出發,立足現實,節約糧食,反對鋪張浪費。話說得輕巧,具體做法呢?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如果你已經明確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並決定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約束自己,那就很不錯了。因為你已經有了精神上的認同,同時你需要關注一下週邊的人,或許這時候,就需要你委婉或直接地表達想法、提出建議,如果還能做到語氣溫和就更好啦。

其次,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約束自己。聽說,在吃飯前雙手合十心裡默唸“節約糧食,糧食節約”,就可以使沒吃完的糧食飛到需要它的地方去。當然,這是不現實的,所以,落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根據積累的經驗來看,同學們大多對自己的食量有所估計,但那些特別喜歡或者特別感興趣的食物卻散發著該死的魅力,好想吃,但是摸摸我那“圓潤”的肚子,忍不住問自己:“我還吃得下嗎?”這時候就需要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是否有必要吃?是否吃得完?是否點了能打包帶走?如果已經吃不下了,而且不能打包帶走,那就沒有必要去買;如果已經買了,可以請身邊的好友幫忙吃一些……總之,儘量避免浪費。

每次看到裝剩菜剩飯的桶裡堆滿食物,我都會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話語響在耳旁,農民伯伯複雜的眼神和處於飢餓中飽受苦難的人期盼的眼神,似乎都在提醒著我——節約糧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為了食物的合理利用,為了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一點力所能及的關愛。而“光碟行動”也不應只成為一句口號,更應成為一種行動。

“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同學們,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時候到了,行動起來吧!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篇十六: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六(十)中隊的張xx。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同學們,當我們吃著碗中香噴噴的米飯時,是否想到這一粒粒糧食從何而來呢?要知道,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從播種到收穫,有太多細節需要農民伯伯去顧慮:害怕病蟲害、害怕大地乾旱、害怕牲畜啃咬、害怕人為破壞……所以,每一顆種子播出,農民都會為此操碎了心,每一個過程都需要他們去精心料理。如果我們浪費糧食,就辜負了他們的心血啊!

記得我在央視訊道看到過一個公益短片:餐館內,孩子不喜歡吃桌上的飯菜,家長立刻呼叫服務員過來點菜,哪怕是餐桌上的菜已經堆積如山;已經就餐完畢的一群男士,準備出門,但是桌上還剩有一些飯菜,有一人提議,將剩下的飯菜打包至家。但話一出口,就有人漫不經心地說不必打包,心裡或許想說打包太沒面子!

但是,同學們,讓我們好好想想,這真的無所謂嗎?這真的就會丟面子嗎?看看一連串的數字吧!我國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總額高達2000億元,而這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同學們是否還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捱餓,據聯合國調查資料顯示,全世界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達8。54億,此時此刻,面對這些赤裸裸的數字,你還能輕鬆地說“無所謂”嗎?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自古以來,“儉以養德”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在心中樹立節約糧食的意識,在行動中我們可以從小做起。譬如:吃飯時不挑食,不偏食,吃多少盛多少;在餐館與家人就餐時,提醒家人不要點過多飯菜,若臨走時還剩有飯菜,可以選擇打包帶回家。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營造一個“珍惜糧食、適量點餐、剩餘打包、杜絕浪費”的氛圍。讓珍愛,每一粒米貫徹到每一個人的心中,讓“光碟行動”不再是一句口號。最後,我呼籲:節約為榮,浪費為恥,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十七: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食於大地糧,應人人為節》。

明天,是10月16日,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明天是世界糧食日。

我們常常會在食堂裡看見這樣的景象,學生們手持盤子,排著長隊,將未吃完的食物倒入桶中;也常常會聽見這樣的聲音,鐵質的盤子用力地敲擊在桌上,隨後“哐當”一聲丟入餐盤箱裡。食堂阿姨費力地推走裝滿了的泔水桶,又推著另一隻空桶進來。

你有沒有想過,食堂每天會集滿多少個這樣的桶?一天下來,一學期下來,一年下來呢?

中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事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這個驚人的數字相信每位同學都聽過,“光碟行動”,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當我們用“窮到吃土”來開玩笑時,大海的另一邊,卻真的有很多人,因為土地的限制無法種植糧食,而以土餅充飢。

我們是幸運的,從未體會過缺少糧食的感受。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應該珍惜當下的美好,而不是成為我們浪費的理由。

有那麼一位老人,一直在為解決全球人民的糧食問題不斷努力。88歲仍下田搞科研,他用畢生精力提高糧食產量,這位老人便是袁隆平。“超級稻”“海水稻”,袁隆平取得的成就不可估量。科研人員辛辛苦苦鑽研提高水稻產量,每畝提高5斤或10斤都很困難。正是這樣,我們更應當儘自己的一份力。每一粒糧食,都要經過辛苦栽培和風雨洗禮,方能孕育成美味。所謂“你浪費的,正是別人渴求的。”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從一日三餐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或許我們體會不到那種飢餓,但是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感激大自然的饋贈。要知道在歷史的長河裡,我們也曾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是我們的責任,更應該成為我們的習慣。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按照自己的需求取多少飯,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都可以堅持,取得的成果一定是巨大的。這樣既是不辜負科研人員的苦心,也是為節約獻出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從平時的一點一滴,為節約糧食作出我們的貢獻。

篇十八:關於節約糧食的演講

大家好!我是國二(1)班的何xx,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可能在上幼兒園時就能脫口而出的詩句。但是,在我們身邊,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存在。

就比如在我們的校園裡,有的同學不想吃或是不喜歡吃學校食堂的飯菜,以至於沒吃幾口就倒掉了,部分同學要倒掉1/2飯菜,倒掉1/3飯菜的同學就更多了。我有時走過食堂,看到食堂的叔叔們把成袋的剩菜剩飯丟進垃圾桶,實在令人感到可惜和心痛!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假如我校2000多名學生每人每天浪費一兩米飯,那麼一天就浪費200斤,一個學期下來就浪費20000多斤,也就是10噸糧食,如果再算上蔬菜、肉類,那就是更龐大的數字了。現在,同學們還覺得節約糧食沒有必要嗎?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的“傳家寶”。我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小時候可是經歷過饑荒的,常常是吃了這頓沒下頓,有時只能以南瓜,紅薯做主食,就算這樣也常常餓肚子。後來,是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技術,才逐步解決了我國的糧食問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如今我們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可不能忘記了先輩們過的那些苦日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一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對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在校就餐時同學之間互相監督,看到浪費現象要勇於制止,儘量減少浪費;如果真的胃口小,可以在開動前先把飯菜分一些給食量較大的同學;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不要覺得很丟人;要做節約糧食的宣傳員,讓家人、親戚、朋友都參與到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行動中來。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美德,是品質,是責任!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行動中來,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合格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