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韌性的作文(精選20篇)

篇一:關於韌性的作文

關於韌性的作文(精選20篇)

自我們先祖的足蹤初始在這顆星球上,人類文明的乳汁已在天地間泗漫了千萬年。或許在更早,南方密林裡第一批立起後腿的古猿的那一聲聲的嘶啼,就註定了綿延萬世的燦爛輝煌。奇美的空中花園搖著藤花蔓樹翩翩降臨在古巴比倫人晶亮的眸,燈塔一炬的火光映著盈盈的波濤照耀古埃及褐黃的土地;獸嘶人吼響徹鬥獸場磚砌石雕的高牆,汗血淋漓澆築洋洋萬里一條巨龍,澆築焰火沖天,澆築群星閃爍的爛漫。

現如今,千千萬年滄海桑田。彷彿上帝賜下的花園,碧草瓊花也早已垂垂萎敗了。燈塔終於沉入海底,透過碧藍的波紋還見得那熊熊一炬烈火否?又是哪一天,來自大地深處的一股巨大的衝撞,擊毀了壯觀至極的鬥獸場?

可那條雄壯的蒼龍啊!盤踞在東方萬里的沃野,曲虯盤旋。幾千年,可曾有一天斷了腰身?成王敗寇的硝煙灼傷過它抖擻的鱗甲,可活生生前赴後繼的血肉又填進了它渾厚的骨骼。它庇佑著燦爛的民族,千年的文明如日月皎然,如源源的水脈奔騰衝突,未經斷絕,不曾停歇。

焚書坑儒,已見鋒芒的中華文化第一次面臨危機。三十天的烈火,無數的古典文獻盡化了灰。可待火焰熄滅,一場清冽的澆起來思想如春筍般的萌芽。燒燬的是書是經,而非千萬士子的胸懷與信仰。

一次次的匈奴進犯,五胡亂華,華夏文明在胡化的邊緣盡力過幾十年又幾十年的風雨飄搖。所幸,這個偉大的民族終於還是守護著自己的文明,在歷史的洪流中如一束光,從未被衝得支離破碎。

百年前,西方列強和來自東南海的盜賊,將他們罪惡的炮管伸到神州大陸來,侵犯和掠奪,燒殺和活埋,炮火連天中毀了多少瑰麗的明珠。可中華民族沐浴著鮮血的奮起抗爭,不要亡國滅種,不要讓流傳千年的文明消逝散去。

是以如今,我們能為我們的文明驕傲。我們認得我們千年前的文字,我們認得祖先共同守護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卷書籍,我們認得世界上未曾斷絕的最古遠的文明,那就是我們的中華。這是我們文明的韌性,也是我們民族的韌性。是以,中華民族不亡,中華文明就不會斷絕!

篇二:關於韌性的作文

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流淌了五千年之久,源遠流長,經久不衰。中華文明之所以擁有這樣如黃河東流般奔騰的生命力,正源於中華文明的韌性,那柔軟卻又堅實的力量造就的。

中華文明的韌性的力量,包裹著一層細密柔軟的網,無論怎樣打擊,都不會鬆散變質。神州大地上同時生活著五十六個獨具特色的民族,這些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如果民族之間矛盾重重,中國就會陷入永無終結的紛亂,中華文明也會漸漸消失。可是,在所有中華兒女心中,似水的包容與理解讓我們聯結一體,把小問題上的矛盾暫且放下,在大目標上的理想層面達成共識,合力應對難關。中華文明於是由所有中華民族的兒女們織成一張彈性的網,讓我們在接下來的風雨中不懼重壓,砥礪前行。反觀其他一些多民族國家,種族矛盾、暴力爭端頻發,人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他們的文明呢?即使有,這樣的文明也可能是脆弱而缺乏韌性的吧。

中華文明韌性的力量,核心是一根堅實不屈的硬骨頭。魯迅先生在國家危難之際,在不斷地遭受理想幻滅的挫敗之時,仍然不改他那堅決的“吶喊者”的姿態,用筆尖書寫慰藉革命者的文字,振臂一呼,高聲向關在“鐵屋子”裡的民眾吶喊。他對於革命勝利的希望的堅定,以及更多中華兒女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做出的不懈奮鬥與英勇犧牲,陶鑄成中華文明的韌性之輝,重新點亮了文明的光芒。正因為有文天祥、岳飛、魯迅等千千萬萬這樣的“硬骨頭”,一步步地成就中華文明韌性之強度。

柔軟與堅實共同築建了中華文明的韌性,也造就了中華文明兼收幷蓄的特質。我國傳統藝術形式——國畫,在面向世界的藝術殿堂時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是毅然拋棄國畫,全盤接受西方藝術,還是固執拒絕西方藝術,獨尊國畫?一眾思想開放的美術教授決定:出去學,看看不一樣的風景。他們用海納百川的學術精神去汲取西方藝術的成就,然後融合西方藝術的構圖角度與傳統國畫的精神境界,形成近現代我們看到的,全新的、充滿活力的藝術思想。同時代的常玉先生在巴黎同樣實踐著中式美學與西式繪畫的結合。他的作品不受傳統思想禁錮,不拘泥於油畫形式的限制。他提取了中式朦朧自然的美和西式自由灑脫的筆法,自藝術殿堂的窗戶射入一道清新脫俗的光,並引領著一股力量,挖掘那蘊含在細膩筆觸深處的中華文明兼收幷蓄的韌性。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更應該中華文明韌之精髓的柔軟與堅實中得到啟示,用我們的韌性築起中華文明的韌性。

篇三:關於韌性的作文

“文明”二字是後人定義的,它可以當作一把卡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歷史意義;更可以想象成一個看不見兩端的皮筋,在歲月蹉跎中或許彎曲但從不斷開。

