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精選20篇)

篇一: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精選20篇)

眼前的器物都已經是四十餘年的產物。

那時候,寬闊的大路少得可憐。

“你看,這是‘三轉一響’,那個時候我們家都還只有縫紉機和電風扇。”爸爸又往左邊的櫥窗指了指:“那是軍裝。我們小時候要是能拿到一套不知道有多高興。我記得我國小有次戴了一頂軍帽,可是要塌下來,就拿了紙墊到下面去,在同學面前,可神氣了!”

爸爸的這一番激動的演講卻是沒有幾個字真正地入了我的耳中,因為年代久遠,我無從看到甚至想象到那時的生活,只有在電影與圖畫中找到當時的痕跡。一位年過不惑的煤礦工人,戴著染得烏黑鋥亮的手套,扶著一輛寶貴的自行車,眼睛痴痴地望著工廠的“先進生產者”事蹟,投入到了工作中;一群綠色的小人,個個頭頂一顆紅心,正在平沙莽莽的大漠中撥著算盤,拼裝著發動機;幾個農民擼起了袖子,挽起了褲腳,眼巴巴地望著隔壁包產到戶致富多蓋的一層房子,機器一樣從雞鳴到日中,插了滿滿四十排的秧苗。

這是幾十年以前的勞動,他們為現代化的建設開了幾條路。但是,光有路可不行,還得要有車。我看見那邊有幾輛綠皮火車,車廂上標記的“120kph”,說明這輛車已經是大提速時期後的東西了。從此,高鐵誕生了,新的生活開始了。

我常常在12306的公眾號上看見駕駛高鐵的司機叔叔,頭上戴著一頂深黑的帽子,帽前鑲著中國鐵路的標誌。他右手向前揮去,示意可以出發,左手搭在控制面板上,坐在寬敞的駕駛艙內飛速前行。再也看不到煙囪裡竄出的黑雲,不用見到汙穢的充滿煤灰的鍋爐,也不用見到那位帶著一身酸臭,辛勞的司機。

疫情反覆,最不能忘卻的是日日夜夜在道路上奔波的外賣小哥。下了大雨,就披上塑料雨篷,穿著拖鞋,在樓梯間滴滴嗒嗒地喘著粗氣,送上門來;豔陽高照,他們的電瓶車上連傘都沒有,只是帶了一頂厚重的頭盔。頭盔上的兩隻毛茸茸的兔子耳朵,被大風吹得搖呀搖的,是他們最可愛的標誌。

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從“三轉一響”到小轎車走進萬戶千家,一代代中國人民用勞動創造出了一個個成就與奇蹟。現在,或許地面的路已經完善,我們要將目光灑向天空,用勞動的雙手武裝自己,探索更廣闊美麗的天空。

篇二: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0101,在太平洋沿岸發現一枚天外隕石,速來探查!”作為一名資深隕石研究學家,我隸屬於聯合國景近剛剛成立的宇宙科,

“已到達指定地點。”我下了飛機,向對講機中說。

“嗨,大老遠把你叫過來,怪不好意思的。”一個光頭大漢朝我走來。

“不要緊,這是我的工作”。我淡淡地回答道。

“事情是這樣的,昨晚有居民反應說,有大風出現,同時又伴有嘈雜的聲音,我們派人過來一看,便發現了這顆隕石。”那大漢用手一指,我朝那個方向看去,一個圓形漆黑的,大約有一個手掌大小的石頭在巨坑中躺著。

“知道了。”我答應了一句,便帶著鑷子,戴著白手套從重重關卡中鑽了過去。

我用鑷子想要夾起它,但卻夾不住,我試了十幾次,仍是不行,我找來微型顯微鏡,哪怕放大到一億倍,表面也是光滑的。在霎那間,我渾身一顫,想到了三體中的水滴。

突然間,那隕石亮了起來,出現了一個人頭。我明白了,這不是隕石,而是記錄儀,專門記錄某個人的話的。

“這裡應該就是地球吧。”那個人頭轉動了一下說。“閣下來地球有何貴幹?”一般這種高階記錄儀是可以連線兩個世界進行溝通的,人類也通過幅射掌握了這個技術。

他把頭轉向了我,生硬他說:“不是來,是回。”我眉毛一揚。“對,回。”他接著說“我來自十億個地球年後的地球,那裡的生態環境倒是比這兒好太多了。但是人類也付出了代價。”

我望著他。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他把我拉進了一個空間,我想,這得是多通天的技術啊!

“我來到地球只有一個使命,通知你們逃離。“他說。

“逃離?”我不解地間。

“對,逃離。”

“原因?”我問到。

“更高階的外星文明將會在一萬年後入侵地球,我來自未來,歷史跟你們的未來一樣。”

“無法避免?”我又問。

“無法避免。”他說。

“那個文明太過強大,哪怕是你們再發展一千萬年也打不過他們。那個人頭毫無感情地說。

“那你們的那個地球文明行嗎”我問。

“我們的文明,早已達到極點了……至於你們,還有很長的路,再見了!”他毫無徵兆地走了。

“好吧!”我站起來,那個空間早己消散,我沒有搭理大漢的話,走向遠方,望向天空。

一片藍天。

篇三: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我喜歡詩詞。那富有節奏的吟詠,曠達悠遠的意境,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隨意灑脫都讓我深深著迷。這個寒假,我讀到了一本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詩詞書——《桃李春風一杯酒》。書中用幽默淺顯的語句,詼諧有趣的講述方式,介紹了唐朝最有代表性的18位詩人的詩作和生平,展現了他們詩酒年華的快意人生。

“在唐朝,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首詩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首”。這本書開頭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讓我廢寢忘食,一口氣讀了下去。安慶渡江,李涉七絕退劫匪;滕王高閣,王勃一字得千金;長安城裡,樂天五律“居亦易”;金鑾殿上,李白番語傲朝堂……那一個個塵封千年的故事,活潑潑地跳出來,每一個詩人的形象都變得生動豐滿,不再是簡介中單薄的“紙片人”。他們微笑著向我走來,帶著我開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

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友情,“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讀愛情,“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讀風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讀盛唐氣象,“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我彷彿穿越回了那個才人輩出的時代,看賀知章醉臥井底,看李白長嘆黃鶴樓,看劉禹錫重回玄都觀,看陳子昂獨登幽州臺……詩人們跌宕起伏的人生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再加上風趣幽默的現代詞彙,讓人往往忍俊不禁,拍案大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禹錫的故事,他的一生數遭貶謫,卻依然豪邁闊達,寫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不朽詩句,屢次被地方官刁難又寫出了《陋室銘》這篇千古佳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不能消沉沮喪,只要能像劉禹錫一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那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要相信,風雨過後一定會有彩虹!

