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近___作文中華地名優秀作文(精選17篇)

篇一:帶你走近杭州

帶你走近___作文中華地名優秀作文(精選17篇)

張銘

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華地名》節目。我是今天的客串主持人。

落日橋頭,西子湖畔,畫樓相望,茶香千年。說起杭州,是書卷間的煙氣,是前朝的遺夢,是當今足下的堅厚。穿越古今,讓我們沿著西湖,一起走近杭州。

“杭州”之“杭”,承載著歷史底蘊積澱與重翻新篇之伊始。南宋時,它被喚作“臨安”。臨安,即臨時安身之所,它因此記住了南宋的血與淚。待馬蹄踏過前朝、風煙散盡,它的面貌仍生光彩,山水依然秀麗。以“杭州”代“臨安”,是一個城市翻開新篇的伊始,它在記住歷史的同時必將在新的命名下勃發生機。

杭州所承載的,不止西子湖畔先生的說書聲,還有滿江血染的忠魂英雄故事。杭州的柔與剛是自然與歷史共同賦予的——西湖輕柔的落日暮色繡出了西窗姑娘手中的委婉,而敵人的馬騎踏出了英雄烈士衝冠的怒發。岳飛抗金的傳奇至今仍響亮英勇,書寫的愛國志氣在杭州仍生生不息。臨安之後見杭州,西子湖畔念忠魂。走近杭州,行的是明麗西湖路,讀的是傳奇英雄書。

而到了今天,杭州在傳承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勃發出新的生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津津樂道,今日的杭州,憑藉其秀麗山水與獨特文化氣息,已然成為我們心中的“人間天堂”。我記得暮色渲染的西子湖畔,一池桃花的驚豔,茶香飄逸的樓館,相信每個到過杭州的人,都與西湖、與杭州結下了一段美好難忘的緣。說起杭州,它的自然風光、歷史故事、風土民情,不都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中嗎?

“杭州”之“杭”,已日漸走進世界,使世界為之驚豔。G20峰會表演上的水上芭蕾、歌舞聲響,西湖的月色、浮動的月影,讓我們看見杭州延續至今的美麗與動人,世界都為之賀彩。在這個節點,杭州已以新姿態,步伐堅定,足下堅厚,走向世界的舞臺。

杭州,是人間的天堂,歷史的饋贈,今天的光彩。走近杭州,我們便走近了美好與感動、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

篇二:帶你走近張良鎮

範逸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受邀來到中華地名,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的地方,我的家鄉—河南平頂山的張良鎮。

正如各位想的那樣張良鎮得名於劉邦手下的才子張良,據村中人所說,當時預留幫追殺的張良便是投靠到了我們鎮上才逃過一劫,但除卻歷史淵源,此地更多代表的,是我小時候的回憶他們對長於城市的我,彌足珍貴

作為一個北方小城鎮,所以張良鎮的房子同樣大多是院落主食是麵食饅頭。冬天很冷要備好手套大衣外套,在我的記憶中只保留了夏天有冬天的回憶,可季節的變換還是能留在心底北方的冬天,加上平原的開闊,以及高大卻又光禿禿的環繞著村子的樹,使得那裡的冬天特別荒涼,卻也給我帶來了南方沒有的自然真實轉換的面貌。

同樣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院落中的生活與城市相比,院落顯得格外開闊、自在、私密以及親切。無聊時可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陽,晚上可以聚在一起聽大人講故事。院落旁邊是外國的菜園子裡面的池塘是我觀看和遐想的物件,指甲上是纏繞著茄子,絲瓜,院裡還有一棵無花果樹,我總盼望著吃上,但終究不能如願。我還依稀的記得環繞原子的水渠,以及青椒叢中被我捕獲的螳螂,以及總是令我害怕地跑出原始的蜜蜂的嗡嗡聲,但除卻這些真實的事件還有數不清的時刻,當我讀到書中某個描寫時,就不自覺地,把他們融入到了外婆的院子中,於我而言院子不僅是我小時候玩樂的時候也是我建構世界的遊樂場,是我精神中的故鄉。

院子外的生活,我所知不多一件事,便是廣場上流動的市集,北方人,或許都喜歡早起這裡的市集也一樣,這裡可以說是村子裡的心臟起先,到處都是人、小車、貨物,人們的交談,討價還價。然後市集又開始流動,人們撤去、消失。

或許這些記憶就過於斯人,也過於狹小,不足以概括如此大的概念—鎮子、北方、故鄉,但也正是她的小給我安全感,不時溫暖著我。

以上就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篇三:帶你走近烏鎮

胡雨奇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作為《中華地名》的主持人,我將引領大家共同走進烏鎮,領略江南溫柔的山水,感受江南綿延的人情。

——山環水繞品烏鎮

木心再度返鄉時寫到:“兒時,我站在河埠頭,呆看淡綠的河水慢慢流過,一圓片一圓片地拍著岸灘,微有聲音,不起水花——現在我又看到了,與兒時所見完全一樣,我愕然心喜。”時光帶走木心記憶中的熟悉,卻帶不走烏鎮獨有的山與水。那水,沉澱著亙古不變的溫柔,清澈地彷彿映照出人心;那山,遠遠地在雲邊招搖,高聳卻不露鋒芒。

朋友,但行走在烏鎮,似漂浮在一條條河上,小橋流水人家,枕水而居的一顆顆心,緊貼著這流逝千年的水,可曾如飲醇酒?

