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精選8篇)作文

篇一: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精選8篇)作文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浙江人,我對浙江擁有的深厚的文化而深感自豪。

西湖作為一個很有名的景點,它坐落在我們杭州,古有人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又或者“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來讚譽西湖,可知西湖只美景的令人陶醉。西湖美的不止有景還有著一段從古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沿著西湖的湖堤走就能聽到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

我們浙江不止有美景還有著屬於中國人的紅色血脈,1840年鴉片戰爭大爆發,中國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那時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生活在被鴉片支配的生活中,但就是有這麼一群不甘願被命運所束縛的人,他們奮起反擊,1917年十月,革命的紀元被一聲炮響所開啟,一群先進的知識分子找到了真正能拯救中華的理念——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傳播地之一就是浙江。

綠色生態發展也是浙江的一大特色,2013年初,浙江就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壯士的斷腕的決心,打響了“五水共治”的攻堅戰對浙江進行了全面深厚的整改使浙江能有“宜居天堂”之美稱。

德向善,時代楷模,偉大出自平凡最美的現象從社會中的平凡人物卻往往能體現出不平凡的價值,從“最美媽媽”吳菊平,“最美司機”吳斌,“最美高速交警”吳連表,到“最美教師”陳斌強……他們都在浙江。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浙”篇充滿生機的綠色樂章,起筆正是從“兩座山”的故事開始。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探索走出一條高質量綠色發展新路。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首創河長制、釋出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標準、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等探索實踐,讓綠色浙江的風采,閃耀在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裡,閃耀在全國首個生態省的金字招牌裡。在浙江,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助力共同富裕的故事比比皆是。在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下,生態文明建設正成為共同富裕新的增長點。這些浸染著濃郁浙江味、創新味、改革味的先行先試和重大標誌性成果,提升了人民群眾對良好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給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全國積累了先行經驗,是“詩畫江南活力浙江”在生態文明領域的具體體現。

正因如此,從大自然的呢喃到可以游泳的河,從魚歡蝦樂的西湖水下世界到山野間鮮花簇擁的農家樂,在主題成就展上,浙江展區專門設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板塊,把生態中國、綠色中國的故事,通過浙江這扇視窗,向世界更好地講述。

所以我們身為浙江學子也應為浙江的發展所奉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努力學習日後為浙江發展做出貢獻。

篇二: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我的家鄉在浙裡》這本書,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群星璀璨耀浙江”。

浙江,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幾千年來,浙江大地上湧現了數量眾多的傑出人物,他們就像璀璨的星辰,在時空深處閃耀。他們中有王充、沈括、陸游和王陽明等歷史文化名人,有邵飄萍、錢三強、屠守鍔、屠呦和陳薇等英雄模範,還有一大批新時代最美的人物,他們都是浙江人民的傑出代表。

在“群星璀璨耀浙江”這一章裡,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位巾幗英雄陳薇在2020年8月11日,他被國家授予了“人民英雄”的榮譽稱號。陳薇出生在浙江蘭溪,是一名生物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抗擊非典疫情、汶川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和星官肺炎疫情的危急關頭,她總是迸發出讓人震撼的驚人力量。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團隊一邊精準篩選確診病例,一邊爭分奪秒的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首批獲得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這種新冠疫苗已經通過動物試驗了,但無論有多少理論保證都難以保證絕對安全。“我先試打半小時後,如果我沒事你們再打。”陳薇平靜地在面前通知書上籤好字,率先試打了剛研製出來的新冠疫苗,這就是人民英雄的擔當和衝鋒精神。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有一位老科學家,她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屠呦呦。她是浙江寧波人,她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青蒿素,為全世界抗擊瘧疾做出了突出貢獻,。屠呦呦還是首個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她說青蒿素是人類征服瘧疾程序中的一小步,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她還激勵年輕人,希望年輕一輩多考慮黨和國家的需求,把我們傳統的東西跟現代科學結合起來,做出創新性貢獻。