生活遠比故事精彩,歷史遠比想象中有趣。穿越在這場奇妙的時空之旅裡,那些熟悉的詩人,衣袂飄飄,神采風揚;那些經典的詩篇,字字句句,動人心絃。

篇四: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與嚴肅的眼神對視,開始跨越時空的對話。

——題記

微凸起的眼,翹起的薄脣,稜角分明的臉龐。這就是他們一一青銅人像。青銅人像與我們現代人的面部不同,他們似乎更像是外太空的來客。他們在地裡等候了千年,終於與我們相聚於此,開始一次跨越千年的對話。

縱目張耳

蠶叢,這位掌握蜀國世俗權力的首領,終於在1986年與我們相遇。這位大人物的眼球往外突出16釐米,便於他關注未來發生的一切:耳似張開的雙翼,用於他聆聽遠古的呼喚。據文獻記載,正是這位大人物的存在,才讓我們得以機會,於千年前的文化邂逅。

首領是在三星堆的第二祭祀坑被我們請出,他面目迥異,上翹的嘴角似乎是在為巴蜀文化的發展而驕傲。

與神對話

1986年,在首領被發現的同年,我們還有幸的見到了來自遠古的蜀國巫師一一青銅大立人像。巫師身長一米七,與現代成年人的身高相仿,但他的身材比例卻極為誇張、令人驚奇。在被神話覆蓋的時代,祭司常常被譽為是神明的使者,他們可以與神明對話,為部落的人民求得神明的庇護。而眼前的這位巫師,他手持神器,眼眺遠方,莊重的神情顯示著他的信念,周身自信的氣場讓人信服。

對於祭司手中已失去的祭器,我們有許多猜測:是在那個時候普遍的青銅器?使周邊部落進獻的珍貴象牙?亦或是具有特殊寓意的珍稀木材?這些,我們不得而知。

那消失了的祭器為古蜀國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面紗。

人性光輝

觀察這些青銅人像,我們意外的發現,在冰冷的面相中,有幾面線條較為柔和、帶有女性的柔美。她們褪下了神的外衣,具有了人性的光輝。這些線條柔和、面部生動的女性人像,在青銅人像中無疑是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三星堆遺址中,我們從未找到任何動物或人的遺骸,這說明,在那個時代,古蜀國並沒有將人來陪葬或進行祭祀。

為冰冷的青銅人像賦予人的特徵與生命力,整個王國的發展沒有沾染上一點血腥一一這些都是古蜀國的人性光輝。這種人性光輝興許就是巴蜀文化強大的原因,又可能是蜀國消亡的種子。

“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地歸根。”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根就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獨特、遙遠而又神祕的巴蜀文化生根於此。

篇五: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我“撲通”一聲,趴倒在桌面上,眼皮一點點閉上了……

突然,眼前的景緻變了。只見兩三顆星孤零零的閃爍,我低下頭,意識到我正處於戰國時期的一個村莊裡。所有的燈都睡去了,只剩下一間小茅屋還散發著暗暗的光。

“這麼晚了,還有人不睡覺?”出於好奇,我躡手躡腳走近那座小茅屋,一點一點地把門推開,只見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兩眼正像餓狼一般死死盯著手中的竹簡,絲毫沒有注意到有一個不速之客進了門。

“晚輩失禮了,敢問先生是蘇秦嗎?”這個畫面讓我想起蘇秦刺股的故事,不太確定他是不是蘇秦本尊,如果是,那萬幸了。

“在下便是。”男子轉過頭來看著我,驚訝道:“你可是我回鄉以來,第一個叫我‘先生’的人!都怪我自己不爭氣。當年,在鬼谷子老師那裡,只學了一點皮毛,就感覺自己很厲害,急著下山,去遊說各個諸侯。結果呢,還不是因為準備不充分,自己知識不夠,到處碰壁,只能回到這破茅屋裡,被家人冷眼相待!”語畢,他抬起頭,望了望窗外空蕩蕩的天,又輕輕地嘆了口氣,眼光又移回到竹簡上,與寂寞的夜共勉!

我向他借了一本竹簡,也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我的眼皮已經開始痠痛。放下竹簡,再看蘇秦時,他那眼珠旁的血管一根一根的爆出來,像一張血紅色的網,蓋在他疲憊的眼球上,可是這張網改變不了他的視線——它依舊筆直指向竹簡,絲毫未動。

我看見,他的一隻手離開了竹簡,想要去拿什麼東西。不一會兒,他抓到了一件東西,我定睛一看,竟是一把寒光閃閃的錐子!

“嘿!您要作甚?”我驚叫起來。

“對自己狠一點!”說著,他用錐子猛地向他的大腿刺去。我嚇得趕緊閉上眼睛,轉過頭去。我能想象出來,他的五官互相擠壓著,鮮血從他的大腿上一滴滴滑落下來。可不一會兒,五官又舒展開來,他又抬起竹簡,繼續熬夜苦讀……

待我回過神來,眼前又是熟悉的檯燈、書桌、還有珠峰似的作業。

不過,這一次,我精神抖擻,似乎鬥志盎然。

是的,“對自己狠一點!”沒有壓力,何談動力?