——茶香醉人話烏鎮

邁進坐落在巷子一角的茶館,茶香撲面,還未看到那茶具,“人與海棠俱醉”。當你緩過神,開始細細打量著茶館,裡面有八仙案,茶几,方凳,還有那各色的茶盞,如數家珍。青釉的,宛若冰清玉骨的佳人,青瓷的,似粗衣布裙的村姑,紫砂的,像染了時光的矜貴,老瓷的,如浸了泥香的古樸。如一首小令,一曲闕詞,婉約,古雅清新,質樸,而又精緻奢華。茶客大多中年以上,臉色衣著鞋帽與木桌板凳牆柱,渾然一色,神情姿態,閒適安然。

朋友,當你一同消磨這午後暖暖的陽光,喝喝茶、翻翻線裝的古書,累了,下會棋,聊會天,你或許會有頓悟滿足:在緩緩的音樂裡,在清香的煙繞裡,時光靜止。

——魂牽夢繞憶烏鎮

滿載著夢的小舟在河上盪出一圈圈交織著溫柔歲月的歌謠,當你還在為歲月不饒人而暗自神傷時,我的朋友,抬頭看看自己置身的這個小鎮吧,時光在這裡不留痕跡。陽光淡淡地從彤雲間射下,古老街面亮了些,而兩側的青磚黛瓦依舊黯淡著,對面又是一條較寬的河,反映著純白的天光,人,小舟,古屋,便成了剪影,像是從影片中截下的回憶時的畫面,“時光知味,歲月沉香”。

朋友,當你漫步於夕陽下的歲月裡,陌生的景物漸漸變得熟悉起來,融於回憶裡,為未來的自己念念不忘。

作為烏鎮的過客,當你悄然離去,不帶走一幅山水,一個茶香習習的午後,縱然眼裡已不見那似回憶中的小鎮,心中仍會惦記著,留戀著,懷揣著些多餘的情愫,品烏鎮,話烏鎮,憶烏鎮。

本期欄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收聽!

篇四:帶你走近長安

朱敘昌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著地名,地名代表著資訊、代表著歷史、代表著文化、代表著一個地方很多重要的東西。本期《走近地名》,我將帶大家走近西安。

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省會。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是在書本中還是生活中,相信你一定對長安這個名字不陌生。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讓這座城市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我們率先走近的,是西周的豐鎬,正所謂文豐武鎬。這座城市自西周以來,便是政治宗教上的中心。從此在這片沃土上,便拉開了君王逐鹿的序幕。秦王立都築阿房,荊軻章臺刺秦王。後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此後千年長安一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穿越歷史,我們總能發現,歷史的脈搏在這座城市匯聚,它吸引著英雄豪傑紛至沓來,文人墨客駐足痴望。縱使如李白這般特立獨行之人,也曾在此,張口吐出了半個盛唐。張騫自此出西域,霍去病立馬它雁南,扶風竇氏出名相,唐王本是長安家。閻立本,王昌齡,白居易,杜牧,顏真卿……王侯將相,文人墨客。也是這片質樸的土地,催生出陳忠實,柳青等一大批現代作家。也是,若非如此深厚質樸的土地,又怎能孕育出一個白鹿原呢?

正所謂,萬水千山總是情,一座多情的城市,又怎會沒有美景呢?移動我們的腳步,隨著陽關三疊的跌宕起伏,只見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坐對迥波醉復醒,杏花春宴過蘭亭。長安八景,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蹟總蒼茫。

始皇陵下,見秦兵馬俑,如臨沙場。古老的遺蹟為我們掀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好像又回到了那些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漫步在華清池,回眸,好似貴妃便在眼前,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眼前的盛景,夢迴大唐。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這便是長安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感謝各位收看本期《帶你走近》。我們下期再見!

篇五:帶你走近重慶

李素婷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

上下千年,縱橫萬里,普天之下,莫不需名。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歡迎收看本期的《中華地名》,我是主持人李七月。

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李白寫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美句;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杜甫吟出“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的感嘆。沒錯,它就是重慶。今天,讓我們共同走近重慶,領略重慶的魅力。

重慶位於長江上游地區,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是一座“魔幻”城市。這裡沒有像黃山、九寨溝、長白山天地那樣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景,但是其獨特的自然條件,使之成為獨一無工的"魔幻8D城市"。走進重慶,你會發現你穿梭於一個個獨立的平行小世界。可能你走進的是一個低於地平面的洞穴,走出狹窄看見的,卻是飛梭著的高鐵與林立的大廈。列車穿過居民的城市,卻又飛馳進濃郁森杯,極致的自然與科技結合的美景,說它是出自宮崎駿之手的絕美城市也不為過。

