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精選12篇)作文

篇一: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精選12篇)作文

《逃出大英博物館》是一部由短視訊博主“煎餅果仔”和“夏天妹妹”製作的短劇,它講述了化為人形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從大英博物館逃出後,在中國記者的幫助下成功回到祖國的故事。這個短劇一經發布,便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在這個故事中,一開始中國記者並不相信玉壺所講的話,直到他在網路上看到了有關玉壺丟失的新聞後,記者才開始動搖,並相信了玉壺的話。這個細節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於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的情感,也展現了他們對於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追求。

大英博物館中藏有大量中國文物,這些文物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和自信。然而,這些文物如今被禁錮在大英博物館中,無法飛回祖國的懷抱。這讓我感到一絲憤懣,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爭取將這些寶貴的文物重新帶回中國,讓它們屬於我們自己,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親眼見證和感受祖先留下的文明成果。

正如短劇中的中國記者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發揚光大我們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我們都要保護和傳承好我們的文化遺產,讓世界認識和尊重中國的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傳統,傳承我們的精神。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僅要追求物質上的富裕,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富饒。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瑰寶,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它們是我們的根,給予我們力量和自信。因此,我們要加強文化底蘊的傳承和發展,讓我們的文化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繼承和發展。

總之,《逃出大英博物館》這部短劇雖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思考。它讓我們更加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和自信的意義。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中國的文化在世界上展露出更加偉大的光芒!

篇二: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不知道怎樣找到了回家的路。”這是小玉壺在異國他鄉見到家人後的真情獨白,抽泣著,裡面飽含的是對故國的懷念。

在其中小玉壺也詮釋了何為家人:”黑眼睛,黃面板,能聽得懂我說話的就是家人。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只要遇到了家人,我就安全了,要相信他,一定會幫我回中國的!”是啊,家人,在異國他鄉,也就便是國人,國人即家人,我們說著共同的語言,長著同樣的膚色,有著同樣的一顆愛國之心。在異國,有了困難,就找家人,他們一定會幫助你的!這便是國人心心相連、凝聚的結果。

此外,影片也展現了很多海外遊子的現狀”從前的我能看到許多路,很多不適合我的路,但我現在眼裡只有一條來時蜿蜒曲折的山路我要堅持走上一走。”蜿蜒曲折的山路,來時,初心;去時,仍是初心。在海外,如果闖不下去,就回家,這裡是你溫暖的港灣,隨時,為你開啟著。

在小玉壺回國後,茶葉、太極、戲曲、糖人、打鐵花……這些都是我國的文化遺產啊!”火樹銀花不夜天””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這是綿延千里的浪漫,永恆的浪漫與魅力,是我們的國泰民安,是璀璨的家。

”杯杯盞盞念故鄉,相碰低吟哀腸”,是琴師陶俑伯伯與笛師陶阿姨共奏《長歌行》的千年之約。”一日看盡長安花”是唐大馬與唐小馬跑遍大好河山的誓言;”重逢,皆在一葉菩提之間”,是羅漢爺爺對佛祖爺爺的勸慰;”我雖身在萬里,仍不墜,愛國之心”是朝冠耳籠叔叔的豪言壯語;”哪怕分神斷魂,也斷不了這魂牽夢縈的鄉愁啊!”這是龍形屏風的真心獨白……

看完影片,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思緒飄到了那個人民置於水深火熱的年代,那個國家支離破碎的年代,戰火紛飛,列強入侵,民族尊嚴被蹂躪,辛酸,中華瑰寶在國外受盡的折磨和屈辱,悲憤填膺……為何如此?答曰:無他,惟清廷閉關,國家羸弱爾!

此時,耳邊倏地飄來歌曲《歌唱祖國》的旋律,心中一腔熱血翻騰,現在,我們,當代的中國少年,又應該做些什麼?在今天,百年後,我們昂首高歌,大步走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我們宣誓:“吾輩定將踔厲奮發,勤奮刻苦,接穩“接力棒”,繼續努力追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讓我們的國強盛起來!”而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才會被尊重。我們,一定會讓”迷路”的文物們堂堂正正地回家!

“願山河無恙,家國永安!”

