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與做作文1000字

中國人向來提倡“言行一致”,但事實上卻是說得多做得少。能喊出漂亮的口號、說出漂亮的話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做出點事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說中國的孩子動手能力弱,這是事實。我國三學了一年化學,只進過一次實驗室,還是為了參加實驗考試!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要求我們擁有歐美同齡人的動手能力呢?光說不做,這種現象從古流傳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從《儒林外史》等書就能看到,明清時期的文人多隻顧著練“八股文”,結果把自己練成了陋儒、假儒、遷儒。這些人當了官,也只會一口一個“知乎者也”,滿腦子還是封建禮教和千年前聖賢的思想。國之棟樑已腐朽至此,國豈有不倒之理?於是,中國那段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也在意料之中。

說與做作文1000字

造成這種後果究竟是誰的錯?有人說,是孔子的錯,是儒家思想的錯。因為儒家思想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但我認為,人們實在是冤枉了孔子。孔子的本意是好的,但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人們把它搞僵化了。唐朝時,科舉考試還分“進士”、“明經”二科,其中“進士”主要考詩賦。等到了明朝,就只允許做八股文了。這真是退化!照理說,讀書人是國家的未來,但此時的他們都沒有自己的思想了,千萬讀書人共用一個腦子。這個腦子裡裝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裝的是“仁義禮智信”,但卻看看不見制度的弊端、時代的發展。沒有思想的人,更不可能有行動。模式的僵化、思想的禁錮、統治的加強,共同造成了中國人光說不做的狀況。

但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中,仍不乏有一批既“說”又“做”的良知之士。在儒家思想被統治階級推上“正統思想”的寶座前,曾有一段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時期。那時的士——一個特殊的階級,並不把時間費在紙上談兵上。相反,他們把思想融入到行動中去,並用行動捍衛自己的思想。孔子周遊列國遊說“仁”的治國思想;晏子使楚用機智的言辭維護國家尊嚴;荊軻刺秦王用義勇來報答燕國的恩情……這就是他們的做”。雖然他們的“做”有不同的動機、不同的目的,但都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為百家爭鳴的繁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縱使在思想高度“統一”的明朝,依然有一些有思想有主見有作為的真士,比如說:王守仁。國中的一篇課文中曾把“守仁格竹”作為了一個反面例於。殊不知,正是“守仁格竹”的失敗讓王守仁意識到了程朱理學的不可靠之處,轉而把精力放在了另一個方面,創造自己的思想“陽明心學”。王守仁與朱熹等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沒有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悟”那些所謂的“真理”上。相反,他運用思想和知識解決了現實社會中許多問題。例如平定寧王叛亂是他很著名的功績。當時,滿朝文武都對叛軍無能為力,而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帶著極少的人馬,憑著智慧和策略,終於掃平叛亂。這才是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面貌。人們或許不瞭解陽明心學,但歷史不會忘記他的貢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實幹”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光說不做”的現象。文章寫得冠冕堂皇,但最基層的問題卻沒有人管。管事的人呢?難不成是去做“八股文”了?毛主席有一篇文章叫《反對黨八股》,可見他老人家也對此現象深惡痛絕。然而,在徹底廢除這個陋習的道上,我們任重而道遠。

列寧說:“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語言上的矮子,行動上的巨人。怎麼做?學校社會要想真正培養出祖國的棟樑,也許應該從給我們做幾次實驗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