每個世紀都有著不同的文明散發著光芒,蘇美爾,閃米特、凱爾特等等。但如今我們看到的只剩下燃盡的餘暉。可有一個文明卻從未停止那五千年的步伐,彷彿還要再走五千年。這正是我們的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的韌性在那百舸爭流中兼收幷蓄態度。追溯至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戰國,在這片黃土地上。同樣是為天下蒼生,儒、道、法、墨家——百鳥爭鳴,縱橫家、陰陽家、雜家——百花齊放。可能正是地廣物博的環境註定我們即使是同宗同族的朋友,也會視彼此為競爭對手,自覺成為矛盾的雙方,在對立統一中走向發展,這正是一個民族內部執行的有效機制。這其中免不了戰爭與和平的交替出現,懂我們終究是化敵為友,與友共進。

華夏文明的韌性體現在博採眾長的原則。新中國成立後,因我國現實條件的限制,經濟發展緩慢,文革之後更是陷入困境,這時曾在外留學過的鄧小平用著更加廣大的眼光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優勢聯絡我國國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促成了今日的繁華。只有海納百川,一個民族才能在世界這個舞臺上依舊如幾千年一樣屹立不倒,因為他從來不老,他與時俱進,在優秀的“基因”中選我所用,為我所用。

炎黃子孫的韌性在世界大同,劍指浩瀚宇宙的胸懷。今日的我們,正如習近平主席的“世界命運共同體”所想。中國早已是個小家,我們追求各國之間共謀幸福共享未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個擁有韌性的民族,其精神應傳承至世界,其作為更被世界所銘記。我之所有,全球共有。

綿裡藏針從來不是防備他人,韜光養晦更不是蓄謀已久。那是我們的文明在歷史程序中柔軟的一面。而厚積薄發的那股勁才是我們堅強不屈的力量,支撐著我十三萬萬人民走至今天,邁向無限可能的未來。

篇四:關於韌性的作文

一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發展,是因為它有敢於不懼壓力保持本色的堅實;是因為它有善於吐故納新、兼收幷蓄的柔軟,中華文明正是因為這種剛柔相濟的韌性,才能在歷史的歷練中“千磨萬擊還堅勁”。

漢字歷經六千年歲月,伴隨著中華文明一同流傳至今。殷商時期就有了很成熟的“甲骨文”。漢字演化至今,一直堅守著生動、直觀的“象形”特點,發展出“六書造字法”,使得漢字保持著藝術表現與簡單實用的平衡。近代,我們又推廣漢語拼音作為輔助,促進了漢字的民間普及和國際化發展。既有堅守本真的獨特性,又有不斷演化的適應性,漢字這種韌性,使其具有強勁的生命力,為傳承中華文明功不可沒,“善莫大焉”。

近代以來,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我們在敞開懷抱迎接新思想的同時,也未曾拋棄自己的優秀文化。中國國畫界誕生了如齊白石,徐悲鴻這樣的新國畫家。他們發揚國畫原有的筆墨線條之美,加之以西方抽象、立體、光影、色彩的表現,造就了國畫的現代發展。面對西方文化我們敢於接受,兼收幷蓄;面對自己的文化,我們吐故納新,這種韌性使中華文化承前啟後,邁向未來。

同它的文字、繪畫一樣,中華文明在時代變革中不僅能夠堅守自我、保持本色,也能勇於革新、不斷改良,從而葆有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剛柔並濟的韌性,使得中華文明從未間斷、永續發展。當今世界,經濟實力、文化軟實力已經代替戰爭和武力,成為國家強大的象徵。中華文明堅守著濃厚深遠的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獨樹一幟,同時,我們也吸收了世界的潮流與當下的流行,誕生了“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用新的手段新的形式,來激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的新浪潮。中華文明的這種既堅守傳統又兼收幷蓄的特質,讓它保持著活力與生機,必將使中華文明走向新的巔峰。

歷史上的中華文明憑藉著韌性,篳路藍縷、源遠流長。如今,中華文明在這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還將會繼續革新而不捨棄,包容但不妥協。中華文明將繼續發揚這韌性,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篇五:關於韌性的作文

中國乃四大文明古國之首,五千年來文化傳承生生不息。古巴比倫淪為如今的戰火連綿的伊拉克,埃及法老的後裔無處尋覓,印度在歷史的長河中多次遭受侵略,幾度斷流,唯有中華民族,帶著一股韌性,走過罹難重重。

中華民族的韌性,來源於似水的柔軟通達,和似剛的百折不屈。

水,世間沒有什麼物質能比它更柔軟,形可百變,通而萬達。源於西漢的絲綢之路,其根本是中華民族的視野的開拓與轉變。從一國之內的貿易到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光帶來了經濟的增長也促進了文化的交融,這種眼界的開拓換來了國家的富強,好似水一般,順應時代的洪流,沒有被封建的思想所桎梏,最終讓中華文化登上國際的舞臺,傳播於遠方。再如勾踐臥薪嚐膽,他身陷囹圄卻也能伸能屈,似水般適應各種境遇,生活雖如履薄冰,但最終否極泰來,迎來了人生之路的萬達。文明的韌性,是適時的柔軟與通達。

鋼,千錘百煉後造就了百折不屈。邵飄萍,《京報》的創始人,由於反對奉系軍閥,他一直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但他依舊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筆耕不輟地在《京報》中諷刺張作霖“一時之梟眾叛親離”,退回張作霖三十萬的封口費後,被戕害致死。在刑場上,重現了譚嗣同的橫刀向天笑,他在幾聲大笑後從容就義,人雖死,志不屈。再看八年抗戰是中華兒女的甦醒與崛起,在浴火中奮戰,百折而不屈,終於迎來勝利的曙光,使中華文明不至於被毀於一旦。文明的韌性,需要堅如磐石的剛強。

依古論今,文明的韌性依舊流淌於中華兒女的血脈中,在潛移默化中造就了人們的品性,引導我們在逆境中成長。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韌性都不可或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漫漫長路中,苦難少不了,磨練少不了。唯有順勢而變,堅硬頑強,才能在國際風雲變化莫測的今天,牢守國際地位,實現新的突破。中華民族要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亟需的正是文明的韌性。我們要激發這種韌性,傳承這種韌性,發揚這種韌性。在復興的道路上,腳踏實地,一往無前。

文明的韌性,是柔與剛的複合體,是復興道路的基石,是歷久彌新的中華之精髓。

篇六:關於韌性的作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數文明在這裡誕生,又有無數文明在這裡消逝,而中華文明卻是唯一留存下來、並傳承至今的存在。這一切正是因為蘊藏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韌”的精神,才讓中華得以在數千年的風雨飄搖中綿延至今。

那麼,這種韌性是什麼呢?