篇三: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電影主要講了一盞從大英博物館中逃出來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身為一個女孩,遇到了一名在海外工作中國媒體,名叫張永安。之後女孩求助他,幫自己回到中國。起初張永安根本不相信女孩所說的話,直到看到了新聞報道,才相信眼前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物館的文物。張永安帶她回到中國後,她掏出來一疊其他文物託付的家書,她站在文物面前一字一句的念著,不禁讓人淚目。

事實上大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沒有一件是英國自己的,而其中有三件就是中國的:敦煌壁畫,大維德花瓶,女史箴言。許多文物被偷運,盜走去英國卻沒有被好好對待,而是隨意擺放。在大英博物館33號展廳,他們只有編號,沒有名字,有的甚至連保護罩都沒有,許許多多的遊客的手隨意觸碰文物,還有的文物身上還有當年被打碎又重新拼接後的傷痕。其中,有一件文物叫龍紋琉璃,龍紋琉璃原本是山西寺廟屋脊上的紋飾,由黃色和綠色琉璃瓦製作而成,具有獨特的顏色和圖案,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對陰陽互調和的信仰,但在偷運的過程中破損了,現在也在大英博物館中。

這部電影男主的名字也別有用心,張永安,永安代表著家國永安。電影中把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成了人也是有原因的,是因為只有這盞玉壺記得“回家的路”

逃出大英博物館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瞭解到了歷史,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文物的故事。願山河無恙,家國永安。

篇四: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千古文化留遺韻,一代文明展新風

這部名為《逃出大英博物館》的短劇共有3集,每集不超過10分鐘,以擬人的方式講述了一盞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成少女,逃出博物館。在路上,她意外偶遇來自故土的親人,一位中國記者,最終在他的協助下踏上了尋鄉之行。

當她在國內各大博物館奔走時,掏出一疊手寫在英文報紙上的毛筆字家書,一一傳達文物們跨越萬里的思鄉之情,被奪之痛。此起彼伏的百年沉吟成為全劇最令人淚目的高光片段。

影片結尾完成任務的“小玉壺”最終又回到了大英博物館,一句“中國人不做偷雞摸狗之事,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賦予了這則短片更高的立意。

人人是保護文化遺產宣傳員,處處是和諧精神家園風景線。保護好文化遺產,造福好子孫萬代!

篇五: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保護文化遺產,造福子孫萬代

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年代裡,我們常常會想起那些曾經為國家付出的英雄們。他們為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著,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今天和平與安寧。

8月30日,博主煎餅果仔和夏天妹妹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上線,很快就火爆出圈,逃出大英博物館更是連續兩天登上多平臺熱搜。它裡面的劇情並不複雜,夏天妹妹飾演在大英博物館中化成人形而後逃出的玉壺精,煎餅果仔飾演一位記者張永安,在英國碰巧撞上了奇異的同鄉。一開始記者並不相信玉壺精說的話,隨著劇情的發展漸漸開始相信,纏著自己說要回國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博物館中所藏文物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

然而這部作品背後的意義遠不止幹此。它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曾經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那個曾經被侵略板被掠奪的評屈辱歷史。儘管現在的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但它的失落文物依然漂泊在海外無法燈歸家。這部作品喚起了我們對這般歷景史的反思讓我們更加堅定地捍衛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文物無聲,但歷史震耳欲聾奈何之盡錙鐵,我們最精美的最厚重的文物大多不在本土,而是被鎖在大英博物館這些文物太過於精美,太過於巧奪天工,以至於我們看他們的同時久久不能釋懷。

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那句“回家”是共同的呼喚。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我們要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過的人們國要珍惜來的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時,然我們要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過的人們,這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事生活。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那些流落在海外的珍貴文物,努力爭取地們的回片歸,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繼續傳承加發揚這份偉大的文明。

文載於物,族隨附間。運脈牽連,興者襄見。

篇六: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錦繡中華我的家,文物保護靠大家

“杯杯盞盞念故鄉,相碰低吟訴哀腸。”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光明正大地闖進圓明園。他們像野獸一樣,瘋狂地搶掠和破壞,他們搶走了幾萬件奇珍異寶,不能帶走的便用一把火燒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燒掉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民族瑰寶,更是將每年箇中國人民的自尊隨意踐踏。

《逃出大英博物館》熱播,它訴說出了人民對那些被掠奪走的文物的思念心聲。這引起了國人的共鳴,這雖然只是一部短劇,但是本質上道出的是對人民對中國文物的擔心、思念與和渴望之情。

如今,現已國泰民安,但屬於我們的民族歷史遺產仍然躺在大英博物館裡,被英國人毫無敬仰之心的一摸而過。看著被我們視為國寶的東西被人如此對待,我憤怒又無奈。憎恨又惋惜。相信沒有哪一個中國人可以笑著走出大英博物館吧,儘管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爭取拿回屬於我們國家的東西,但是想要再拿回它們卻並不容易,幸好我們不曾放棄,每件漂泊的瑰寶,都刻在中國人的心裡。不僅是因為它們價值不菲,還因為文物就是一個國家歷史程序的印記,他們標記著一個國家曾經走過的路,它們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更彰顯著一個民族的風采。