都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重慶這座充滿野獸氣息的魔幻城市,哺育出的人兒們都相當有江湖俠氣。按照重慶人的話來說,就是“千翻兒”、“袍哥"。“峽中丈夫絕輕死,少在公門多在水。”從歷史上看,這種江湖氣與重慶的社會結構有關係。清末以來,因重慶特殊的地理結構,碼頭工人、背夫等“下力人”占城市人口比重很高,甚至在清末"保路運動”中,成為“倒清”的重要力量。即使到了新中國,重慶的社會結構仍呈倒丁字形結構。故底層文化在重慶是強勢的,陽春白雪難免曲高和寡,自然而然也就因當地人民可愛的樸素與仗義而形成“江湖氣”。

而今,重慶這座山城,正在被它養育的人兒們建設著。重慶通過長江黃金水道、渝新歐國際鐵路成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支撐起“一江兩翼三洋”國際貿易大通道,連線起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這是重慶脫離四川直轄後的一大創舉。如果說21年前,重慶直轄意味著區號從0811變成023,車牌從川B變成渝A、B、C、D、F、G、H,而現在它意味著一座超大型城市的雄起。

各位觀眾朋友們,“重慶,江都也”,現在重慶正在高速發展。讓我們祝福重慶,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高歌遠航,盡展中華風采!

本週的《中華地名》到此結束,我是主持人李七月。下週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篇六:帶你走近黃州

凌子興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華地名》節目,我是本期節目的主持人。今天將帶你們走近環境優美、人傑地靈的黃州。

——城中湖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你的書桌上,向外望去,映入眼簾的便是靈秀的城中湖,清風拂過,波紋粼粼,曲岸柳堤掩映著石橋曲拱,自然成趣,此湖也因東坡留詩得名遺愛湖。朝霞猶如將丹紅肆意地灑在天空,染著市民繞著環湖跑道晨練的身影。“休將白髮唱黃雞”就鐫刻於路邊的石頭,激勵著人們奮發向上。

欣賞完遺愛湖的風光之後,讓我們移步至黃州赤壁,去“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赤壁

古今聞名的東坡赤壁又稱文赤壁。赤壁依峭壁而立,丹霞地貌的硃砂託著棲霞樓、望江亭。赤壁正廳立著巨匾,迎面刻著《赤壁賦》,轉身便見《後赤壁賦》,見文字者彷彿能看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景象。

凡至此者,童叟皆精而誦之,為東坡清新灑脫的文風和豁達的胸懷所折服。

——雪堂

梅雨時節,山林之間,幾座古風樓閣若隱若現,快哉亭、月波樓,以及著名的雪堂。澗溝泉音,松竹聚雲霧,如入世外桃源一般,頗有古韻仙境之妙。繞過樓閣,移步雪堂,彷彿看見蘇子與客圍爐煮茶,捋須復吟:“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望江亭下有一泛舟池,池岸斷壁之間仍能依稀尋見昔日江水沖刷的痕跡。池磯相間處,有一尊石雕,面朝大江長天,髯袖飄逸,凝神佇立,這就是氤氳千年的文化靈魂人物——蘇軾。

雖然如今已聽不見“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的舟中歌聲:也遇不上那位滿腹才華卻官場失意的東坡才子。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矣。但是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還靜靜地保持著原先的樣貌,只不過多了些來此遊玩的遷客騷人,在此駐足的文人墨客。

黃州承載著自然的美和詩詞的美,讓我們神遊回宋朝,同蘇子共泛舟!

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再見!

篇七:帶你走近梅嶺

肖筱語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中華地名》,本期節目由我來為大家主持。或許你曾駐足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驚歎於寒山凝碧,江南煙雨。但今天,我想要大家走進我的家鄉梅嶺,領略不一樣的北粵風采。

——賞梅嶺花海

梅嶺位於廣東省南雄市,因其梅花分佈範圍廣,品類多,得名“梅嶺”。梅嶺的梅花樹遍佈嶺南嶺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方圓三十里就是梅花的海洋。"庾嶺寒梅"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梅嶺的梅花有兩個特點:其一,據《南雄府志》記載:"庾嶺梅花微與江南異,花頗似桃而脣紅,亦有純紅者。嶺上累經增植,白者為多。"其二,由於嶺南嶺北氣候的明顯差異,出現了南枝先開,北枝後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登梅嶺賞梅賦詩云:"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庾嶺寒梅煮酒,要看紅雨熟黃梅。"他從嶺上梅花到古道行人,從梅花開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動的描繪。

——走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被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梅關古道始通於秦漢。唐開元四年,宰相張九齡路過梅嶺,見山路險峻難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諫言開鑿梅嶺,當時因發展經濟的需要,唐皇下召張九齡負責擴充套件梅嶺古道。一路漫步雄關,體會地形險峻、溪深水急的梅山水上的接嶺橋,看曾經的信件樞紐梅關驛站,關樓、六祖廟、雲封寺、將軍祠……到達關頂,站在“嶺南第一關”的石柱旁俯瞰贛粵兩地,極盡廣闊盛大視野,飽覽關左關右壯麗景色。

——祭革命先輩

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人之一,也曾結緣梅關。1934年紅軍主力長征後,他來到梅山一帶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在梅嶺,他率部與敵人周旋,幾次遇險。隱蔽處位於梅嶺半山窩,過去這裡林莽繁茂,茅草叢生,一派淒涼景象。本以為選了一塊適合打游擊仗的上方寶地,不料卻遇上派去國民黨軍中做"兵運"工作的陳海叛變投敵,發生了史稱的"梅山事件"。氣憤的國民黨因沒有得到陳毅和有效情報,放火焚山,試圖燒燬梅嶺。幸而老天有眼,一場大雨救下了陳毅和游擊隊員們,儲存下了革命力量。時至今日,陳毅的《梅嶺三章》還同其隱蔽處一同對遊客開放,感受先輩們偉大無私的革命精神。

"西風百里南雄道,綠樹丹楓滿意看。"親愛的朋友們,相信聽到這裡的你們都已心動了吧!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一起去同看梅花開,共走梅關道,去憑弔先輩遺蹟,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不一樣的北粵風采!

