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精選3篇)作文

篇一: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精選3篇)作文

若鄉思有聲,大英博物館必定震耳欲聾。

有這麼一段歷史,不是被遺忘了,而是被塵封於記憶深處——那處無人敢觸碰的痛處。近日某UP主自制的小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爆火出圈,這原因的背後是國人深埋於骨子裡的一腔熱血,是那段許久無人問津的圓明園的血淚過往。

《逃出大英博物館》主基呼叫擬人手法講述了一盞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為了幫千千萬萬無法歸家的文物送信而從大英博物館出逃的故事。總共三集,雖短卻精。

火燒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慘烈的浩劫。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焚燬了位於北京的圓明園,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文化損失。這一事件不僅僅是對中國文化的摧殘,更是對中國人民尊嚴的踐踏。火燒圓明園,成為了中外人民心中永遠的痛。英法聯軍打入北京大門,而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故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國進行了一番“洗禮”後,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拿”東西。罪惡的火連燒三天,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樁。

為何要保留這些石樁,就是為了勿忘國恥。現如今許許多多來自中國的文物都在大英博物館裡,許多文物為了運輸回國都被強行分割過而且再也無法復原,對文物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在這裡文物拍照是可以用閃光燈的,但是眾所周知,用閃光燈拍這些文物的話,會對文物造成傷害,不光如此,還有許許多多的文物被裸露在外面,讓人觸控。

文物不會說話,但歷史震耳欲聾。據統計,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兩萬三千多件,展櫃裡琳琅滿目十分擁擠,而這些大多都是英國當年趁火打劫從圓明園運走的。奈何取之盡錙銖,我們大多精美的厚重的文物都不在本土,而是被鎖在了大英博物館。但我們要堅信,他們絕不會永遠被鎖於異地。

在這短劇的後面,我還看到過一個反對的網友,他覺得這些事情都太誇張了,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並不是兩個人的情感,而是一個十幾年未歸的人,看到同類的興奮與期待。文物並不會說話,那麼就由我來替他們說,可能我們並沒法感受到一個人背井離鄉多年,見到自己家鄉的人是有多高興,但這些事情一點也不誇張。也許在他的眼中就只有普通的表層的意思。

文載於物,族髓附間。命脈牽連,興者襄見。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所以這部小短劇能告訴我們的絕不僅僅是被困於大英博物館的文物,而是千千萬萬流離在異國他鄉的每一件文物——我們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我們那命運緊繫,骨肉相連的家人。小玉壺帶著承載著他們沉甸甸思念的信箋,來到故土為他們一封一封地讀信。

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那麼那句“回家”一定是我們的共同期盼。

千載暗室,一燈即明。哪怕只有一位心懷期盼的國人,總有一天,他們定能被我們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接回家!

篇二: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文物的輝煌與恥辱

——觀《逃出大英博物館》後感

一天,窗外淅淅瀝瀝的小下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透過窗戶,聽著雨點打在瓦片上的聲音,心中彷彿湧起萬般愁緒。

也是這時,英國的小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們累了一天,仰望天空,心中對於祖國的思念湧起,他們早已不知道現在的祖國是什麼樣子,是當年一樣的殘破荒涼,還是很久之前的盛世太平。他們忘不了當年火燒圓明園時他們被戴上頭套綁來的場景。

一夜無眠……

乾隆二十五年(1760)……

乾隆皇帝走在圓明園中,欣賞著自己的珍寶,珍寶們非常開心得被乾隆把玩著,殊不知,當時的世界早已經出現了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英法等歐洲國家成功完成了工業革命,已經制造出了先進的工業製品,而中國,還沉浸在曾經的輝煌中無法自拔,用眼罩矇住雙眼,大清王朝看似光鮮的盛世之下,早已滿目瘡痍。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他們的軍隊一路摸到了圓明園,他們本以為圓明園會有重兵把守,可是卻兵丁稀少。他們像一群虎狼一般衝進了圓明園,又像一窩強盜,士兵們將玉器、瓷器、銅器、陶器,還有無數的黃金白銀一袋又一袋被的帶走,一些沉睡的文物尚不知情就被砸掉、切割。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無數的文物被毀壞、盜走。

十二生肖獸首,他們本來是十二尊噴水的雕像,光鮮地站立在海晏堂前,受人觀賞膜拜,可是誰也沒想到,他們竟然會有一天讓人割下頭顱帶走,雖然有一部分找了回來,但是還有一部分至今下落不明。

現在的大英博物館,氣勢恢巨集,可是裡面又有幾件是英國的本土文物呢?英國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國家,歷史文物少之又少,而大英博物館中卻有滿滿的文物,實在令人費解,真不知道是買來的,還是搶來的。