我們在對中國地形的描述中有這樣一句話:多山少平原,山地面積佔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貧瘠的土地,陡峭的山體,沒有辦法去種糧食,沒有糧食也就養活不了數萬中國人民,中華文明就無法延續下去,怎麼辦?只有修築梯田。我們在大山裡修建出了一個又一個階梯,順山勢耕作,順地勢而為,將曾經的險峻變為良田,在群山環抱之中繁衍生息數千年。我們不畏懼自然的惡劣,因地制宜、順勢而為,用盡自己的智慧深深植根在中華大地之上。

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1998年的那場大洪水是無數中國人心中的傷痕,無數良田被淹沒,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造成了上千億的損失。一時間生靈塗炭,哀鴻遍野,聲勢浩大的洪水如同一雙手要扼殺中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我們膽怯,我們害怕,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數以萬計的官兵站在了抗洪的第一線,用身軀築成了抗洪大堤,無數人倒下了,又有無數人接上,懷著必死的決心守住了氾濫的堤口,守住了千萬萬中國人的家園。這種堅忍不拔、絕不屈服的精神讓中華文明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災難,讓中華民族即使滿身傷痕,也可以堅定的走下去。

人們總說:“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那段日子裡,中國內憂外患:外國列強的入侵和窺伺、清王朝的腐敗、國人的不醒與迷茫,讓整個國家搖搖欲墜。但是,中華文明並沒有在此傾倒,無數的有志之士站了起來,他們看到了國家的衰亡,認清了前方的道路,開始了一系列的國家救亡運動。在統治者的打壓之下,他們不畏強暴,不屈強權,或用尖銳的文字喚醒世人,或用激昂的演講引導眾人,用無數脆弱的身軀支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大廈,為中華民族開闢了一片新的未來。他們的存在讓原本被碾進泥水中的中國站了起來,如同一根葦草,柔弱易折卻不會伏倒,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韌性地站立在世界的東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歷經了自然的考驗,經歷了歷史的檢驗,我們一刻也不曾屈服過,一刻也不曾認輸過。也正是這種不服輸、不服氣的韌的精神,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魂,凝成了中國的脊樑,揹負著中華文明的歷史,也將頂起中華文明的未來。

篇七:關於韌性的作文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千百年的風吹雨打,承載著先輩思想與智慧的結晶,充分地演繹著中華文明的韌性,包容萬物,不改其本來的涵義。

漢字千變萬化,其奧妙無窮。但是,漢字是怎麼出現的呢?這,源於古代先輩的智慧與實踐。從甲骨文開始,對漢字的創造有六種方法:象形法、指事法、會意法、形聲法、轉註法、假借法,這幾乎囊括了一切生命活動與思想意識的表達,通過場景再現,語氣變化,字與字之間的搭配,這簡直就是史無前例的創世製作,這創作使得漢字千變萬化,柔韌十足。時間流轉,漢字雖然被簡化了,但是卻延伸出了更多的可能,變得更簡潔明瞭,更豐富多彩。在這種柔中帶剛的文明下,在這種無限延展的發展下,漢字文化夾雜著中國人的智慧註定會更加輝煌,這也是中華文明的韌性,伴隨著時代發展,永不磨滅。

漢字寓意頗豐,特點鮮明。每個漢字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有著屬於它的驕傲。柔,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堅,情比金堅,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情,含情脈脈,反之卻視萬古如長夜。他們都別具一格,有的漢字含義是那麼的柔情,溫文爾雅,另一部分卻盡展雄風,威武霸氣。正是這種剛硬霸氣與柔軟纏綿結合在一起才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漢字文明,也正是這種榮中帶剛的韌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繁榮昌盛。

漢字,字型行雲流水,字義深刻堅實。從古至今,書法作品都被當做一種高尚的藝術來被世人所欣賞,有的蒼勁有力,有的柔軟纏綿,有的龍飛鳳舞。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書法作品並不易被儲存,雖然一筆可入木三分,韌性十足,但是卻終歸顯得有些脆弱。但是,何以讓漢字文明流傳至今呢,是漢字文明的內在,這是屬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語言,文化,這其中所包含的深意無法被磨滅,這其中所囊括的歷史不會被忘記,這其中所留下的演變的痕跡會永遠留存。漢字文明,堅韌卻不失力量,剛強卻不失優雅,這也是中華文明的韌性所在。

漢字文明的韌性不過是文明中的冰山一角而已,然而也正是這一片片拼圖組成了我們的中華文明。文明的韌性就像生命一般,現在正朝氣蓬勃,絢爛多姿,正見證著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國家的雄起,堅不可摧!

篇八:關於韌性的作文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綿延至今,依靠的是一種根植於民族精神深處的韌性,也正是這種“韌性”,成就了一個砥礪奮進的文明大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底蘊深厚的文化積澱與民族根性造就了中華文明的韌性。中華民族在歷史的征程中,歷經無數風風雨雨,在這之中,不僅是詩情畫意的唐宋,還是盡顯風骨的魏晉,中華文化在這樣歷經磨難的洗練中不斷積澱,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華文明。前有中國人民合力抵禦列強並最終爭得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後有中美貿易戰中“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民族韌性。中華文明並不只有文化的積澱,中華文明中的韌性,更來自於一個民族與生俱來的剛柔並濟的民族根性。

中華文明曾經歷不堪回首的過往,也曾在歷史舞臺上劃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中華文明的韌性究竟以何種方式世代相傳?