篇六: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對時間產生過疑惑。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腦中卻思緒紛亂。一天中的一幕幕從夜晚到清晨,以倒播的方式在眼前飛快掠過,最終回到早上睜開眼的那一瞬間。我的一天似乎形成了一個閉環。時間是什麼?這個問題縈繞在我腦海中。

時間也許就是變化。晨曦的日光照亮街道,傍晚一切又漸漸歸於黑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四季景物的變化。一年又一年,冰霜風雪過後,光禿禿的樹枝上出現若有若無的綠色;明媚的陽光下,參天大樹茂密成蔭;秋風吹過,道路上落滿了金黃的銀杏葉;隨後又霜色潔白,雪滿枝頭。時間包含著晝夜更替,四季流轉。時間的齒輪快速轉動,一幅長卷無限延伸。三百到四百萬年前人類出現,隨後在荒野中繁衍出最簡單的聚落。兩百萬年後,經歷石器時代,農耕文明的出現,封建王朝的集權統治,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被壓迫人民的反抗和鬥爭,工業革命……時間包含著文明的進步和變遷。

但是僅僅如此嗎?我感覺到時間中還包含著不變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是小小的藍色星球在茫茫宇宙中亙古不變地繞日執行;隨後,書上的一個個物理定律浮上心頭;人類社會的發展雖然曲折起伏,但是有一些不變的脈絡貫穿了整個時間軸,比如對延伸自身能力,獲得更多資源的渴望。萬家燈火的景象出現在腦海中,想象著逐層升高的金字塔和現代的高樓大廈;成千上萬噸的煤礦從地下被開採出來,通過鐵路運往四面八方;時代的車輪向前滾動,石油等種種新能源被開發出來,幾百年的時間在腦中濃縮成一瞬……

個人的本心也可以跨越時間。20世紀40年代,克萊爾·帕特森在進行其它研究時,偶然發現汽油中所含的鉛汙染了海洋和空氣。他努力向公眾解釋自己的發現。然而,他的研究損害了當時的汽油銷售者的利益。這些有權有勢的人千方百計地阻撓他。而他永遠跟隨著研究者的職業道德,堅守本心,堅決向大眾公開真相。1986年,含鉛汽油被全面停止使用。40年,半生的時間跨度,阻力重重,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為何出發。他說:“在科學的處女之地,能發掘到人生的美和意義,所以科學研究者拋棄舒適的生活,踐行那不可能的道路,守護著人類的命運。”40年,無數個40年,讓我們後人敬仰。

我安靜地躺在臥室的黑暗中,因剛剛經歷了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而恍若隔世。翻個身,思緒漸漸又回到當下。在這樣的變與不變之中,時間似乎有了更深刻的含義。我這樣想著,竟沉沉入睡。

篇七: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夜幕垂臨,繁星織成唯美的絹布,而我,仍坐在書桌前,捧著書,細細品讀著《石灰吟》。內心卻好奇:能在12歲便寫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這般硬朗而正氣的話語的人,是多麼的剛正不阿,年少有為呢?何況他身處的是一個魚龍混雜的時代啊!這樣的奇人兒令我感慨,同時也想同他一敘。

思緒漸漸縹緲了,恍然間,我來到了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屋前,只見白亮的月光絲毫未受一絲遮攔,洋洋灑灑射在了地上,漆黑的沒有一盞小燈或是一隻蠟燭的小院亮得朦朦朧朧,煞是好看。

院中有一男子,孤寂而又落寞地低著頭。是你嗎?是你——于謙嗎?為何你毫無一絲的歡喜,反而面色凝重地看向什麼都沒有的地上,還時不時瞟一眼月亮,並搖頭嘆息?你在嘆息著什麼?嘆息世人的疾苦?嘆息權貴的揮霍?嘆息無人理解的孤寂、苦楚與冤屈?

別人或許不理解你的冤屈,但我卻理解你。

從你那佈滿滄桑仍是無比清澈的雙眼裡,我看到了許多貪官、佞臣與逆黨的影子。我不禁氣憤:為什麼他們高高在上,每日品嚐著山珍海味,那麼坦然地接受著這滔天富貴,接受著人民的朝拜;而你,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強權,有學富五車之才,在新皇登基時還不含私心,盡心盡力、嘔心瀝血地幫助他,而如今卻吃不飽、穿不暖,而淪落至此境地。你明明只是替那些被達官貴人壓榨的貧民們申訴他們的不公,卻被那些權利一手遮天的權臣們辱罵,還被宦官們聯合打壓。連你曾經如此愛戴的皇上,如今也聽信小人讒言,將你抄家並貶官流放。我不明白,你究竟錯在哪兒啊?難道,一心為民,到頭來,也成了一種錯?

你如今已是如此狼狽,那些人卻依然不願放過你,仍舊對你苦苦相逼。他們到處散播謠言,使民眾人心惶惶。他們得意了,而你這個受害者,卻在這個荒涼的院子裡白白蒙受著這些冤屈,也無人可訴。

再次望向你,只見你那男兒的雙眼裡亮晶晶的似有什麼在閃爍。啊!原來你正噙著淚。

你的心酸,我知道,我都知道!于謙,你放心,你並不孤獨,我瞭解你,也知曉了那些冤屈。你放心,你的清白在數百年之後流傳了下來,被無數人民所讚頌。

你的詩歌也流芳千古,你知道後,定然也會為自己而驕傲吧……

我的眼前,又模糊了……

篇八: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你就像那竹子,頑強地生長在石縫裡,挺立著,面對那狂風毫不畏懼,堅韌地生長著,挺立著。

一首詩,似乎將你和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你那堅韌的性格,頑強的品性,牢牢地紮在了我的心中。你是那麼高尚,在石縫中傲然挺立;你是那麼堅強,即使在石縫中也不能磨滅你的才氣。

讀這首詩,我彷彿在和你對話。你說,它像不像你一生的經歷?沒有合適的環境,沒有漂亮的花朵,但是卻能守住自己高潔品性。我猜,你一定是將筆毛用力地按在宣紙上,再輕輕抬起寫的這首詩吧?我猜,你一定是將自己堅韌的性子揉在墨裡,在用筆把它們藏在一筆一劃之間的吧?我猜,你一定是堅定地,沒有一絲猶豫地,落下筆鋒的吧?