你們知道你乘坐的地鐵在城市的地下暢行是怎麼達到四通八達的嗎?其實是一個叫盾構機的開路巨人在中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是一種現代化隧道掘進專用的大型裝備。曾經我們只能買國外的二手盾構機,後來楊華勇帶領團隊經過了10多年攻關,成功攻克了盾構自主設計製造的種種難題,給盾構機裝上了中國心,掌握了曾經被國外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盾構機設計製造先進國家行列。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英雄楷模還是“最美人物”,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浙江精神都是一脈相承的。作為新時代的浙江兒女,我們要從他們身上汲取養分,接續力量,努力讓“我們”成為下一個“他們”。

篇三: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這個假期我閱讀了《我的家鄉在浙裡》這本書,備受感觸。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歷史長河滾滾向前,浩浩蕩蕩。”當今社會的發展,造就了更美的環境。

一提到家鄉,你是否會感到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孤寂,還是賀知章“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無奈。想到家鄉,誰又不是滿腔的熱情?!

“之江大地,人文積澱厚重悠長,綠色生態,亦詩亦畫,經濟發展別樹一幟、英雄模範氣宇軒昂、現代生活富裕祥和。”

浙江人的好客,這是不消說的,記得我兩歲時剛隨父母來到浙江杭州,租了一間小屋,房東奶奶就請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飯菜,就連有好吃的,她也會毫不吝嗇的拿出來與我們分享,浙江人的熱情是無窮的,浙江人的心靈是美好的。

就因為有了浙江人的熱情,浙江才變得更美麗,書中所說“公元前1138年,宋王朝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逐漸發展成為當時世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亦然如此。杭州西湖,塘棲古鎮,臨平山公園,超山等風景更是讓我們一去難忘。週末,爸爸帶我們去臨平山公園玩耍,坐著導遊車,一點點的向上爬,山頂就有動物園,遊樂園,真是好玩,晚上我們下了山,路上還是對美景的念念不忘。

“浙江美如畫,令人難忘懷”,是啊!這麼美的地方誰能不愛呢?

“跌若風流,煙霞筆流。”展卷而閱,千百年的歷史湍流,流瀉於筆尖,把對浙江的讚美,全凝聚成了《我的家鄉在浙裡》一書。新時代的浙江青年,在不同行業開拓創新,不斷求真善實,突破自我!

浙江真正實現啦“從經濟大省到經濟強省的理想,浙江美麗鄉村從“環境美”邁向“發展美”,從“區域性美”邁向“全球美”。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師。浙江縱攬星月,橫包四海的壯闊更讓人心動。

我愛我的第二故鄉,我要靠我的努力,讓全世界都知道這個響亮的名字——浙江!

篇四: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浩浩蕩蕩,當今的中國如一艘巨大的微微巨輪,掌舵人正是中國共產黨。百餘年來,中國共產黨逐夢前行,帶領全國人民描繪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畫卷。在這畫卷中我的家鄉浙江佔據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如杜甫所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浙”裡風景獨好!

“滿天星斗”中,遠古中華第一村“上山遺址”展示著1萬年前的東亞道文化;8000多年前的跨湖橋文化,創造的世界最早的獨木舟,被譽為“中華第一舟”;馬家濱文化;河姆渡文化……都反映著我們浙江的文化歷史悠久和深厚的文明發展。

“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意味著,遺產所代表中華5000年的文明歷史。揭開良渚文化的神祕面紗,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玉琮。玉琮即是祭祀的儀器,又是主人身份和財富的象徵。可以說是神祕而繁榮的文化,是良渚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除玉器外,良渚文化中手工業也達到了較高水平。

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宋時,浙江是四大刻書地之一,令我們熟悉的杭州,是全國的出版中心。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但封建社會,國家的人民蒙難、文化蒙塵。為了拯救民族於危亡之中,各界仁人志士奔走吶喊。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逐漸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當時,浙江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早傳播地之一,浙江籍先進分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組成與建立做出了重要的奉獻。

嘉興南湖上這條小船,見證了一個大黨的誕生,獲得了一個名字——紅船。以“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早已融入浙江,鑄成浙江兒女了,心中永不磨滅的精神。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的發源地,一直為全國生態文化建設貢獻。如今,彎的家園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活在這裡的我們一定有舒心愜意吧!