中華文明的韌性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莊子在文化屈從權勢的社會中選擇獨自堅守,隱而不顯,這就是韌性。鮑鵬山老師曾評論莊子,“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誠然,莊子對於文學,對於自己內心所堅守的信念從不妥協,就像守護在文化這輪孤月下的一棵孤獨的樹。也正是有著這樣韌性品格的人的堅守,中華文明的韌性才得以流淌於華夏大地。

中華文明的韌性同時孕育於中華民族堅實的家國情懷中。楊絳先生曾說,“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在中華民族日益強大的過程中,少不了這些時刻以民族為先的前輩,也正是他們的存在,家國情懷,成為這個民族最光榮,最堅實的人生情懷。楊絳先生身為一個文化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沒有退縮,仍以一顆愛國之心,堅守在內心的防線上,這是堅韌,也是情懷。文明的韌性便在這樣的情懷中應運而生。

習主席曾說,文明如水,潤物無聲。如何在國家發展中時刻堅守中華文明之韌性,是我們當代青年人理應思考的話題。

開放,包容,多元。在堅守我國傳統文明的同時,對外來文明秉持包容態度,以大國風範面對世界,是保持韌性的關鍵。文明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在發展中,文明的韌性得以延展。“和羹之美,在於合異”,在近期的亞洲文明大會中,我國深刻意識到在多樣文明下,美人於美,美美與共的重要性。我們的世界正在向全球命運共同體大踏步的前進,若是不能與時代統一步伐,中華民族的文明韌性又該如何繼續延續。

中華文明之韌性,源於底蘊;中華文明之韌性,孕育於情懷;中華文明之韌性,發展於世界。

篇九:關於韌性的作文

泱泱中華,綿延數千年,它曾陷入低谷,也曾踏足山巔;它遭受過苦難與打擊,也歷經輝煌與騰飛。歷史大潮瀝盡黃沙,而中華文明仍是那顆冠於世界之巔最奪目的寶珠,“韌性”是它綿延不絕、閃耀至今的根本。

中華文明的韌性在漢字中即有所體現。

漢字善變,它由最初的甲骨文,歷經金、篆、隸、楷的演變,最終化繁為簡成為今天的簡體字,整個過程中體現的是漢字應世而變,順應時代的適應力;漢字亦不變,在外來文化的不斷衝擊下,它融象形,形聲,指示,會意等多種元素而成,神韻俱在的特點從未消逝,因此,它優於其他文字的表意能力和藝術美感從未改變。漢字的“變”與“不變”中體現的是它的適應性和抗阻性,也恰恰突出了是中華文明的“柔”和“剛”的特質,剛柔並濟,即是韌性。

當漢字巧妙的組合成句,漢語的靈活變通便展露無遺。初唐張若虛有《春江花月夜》以孤篇蓋全唐,暫且放下它精妙至極的內容,僅就《春江花月夜》這一題目,漢語的靈巧便體現得淋漓盡致,五個獨立的名詞組合,無論如何斷句,都能構造出絕美的意象,漢語的靈活是其他文明中誕生出的文字所不敢企及的。

如若空有靈動的語言文字,創造語言文字的人卻是死板僵化的,我們就不可能領悟其中的美。因此,與漢語相似,駕馭語言文字的中國人的思想也是靈動的。同樣的,文字能體現中華文明的韌性,中國人的品性更能體現之。

中華文明的韌性使中華文化豐富燦爛。而在危亡時刻,亦是韌性撐起我們的民族命脈。

反觀近代,我們割地賠銀,飽受屈辱。侵華日軍在東北打響第一槍後,中華文明慘遭鐵蹄踐踏,春、江、花、月離她而去,迎來的是夜,長達14年的寒冷長夜。中華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中國人一退再退,神州大地被國人的鮮血染紅,當世界認為脆弱的中華文明行將坍塌時,神州大地在含淚承受慘痛打擊的同時,正在積蓄一股力量,一股文明的韌性在極大的壓迫下愈挫愈勇,鍛造出強勁的彈性,國人血脈賁張,蓄勢待發。

終於,積蓄已久的力量爆發,不僅入侵者為之震懾,狼狽而逃,就連整個世界都為之一振!這股力量延續至今,促使中國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蓬勃發展,並重回世界之巔,成為新一代超級大國。

反觀近代曾迅速崛起的國家,曾被譽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依靠搶奪與統治拔地而起,“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依靠戰爭與殖民主義壯大實力,美國則是在一戰二戰中發“戰爭財”一躍成為世界霸主……而這些曾依靠其他民族國家的血淚使自己富強的國家,或是沒落,或是日趨衰弱都已成不爭的事實。而中國,我們如今的強大是靠人民用血水、汗水和雙手拼來的。中國,賴以自強的正是中華文明積澱千年而鑄成的韌性,它讓中國變得剛強,敢於拼搏,敢於在困境下自力更生。

如今,許多勢力對中國虎視眈眈,他們或是忌憚或是畏懼,造成與中國不可避免的摩擦。韌性,亦是處理國際關係的利器。在中美貿易戰中“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便是韌性的體現,韌性也將使中國在國際的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真正的強者,不在於永遠強大,而在於時刻都有逆風翻盤的底氣和力量,中國的底氣與力量便源自中華文明的韌性。

篇十:關於韌性的作文

自文明誕生以來,便不斷上演著征服與消亡的悲壯畫卷。從古時候的槍林彈雨,再到近代的堅船利炮,多少燦若繁星的古老文明,在歷史長河中化作了一抹青煙。而中華文明卻是承載著血淚,揹負著使命的綿延至今、生生不息。其本質究竟為何?我想,這與中華文明之韌性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

韌性指的是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而中華文明之韌性正是在其文化的兼收幷蓄與通權達變之中經久不衰,且不斷推動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文明之韌性,體現在文明本身的兼收幷蓄與歷久彌新當中。中華文化不崇尚用武力去征服其他的文化族群,而是以柔和的態度、尊重與開放的方式來看待它們。孝文帝改革主張漢化,至使漢族文明與鮮卑文明得以相互饋贈;唐太宗鼓勵與少數民族交流,帶來了“大唐盛世”;宋代三教合一……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正是因此,中華民族才有瞭如今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之景,才使得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幷蓄中歷久彌新、永不磨滅。