我猜,也猜不出來,你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是什麼,讓你寫下這首詩呢?我想啊,你一定是不願意說出來,想讓他埋在心裡。我想啊,你不願說,那就不說了吧。關於你,我不知道的還很多,也不差這一點。

我說,你這首詩,一定是經過多次推敲,才能想出來的。我說,你這個人,一定也是努力地,像竹一樣,厚積薄發。我說,這首詩像極了你的自傳。我說,你說話呀。你可能聽不見了,但是我認為你一直在聽著,從未離開。

這是你的詩啊,這裡有你的心血啊,你一定會知道,那細細的竹不畏狂風,你一定是下定了決心吧,才會寫出這首詩。你一定是這樣的,你說,我說得對嗎?

那竹,是你,那石,也應該是你吧?我不知道那石,是在山上,還是任何地方,我只知道,你是塊不甘平庸的石,你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取得百姓的信任,像極了那穩穩的石。那長在你身上的竹,是另外一個你,一個堅強的你。他們都是你的真實寫照,儘管,那石頭並沒有出現在詩中,只是作為一個陪襯,映出了竹。

最後,讓我再跟你說說吧,你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亦是一位廉潔的官臣。你的詩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令我敬佩。

篇九: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朗誦過後,我依依不捨地合上《孟子譯註》,進入了睡夢當中……多想和孟子來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呀……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我緩緩地睜開雙眼,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荒野。循著聲音望去,一位老夫子向此處走來。只見他身高八尺有餘,寬額頭、高鼻樑,一綹短鬚隨風飄拂。他雖看起風塵僕僕、飽經風霜,可其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鏗鏘有力的聲音卻透射出用不完的力氣。我看他有些眼熟,便走進詢問道:“老先生,敢問您是哪位?”

“吾乃孟軻是也。”老先生捋著鬍鬚,呵呵笑道。

剎那間,我便意識到:我穿越了!我跨越了千年時光,來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並見到了孟子本尊!懷著激動之情,我緊緊拉住孟老夫子的手,說道:“原來您就是孟夫子——我最崇敬的人!您這是要去哪裡?”

“去齊國,勸諫齊國國君行仁政。”

原來如此!原來這便是孟老夫子剛離開魏國的時候!此時,一幅畫面又在我腦海中呈現出來:孟子在梁惠王的宮闕下,誠懇地向他傳授仁義之道。他向梁惠王說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說話之時,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百姓的同情、對君王的期許。起先,梁惠王裝作專注的樣子,連連稱是。後來說的多了,便心不在焉起來,左顧右盼。最後,偽裝不住,便不耐煩地擺擺手,怒喝一聲,道:“你走吧!走得越遠越好!如再敢踏入此地一步,寡人拿你是問!”

嗚呼!惜哉!悲哉!一個關心百姓、推行仁政之仁者,卻落得如此之境地!這是命運的無常,還是時代的悲劇?我說不清。

望著孟老夫子,一股憐憫之情湧入心頭。我小心翼翼地問他:“您這次去往齊國,有把握勸動國主實現您的理想嗎?假如您周遊各國後卻發現理想無法實現,那該如何呢?”

孟老夫子仰望蒼穹,說道:“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而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這離聖人的時代雖不遙遠,卻竟無繼承之人。而今天下大亂、諸侯紛爭、禮崩樂壞,陷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若我再不接上聖人之旗幟,發政施仁,則上負皇天、下負黎民!至於理想能否實現,那都是後話,退一步講,即使失敗了,我也度過了充實的一生!我早已有‘捨生取義’之願望了!”

聽完這番話,我對孟老夫子肅然起敬。以前,我僅僅認為孟子是個寬厚的儒者,其仁政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理念;現在,我感覺孟子是一個堅強的辯論家、政治家,“以民為本”是這個時代難能可貴的思想。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孟子,看到了一個執著的孟子,看到了一個“捨生取義”的孟子,看到了一個將行仁政(一個當時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的實現作為畢生志向的孟子……我凝望著他那堅定的目光、挺拔的身軀,想把這形象永遠地印在腦海中……

夕陽西下,我知道時間不多了。在暗紅殘日的照耀下,我和孟子做了最後的道別。

亦有仁義而已矣……

篇十: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生活在這座歷史名城——固始,每天奔波與忙碌中,讓我漸漸淡漠了感動,忘記了心還可以顫動。我不明白一樣的水土為何賦予你堅忍執著的精神,讓你自強不息,拼搏永無止境,而我卻如此甘於平凡,甘於冷漠?

我想知道:“什麼讓出身富足的你變賣家產遷居閩地,只是為了化解山越百族對漢族的仇恨嗎?”

我想知道:“是什麼讓你放棄刻骨銘心的愛情,放棄拒絕公主的痴情,只是為了父親臨終的遺願完成指腹的婚約嗎?”

我想知道:“一向崇拜駱賓王的你是用怎樣的心情驅趕前來勸你反武的駱賓王,你一生只佩服他一人的詩篇,只是為報答武后對陳家的封賞嗎?”

我想知道:“面對老弱的母親與祖母,至孝的你是如何下令炸燬了父親的墳墓,只是為了消除陳氏祖墳有王氣、你將在東南稱王的謠言嗎?

我想知道:在天后的猜忌下你是以怎樣的膽魄單身從閩地來到東都洛陽,我想你一定知道武后的凶殘,但你還是去了,只是為了表明你的忠心嗎?”

請回答我,陳元光,一條路讓我反覆地踱著,內心的彷徨與迷惘讓我迷失,我不知道什麼才是該堅持的?

你告訴我:“便賣家產只為不留後路終極一生完成開創閩地、遷民落藉的夙願。生命只有一次,該做的事情一定要盡其所能方可成功。”

你告訴我:“愛情很美,但往往得到它需要放棄原則。愛情是誘惑,它會讓你忘記責任與抱負。人生在世最不能丟的是義是原則,堅持原則機會才不會在不經意間流失。”

你告訴我:“最得人心者是德非才。”武后也許凶殘,但她卻體恤百姓,有勇有謀,是唯一欣賞你豪情抱負的人,面對天下蒼生時你們是知己,百姓的利益永遠是人奮鬥的目標。

你告訴我:“孝不僅是形式,需要行動,在那個人言可畏、名譽至上的社會,寧可自己背上罵名也不能有辱先人名節,孝是捨己。”

你告訴我:“生命是重要的,但個人的安危與眾人性命相比卻顯得微不足道,如果不消除武后的疑慮那犧牲的將是柳營江大營幾千將士的生命,犧牲自己來保全大家永遠是值得的!”

