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0篇)作文

篇一: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1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不同。有些信的筆畫繁多,有些姓的筆畫只有幾筆。那為什麼要有姓氏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性事做了一次研究。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如父母爺爺奶奶等)。

3、檢視族譜。

4、其他方法。

三、資料來源。

1、來源:第一個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2、第二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3、歷史名人: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左氏(今山東省曹縣)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促進了祖國的發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戌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被害。

吳芮:西漢初者侯王,秦時任番陽(經江西省波陽東)縣令,秦末率兵起義,因助漢高祖稱帝有功,被封長沙王。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他所作人物、鬼神、鳥獸、臺閣都冠絕於世,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著名小說家,山陽(今江蘇省淮安縣)人。以著有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而流芳於世

吳兢:汴州浚儀(今河南省開封)人,唐代史學家,官至衛尉少卿兼修文館學士,著有《武后實錄》、《貞觀政要》等書。

吳漢: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人,東漢大司馬,為南陽吳氏代表人物,因助漢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為廣平侯,使其家族成為東漢初吳姓中最為顯赫的家族。

四、研究結論。

1、有三國魏文學家吳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唐史學家吳兢,宋音韻訓詁學家吳棫,南宋詞人吳文英、名將吳玠、吳璘,元畫家吳鎮,明末醫學家吳又可,清文學家吳綺、書畫篆刻家吳煕載,清末金石學家吳大澄、小說家吳趼人等,近當代有戲曲理論家吳梅、生物化學家吳忠、教育家吳玉章等。

2、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吳氏遷居臺灣始於1291年,入臺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鬥,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臺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臺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吳氏還有大批人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

3、吳姓,是當代中國的第十大姓,我真為我的祖先創造的輝煌而驕傲啊!

篇二: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的同學姓吳我的朋友有的也姓吳吳是怎麼來的了?在史上姓吳的名人又有哪些呢?吳姓蔡我國排名多少了帶著問題我對吳的歷史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問自己的長輩

2、在手機上查資料

3、檢視書籍

三、資料整理

“吳”姓的來源:早在黃帝之前有一戶姓江的部落這個部落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置形狀相近可以通過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就有了吳姓。

“吳”姓的歷史名人:歷史上有著名作者吳承恩,他寫的《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吳”姓的現狀:現在我國人口有16億,吳氏人口約3000萬,3000萬/16億=1。875%。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在上古時期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同吳音。

2、吳姓在歷史上名人:吳道子、其中吳承恩是西遊記的創作人吳勉、吳廣、吳起、吳三柱、吳沃堯、吳昌碩、吳期浚。

3、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880萬人,排名第十位。

篇三: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媽媽也姓武。歷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國姓武的人佔有百分之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武”姓的歷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是關於姓“武”的歷史名人。

這是關於姓武的來源

這是關於姓武的狀況

這是關於姓武的演變過程及她的其他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夏代曾奪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個賢臣叫武羅,這是中國最早出現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開始,被賜姓為武姓的。唐朝有個賀蘭敏,原本是賀蘭姓。說是武則天父親的後代。

2、歷史上姓武的人很多。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商代國王武丁,清代學者武藝,五代後蜀著名領將武漳,元代太谷武祺,平民教育家武訓……

3、在我國曆史上,武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為中國100個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篇四: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吳,我們學校也有好的姓吳的,那吳姓的來源是什麼?歷史上姓吳的名人、詩人有哪些?現在我國人口中有多少個姓吳的,吳姓排名第幾?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對“吳”姓的歷史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上網查尋

3、詢問別人

三、資料整理

來源:吳姓最早起源子黃帝姬姓,發源地是河南兵凌市虞城縣,古代吳姓主要分佈於陳留郡、濮陽郡等地。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名,2018年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約2780萬人

歷史:有《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被稱為“畫聖”的吳道子,戰國時的軍事家吳起;

名人:秦末起義領袖吳廣;智多星吳用;明末清初吳三桂……

現狀:吳姓在百家排名第六,在中國大陸是第九大姓,1。王2李3張4劉5陳6楊7黃8趙9吳

四、研究結論

1、吳姓起源於黃帝姬姓,發源地是河南,人口總數不確定,約有2780萬人。

2、歷史上有關吳姓名人很鄉,有著作《西遊記》的吳承恩,“畫聖”吳道子……

3、吳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位,在中國大陸是第九大姓。

我為吳姓名人感到自豪!