中華文明之韌性,體現在文明所對映的通權達變且與時俱進當中。《周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流淌著靈活變通的血液。孫中山對改良失望後毅然投身革命,開創民主革命的先河,給處在亡國邊緣的人民以新的希望;毛澤東在仿製蘇聯的政治道路上,分析出中國的獨特性,開啟了不同於蘇聯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思想,至使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正是因為中華文明所蘊含著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思想,才使得中華民族在紛繁錯亂的歷史洪流之下經久不衰、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當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在進行,“一帶一路”正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在構建,而中美貿易戰非常激烈……這些巨集大的事業與沒有硝煙的戰爭都充滿挑戰與艱難,更需要在包容與變通的基礎上飽含一顆篤定的心。我們欣喜的看到各行各業無數國人的精彩表現。更欣喜的看到,面對美國貿易政策的“風沙肆虐”,任正非帶領起團隊,潛心研發。當被問道如何利用美國政府的“視窗機會”時,任正非答道“這對我們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真並非是一種虛張聲勢的強硬,背後是任正非的未雨綢繆和那一顆堅實篤定的心,正是這種不因外在形勢而動搖的篤定信念,使得華為推動5G時代的到來,使得中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裡力挽狂瀾、不斷前進。

文明的韌性亦是中華的韌性。唯有傳承這種文明之“韌”,才能在充滿挑戰與艱難的當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十一:關於韌性的作文

韌性,是韓信受胯下之辱,但不忘初心成就偉業,名留青史;韌性是藺相如包容廉頗的出言不遜,以國家大事為重;韌性,更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在痛苦中發憤著書完成《史記》……

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太多磨難,數次沉浮,現在終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說,我們的文明是有韌性的,這源於中華民族蘊含的的珍貴寶藏——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一種卓越的精神品格。

過剛易折,素柔不敗。一味地抵抗或是排斥外來的文化卻不增強自己的實力,早晚會被時代所遺棄。而我們中華文明正是懂得這一點,才得以日漸強盛。西漢末年,當佛教傳入中國並對我們本土文化進行衝擊時,在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儒家並沒有選擇將其趕出中國,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反而是辯證的吸收了佛家所研究的關於人心本性的一些觀點,從而發展壯大自身,使儒家文化有了質的提高,產生了理學。

中華民族向來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民族,正如有的學者提出中國是少數幾個有獨立起源的民族,中華文明綿延至今,從未中斷,這中間有許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也正是因為其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來滋養自己,豐富自己,中華文化才得以在壯大的過程中迂迴成長。

魯迅說:震懾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格鬥。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著的韌性,不是一味地抵抗外來文化而是有選擇性的吸收並轉化為自身力量,也絕不是一味地忍讓,迷失自我,而是不因環境和形勢的變化所改變的堅守。一味地退讓包容,不是韌性,而是無原則無底線,而我們的韌性就在於我們始終不會忘記自己是誰,更不會被糟粕所侵擾得迷失自我。回顧血淋淋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看似我們一直被壓迫得直不起腰,但我們從沒忘記過心中的堅守和對於自由與和平的嚮往。這正是源自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那份堅韌和不屈,才得以讓我們在這場軍事實力毫不佔優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也正是因為這種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精神才支撐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日益昌盛。

泱泱華夏,壯哉中國,國家之昌盛,正在於極具韌性的華夏文明的精神支撐。我青年一輩,當自強不息,包容萬物,以更博大的胸懷、更開放的格局,發憤圖強,以圓中華民族偉大之夢想。

篇十二:關於韌性的作文

從古至今,華夏文明一直以一種”柔韌卻剛直”的姿態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她生活在歷史中,見證了無數文明相繼崩塌離析,唯有華夏文明,始終在史書裡佔據一隅。那邊是我們文明的韌性,支撐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展望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唐宋元這個時期,古中國一直處在絕對領先的位置。她發達卻不自傲,文明而謙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她包容的歡迎世界各地人們,吸取容納著各民族的文化。外國使臣遊歷古中國,寫下一本本讚美華夏文明的著作。最為家喻戶曉的,當屬《馬可波羅行紀》。無數學子,大師遠洋探索,在各國留下中華文明的腳印,”唐人街”由此出現發展。更有鑑真等先賢,將屬於我們的優秀文化與思想傳遞海外。除次以外,古中國的先進科技技術也流傳世界,讓世界文明更進一步。在這段歷史裡,華夏文明中的相容幷蓄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是我們文明的特性:容萬物,生永珍。

但當繁華落盡,榮耀不在時,華夏文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可是屬於我們文明裡的骨子裡的”剛直”,卻支援著我們,挺過一次次的艱難險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舊歷史彌留之際,新歷史開創之時,是秉持著”自強不息”的中華人民,讓中華民族轉危為安。

明清時,佔據文化主導地位的程朱理學已日趨僵硬,人民思想飽受摧殘。是顧炎武,黃宗羲這類不懼封建勢力,潛心批判繼承傳統儒學的學子,讓千年文化主流——儒學,得以迴歸原貌。在西方列強的洋槍炮彈下,中華民族並沒有屈服,他們始終頑強抵抗著,不斷摸索著拯救民族的道路。洋務運動的進行,讓民族資本主義得以發展。辛亥革命的開展,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運動的召開,解放了人民腐朽的思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讓中國人民從此真真正正的站了起來。這是屬於中華人民的韌性,更是中華文明的韌性。堅守中華文明,抗外侮,護家國。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中華文明始終堅守初心,致力於世界和諧發展的建設。在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時,中華文明也不懼挑戰,立足於人民,盡顯自信的態度。

這就是屬於中華文明的韌性。

篇十三:關於韌性的作文

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延綿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萬千磨難,幾近斷脈,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我們不但沒有滅絕,反而越古老越煥發出新的生機了呢?

那是我們民族的韌性,換言之,是我們古老文明的韌性使然!