我想我明白了,以後的路我會走得更加堅定,更加久遠……

篇十一: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隨著老師的話音落下,我的思緒也隨之飄走……

“阿長,點燈。待吾閱過此卷再息。”我連忙過去把燈點上,問:“先生,今日那劉皇叔又來求見,您何故裝睡不出呢?”先生笑了一下,說:“吾非不想見之,乃以此驗其品性。若其不復來,則為庸夫,不足一見。”聽罷,我想起先生那遠大的志向——“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不禁長嘆,這是先生在尋找愛才惜才的明主啊!那之後,劉皇叔一行人又來拜訪,這次先生接見了他,並與之相談甚歡。談畢,先生走到我跟前,說:“此人與我志同道合。速速收拾行囊,明朝便與其一齊出發。”

十幾年轉瞬即逝,先生一路上隨劉皇叔征戰沙場,火燒博望坡燒得曹軍望風而逃,立下汗馬功勞。不久前,曹操親率八十萬大軍南下,先生又用火攻之計將曹賊殺得潰不成軍,只可惜最後未能捉住他。但我認為先生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便向先生詢問個中緣由。先生聽後大笑一聲,道:“汝不知,吾若今日殺了曹操,明日周瑜必取吾等項上首級。只有曹魏尚存,東吳小兒才不敢輕舉妄動。吾此次派關將軍前去,正是為了讓他因過五關斬六將之事放走曹操,以保全吾等性命。”我轉念一想,實乃明智之舉。後來,先生因東吳忙於同魏國對抗,讓兵少糧缺的劉皇叔連下數座城池,活生生氣死了周瑜,更使我感嘆先生的神機妙算。

一轉眼,又是幾十年過去,先生已是蒼顏白髮,卻仍挑燈夜戰,寫明日上書皇上的表書。我勸先生還是以身體為重,先行休息。可先生卻勃然大怒:“不行,北伐之事一刻也不得耽誤。”我趕忙退下,心想,自白帝城託孤以來,先生幾次發動北伐,卻總受黃皓等小人阻礙,如今他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唉!突然,先生屋中竟傳來哭聲,我進去一看,先生的淚水竟已打溼了表書,我趕忙將其掛在一邊晾起。先生拭乾了淚,對我說:“阿長,吾這一去不知可有歸期,你一定要替我照顧好諸葛瞻,讓他好好做人……唉,吾知曉自己時日無多,只望在這最後關頭,為先主盡一點綿薄之力,以報知遇之恩。”我聽後早已淚流滿面,一抬眼,看到了先生所寫表書上的最後一段話“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不知為何,我猛然覺得我彷彿在哪見過這句話,想著想著,頓覺頭暈眼花。

再一睜眼,我依舊還是坐在教室,同學們都在認真聽講。回憶起剛才的夢境,又看到老師板書上幾個大字——“志向遠大”“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我對諸葛亮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同為中國人,我也應該好好學習,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長大後才能成為孔明先生那樣忠心為國的人。

篇十二: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我自小住在清康熙年間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藏書讀書之所——賢良祠附近,幼時常在御賜的牌匾下靜讀、遐思。

一日我懷著景仰之情再次步入賢良祠,細讀牆上有關李光地的字畫,歸家就寢之時,大學士的音容笑貌不住浮於腦海……

恍惚間我步入一個小房間,屋裡佈設簡單,僅一桌一椅,桌上硯臺壓著宣紙,四周擺滿了書。心下正疑,但見一人緊鎖眉頭,緩緩踱至桌前,手執毛筆,展卷揮毫。我悄悄前探,只見那人寫到“侮老犯上,謂之鴟鴞;貪利奪食,謂之虎狼……”字字珠璣,句句真理,這不是李光地告誡子孫“孝廉為要”的名句嗎?莫非此人是——

“李大人?”我驚呼。

“何人?”那人猛地回頭,是一張威嚴而又親切的老人的臉——是了,這老者就是茶鄉人的驕傲——清朝康熙年間萬人景仰的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

我慌忙作了個揖:“晚輩來自三百餘載後您的故鄉,得見大學士,不勝榮幸。”

“三百餘載?”老者目光狐疑,上下打量了我半晌。

我看他面目和善,便大膽地開了話匣子:“晚輩知道您是清代的文淵閣大學士,康熙皇帝評價您‘謹慎清勤,學問淵博’,雍正皇帝贊您是‘一代之完人’。我們縣政府早就編了一本《大清名相李光地》教育我們,我還能背下您家規家訓裡的一些句子呢!”

老人捋須笑道:“爾為何人之後?”

“外祖父姓許,據傳先祖與您還是摯友呢!”

“原是許公後人。故里可還安寧?”

我興奮地回言:“可好了!您不知道,您留下的家規家訓引領了許多人向您學習,爭為孝廉,您的家風影響可大呢!”

老人捻鬚長笑:“甚好!甚好!如此,丫頭,你可知我這句訓語何意?”

我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是方才瞧見的那句“侮老犯上,謂之鴟鴞;貪利奪食,謂之虎狼”,便自如答曰:“您這是告訴後人不可不孝,不可不廉,侮老,不敬親之舉,此為不孝,如鴟鴞般邪惡;貪利,損人利己,為人所不齒,是謂不廉。其實如今您的家鄉,大家都特別注重孝廉美德的培養,各處皆在提倡孝親廉潔,湧現出不少事蹟,還有‘一鎮一孝廉’的活動,可謂好上加好!”

“妙!妙!”老人撫掌而嘆,“故里蒸蒸日上,美風代代流傳,吾甚感慰藉!吾且問丫頭,何為孝廉?”