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看!

篇八:帶你走進石馬

張鈺儀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應邀客串《中華地名》欄目的主持人,希望帶大家走近坐落於廣東興寧的一座小鎮——石馬。

“石馬”二字意指一“石”一“馬”,看似簡單,卻與此地結下不解之緣,何為“石”何為“馬”讓我帶領大家探索其中的奧祕。

首先,初臨石馬鎮,你會見到一個經典地標——研磨黃黃米的磨具,以石塊製成。由此“石”的內涵便呼之欲出了。走入石馬鎮,街道兩旁林立的店鋪中“豆腐磨坊”佔據大半,可見“豆腐”與“研磨製豆腐的技藝”是石馬鎮的特色與傳統,而石不僅是磨具,更是這一傳統手藝的象徵,讓石馬人引以為傲。

走進任何一家磨坊,一個歷經百年,甚至千年的大型磨具無一例外地置於中央,磨具上的石塊稍有褪色卻依舊堅硬,與手藝人粗糙而有力的手與臂膀,共同構築了磨坊紮實製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底蘊,為石馬的“石”再添一層工匠精神中的“實幹”。無數石馬人的踏實苦幹。對豆腐品質的要求,讓石馬的豆腐享譽全省全國,讓“石馬”一詞更具魅力。

而所謂“馬”便是手藝人的忠實伴侶,以馬拉磨。未免有些小題大做,可這同樣是石馬鎮的一大傳統,石馬人希望以更為健壯的馬代替瘦弱驢,只為追求更有力的磨,更細小的豆米顆粒,更精巧的豆腐口感。與此同時,他們對馬的情絲豪不亞於《磨坊裡外》中的馮歪嘴子,他們與馬是共同奮鬥在制腐行業的戰友,是共同追求更好的豆腐品質的精神伴侶。

不僅如此,石馬人的精神之中還有一份“一馬當先”的向上“闖”勁。這一點從鎮上每年舉辦的制腐大賽中可見一斑,賽場上,我們可見年年出新的豆腐樣式,年年重新整理的最佳品質,賽場下,卻是石馬人一年的投入實幹,一年不變的細緻入微。

由此可見,“馬”的闖勁與“石”的紮實,是石馬人的精神底色,更構築了石馬個性鮮明的文化底蘊,這便是“石”與“馬”對於石馬與石馬人的意義、希望我的講解能夠帶領大家真正走入“石馬”謝謝大家!

篇九:帶你走近都江堰

各位嘉賓、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作為《中華地名》的主持人,帶你走近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盆地,青城山腳下,洶湧的泯江,在這裡被馴服,化為生命之水潤澤漢中大地,哺育一代又一代巴蜀人民。它是漢中得以成為“天府之國”的首功之臣,也是護佑生靈的鎮水神針。讓我們隨泯江水出發,一睹都江堰作為了不起的水利工程的神韻。泯江在江心堰處分流,澎湃著衝向飛沙堰,終於在回江堰處激盪著分為內江和外江,灌溉益州萬畝良田。無堅壁銅牆一般的大壩,而能數千年造福一方,都江堰為世所罕見,亦當為我中華之驕傲。

千年流傳的,不只是堰之實體,更有堰之精神。遙想戰國,泯江為患,蜀地百姓不堪其苦,蜀太守李冰治水的擔子挑到自己肩上。大禹治水是為傳說,李冰造堰卻是開創性的史實。篳路藍縷、投身一線,於實踐中總結出“深淘灘,淺作堰”等真言,至今仍鐫刻於青城山石壁。敢於開創、計民之利、身先士卒,都是都江堰的精神財富。江心堰如梭如魚,溯流穿越千年時光。今天,我國的建設者們,從都江堰精神中汲取養分:看那“高峽出平湖”、“天塹變通途”,每一項都寫滿“開創”“利民”;看南仁東主持天眼,孫家棟主持航天,每個人都為國為民“身先士卒”。都江堰不只是一道大堰,更是我們心中永恆的存在。

尋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參悟中華文化之山水,需到都江堰。都江堰與青城山合璧,便成了世間一部大書:山之堅守,水之靈動;山之至堅,水之至柔,這是中國人的處事人生觀。李冰為一方百姓在堰在蜀堅守終生,自立“李冰石人”永鎮江水。在李冰祠的鐘聲中,青城山站成不老的巨碑。老子攜牛入隱悟道至柔。“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世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在人傑之靈氣中,都江堰化為清泉潤澤華夏兒女之心。這,是都江堰的靈魂。都江堰不是標本,它就在你我呼吸之中。

朋友們,請看今日之都江堰,大江浩蕩,奔湧的是生命的樂章:遊人如織,書寫著綠色發展。都江堰發展特色旅遊、文創,帶動地區經濟,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看層林盡染,聽水聲奔騰,感萬家之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國人的天地觀,在都江堰書寫著新時代的詩篇!