從我們中國人的思想上來看,我們祖先向來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生逢治世,他們會積極執政,惠濟蒼生。一旦生逢亂世或者遭遇不幸,他們往往是“國無道則卷而懷之”,等待時機的到來。蘇東坡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然而他既能在位勇退徐州大水,為民謀福,離職後也能蓋兩間雪堂,“倚杖聽江聲”“小舟從此逝,江海度餘生。”范仲淹能“處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居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辛棄疾一生志在抗金,卻被南宋政府雪藏二十年,但他既能闖金營活捉叛徒,更能在瓢泉稼軒內吟詩作詞,等待機會,盼著將來能夠“沙場秋點兵。”

從我們的文學藝術上來看,我們的文學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元曲,包括四書五經,“柔韌”的光輝無處不在。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我們的中庸之道。我們知道“和而不流,強哉矯”我們也知道“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這是我們的《道德經》,我們從來不硬碰硬,而是“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我們的唐詩,能讓我們“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我們的宋詞。是它,讓我們面對磨難微微一笑,淡然處之。

這些東西,不僅僅是我們的文學,更是中國思想的豁達,處處流露著中國文明骨子裡的柔韌!

從我們的歷史變遷來看,凡是朝代久遠的,都是德潤萬物細無聲。以周朝為例,提出“德治天下”,德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堅強者莫之能勝。所以,柔以懷人,周朝福澤800年。

周朝如此,更別提漢武唐宗了,更是“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社會一片祥和,經濟穩定發展。他們懂得如果橫徵暴斂,視民如草芥,必定會“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這便是柔的力量,柔者,韌也!

2019年,我們的新中國迎來了七十華誕,經濟長足發展,面對國際的經濟刁難,我們表示,中國經濟是大海,不是小池塘,狂風驟雨能夠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的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五千年的艱難困苦,中國就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古老的中國如今面臨這新的挑戰。面對美國的貿易戰,“我們不想打,也不願意打,但絕不怕打,而且我們有信心打贏。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1”這便是我們中國人的底氣,這便是我們中國人的骨氣,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柔中有剛的韌性!

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偉大的文明,文明的韌性必將讓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煥發出更新的生機與活力。

篇十四:關於韌性的作文

“韌”,讓我彷彿看到刀刃旁的一株蘆葦,銀白的刀鋒下是它柔軟的莖稈,任風吹雨打仍頑強地立於河岸。而同在大江大河的兩岸,中華文明正如一株柔軟而堅實的蘆葦,縱飽經風雨,但當歷史的煙塵散去,不變的是文明的生生不息、經久傳承,這便是中華文明的韌性。

在我看來,中華文明的韌性得益於文學記憶的認同與傳承。這份記憶,生髮於黃河長江寬闊的岸邊,可以是《詩經》中對女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讚美、《離騷》中“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人生態度;抑或是一份“飛雪連天射白鹿”的豪情、“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的瀟灑,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心靈、文化,都是中華兒女深入骨髓的文化認同——這份認同為我們注入相同的文化基因,化作一條柔軟而有力的紐帶,連線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貫穿於中華兒女的心靈世界。

正是這份深刻的文化認同,煉造了中華文明的韌性,使其在關鍵時刻迸發出強大力量。君不見,當滿清的馬蹄踏上中原沃土,無數流放寧古塔的漢族士子,用屈辱之身融化東北的冰原,點燃文化的火種;曾記否,當西方的火炮轟開中國大門,多少身影單薄的文人,用尖銳的文字刺痛國人麻木的靈魂、守住民族的氣節。當歷史遭遇斷層的危機,文化的紐帶承受住了外力的撕裂,為中華文明的存續築起一道無形的堡壘。

今日之中國,文化的紐帶依舊連續你我、傳承文明。曾經,我們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艱難跋涉,今日,我們依然需要在歐風美雨中堅守住自我的存在。曾有西方人批駁“中國人沒有信仰”,只因我們沒有統一的宗教。但我們所擁有的共同文明,就是中華民族最崇高的信仰。在無數外力的威脅與挑戰中,文明的韌性亦愈發成為推動民族前進、走向復興的精神動力。

一株小小的蘆葦,不因姿態細小而倒伏不起,雖於風中邂逅苦雨,莖稈當分外清潔光麗。當我眺望歷史長河的兩岸,我可以看見中華文明正如一株柔軟而堅實的蘆葦隨風起舞,於天地間綻放最美的姿態。

篇十五:關於韌性的作文

五千年源遠流長、延續至今,中華文明水一般的韌性的作用不可忽視。雖受外力衝擊,形可變但實質不變,“韌”的字意是柔軟而結實,與水的特質非常相同。上善若水之智慧,水滴石穿之堅持,海納百川之包容萬物,翻江倒海之勢不可擋,水的這種既至柔又至剛的特性,可以代表中華民族在面臨危難時迸發出的韌性。

中華文明是極具包容的,也是極具力量的。像水一樣洪波浩渺,像水一樣深不可測,像水一樣不可阻擋,像水一樣無堅不摧。

和平時期的中華文明看似波瀾不驚,南蠻北胡,東倭西羌,看似“捨我其誰還有誰”,但面對中華文明,都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或許能掀起波瀾,卻不能倒退洪流,或被淹沒,或被同化。戰爭時期的中華文明則如巨浪滔天,匈奴壓境,日寇侵略,貌似“氣吞萬里如虎”,但敵人越強大,水也越洶湧。面對不屈不撓的抵抗,敵人就如投進汪洋大海的石頭全不見蹤影,讓侵略者自己失去了氣力。而現代的中華文明更像水一樣蘊含偉力、寬廣無邊。科技束縛,經濟壓制,種種伎倆,樣樣手段,終被化解於無形,終被吞噬於水底,掀起風浪的敵人,最終發現被圍困的是自己。