“這……”我略一思考,有了答案,“晚輩認為孝廉一詞,既出自儒家,自帶有儒家‘仁’風。這孝,便是尊親善長,古人有‘二十四孝’,今人推崇之,蔚然成風。到我們的時代,孝已應是尋常品行。正如您讓後人不可侮老犯上,便是孝的表現。”

“至於廉,您便是最佳典例!曾有幸看過關於您的一場高甲戲,講述了您清正廉潔的一生。您一心為民,兩袖清風,看您為平三藩冒險獻奇計;不畏強權,廉能正直,除貪官,興水利,同學們都拍手叫絕!這廉啊,就是像您一樣一生正直,不為一己私利,奉獻自己,福澤天下!您立在門口的那座名為‘犭貪’的無頭雕像,時刻告誡後人:為官若貪,便會掉腦袋,身首分離。中央紀檢委的網站曾報道過您的優良家風;近幾年來,有好多領導到您的故居,聽您的故事,感受您的家風,學您的孝廉精神!”

“領導?”“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政府官員,都在向您學習廉潔之風呢。”我搶著解釋。

文貞公似是理解了般長舒一口氣,便又朗聲道:“丫頭甚智!當年聖上曾賜‘夙志澄清’一匾嘉予清正,祠名‘賢良’,亦為此節。眾敬吾‘冰霜之節操、輔政之忠勤、學問之博洽’。然吾終此一生,常憂心後人嬰惡習而忘良風,今聞汝言,知後世孝廉之風未嘗絕也,此了吾一心事矣!此風定傳萬世,興華夏!”滿臉笑意的文貞公團起剛才所寫宣紙,又寫數字遞予我說:“丫頭謹記:家傳一首冰壺賦,庭茁千尋玉樹枝!”

驀然夢醒,餘音猶存,銘心不忘!

篇十三: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荀巨伯為友人的性命奮不顧身,在那個戰亂關頭,他並沒有逃走,而是願意“寧以我身代友人命”。這個舉動他並沒有料到,他竟然救了一整個城市;謝安與眾人出遊玩耍,風起浪湧之時,神奇依舊不變;殷仲堪擔任荊州刺史,正趕上水災,糧食產量十分稀少,一頓飯只肯吃五碗盤,米粒掉在地上,立即撿起來吃掉。這一個個名人的風骨跨越時空,影響著如今的我們。

漢元帝有許多宮女,為了方便召喚她們,命令畫工畫下他們每個人的模樣。宮女當中相貌一般的人,就賄賂化工來美化自己的樣貌。其中有一位美麗的宮女叫做王昭君。她並不願意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苟且求情,於是畫工便將她畫得十分醜陋。有一天匈奴找來請求和親,向漢元帝求賜美女,漢元帝便將王昭君嫁去,召見之後十分後悔,但是名字已經報去,無法修改,只好將她送去匈奴。

王昭君明明知道如果賄賂畫工,她便不會被醜化,也許不會被漢元帝嫁去匈奴,也許還會受到寵幸,但她並沒有這樣做,由此也可以看出她的品行是十分高潔的。隨波逐流或者同流合汙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如果人生當中有了汙點,想要清除也是很困難的。那些長相一般的宮女便在她們生命這張白紙上滴上了一滴黑墨水,這會讓人們對她們的行為而唾棄,而這也更加突出了王昭君那高尚的品格。儘管她地位低下,而公主之名也不過是臨時新增的罷了,但是她的品行、風骨、名聲完全可以越過公主,跨越時空。

王昭君的行為舉止用賢媛來稱呼名副其實,她的言語不同凡響,她的行為脫離了世俗,而她的風骨跨越了時空。

篇十四: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美麗的容顏因歲月的流逝而凋零,珠寶的華光因時間的剝蝕而黯淡。時間似乎充滿令人畏懼的力量,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世間萬物都曾試圖衝破時間的束紆,凝視左右,唯獨記憶與時間同在。

記憶,它是上帝留給人類儲存美麗的載體,它是人類感愛的真情的語言,它的存在使我們學會了銘記,它的存在讓我們懂得了感恩,它讓我們看到了“晨興理茺穢”,使我們明白了“已不欲勿施人……

時間風化了大千世界,它使得夏宮不現雍容華貴,使得“嫦娥”奔月二度,使得奧運烽火點燃在東方名都……然而,記憶依然,仍記得祥林嫂青黃的面容,仍記得霍英東兼濟天下。

記得,朱自清為父親的背影而珊然淚下。當父親吃力地爬上站臺,當父親久久不息地送別,當父親刻骨銘心地留言,是否,記憶已被風化?五柳先生因“嘗從人事”而悔恨不已,阿瑟上將因戰敗而哭泣,他們為記憶而悔恨,只概嘆記憶與時間共伴他們前行。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懷赤壁之古,感嘆記憶,當他眾叛親離,被貶他鄉,他明白時間會讓記憶閃爍,自有後人說明白自己。司馬遷不被痛苦折服,且能留下絕唱之筆,是記憶,使他們跨越時間的門檻,將偉人饋贈於我們。

記得曾幾何時,不明白“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深刻,卻因為樹葉的凋零而多愁善感,因為雲霧的氤氳而扶手起樂,是記憶為人類帶來了美好的懷念,是時間為人類留下感嘆蒼桑的怨言;是記憶與時間共同孕育了人類的品格、精神、文化、穿越於茫茫歲月,傳承於世世代代而熠熠生輝。

時間風化萬物,卻又因為記憶而使萬物透露本質。記憶傳隨時間,因不被時間風化而拯救了涅沒於時間下的真情勇敢……

篇十五: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聶屹歐

我結束通話了跨越時空的電話。幾天前的失落已不復存在……

輸了,我輸了。一個絕望的聲音從心底湧出,勝利者的歡呼聲在耳邊響起,此刻,卻顯得格外刺耳。心,已墜入谷底。

回到家,我沮喪地靠在椅子上。《詩詞大會》的經過,在眼前一幕幕翻過。或許因為初賽取勝太過容易,我便想當然地認為複賽的桂冠於我如探囊取物,這次失敗對於從小便能背誦上百首古詩詞的我,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那本古詩詞攤在桌面上,我卻無論如何都不願再拿起它。沮喪,像蜘蛛肚子裡抽出的絲,一圈圈纏繞在我心上。

心中的苦悶無處訴說,不由自主地,我抓起桌上的電話,撥了出去……電話被接起,明明什麼都沒說,可對方卻像什麼都知道一樣。一個優雅的女聲從電話那端傳來,“真正的困難,不是今天所遇到的挫折,而是將明天放棄,沒有希望,又怎麼會有成功?”