篇五: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板溪國小五(1)班張城鑫

一、問題的提出

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就姓張,“張”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歷史上有哪些姓“張”的名人?現在“張”姓有多少人?帶著一些疑問,我對“張”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的姓氏的書籍,上網瀏覽,瞭解“張”姓的來源和“張”姓的歷史大名人。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張”姓人口和分佈的情況。

3、諮詢你身邊的人,比如說你的老師、同學、父母、姐姐、哥哥、朋友。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來源:據說“張”姓是皇帝姬姓的後代。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國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和遷移。秦漢時期,“張”姓發展迅速,成為當時北方地區第一大姓。

歷史名人:張良、張騫、張飛、張巡、張經、張仲景、張擇端、張大千、張自忠、張雲逸……

人口數量:據統計,2017年“張”姓人口有8160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左右,僅次於“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張”姓歷史悠久,傳說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名氏,也稱張氏。

2、我國“張”姓人才輩出。有運籌帷幄的張良,有勇冠三軍的張飛,有以身殉國的將領張自忠……

3、“張”姓人口數目前僅次於“李”姓和“王”姓。

篇六: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提出

因為我姓孟,所以很想了解一下孟姓

二、研究方法

網上收集

三、資料整理

孟姓的起源,孟姓的來源

姓氏:孟

拼音:Meng

歷史:孟姓在臺灣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在大陸,孟姓是第八十四大姓。孟姓最早的起源有三:一、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在魯恆公時被分封,稱仲孫氏,後來,魯國內亂,慶父連弒魯國國君子般和魯緡公兩位國君,當時民間有[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的說法。後來仲孫慶父出逃到莒國,改稱孟孫氏,後被押送回魯國,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而自殺,慶父死後,他的長子公孫敖攜帶他的屍體回到魯國,繼承爵位,仍然稱孟孫氏,數年後,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二、春秋時期,衛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就以他字中的“孟”為姓。三、另有記載說,衛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氏,後來,孟姓還可能來源於古代南中的少數民族,如三國時期有南中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武威兩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孟姓世稱昌平望,武威望。姓纂:魯有孟孫氏,魯桓公子慶父之後,以孟為氏。孟氏參照孔氏做法,也使用全國一致的輩序譜(昭穆):星、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孟字的字形演變:

孟氏名人有亞聖孟子,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著名詩人孟浩然,名將孟珙,孟浩然、孟雲卿、孟郊、孟知祥、孟昶、孟稱舜、孟善等等。

歷史名人:哲學家孟子

孟軻,人名,即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姓現狀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佔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佔孟姓總人口的2l%。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迴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

孟字草書

四、研究結論

一、傳說“孟”姓起源有三

1、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慶父連弒魯國國君,自知罪孽深重,將自己改稱孟孫氏,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

2、春秋時期衛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以他字中的孟為姓。

3、另有記載說衛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後來簡化為孟姓。

二、歷史上“孟”姓名人輩出。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孟子。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因此,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

三、據統計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7%。

篇七: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謝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些同學姓謝,身邊也有些朋友姓謝。“謝”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謝的名人有哪些?現在“謝”姓在我國人口大約有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做了一次“謝”姓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它方法。

三、謝姓歷史起源

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個以賢德著稱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後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於謝,後來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後,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稱為謝氏。

四、謝姓分佈現狀

當代謝姓的人口已達到864萬,為全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7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謝姓人口由79萬增到864萬,增長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謝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廠”形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佔謝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湖南、河南、浙江、江蘇、湖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9%。廣東為謝姓第一大省,佔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2%,佔省總人口的1。5%。全國的謝姓分佈以粵東為中心,向北、西、東三方向輻射,謝姓人口逐漸減少,華北和東北地區少見,西北罕見。在近600年期間,謝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遷十分強勁,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

謝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瓊桂、湘贛閩臺、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東部,謝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9%以上,有的達到2。4%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6%,居住了大約60%的謝姓人群。在雲貴川大部、重慶南部、陝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黑龍江和內蒙古北端的連線地區,謝姓在當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0。6%——0。9%,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5%,居住了大約21%的謝姓人群。