英國拿走了中國太多太多的文物,導致原本應該在中國備受寵愛與關懷的文物們卻受盡屈辱:透明的玻璃展櫃裡,座無虛席,好奇的遊客們開著閃光燈一遍又一遍拍照。即使這樣,卻還有櫃子裡擺不下的文物,他們只得坐在外面,既沒有玻璃罩,也無人看管。遊客們一遍又一遍走過這裡,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走向這裡,你摸一下,我摸一下,弄得他們可愛的小臉蛋總是髒兮兮的。

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是大英博物館中的新人,它通體佈滿中國特色的吉祥花紋,全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這種工藝現在已經幾近失傳,在唐朝時期出現,乾隆年間興起,工藝極其複雜,及其耗費玉料,對製作者的手藝要求極高。在大英博物館館藏的一眾文物中,只有它是被堂堂正正“請進去”的,只有它知道回家的路,可是也只能想想遠在天邊的祖國罷了,她盼著、盼著,也總是沒有等到重新回家的這一天,只能繼續得過且過,渾渾噩噩過著毫無意義的每一天。

九龍壁屏風早已經殘破不堪,當年英國軍隊為了將它帶回來,切割成了幾大塊,導致我們又一件精美的文物遭到了破壞。上面的龍早已經頭身分離,早就沒有了當年的光彩。看似是一條接一條盤旋著,實則沒有了精氣神,龍的眼睛中中彷彿總是包含淚水,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蘊含著祖宗體內的這股永不服輸的韌勁,對祖國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唐小馬也早已經找不到了他的終身伴侶。當年約定與遠在祖國的唐大馬一起跨過山和大海,可現在,就連一起穿過人山人海都難以實現;一眾的全身佛像、佛頭每天都在頌念著什麼,好像寄寓著他們回家的願望,儘管受盡凌辱,也從不抱怨。

希望大英博物館能夠善待中國文物,因為他們已經不僅僅是一件又一件普通的文物,而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歷史文化不斷傳承的標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英博物館能夠償還中國文物,讓他們光鮮亮麗地回到祖國來,享受與當年一樣的榮華富貴。

角落中的一個瓷枕像往常一樣,痛苦地呻吟著,每天都在念叨著“家國永安”四個字,他彷彿在幾百年前就已經預測到了現在的中國早就不在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而是一個主權完整、國泰民安的世界強國。

天上的陰雲終會散去,陽光也會打到文物們的臉上,映出他們微笑的臉龐……

篇三:觀《逃出大英博物館》有感

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那一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喚。

前幾天,我看了最近比較火熱的一部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看完以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文物無聲,但歷史震耳欲聾。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兩萬三千多件,展櫃裡琳琅滿目的,相當的擁擠,而這些大多都是當年英國趁火打劫從我國運出去的。奈何取之錙銖,我們最精美的、最厚重的文物大多都不在本土,而是被鎖在大英博物館。

最讓我心中掀起巨浪的,是第三集中小玉壺給文物們讀家書的時候。

為什麼說唐大馬和唐小馬距今有163年沒有見面了呢?因為1860年的火燒圓明園距今已經過去了163年,也從側面表現出了火燒圓明園中英國對我們文物的搶奪。琴師陶俑和笛師陶俑源於漢代,劇中所提到的“未完成的《長歌行》”也別有深意。《長歌行》是漢樂府中一首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詩篇,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期許。為什麼龍紋琉璃瓦用病骨支離來形容自己呢?仔細看了看它身上,被切割的痕跡十分明顯,這顯然就是當年洋人為了圖方便,將其切割帶回去的啊!

小短劇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家書抵萬金”。但在家書中所寫的願景中,滿滿的都是家國情懷,卻從未向外界提起過它們的辛酸。“這麼大的櫃子,就兩個人住?”從小玉壺的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文物們都被擠在一個小格子裡,不被愛護。像《女史箴圖》,當時的洋人為圖方便,就把它分成了好幾份,因為儲存不當,都出現了掉粉的現象。大英博物館為此特地請來了日本修復家前來“修復”。可他們哪裡會弄啊,還讓我們的國寶傷勢雪上加霜,無奈只得讓大英博物館唯一的一位中國女修復家邱錦仙修復。可他們都沒有提起自己的悲慘經歷,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願山河無恙,家國永安”,甚至以庇佑海外的遊子為己任,來寬慰遠方的故人。家書中有佛祖般的大愛,有壺盞的親情,也有將軍的豪氣……

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館》之後,我才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沒有一箇中國人,能笑著走出大英博物館”。

他們說:“我們是泱泱大國。中國人,不做那種偷雞摸的事。”他們說:“總有一天,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我希望這真的能實現,好讓我們的國寶早日回家。

“回家”一個多麼平常而又美好的詞,而對於小玉壺它們而言,這卻是可望而又不可及的。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寶能夠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