隨著最後一個音節落下,兩邊都陷入了寂靜。她不說,我也知道,她是海倫,那個從小就失去了視覺、聽覺的海倫,那個克服重重困難、考上名校的海倫,那個我心中的偶像。

我一遍遍回味著那句話。外面的風大了起來,從半掩的窗戶吹進來,似無意般翻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熟悉的情節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我彷彿體會到了海倫生命的堅韌、樂觀與光明。

我又捧起那本古詩詞,仔細讀了起來。嘴巴一張一合地背誦著,“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句、一首首,隨時間的流逝,刻入我腦海。輕拈書頁,希望之光,跨越時空而來,信心,又重上心頭。聚光燈下,我又帶著自信的笑容走上了講臺。

這通電話帶給我的,是心中密佈的烏雲後的暖陽,是破雲而出的萬丈光芒。

篇十六: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一抹花瓣拂過面頰,飄飄然點在了池塘的水面上,引得漣漪陣陣,我驀然回首,門口木製的牌匾上赫然刻著“丞相府”三字。

再抬眼看去,只見一人在庭前踱步,手中的黑色羽扇,時而輕輕帶動些微風,時而與他的腳步一起停住。仔細看去,那人身長八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氣概——這人定是臥龍先生了!我正要湊上前去,先生卻雙眉一蹙,快步走到書桌前,挽起袖子,筆尖點了點硯臺上的墨汁,提筆便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臥龍先生,”我連忙拱手作揖道,“先主曾對您賞識有加,也曾囑託過‘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現看來當今陛下執拗無能,您何不取而代之,自立為王?這對您以及整個蜀漢都是有益無害啊。”孔明先生輕輕放下了手中的毛筆,拂袖起身,微微一笑道:“此言差矣!為臣者,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謂君臣,臣之所為當是輔佐君主,而非乘虛而入,取而代之。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若滿朝大臣心中皆是一己私利,社稷何存?”孔明先生說著,眼睛望向窗外的庭院,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又一片花瓣悠然落在了水面。“早就聽聞先生與先帝感情深厚,如此鞠躬盡瘁,著實讓人心生敬意!”先生的眼睛一直凝望遠方,像是看到了茅廬初見、博望坡誓師、白帝託孤……接著慨嘆道:“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我如今的作為,既是為臣之道,亦是為友之德。”

一道刺眼的白光閃過,我再睜開眼,書桌上是背了一半的《出師表》。先生秉承的為臣之道,為友之德,在我的腦海中卻久久無法忘懷。是啊,於國,我們要盡忠;於友,我們要秉忠;於事,我們也要忠於職守。

篇十七: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小小的我最喜歡做夢,喜歡夢境裡的世界,有吃有玩的。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美夢。”我對同學們說。“快說說!”“這個夢還很奇特……”“快說呀!”同學們急促的催我。

我夢見我乘上了時光飛船,來到了我們以前的星球——水果星球,這裡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是用水果做的。我來到了一條小河裡游泳,不小心嗆了一口水。咦!那誰?怎麼是甜的呀?原來這裡流出的水都是果汁。我想,這裡流的水是果汁,那水裡遊的,又是什麼呢?我隨手撈上來一條魚,我試著咬了一口,哈密瓜,哦!原來這是一條哈密瓜做的魚。

我一上岸,就有一隻老虎向我跑來。我想,武松能打虎,我為什麼不能呢?於是我一口氣喝了20碗葡萄酒,然後跳到老虎背上,給這隻老虎左勾拳右勾拳左踢一腳右踢一腳,沒想到這隻老虎的血真是香蕉汁。我又一個箭步衝了上去,對著老虎的肚子就是一拳頭。這一拳下去,老虎一下就死了。雖然武松打死老虎,但沒吃上老虎肉,而我吃上了,別提我有多自豪了!

打完老虎,我非常疲憊飢餓,我在街上尋找賓館飯店,可怎麼也找不到。就在這時,我看見了一個桶子裡面全是水果,於是我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全部吃光了,我倚靠著空桶就迷迷糊糊睡著了。等我醒來,有兩個士兵站在我面前,壞笑地對我說,恭喜你吃光了我們所有的垃圾,這是國王給你的獎狀。我一想,我竟然吃的是垃圾,想起來就可笑。不過再想想,味道還真不錯,呵呵!現在是傍晚時分,我坐著時光飛船回來了。

“就這夢,我還以為是什麼呢?就這樣的夢,我做了好幾回呢。”有同學流著口水,不屑一顧的說。

我想要是真的有這樣的星球,就好了。我還想再去一次美麗的星球——水果星球。

篇十八: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一睹明末清初時期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的畫作。畫的是一隻臥在石頭上的貓,那貓眯著眼,憨態可掬。我陶醉其中,猛然間卻發現那貓似乎眨了下眼睛!我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卻發現自己已身在畫中,原本身後的房間竟然不見了。驚奇之餘,我對身邊陌生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我身在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院子裡,眼前的石頭上,那貓仍懶洋洋地趴著,沐浴著山間的微風。我深吸了一口氣,不禁感概:“這三百多年前的空氣真是清鮮啊!”