有容乃大,剛柔相濟,使中華文明得以在危難之時保留住最後的力量,讓中華文明得以在和平時壯大發展。西南聯大是二戰期間中華文明的最為珍貴的水源地,在危亡之際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卓越人才。任重道遠卻勇往直前,艱難困苦但窮且益堅,建國後大部分的頂尖科學巨匠和文化精英都出於此、源於此。處於當今的和平年代,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強國打壓和封鎖之下,頂住狂風暴雨,領導公司走向更寬廣的科技深海。外交部長王毅面對大國威懾和干涉,處變不驚,波瀾不興,化敵對力量於無形。這些,都是水一般的韌性的最好體現。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在困境中愈挫愈勇,文明之韌,是中華文明最強大的防禦機制,也是中華文明最強大的底氣所在。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中華文明尊崇上善若水的原則,可以彎屈可以隱忍,但不會折斷不會消亡。“水至柔,其動也剛”,“天下唯至柔者至剛”,這是水給與人類的哲學啟迪,這是中華民族對水的韌性的認知,這是中華文明的韌性的體現。

篇十六:關於韌性的作文

中華文明是具有“韌性”特質的文明。它柔軟,樂於包容外來文明,海納百川,兼收幷蓄;它堅實,任憑外界雨打風吹,不懼壓力,堅定自我。正是因為這份韌性,才使中華文明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明亦是命運多舛,但它的柔軟與堅實,讓它一邊流血,一邊開花,在困境與壓迫中崛起。尤其是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主權旁落,百姓民不聊生,民族危在旦夕。若中國依舊沉浸在往日天朝大國的舊夢裡因襲陳規、故步自封,世上早已無中華二字。它要抗爭,它要革命,它窮盡一切地掙扎,誓死不做亡國奴,一寸山河一寸血。然而,抗爭不是抗拒,亦不是全盤否定。

中華文明可以憑其堅實抗爭西方列強,也可以因其柔軟對西方開放。抗爭是為了生,開放是為了存。為了存,中華文明自甘剝掉連著血肉的傳統與驕傲,自我否定,吐故納新。從開眼看世界到師夷長技,從中體西用到賽先生德先生,逐步學習,逐步進步,將自己千年來的積澱消融化解,與西方先進科技與思想熔為了一爐。若沒有這份柔軟,何來引進西方工業的成果和教育體制,使得孫文十萬英里鐵路網的規劃不再是喃喃夢囈?同時,若沒有這份堅實,沒有“打掉牙齒和血吞”“三軍可奪帥不可奪志”的堅定氣概,所有的設想和巨集圖,也早就成為海市蜃樓、子虛烏有。

歷史國恥,不過百年,而砧板魚肉翻身,也僅七十載。七十載後的今天,雖無堅船利炮大攻國門,卻有“中國威脅論”和貿易保護主義想要扼住中國崛起的咽喉,使中華文明停步不前。但,中華文明不會退縮,也絕不退縮,恰如華為等企業,正在以自己的堅實頑強抗爭,竭盡所能破除壁壘,爭取自主創新,把握自身命運。同時,我們也不拒絕與任何人公平競爭、協同發展,取長補短,各美其美。對於迫在眼前的貿易戰和科技封鎖,打,碰陪到底;談,隨時恭候。有理有節,有進有退。靠著這種韌性,中華文明在這個全球化與單邊主義對壘的時代,同樣可以開拓出光明的未來。

在磨難中消逝的一個個文明,並非因磨難而滅,而是因無“韌性”而亡。中華文明歷經苦難卻傲立千年,就在於其以柔軟兼收幷蓄,以堅實堅定自我。中華文明的韌性使它在歷史中屹立千年,也必將使它在未來獨領風騷!

篇十七:關於韌性的作文

韌者,能屈能伸也。

能屈而不敢伸者,為懦夫。

能伸而不甘屈者,為莽夫。

只有將這“屈”、“伸”二者兼併,才為智者、為勇士。

——題記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士可殺,不可辱。反正我是著實不敢苟同。

若當真是這般有氣節法,估計我們這泱泱大中華也不用操心這什麼“人多地少”、“人口基數過大”的問題了——遇著了丁點大的委屈就該集體上吊自刎、魂歸西天去了。

在折斷了無數把千奇百怪的尺子後,撇人終還是總結出了規律——愈硬的尺子愈是容易被折斷,當然鋼製的還暫且不談:反而是不起眼的軟皮尺,頗具耐性,百折不斷。

人生難道不也該如此?

當外界壓力來時,學會彎腰低頭,畢竟一味退縮只是無用功,但迎難而上也易折心中信念。

不是所有的勇氣都值得被推崇,不是所有的堅持都值得被讚賞,同樣,也不是所有的屈服都應該遭到唾棄。

試想,如果司馬遷面對腐刑的奇恥大辱而成就士大夫之節,又怎能著《史記》流傳千古?他大概只能在悶頭撞牆後,將一腦袋想法塞進腹中,一起投奔黃泉,留到下輩子再寫了。

試想,如果越王勾踐在戰敗後,雙腳一蹬、兩眼翻白,還會有“臥薪嚐膽”這一說嗎?或許這將成為另一個平行宇宙的一段佳話了吧。

試想,如果韓信沒能忍下“跨下之辱”,那可能歷史又是一種寫法了。

試想……

韌性,是一種以屈服為武器,為自己不屈的理想與追求開闢疆場的精神。

韌性,是拋棄清高的外衣卻有拒不流入庸俗的生存智慧。

而蓄力迸發,才是最好的韌性。

沒有人是天生的王者,但只要骨子的血液還在奔騰,那就一定會有光芒澱放。

你終會在合適的時機裡,扶搖直上,乘長風、破萬浪!

篇十八:關於韌性的作文

朱相遠在《中華世紀壇序》曾言:“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斯言不謬!我巍巍華夏之千年文明如日月皎然,如源源江流奔騰衝突,未經斷絕,不曾停歇。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表而不往,亦非禮也。”古賢者禮士親賢,尊師重道,才有了文明的薪火相傳。在一次次不恥下問,移樽就教中,文明才能歷經5000年而彌新,古人遵禮守禮是求教求學必備的素養之一。君見否?明代學者宋濂俯身傾耳以援疑質理,遇師叱咄而色恭禮至,卒獲有所聞。君見否?宋代學者楊時,遊酢求學心切卻也擾師午憩而於窮冬烈風之日於門外等侯,最終留下程門立雪的佳話。君見否?三國劉備三顧諸葛亮於南陽草廬之中,終能換亮之驅馳成就一番偉業……無需再將歷史往前翻了,難道這還不能證明禮儀對於個人對於中華文明對於中華民族的重要含義嗎?