五、謝姓的歷史名人

1、淡泊名利的謝安

謝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書法家。

他自幼沉敏灑脫,氣宇軒昂,雖有才名,但隱居於家鄉會稽東山,與王羲之等人縱情山水。直到40多歲,他才應徵入仕,後官至司徒。

2、山水詩鼻祖謝靈運

謝靈運,南朝宋詩人。他幼時被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名之為“客兒”,世稱“謝客”。他祖父是東晉名將、康樂公謝玄,母劉氏是書法家王獻之的甥女。謝靈運18歲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其詩大多描寫會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細緻,見解獨到,開山水詩之先河。

3、謝混

謝安之孫,晉朝美男子,字叔源,小字益壽,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士,太保謝安之孫,會稽內史謝琰第三子,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婿,東晉安帝時為宰相,晉孝武帝司馬耀旳乘龍快婿,後被劉裕誅殺。

謝混出身於陳郡謝氏,年輕時頗有美譽,有偉姿容,善寫文章,為皇帝悅,後與晉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東晉晉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襲望蔡縣公,任中書令。義熙二年(406年),加中領軍、尚書左僕射領選部。義熙四年(408年),加侍中、錄尚書事、揚州刺史。

4、謝升卿

謝升卿(約1195—1273年),南宋寧宗時福建長樂縣十九都漳阪鄉人,約生於南宋慶元年間(約1195—1200年)。因認安南陳守度為族叔,改名陳日煚(jing)或(陳曰照,陳照),科舉中第後當了安南國王的附馬,後來當了安南國王,開創了安南歷史上的陳氏王朝。

5、謝道韞

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蹟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

六、結論

1、我國謝姓的歷史十分長久,開姓始祖是伯爽。謝姓出自於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申伯是姜後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於謝國。子孫也就以當時的習慣,以國為姓,就讓謝氏人口從此發展開了,他族的改姓也是謝氏人口發展成第二十四大姓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我知道了廣東、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謝姓人比較多。謝姓還分佈在許多少數民族內,我為姓“謝”的人分佈在全國各地,連少數民族內都有姓“謝”的人而感到自豪。

3、謝姓的歷史名人十分多,有東晉宰相謝安,有南朝宋國著名詩人、畫家、文學家謝靈運,有南朝齊國詩人謝眺,有東晉名將謝玄,還有魏朝時代農中郎將謝纘。看了這些謝姓的名人,我心中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篇八: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姓吳的人,那麼姓吳的人口多不多呢?排名第幾?前面有幾個姓,分別是什麼?來源又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歷史名人?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吳”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報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我國最早的形象文字甲骨文中,吳字很像一個歪著腦袋奔跑的獵人形象,上邊一個圓圓的口,下面一個揮舞雙臂奔跑的四肢健全的軀體,也很像我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金輝。吳字上口下大,像魚張著大口。到了秦漢時期,文字趨於規範,至今寫成了上口下天了。在先秦時期,吳與虞不分,兩個字可以通用。所謂虞人也就是吳人,吳人也就是虞人。以虞為國的名只有兩個,所以虞國一支大部分改為余姓。

歷史名人:吳廣,秦末農起義領袖。吳芮是秦漢交替時期的卓越領袖。吳漢,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豐十八將第二位。吳道子,畫史尊稱畫聖。吳時來,萬曆十二年,任湖廣按察副使旋升任行、吏二部侍郎。十五,官至左都御。吳本,被民間尊為神醫。吳勉,吳勉起義首領。吳承恩被人們認為是西遊記最早的作者。

現狀:根據統計,2018年全國戶籍中,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的數量佔全國人口最多數量的前五名,吳姓排名第六,大約有1500萬多人口王,李張劉陳這些人的姓氏大約有2000多萬人口。