我開始在院中徘徊,東看看,西看看。這時,一個老翁從院後的小屋裡走了出來:“你是何人?在我家院中做甚?”這人一身僧侶打扮。我愣了一愣,心想這人應該就是八大山人吧!。因為怕被當成瘋子,再加上我很想與八大山人來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我撒了謊:“我是過路的遊者,口渴了來討口茶吃,不料驚擾了您,實在抱歉。”“好吧,你且稍候。”說著,他又回了屋,不一會兒,端出一杯熱茶給我。“多謝。”喝完了茶後,我開始與他搭訕:“老伯,您這小院好生雅緻!只是住在這山中多有不便,怎麼不下山去呢?”他不緊不慢地向我娓娓道來……

原來,他是明朝皇室宗親,國破家亡時曾一度精神崩潰,後為追求心靈上的寧靜來到這深山中,落髮為僧,閒來便吟詩作畫,特別喜愛山中的野貓……說著說著,他流下了眼淚。我很同情這個失去國家的老翁,他熱愛他的國家,卻眼睜睜地看著它破碎,為了填補孤獨的靈魂,只得寄情于山水……我的心情也隨著他的心情起起伏伏,與他感同身受。

“給我畫只貓嗎?”我打岔道。於是,他找來紙筆,畫起了院中石上的那隻懶貓。我在一旁看著他揮毫潑墨的樣子,一個不小心打翻了硯臺,墨濺到了貓的鼻子上。我內疚地看著他,沒想到他卻哈哈大笑起來……我們又說笑著度過了一個下午,與他拜別時,他一揮手,我竟然又回到了現實中,眼前依然是畫上的那隻貓,只是那貓鼻子上竟真的多了一塊墨漬!我不知這墨漬是何時出現的,是原本就有,我之前沒注意到,還是在我回來後才添上去的?我想不通,便不再去想。

那隻貓眯著眼,像在笑,又像在與我告別。它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跨越時空所遇見的八大山人。看著那似曾相識又十分遙遠的山石,我越發覺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篇十九: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近來兩日北平小雨連綿不斷,聒噪的蟬聲浸微浸消,轉而替代的是雨滴落在屋簷上的“滴答”聲,與即將泛黃的樹葉。在臨近中秋佳節之際,我參觀了老舍故居。

坐落在東城區豐富衚衕19號的“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的故居。小院兒並不大,有著北京傳統的磚瓦,三棵柿子樹整齊的排列在那裡,樹葉碧綠,還有三三兩兩金黃色的果實,被雨水沖刷過的小院更加清明,幾聲鳥鳴為這裡帶來了生機。走進第一個屋內,平房的潮溼氣味與木質氣味撲面而來。屬於老舍先生的記憶以照片、文字與聲音的方式被傳達出來,老舍先生黑白色的照片;用收音機播放的早年中文錄音;一段段陳述的歷史有名字——《老舍的曾經》。《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的著名作品的經典語句,在牆上的文字中呈現出來。

走進第二個展廳,屋內陳列著當年老舍先生的傢俱與書法國畫。正中央擺放著老舍先生的黑白遺像,照片裡的老舍先生是面帶真摯笑容的,我望向他,他也面目慈祥的看著我,雖跨越幾十年光陰,卻依舊聊以慰藉。在幾十年光陰之後,我來到您曾經生活的地方,這裡一切都十分古樸素雅,您照片裡的笑容依舊,後人品讀您的文章,從中學習到了歷史與文學。在小桌子上擺著留言冊,無數人在這裡駐足寫下對於老舍先生的致辭。

時間為經,地點為緯,老舍先生的一生是中國近代史的一道縮影。這位作家用自己的筆忠實記錄了一個國家的命運浮沉、普通大眾的悲歡離合。咿呀學語時,他就懂得了弱國的悲哀;異國的時光,讓他能更客觀地看待別國和本國的文化;剛踏上文壇,他就開始了對國民性的探討,尋求強國之道;抗日戰爭時,他化筆為槍,站在抗戰宣傳的第一線;赴美交流時,他亦心繫國家;新中國成立,老舍義無反顧回到祖國,回到他熱愛的北京。他的熱愛和愛戀,都投身於這片哺育他的土地,這個養大他的城市。

從院子裡出來後,雨過天晴。老舍先生的出現,為中國文學界的天空增添一抹彩虹。願您在另一個世界,也常有彩虹相伴。

篇二十:寫給烈士跨越時空的回信作文

品一壺龍井茶,我在淡雅的茶香與一縷縷的熱氣中,尋覓著你的蹤影。東城外蘭竹蕭疏,片片竹葉落下,卻再也不見你的身影。

每一個清晨與黃昏,透過陽光與微微跳動的燭光。我觸控到你刻苦的背影。蒼白的紙張上一個個硬朗的字跡,就已經預示著你為人處世的高尚風骨。何人知曉,那一個個清秀的字包含了你多少的思念與辛酸;風吹滅了蠟燭,年幼的你放下手中的毛筆,走到窗邊。月色清冷而又皎潔,輕輕撫平了你心裡的思念。

那人來人往的帝都之中,你緩步赴考。你臉上沒有絲毫的慌張,楊花漫天,你臉上只有平靜。果不其然,你以優異的成績考中了進士,金榜題名。還記得那時帝都中一片春光爛漫,桃紅柳綠,鶯飛燕舞。你滿面春風,儼然已經做好了為官的準備。這時,帝都的花開的正旺盛。

你站在府衙前,望著遠處連綿的山脈,長嘆一口氣,官場不得志,處處被小人所排擠,你終是厭倦了這種無人理解,無人賞識的仕途。你從不對上級諂媚奉承。你兩袖清風,如竹石一般剛正不阿。你最終還是扔下了那頂烏紗帽。金色的樹葉片片飛落,落在你的烏紗帽上,落在青石板上,落在你再也不願踏入的府衙內。你的背影也被這些落葉染上了幾分憂傷,幾分惆悵與幾分高潔。原來,現在已是黃昏時分了。

雪花慵懶地趴在東城外,你屋頂的青磚黛瓦上,在太陽的撫摸下化為冰水,滴在竹葉上。冬日裡的晴天實屬可貴。你手中捧著一杯熱茶,茶水冒出的陣陣暖氣與空氣中的寒冷相遇,又碰撞。模糊了你眼前的那片竹林,你淺淺地笑了。顏料與那雪白的碰撞,相互交融,構成了一幅幅絕倫的丹青。

荒草叢生的清晨,繁花似錦的午時,寒風陣陣的月暮,大雪紛飛的午夜。是啊,“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便是對你最好的寫照了吧。寫到這裡,我放下筆,“板橋先生,您可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