文化先哲修齊治平,民族英雄精神不朽。近現代,浙江科技人才更是層出不窮,不斷推動著中國乃至全世界科學向前發展。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越強那國家就越強。一代又一代浙江科技人才推動著科學事業發展,不斷提升國家實力。

在浙江這個龐大的家庭。我們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乘風破浪,創造了更好的未來。

篇五: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浙江這個方地啊地理特徵非常豐富,從浙地北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到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再到浙南地區的山區,另還有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啊!浙江勢地自西南向東北呈階降狀斜傾。全省平均水源總量為95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呢!真厲害呀!

浙江杭州是一個好方地,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還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呢。春有桃花朵朵;夏有荷葉圓圓;秋有丹桂飄香;冬有梅花點點,四季美景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浙江是一個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它美麗迷人,吸引著數無中外遊客來旅遊。這裡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西湖,還有“來過,便不曾離開”的水鄉古鎮—烏鎮。浙江的名勝景點數不勝數。千島湖、雁蕩山、舟山、西塘……

那聊完浙江好加景後,我們再聊聊浙江悠久的歷史吧。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浙江地大上繁衍生息。1963年在建德縣烏龜洞發現的5萬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浙江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後來呢,又在浙江境內陸續發現了蕭山湘湖的跨湖橋遺址,餘姚河姆渡、嘉興馬家濱、餘杭良諸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跨湖橋遺址中發現了七八千年前的”獨木舟”;河姆渡是母系氏族社繁榮時期的代表性文化遺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木結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構件,出土了大量儲存完好的稻米,這證明當時浙江先民已能人工栽培水稻。良渚屬於父系氏族時期的文化遺址,遺址中發現了陶黑和玉琮、玉壁等大量玉器,這些在商周奴隸制國家中都屬貴重禮器。而且在湖州市區南部錢山漾遺址出土的一批珍貴的絲麻織物,這就證明了浙江先民已開始了養蠶繅絲。

我們的家鄉——浙江,不僅有悠長的歲月

文化,還有好山好水好風景,浙江是修養靈魂的地方,盛夏的蟬鳴,秋季的晚風,幽靜的夜晚,雖在哪都一樣但浙江一定會給我不同的感受這是在哪個地方都給不了的溫暖的感受。

浙江啊!浩蕩而輝煌的浙江啊!你在我心中是那麼揮之不去,我愛你浙江,愛你每一寸土地,當風捲起的你一粒塵沙我將自甘讓風吹過我每一寸肌膚,我愛風,因為它能將你的一切帶來給我,一處花,一寸草、一粒沙土,一顆塵埃,看吶,多浪漫這。

我愛你最美的浙江!

篇六: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我們坐上時光機,開啟一次時空旅行;去看看萬年以前,那些漸江先民們的生活軌跡,看看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精神風貌吧!穿越之前,要帶上三個錦囊,有了它們,就能順利進行時光旅行了。

開啟第一個錦囊,裡面有一粒稻米。這一粒稻米,就代表我們去到的地方—來自一萬年前的浦江上山。雖然稻米已經碳化了,但是米粒上的細紋還是清晰可見。跟著它,我們來到1萬年前,看看浙江先民們從洞穴走向曠野。

那些浙江先民們會種水稻,還會讓稻穀脫亮。在那裡,我們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浙江先民的一小步,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

第二個錦囊是一隻獨木舟,它的製作者是8000年前的蕭山先民。它代表著8000年前的湘湖,那時人們都在製做獨木舟。在杭州市蕭山區的跨湖橋文化遺址中我們找到了年代最早的獨木舟,這是蕭山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浙江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一支全新的、獨立的文化型別,對浙江考古文化來說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發現。

第三個錦囊則是一座房子,房子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建造的。他們的房子被稱為幹欄式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對於那時候的原始居民來說,這是一項相當浩繁的工程,但是他們憑藉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努力,完成了一個創舉。河姆渡先民發明的幹欄式建築可以說是後世幹欄式建築的源頭,在我國建築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了這些浙江先民們的創舉和發明,才有了我們如今的漸江,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在21世紀,我們都有了手機、電腦和平板等電子產品,科技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到處都是燈火繁華,車水馬龍的景象。正因為我們生活的越來越好,我們也應該更珍惜。現在杭州在全市教育系統中開展了文明好習慣養成專項的行動。這次行動以“公筷公勺、光碟光瓶、垃圾分類”為主題,學校根據情況,也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身處偉大的時代,勇立潮頭的浙江正在加倍努力。讓我們一起@未來:我愛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在“漸”裡!我為浙江人而驕傲。