我們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愛國擔當,向陽而生。文化是根,傳承是脈,根脈相通。

篇七: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保護文化遺產,傳承華夏精神

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兩萬三千多件,包含了從書面玉器到青銅器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別的歷史文物,展櫃裡琳浪滿目相當擁擠,而這大多都是英國趁火打劫從我國運出去。奈何之盡錙鐵,我們最精美的最厚重的文物大多不在本土,而是被鎖在大英博物館。

這些文物太過於精美,太過於巧奪天工,以至於我們看他們的同時久久不能釋懷。

《逃出大英博物館》是由短視訊博主“煎餅果仔和“夏天妹妹”聯合拍攝製作的短視訊系列,共有三集。主要講述了一盞化為人物的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從大英博物館逃出後在沿途邂逅中國記者並請求其幫助自己逃出英國的故事。一開始記者並不相信玉壺精所說的話隨著劇情的發展,漸漸開始相信了,纏著自己要回國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物館中所藏文物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

黃河之畔,華夏文明歷經霜雪入千年,盛世歲月而延續至今,炎黃子孫何以將這悠悠千載我的積澱傳承。願山河無恙家國平安。

長城千古流芳;一腔一調,唱出國粹之經典,文化之瑰寶;一拳一腳,打出威武風姿,中華武術海外名揚。衣袂翩翩,華須飄蕩,蹄踏萬仗。歲月夫語,唯石能言。

篇八: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保護文化遺產,傳承華夏精神

看完這部劇後,我心裡既感動又憎恨。裡面的小玉壺是一個正義有骨氣的盞。當她在異國他鄉時,遇到自己的同胞後淚水奪眶而出,這流出的並不僅僅只是眼淚,而是滿滿的鄉愁。她不知道祖國什麼樣,不知道國旗是什麼樣的。但她知道自己的國人是‘黑眼睛黃面板”的人。她在外流浪多天,只為回國。對於一個在外流浪多年的人,可能永遠都感受不到祖國的真情,更何況是一個無生命的文物呢。

她對祖國充滿了無限的期待。當她得知要回國時,眼神頓時放出光芒。那種光芒,是對祖國無限的依戀。同胞,就是要心連心。一個祖國,就是一個大家庭,就是親人。在同一片土地上長大的,就是家人。儘管是在異國,還能銘記祖國,這才叫“愛國。”

據統計,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共有上千件。其中有通過非法交易和被搶走的文物。沒有一箇中國人能夠笑著走出大英博物館。裡面的文物有被拆開擺放的,它們還沒有玻璃隔層,隨意放著任人擺弄,甚至還把文物在網上低價出售。

當主人公問她要不要將她的親朋好友救出來時,而她的回答是:“我們不會的。”換作別人,肯定會說要。但她知道,我們的祖國是泱泱大國。不做偷雞摸狗的事。總有一天,我們會光明正大、風風光光的回我們大中國。

真心祝願這些文物能夠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啊!

篇九: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讀了《逃出大英博物館》後我倍感心痛。英國在我們國家搶、奪、燒、殺,肆意惡為。而小玉壺的“逃出”也純屬不易。我們這些生在和平年代的、過著安逸舒適生活的人又如何能感同身受?對於那些誓死也要回祖國的人,他們的愛國情懷也發揮地淋漓盡致。

《逃出大英博物館》講述了記者張永安偶遇中國丟失瑰寶“小玉壺”並帶它回到中國的故事。劇中小玉壺的歸家之情極其濃烈,不禁讓我想起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高秉涵,他有家不能回,因為戰亂而和自己的母親分別,而他的母親宋書玉找回了高秉涵的兩個姐姐,沒找到兒子的音訊,最終,宋書玉逝於遼寧吉林。他們的內心是何等感受?換作大家也忍受不了離別之苦。

在劇尾的最後一句話,我很受啟發。張永安問小玉壺:你的同胞你不救它們回來嗎?小玉壺卻說:我們不做偷雞摸狗的事,從來不!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國家強大了,等在某一刻我們丟失的文物,那些強盜會雙手捧上!是的,只要我們強大。

只要我們強大,那些國家就永遠不敢欺侮我們!

只要我們強大,那些強盜就永遠不會盜我們中國的文物!

只要我們強大,那些被搶奪的文物會在某天重新迴歸家園!