朋友們,這就是都江堰。在這裡,就讓我們再一次,全身心體悟,這千年不息的生命。

以上是本期《中華地名》的全部內容,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篇十:帶你走進紅安

戴婧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做客《中華地名》,過一回主持人的癮。天玄地黃,國之泱泱;雄州霧列,各有其芒。而今邀諸位同遊,是群輝閃耀中一顆燦爛紅星——我的故鄉,湖北省紅安縣。

紅安原名黃安,而促其更名的,是一段悲壯而熱烈,永記於史冊的故事。八十年前,華夏大地上正歷經一段生靈塗炭的歷史,衝鋒號與輓歌交織,於戰火中奏響;而英雄少年頻出於桑梓,所交付的熱血幾近把土地染紅,從而描出這片黃土的新名。在我還小時,曾經參觀過老家的紀念館,至今所能銘記的只剩一座刻滿了不屈於侵略的生民之名的紀念碑。父母幾番尋覓,帶我觸控到了同宗先人名字的凹痕。我時常想為什麼我總在幼時就比同齡人懷有對這段歷史更多的思悼與哀傷,現在想來大抵是故鄉鐫刻的筆墨。曾經看到廣告言故鄉“人傑地靈”,我總覺少些什麼。今日得解,原是那一捧殷殷紅土所昭示的,頑強又質樸卻無往不勝的生命力。它將紮根紅安,欣欣向榮。

安者,且安且治矣。在我的記憶裡故鄉確實是“安”的模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也是我對田園的原始感知。鄰人親朋操著——很慚愧——我幾乎不能辨識的鄉音,將糖果瓜子塞滿我的小手。近年來,脫貧工作逐步推進,洋樓建起,但同村人情誼絲毫不減;今年疫情期間,通話裡的家人雖不能出行但平安無事。“安”是對民眾風貌的最佳展示,願一“安”字,始護我家鄉無憂。

一腔熱血加上平凡的生活,構成了紅安最美的圖景,也是其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連綿延祚的原因。他們與千萬普通民眾的背影一同踏出新中國無限風光好的未來,也同樣支撐著我這一遊子不斷前行。它在歷史裡閃耀過,如今也將繼續兼承其名所蘊含的美好接著閃耀。

願各位在我淺短介紹後能領悟一番紅安之景,並與我同期、同遊。

篇十一:帶你走近惠州

鮑俐彤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收看《中華地名》。

地名,承載著一片土地上千百年的鄉土情,與每一個生長於此的人息息相關。今天,我要帶大家走近我的家鄉——惠州。

觀眾朋友們,走進惠州,你會被其優美的自然風光所吸引。惠州,這個位於廣東南部的小城,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稱。杭州西湖已是家喻戶曉,惠州西湖之美卻鮮為人知。惠州西湖,有東坡居士“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之景。浮洲四起,山川秀邃,青山在湖邊立成了一道黛色的屏障,偶有白鷺飛過,扎進那一抹濃濃的綠中,再用歌聲把綠意傳到每個人的心底。這,是風景優美的惠州。

觀眾朋友們,走進惠州,你會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打動。今天我們要講的有關於蘇軾與惠州。蘇軾成就了惠州,惠州也成就了蘇軾。蘇軾在惠州的三年期間,建兵營,修醫館,築堤壩……時人有言:“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蘇軾不僅使惠州人民安居樂業,他本人也在這裡找到了心靈的歸宿。“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憂喜塞翁馬,得失楚人弓。不知是蘇軾給惠州帶來了福祉,還是惠州讓蘇軾遇見更好的自己,讓他“以邁往之氣,行正大之言”。但無論如何,能夠短暫的擁有蘇軾,是惠州之幸。

曾經,惠州也是窮鄉僻壤,惡水刁民,但現在,惠州正在穩步發展。作為千禧一代的我,對家鄉惠州的飛速發展有很深的感受。工廠變烈士紀念公園,荒地成機場,磚瓦房改成了大高樓……惠州正在越變越好。

惠州能有如此美好的今天,離不開一代代惠州人不懈的努力。

觀眾朋友們,惠州的發展也帶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人的成長正如城市的發展一樣。惠州抓住了自身的自然與人文優勢。南崑山自然風景區,西湖的東坡園,豐湖書院……使得惠州的旅遊業蒸蒸日上。我們也應利用好自己的優勢,助力個人的發展。其次,惠州的發展是全體惠州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恰恰說明了,城市的發展進步,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

誠然,惠州離成為一線城市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堅信,只要惠州利用好自身優勢,形成惠州的城市特色,再加上惠州人的不懈努力,惠州躋身一線城市指日可待。

地名與城市歷史,與個人情感緊密相連。惠州,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對這個地名,對這座城市,始終包含著我最大的喜愛與期許。