篇七: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細細閱讀了《我的家鄉在浙裡》這本書後,我的內心十分激動。這本書從“深厚文化潤浙江”、“綠水青山美浙江”、“群星璀璨耀浙江”、“共富路上看浙江”四個方面,描繪了中華文明在之江大地的華麗綻放,書寫了浙江人傑地靈、英雄輩出的美麗畫卷以及浙江人民奮發圖強,大步走在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建設的巨集偉前景。

而我的家鄉就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杭州。讓我帶你看看杭州這些年發展的變化吧。

三十年前,杭州還只是一個道路狹窄、非常混亂的小城市。那時候杭州出行非常不便,只有自行車,上班、買菜、接娃……都只能靠騎自行車。而現在的杭州,放眼望去,不僅僅有了公交車、汽車、電瓶車,還有縱橫交錯的地鐵,這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非常的便利,讓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飛躍式地提高。

那時候的杭州也沒有這麼多的高樓大廈,房子只有五、六層高,而且沒有電梯,上下樓只能爬樓梯。而現在的房子不僅有了幾十層高,最高的房子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層。除了高層建築安裝了電梯外,連許多低層房子也都外接了電梯,那都是政府的便民行動,社會廣大群眾為之都拍手稱讚,這真是實打實的便民服務。

那時候的杭州人口也只有僅僅500萬,遠還沒有達到現在的1220萬人。為什麼杭州的人口增長這麼快呢?那是因為杭州日新月異的發展吸引了很多人來杭州,同時也共同建設了我們的美好城市。

正是由於杭州人民的不斷努力建設,讓杭州成為了一座世界聞名的城市。說道聞名中外,我就不得不介紹一下杭州的名片——西湖了。西湖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她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高處俯視風景怡人,各處都相得益彰。她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每一處景點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歷史底蘊,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動人故事。而西湖十景更是聞名與著、美不勝收。不論四季更迭,還是陰晴霧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每一處、每一刻、每一寸都不容錯過。

當然,杭州作為一座旅遊一線城市,不僅僅只有西湖。生態資源豐富的西溪溼地、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歷史悠久的靈隱寺、絢爛精彩的宋城……都是大家遊玩的好選擇。

這就是我們的家鄉,現在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杭州。我愛我的家鄉,也歡迎大家來參觀遊玩我的家鄉。

篇八:我的家鄉在浙裡讀後感

運河文化之韻

開啟歷史的篇章,我的家鄉面貌慢慢展現在我的眼前,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不僅風景如畫,而且歷史文化底蘊豐厚。

聞名世界的京杭大運河這顆璀璨的明珠,始建於春秋時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在浙江,它有著六百八十三千米的遺產河道,流經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紹興等地,孕育著古韻悠悠的運河文化。

從它的出現就肩負著重任: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為伐齊而開鑿邗溝渠;1400年前,隋煬帝大幅度擴修至都城洛陽江南運河;公元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2014年6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

遙想當年,大運河的河道里,船帆千里,浩浩蕩蕩,氣勢恢巨集,譜寫著歷史上一支支巨集大的漕運變奏曲。站在運河岸邊,從晨光熹微,到夕陽落日,運河漕運,日日演奏著一曲激越的歌,演繹著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面。四季更替,日夜輪迴,時刻彰顯著南方婉約和北方豪壯的詩情畫意。

今日之運河河道,仍有著繁忙的貨運機動船隻破浪航行,亦有著滿載遊客的遊輪穿梭如織。國家也在致力於河道的治理維護、河岸的古橋古廟古街古村古鎮等古代建築的重點搶救和保護,還有周邊人文的居住等規劃。河道蜿蜒,歷史曲折,文化的記憶,世界上沒有那條河有如此的悠久,有如此的承載,也不會有如此的美輪美奐。

京杭大運河就是流動的傳奇,亙古通今。運河邊的一磚一瓦,一樑一柱,一廊一亭,一石一碑,一戶一村,一鎮一城,無不凝聚著人們的智慧。我們在領略風光感受文化的同時,一定要更加愛護這些家鄉的古蹟,傳承發揚它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