然而,文明的韌性不僅體現於禮無不答,禮尊師長上,更體現在它像一位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歲月,敢於正視自身的不足。面對秦焚書坑儒,它只是失去了少許經文典籍,而蘊含於其心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卻沒有因此逝去。中華文明走過了侵略的悽風苦雨,終於看到了茫茫黑暗中那點微渺的光。梁漱溟、魯迅、李大釗等人發掘了中華文明的不足之處,並借鑑西方文明來促進中華文明的進步,讓中國隨著世界潮流而進步,包有文化之脈的傳承和精神信仰的堅守。

歷經滄桑的華夏文明,依然在華夏大地上不斷開出絢麗的花朵。而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手中。而我們應該沿著前輩的路,亦或獨自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新路,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文明傳承鋪路架橋,為文化彌新添磚加瓦,以文明之韌性為馬行的更遠,登的更高。

篇十九:關於韌性的作文

水至柔,若擊之則堅;氣無形,若散之則充盈。一件事物的永恆,一種文明的永恆,絕不是因為其力量上的強硬,而是憑藉它精神上的柔軟。

這是精神的骨氣,是物質最根本的倔強,是一種文化深處的韌性。它不能被證明,而只能被刻了漢字的竹簡,染了鬆墨的宣紙所見證。許多的古代文明都有過終結,有遺失而古印度的文化甚至要依賴《大唐西域記》來回溯源。唯有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同樣在鐵蹄下生活,希臘的雄辯家只得求饒;而中國,或入世,或隱居:士大夫們以看似平和,卻激進的方式應對著蒙、滿的入侵。示以一副“殘山剩水無態度。”的面貌,直至將敵人同化,或者驅逐。

有人不認為這是一種歷史,他認為這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複製。是的,中國的歷史存在複製,否則如何有“驚人的巧合”,正是在這種複製間,複製出獨屬於一種文化的韌性。既便不會消亡,也不能廢除,它似空氣,像風,會一直縈繞這一片土地。它的韌性,來源於自身,亦來自於產生者的維護。無論是淝水之戰後得勝後一句“小兒輩,大破賊。”或是文天祥為國一句“臣心工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南明孤老帶發明志;是民國時一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一種文化的韌性跨過時間,跨過空間的維度,像一片中天的竹林,支援著無垠的藍空,久久地,屹立不倒。

而也是其堅韌性造成過人人皆沉睡的事,也有過自以為天朝上國的自以為是;亦有在滿目瘡痍仍心繫稱帝的鬧劇。這是韌性的缺陷。因為不怕有多苦,而不在乎四周的日益蕭條的變化。

文化的韌性令人沉睡,也令人清醒。南湖上的一艘行船;秋收時,霹靂一聲暴動的豪氣。在一個新時代,承載了千年歷史文化滄桑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以自己文化的韌性,書寫著屬於自己文化的新篇章。

當司馬遷把記錄歷史的刀筆遞與後人,當龜甲上燒製出昭示命遠的紋路,當唐太宗欣賞著史無前例的長安,當國民勇士去頭髮從夢中甦醒,當紅色照耀大地,當歷史的車輪前行,文化的韌性,似水、似氣、無形、堅韌而充盈。

我們見不到文化具象的韌性,但當書卷一展,戲腔一嘆,說書人的驚堂木從高處拍下時,我們知道一言兩語,便勾勒了千年春秋。

篇二十:關於韌性的作文

濫觴於黃河的中華文明起初並不奪目。當與它冥冥中遙相呼應的古代文明相繼湮滅,空中花園已為絕跡,它卻在九州大地上安靜流淌,孕育生命。大河文明中,唯它深諳水的精魂,憑著那股子韌性,浩蕩而行五千年。

中華文明柔軟其表,堅韌其裡。它少了一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悲壯,少了一份絕對純粹,卻多了一份包容與融合,從此,便擁有了不喧譁而自有聲的從容。萬物皆可為我所用,而萬物也皆為我。狂風、大雪,也可化作清風、甘霖,成為文明獨特的一部分。但無論再怎麼改變,它就像每條河流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匯入大海那樣,讓多元在統一的構建裡生長,讓多元凝聚成統一的力量。

古代文人,是中華文明的韌性曠遠的投影,在他們生活的時代裡。他們總能在儒的理想受挫時尋找另一片精神淨土。或是從南懷瑾先生所說的藥店一樣的道家,百貨店一樣的佛家中找尋,或是流連在隱士的東皋。陶淵明官場沉浮三十年,卻終能抽身而去保全己志,循身山野,另闢蹊徑,而不被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同化。正如王勃言曰:“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古代文人沒有窮途,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此心安處是吾鄉”。通向實現生命個體價值的路在混亂的年代常是條死衚衕,文人卻用心的堅韌,開荒山,斬荊棘,轉向一條鮮有人問津的小道,而到達終點。這轉變的本質,卻是心靈的柔軟,一種知道現實與舊有理想不符後最深刻的包容。

中華文明,又有多少次像是走到了路的盡頭?自道家、佛教興起,儒學備受衝擊。但它沒有就此沒落,反而在魏三教合流、唐儒學振興、宋新儒學改革後,歷久彌新。它以水的姿態,容納了道佛,便不再有隔膜和對立,盡頭也成岔口。

五胡亂華,中華文明危在旦夕。政權淪落,文明卻悄悄乘著草原兒女的馬蹄在無形的文化疆域裡開疆拓邊。直到北魏孝文帝極力推行漢化改革,有些人才後知後覺得發現,中華文明不但沒有湮滅,反而在蟄伏中積攢力量。中華文明憑韌性,折而不斷,勝之不武。

中華文明的韌性正是水的特質。“抽刀斷水水更流”,它是無形的堅韌;“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它是無形的柔軟。文明之水,亦如江河之水,始終哺育著這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