今天的《中華地名》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觀看。

篇十二:帶你走近敦煌

陳潔欣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中華地名》節目的主持人,這次讓我帶你們走進大美敦煌。

聽,駱鈴聲聲,這是大漠心臟處封在千年後的心臟;看,來時綿延的腳印,黃沙下已埋葬了無數枚這樣的腳印;感,黃沙撲面,夾雜著陳年的歷史風情。這裡是神奇的敦煌,一座飽經風霜創傷仍堅韌發展的城市。

這裡曾經有美輪美奐的飛天,無數珍貴的壁畫封存於莫高窟中,吸引著旅人紛至杳來,但長達千年的被觀賞被觸控讓他們變得模糊不清,脆弱得不堪觸碰。但值得慶幸的是,它們的美並沒有消彌於天地,現如今許多文物修復工作者窮盡一生爭取讓它們重現於天地。

這座城市有過“內傷”,也有過更為令人惋惜甚至於痛恨的“外傷”。在近代史上中國有著屈辱萬分的一頁,那就是外國軍隊曾大搖大擺來到中國各地掠奪中國的珍寶,圓明園或許廣為人知,但敦煌文物的損失也極為慘重。更可恨的是,敦煌文物本已被藏好,卻被幾個“罪人”翻出以與外國人交換利益,為了幾塊銀元、酒肉,竟犧牲珍奇的文物,那些文物,被裝在破爛板車上叮叮噹噹地被帶走,留下千年遺恨。餘秋雨先生也曾來到此地,望著大漠落日的瑰麗景色,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但飽經風霜經諸多磨難的敦煌並沒有一蹶不振,從此消彌與世間,有人在努力重現它的輝煌。是的,有人,他們中有著名的樊錦詩先生,她被親切地稱為“敦煌的女兒”,她一生幾乎完全奉獻給了這塊她心上的土地,樊錦詩先生與家人分離留守敦煌,未曾歸家,只為了窮其一生再現更多敦煌的壁畫,莫高窟的壁畫。她帶領敦煌研究所建立“數字敦煌”,令大家在網上便可瀏覽他們復原後的壁畫。當然,不僅僅有樊錦詩先生,還有很多很多默默無聞在此工作的研究人員,他們也許久未著家,他們也心懷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莫高窟研究人員中自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人一窟,他們擇一事終一生,將一生奉獻於屬於自己的四十八窟中的一窟。何其浪漫,何其動人!

這片土地自有此魅力之處,引無數人折腰於此,堅守與此。餘秋雨先生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路即是書”。觀眾朋友們若有時間,不妨放下手中的書,行路於此,感受敦煌的獨特魅力。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十三:帶你走近呼倫貝爾

高梓天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中華地名》的主持人小明。今天節目的主題是“帶你走近呼倫貝爾”,說起呼倫貝爾,大家都會想到那漫無邊際的綿延綠色,但呼倫貝爾的精彩遠不止於此,讓我們隨著鏡頭一點一點感受呼倫貝爾的魅力吧!

國門•祖國的強大

我身在位於滿洲里郊區的第五代中俄國門,巨集偉壯麗的建築群、周圍得天獨厚的美景與其特殊的寓意讓此處成為了國家5A級風景區。在二樓的瞭望臺上,遊客還能看到一輛早已被時代淘汰的老式綠色鐵皮火車緩緩地駛過兩國的邊界,汽笛沉吟著,似見證著兩國情誼又彷彿在訴說著百年的滄桑往事。我的目光被旁邊展廳的一副照片吸引,那是1900年中俄國門最初的模樣。照片上只有一個掛著牌匾“中蘇門”的木框,木框中間鋪著一條鐵軌,簡潔的像一幅國小生隨手畫的作品。來到國門,我們從五代國門的變遷中看到了祖國的日益強大。

阿爾山•自然的洗滌

我來到了有著七大景點的阿爾山森林公園,在這裡每走一步都能欣賞不同的風景。木梯棧道旁錯落著相貌各異的野花,將綠色的山丘裝點的分外鮮豔;清風穿林打葉,窸窸窣窣此起彼伏彷彿是一場大自然的音樂會。登上998級臺階之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阿爾山天池便躍然眼前。湛藍的湖水在山丘的環合下顯得尤為動人,遼闊的湖面像一面明鏡,讓人看見自己的內心。在這裡,每一處風景都能讓人心曠神怡,忘卻生活中的煩惱,古之文人所云“寵辱偕忘”的清淨大概也是這種感覺吧。來到阿爾山,我們欣賞不同的美景,享受大自然對心靈的洗滌。

大草原•牧民的風情

我在呼倫貝爾的草場上漫步,牧民們看到了我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爭相邀請我到他們的蒙古包去頗有“桃花源記”的意味。一例烤全羊,一帶潔白的哈達,一碗正宗的馬奶酒寄託著牧民對客人最高的敬意。時代不斷變遷,但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仍保持著他們傳統的習俗,這由千百年來的戰事與生活方式釀成的淳樸草原風情如馬奶酒一般醇香。時代變遷,但草原人的直爽好客,卻烙在了每一代人的心間。來到大草原,我們感受著草原人的風情。