所以,我們要用科技改變生活,好好學習!讓國家繁榮昌盛,讓民族團結自強,讓人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篇十: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年代裡,我們常常會主想起那些曾經為國家付出的英雄們。他們為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著,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今天和平與安寧。

《逃出大英博物館》一部由短視訊劇集構成的作品在某短視訊平臺上線後不到短短一會兒時間便成為了熱門話題之一,播放量超過了10億次。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關於尋找失落文物的傳奇故事,主人公通過一系列的冒險和挑戰,最終成功地將這些珍貴的文物帶回了祖國。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輝煌,也讓我們更加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這部作品背後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曾經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那個曾經被侵略、被掠奪的屈辱歷史。儘管現在的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但丟失的文物依然漂泊在海外,無法歸家。這部作品喚起了我們對這段歷史的反思,這讓我們更加堅定地捍衛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作為我們國小生,要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過的人們,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那些流落在海外的珍貴文物,努力爭取讓它們迴歸祖國的懷抱,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繼續傳承和發揚這份偉大的精神。

篇十一: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近日有一部短片叫《逃出大英博物館》火遍了全網。今天我也看了這部片子,讓我很有感觸。這個短片講述的是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裡的玉壺化身生成了姑娘逃了出來,然後偶遇到了中國記者張永安,並在他的幫助下回國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兩個地方都讓我印象很深。

第一處是在第二集的結尾,當張永安詢問她為什麼見到他把他叫做“家人”時小玉壺回答,她說:“是哥哥姐姐伯伯阿姨爺爺奶奶們說的,他們說黑眼睛,黃面板,能聽得懂我說話的就是家人。”“他們說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就像壺身和壺蓋,他們還說只要遇到了家人,我就安全啦!”是啊,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安全了,可那些漂泊在世界各地的中國文物不但不在“家”,反而還在國外人的博物館裡遭受不好的對待。

第二處是在第三集結尾,小玉壺來到中國博物館給仍然流落在外地的其他文物帶話,向國內的家人訴說他們的思念。聽完這些文物的心聲,讓人忍不住流淚。比如“唐大馬,我是唐小馬,一眨眼我們已經163年沒有見面了。每天洋人走後,我就會圍著這牢籠跑上幾圈,跑著跑著,我便會想起幾百年前,我們相約一起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再比如朝關耳爐說的“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應自強不息,夫愛國之士,不懼九重之淵,前輩不必掛懷,我雖身在萬里,仍不墜,愛國之心!”其實每個文物都有自己想說的話,但這麼多話語中沒有一個說是想偷逃回來的。因為就像小玉胡壺說的“我們不會,我們是泱泱大國,中國人不做那種偷雞摸狗的事。總有一天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

看完這部短片後,讓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說:“沒有一箇中國人能笑著。出大英博物館。”和“中國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宮,我是在大英博物館裡。”這兩句話了。因為在大英博物館裡有超過23000件文物來自中國,那些文物都是戰爭時期英國人從中國掠奪走的。特別是火燒圓明園那時,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相當於他們偷了整整三天三夜,是多麼大的恥辱啊!而且在大英博物館不僅有中國文物,別國搶來的也數不勝數。與其說是博物館,還不如說是戰利品收藏館。

所以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不忘國恥,牢記使命,努力學習,報效祖國,讓我國家未來更加繁榮昌盛。願家國永安!

篇十二: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我是敦煌壁面上的飛天被關在大英博物館100多年,我想逃離這裡,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如果國寶有靈魂,他們一定很想家。

大英博物館館裡的文物都是在一場大火中,`從中國燒殺搶掠奪走的,如:敦煌飛天、小玉壺春瓶、破碎的青花瓷、縱然被泥土掩埋仍在等待光明的唐俑。

“我是從大英博物館裡連夜逃出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我被帶回了中國,我帶著所有被曾掠奪走的文物,回到中國,來找家人們送信”。

“唐大馬,我是來給您送信的,新上線‘唐大馬,我是唐小馬一眨眼,我們已經一百六十三年,沒有見面了。每天洋人走後,我就會圍著這牢籠跑上幾圈,跑著跑著,我便會想起給幾百年前,我們一起相約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佛祖爺爺羅漢爺爺讓我跟您說:“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乃眾生法相,重逢皆在一葉菩提之間”;龍耳虎足爺爺,朝冠耳爐叔叔讓我跟您說:“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應自強不息,夫愛國之士,不懼九重之淵,前輩不必掛懷,我雖身遠萬里,仍不墜,愛國之心”;琴師陶俑伯伯您好,筍師陶俑阿姨讓我告訴你:“改日您撥您的春風弦,她奏她的晚風笛那首未完的《長歌行》大家在一起奏完吧!”

龍紋琉璃,病骨支離,離家已有百年,哪怕分神斷魂,也斷不了這魂牽夢繞的鄉愁。

大家說我們是泱泱大國,中國人,從不做那種偷雞摸狗的事,他們說總有一天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

假如文物會說話,假如思念有聲音,萬里海外伴鄉愁,無論相隔多遠,仍保持著華夏的堅韌和品性。

“承得住偷盜者的歉意,卻載不動故人流連的目光。”

是的,小玉壺最後還是回到了大英博物館那個狹小的櫃子裡,等著國人帶著他及其他們一起風風光光、堂堂正正的正式回家,希望那天不會太遠。

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

願山河無恙,家國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