四,研究結論

一、吳姓的人口比較多,排名第六。前面分別有王,李,張,劉,陳五個姓氏。

二、從一個歪著腦袋奔跑的獵人形象,一直到我們現在手中口天吳。

三、歷史上,吳姓名人輩出,有吳廣,吳芮,吳道子,吳本,吳來時,吳勉,吳承恩。

篇九: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蔡姓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人說是叔度公開始的,有人說是從蔡仲公開始的,也有人說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的,甚至有的人說周朝以前蔡地就應該有少數人姓蔡。眾說紛紜,無所適從。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2、查閱書籍。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歷史來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後,封其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後,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黃帝支裔姞姓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姞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在堯舜夏時期,姞姓所屬的燕、闞、尹、蔡、魯等氏族分佈於渭河流域,沿黃河向西到豫東和豫西一帶。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數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發生於宋朝以後,北宋金國的女真人烏林答姓族後來全部改為漢姓蔡,清時滿洲八旗姓蔡佳氏、烏靈阿氏、薩瑪喇氏等後來也全部改漢姓蔡。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逐漸同化為北方漢族的蔡姓,尤盛興於東北地區。貴州和廣西的少數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為南方漢族,主要發生於明清之際。

2、歷史上的“三蔡”

“蔡人的祖先重視防禦,但還是無法抵擋南方日益強大的楚國。蓋志說,正是楚國的強大,才使古蔡國曆經多次遷移,也就有了上蔡、新蔡和下蔡這“三蔡”的說法。

上蔡,即蔡叔度建立的蔡國。後來,他的後代蔡靈侯被殺,蔡國在上蔡共歷經18個王,持續了514年。

新蔡,楚國第一次滅掉蔡國後,楚國公子棄疾被封為蔡公。3年後棄疾叛亂,殺掉了楚王並自立為王。為了收買人心,他重新恢復了蔡國,將蔡國的後裔封為蔡平侯。但依舊霸佔著上蔡不歸還。無奈,蔡平侯只好南遷,在今天的新蔡縣城西北建立都邑,稱為新蔡。

下蔡,蔡平侯建都新蔡後,蔡國仍不穩定,在周邊國家的聯合攻打下再次遷都,這次遷入了楚國境內。好景不長,東面的吳國兵臨城下,蔡國抵擋不住,被迫將官民和蔡侯的祖墳一起遷入吳國的州來(今安徽鳳臺縣一帶),後人稱之為“下蔡”。

3、姓氏圖騰

蔡是炎帝氏中的以長尾鳥為圖騰的氏族的族稱。因為這種鳥好殺好鬥,直到鬥死才肯罷休,在甲骨文中作“殺”解,這種長尾鳥是山雉。這個字後來又衍化為“刈”。蔡圖騰由兩個鳥的圖形組成,右面的鳥是蔡的本字,左面的鳥代表炎帝的丹鳳,即山雉。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權的氏族,同樣也是炎帝族的別稱。周公封文王孫胡於蔡,稱蔡仲,子孫以國為姓。

4、歷史名為

蔡氏家族名人也不少,造紙的蔡倫,文學家蔡邕、女中豪傑蔡文姬、近代大學者蔡元培,各個都是實力派的大咖啊!這就是蔡姓。

四、現狀

截止2020年,按人口多計算,蔡姓位於中國姓氏排列第38位。

五、研究結論

1、蔡姓起源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第五子叔度。

2、蔡氏擁有自己的圖騰。

3、蔡系姞姓的支系是黃帝后裔,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

4、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權的氏族,同樣也是炎帝族的別稱。

5、北宋金國的女真人烏林答姓族後來全部改為漢姓蔡,清時滿洲八旗姓蔡佳氏、烏靈阿氏、薩瑪喇氏等後來也全部改漢姓蔡。

6、蔡人有上蔡、新蔡和下蔡這“三蔡”的說法。

篇十: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的姓氏是吳,我們家有很多姓吳的。“吳”姓氏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吳”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個問題,我對“吳”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式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吳”姓來源:出自虞氏有虞氏。有關資料記載,仲雍後代周文王時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北),公共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桃姓,居於蒲阪(金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吳”姓的歷史名人:吳道子,又稱吳道元字道子,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吳”姓的現狀:截止2011年,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數量2583萬人左右。江南各省吳姓均佔省人口總數的2%,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四、研究報告

1、上古時期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歷史上,“吳”姓名人輩出。有儼峻拒之瑾怒的吳儼、侍孝宗東宮,秩滿進石諭德的吳寬、宣德五年的吳寧、成化十七年進士的吳一貫……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吳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排行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