呼倫貝爾的魅力鐫刻在代代國門下,瀰漫在大自然的風光中,蘊藏在馬奶酒的醇香裡;呼倫貝爾還有更多魅力等著你來探尋。

今天的《中華地名》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的收聽。

篇十四:帶你走進江西

吳美琪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收看今日《中華地名》。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誇讚了這麼一個地方:“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個被給予如此高度評價的地方,便是我今天要介紹的地方——江西。

江西,是物華天寶的山水博物館。自古以來,這塊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各大文人志士的“打卡聖地”,也是各朝隱逸之士的歸隱天堂。除了聞名於中華的廬山,更有武夷山、九連山、羅霄山將江西圍得水洩不通,也有龍虎山、三清山、井岡山聳立於眾丘陵中。除了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更有奔湧不停的長江、潤澤一方的贛江、緩緩長流的撫河。此外,更有油菜花之鄉婺源的秀麗風光,在這塊山水壯闊的土地上點下了一筆清麗的色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她,“靈山多秀色,山水共氤氳”還是她,她就是江西,是物華天寶的人間山水館。

江西,是人傑地靈的人文勝地。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這延綿的山水勝景,養育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噴湧出了一腔又一腔豪情壯志。細數古代文學大家,王安石、曾鞏、陶淵明、歐陽修、黃庭堅等等,哪一位不是在這地靈之中,培養出了一腔詩情的人傑?

此外,朱熹創辦的白鹿書院,儒釋道、佛教禪宗的三家五宗都在這裡;兩大才子之鄉——吉安、臨川也坐落於此。試問幾千年來,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千古名句,鮮豔地活在多少人的夢裡?這片土地,又為華夏千年璀璨文化貢獻了多少瑰寶?

江西,是星火燎原的革命紅色土地。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井岡山是革命的土壤,瑞金是共和國的搖籃。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三灣改編,每一場重大變革都決定著黨前進的方向,影響著我們現今的生活。江西兒女英雄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托起了早期革命事業,無數烈士先輩們倒在了尋找光明的路上。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灑滿了熾熱鮮血,並溫存至今,指示著今人奮鬥的方向。紅色江西,是江西人心中最光榮的一面旗幟。

現如今,江西在全國還沒有什麼存在感。然而這塊古色古香的土地,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騰飛。江西的未來,是美好的願景、無限的光明。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她會變得更好!

感謝大家收看這期節目,我們下期再見!

篇十五:帶你走近徽州

周強

各位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中華地名》的主持人XX。今天的節目我們將帶您走近我的故鄉徽州,用我的童年回憶來帶您領略徽州的美好。

——自然

童年時期的我還住在歙縣的一個小山村裡。那裡四面被蒼翠的青山環繞,一條盤山公路如巨龍一般安臥在山間,連線著村子與世界。

山上大多數是上個世紀種下的樺樹和松樹,也穿插著幾棵楓樹,每到秋天的時候就能看到綠色的山間冒出幾點楓紅。我和小夥伴經常會跑進樹林裡捉迷藏,高大的樺樹會馱著我們俯瞰村落遙望遠方。那個時候還很單純,以為山的那邊還是山,林的那邊還是林,似乎我的世界只包括我的小村子和這無窮盡的山林。家裡人偶爾會進山採蘑菇,我也會興沖沖跟去,還經常會幫倒忙……徽州自然風光的秀美根植在了我的心中,成為我審美觀的基礎。

——村落

據村裡的老人說,我故鄉的村子已經存在了三百多年,最早能追溯到清代的時候。我去過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西遞和巨集村,在我的印象中故鄉跟它們沒什麼兩樣:都有白牆青瓦的馬頭牆,都有高大聳立的牌坊,甚至有差不多的石板橋……

小時候每天早上都會跟著村裡的小夥伴,穿過不知多少年的斑駁白牆,踏過年歲久遠的石板路,翻過田壟跨過石橋,滿村子瘋跑。村子籠在一片曚曨之中,老農牽著繫著鈴鐺的耕牛,叮叮噹噹的清脆穿過不知道是清晨的薄霧還是村子的炊煙,似乎直達時間的盡頭。村子裡的生活是閒適的,節奏是緩慢的。這種“慢”烙印在我的心中,影響了我往後的時光。

——人文

過年對於我們小孩是最快樂的時光。村裡人大多與我們同姓,每逢過年,村子裡便會公推出祭祖的“辦事”。祭祖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神聖的時間。頑皮的小孩被大人呵斥,眾人無不神色莊重,生怕打擾了祖宗的安寧。包括小孩在內,每個人拿三隻香,磕三個頭。

小時候的我以為祠堂裡供奉的祖宗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沒想到長大後回村祭祖時發現祠堂中竟然有供奉幾個年輕人。問過村裡老人後才得知,這些“年輕人”都是當初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等為保家衛國犧牲的烈士。這樣的人文情懷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信仰的來源。

徽州是個人傑地靈,風景秀美的地方,它承載了我太多太多的回憶,給我太深太深的影響。歡迎大家來徽州走一走看一看,帶回滿心的寧靜與歡喜!

本期節目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看!

篇十六:帶你走進南京

徐浩洋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作為本期《中國地名》的主持人,我想帶大家走進姑蘇之地的南京,從地名中領略不一樣的南京城。

君不見,天下大勢,浩浩湯湯,歷史洪流中,位於長江畔的南京,也有過不少屬於它的名字。金陵、建業、建康、應天,如一顆顆劃過夜空的流星,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熱熱鬧鬧千百年。其中無數家國變數,風月春秋的故事,皆藏匿於梧桐葉中,一落一春秋,靜等我們這些後世的有緣人在地名中尋覓了。

南京,也曾是六朝帝都,天子南面之所。“南京”中“京”字便是此最好的註解。自三國吳國孫權以此地為“建業”,築石頭城始,南京便與帝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再到大明“應天府”,這煙雨杏花地,怎能不惹皇帝垂涎三尺?城中還有許多老建築,舊城牆,殘垣斷壁的滄桑彷彿在訴說著久遠的帝都往事,令人浮想千年。

南京,也是文廟香火旺,久染書墨香之地。自古以來,南京作為江南最為富庶與美麗的地方之一,怎能不飽浸墨香,一城書生氣呢?自魏晉以來,衣冠南渡士族南遷,南京城內烏衣巷陌,從此便有了朗朗書聲。王謝堂前燕也曾略通文墨,目睹了一位又一位士子在南京城中風流詩書,好不快哉!更有秦淮河畔,夫子廟香火鼎盛,無數舉子士人的期許與對天下的希冀,也在這嫋嫋升起的青煙裡,浸潤了南京的古老文脈,從未斷絕。

可,近代以來,南京也是一座盛滿著鮮血與悲壯的城市。“南京”這個地名,在近代以來意味著太多。君曾知自英國用槍炮開啟我之國門,“南京”就被寫上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上。更有雨花臺烈士安靈處,無數為新民主主義獻出鮮血的烈士,他們的名字也被歷史刻上了“南京”這塊墓碑上。悲乎日軍侵華之際!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系列慘無人道之暴行,我30萬同胞慘遭屠戮,鮮血浸潤了太多街道,就連吹來的春風也是鹹腥的苦澀滋味!如此國恨家仇,南京承載了太多。

時至今日,我們要面向未來,更不能忘記歷史。以古鑑今,在太平之今日,怎能不珍惜和平之可貴?南京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帝都、恥辱都將是過往雲煙,在滄桑的南京城中,也同樣承載著對未來的期望!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願君一遊南京,更好的領略那一片秦淮佳月、梧桐繁華,以及那一個個地名所帶來的歷史的心動。

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篇十七:帶你走進雲南

林心雨

各位觀眾: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中華地名》。

“品中華地名,賞萬里河山。”在這裡,您可以策馬奔騰於赤勒川的風吹草低,可以呷品吮食嶺南兩廣的荔枝甘露,可以漫步穿越於西安古都的萬世長安。今天,讓我們伴隨著《彩雲之南》的歌聲,一起把玩這個美麗的名字,邂逅一場風花雪月的旅程吧!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境,唐皇李世民策封雲南王於此。隨著茶馬古道、蜀身毒道的悠悠鼙鈴,“雲南”之名,寄託著中華兒女對這片千里之上、萬里之遠的神聖土地“雲的南方”的遐思。正如《彩雲之南》這首歌所唱,雪域高原成其仙,民族民俗染其彩,古道悠悠行其遠,地名與地域相得益彰。

彩雲之南,是自然鬼斧神功之境外天堂。橫斷山脈縱橫其間,雲貴高原匍匐其下,平均兩千米的海拔,正是“雲南”這個雲繚霧繞、天上之地名稱的最好印證。玉龍雪山白雪皚皚,清泉淙淙,山的白是雲,水的藍是天,天地一體,是為“雲南”。石林奇峰矗立,溶洞萬簾滴垂,瀘沽湖明淨如玉,虎跳峽飛瀑轟鳴,時間演變以萬年為度,萬江起源以千里為尺,難怪被稱為“雲的南方”,與雲相連。

彩雲之南,是民族聚居融粹之風土人勝。雲南,以二十多個少數民族共生之地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彩雲的那頭啊,自古生活著與中原漢人不同的群體,呈現出迥異而精彩的風味人情,成為如今中華民族的瑰寶,成就中華文化之包容與博大。提到雲南,您是想起白族的“金花”,還是納西族的“走婚”,是苗族的挑染銀飾,還是傣族的潑水狂歡?七彩的民族,陌生又神往已久的民俗民風,正是人們提起“雲南”的印象。

彩雲之南,是歷史商路遠延之千年文脈。千年的茶馬古道蜿蜒入山,茶葉飄香、馬蹄噠噠、金銀珠玉、草藥特產,這是通往外域的經濟往來之路,也是亞洲文明交流之路。麗江古城的萬鋪林立是立於雲中的集鎮嗎?途徑川滇關隘的蜀身毒道是通往雲的南邊嗎?歷史演進,文化變遷,就在這遠方異地“雲南”之名中了。

自然、風土、歷史,構成中國人對“雲南”之名的初印象,也增益了七彩雲南這一中華邊陲土地的神聖魅力。通過對地名的解讀聯想,走近祖國萬里河山!

感謝各位觀看今天“中華地名”,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