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國學:走進民間的蘇東坡作文

作者:慕新海

宋朝國學:走進民間的蘇東坡

眉山,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城市,被譽為“千古第一文人”的蘇東坡就誕生於此。身為眉山人,當知三蘇事。到眉山後,我閱讀了許多相關的著作,一本名為《蘇東坡》(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長篇歷史小說讓我眼前一亮。

小說由我國著名的劇作家徐棻先生歷時17年創作。徐先生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是川劇史上第一位女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曾創作眾多優秀劇本,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重要獎項。因此,《蘇東坡》沒有按照一般的小說創作規律去寫,而是運用了徐先生所熟悉的戲劇創作手法,按寫戲要求“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理念去敘述事件、描摹人物。作品文思巧妙,行文毫無佶屈聱牙之語,讀來令人口齒噙香,親切難忘。正是這種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讓讀者看到了一個鮮活豐滿的蘇東坡,而非一個概念化的“文化巨人”,更看到了從宋仁宗到宋徽宗長達70餘年波詭雲譎的社會變革史。

小說描述了蘇東坡與歷任皇帝間的牽絆糾葛及數次被貶、貶謫途中的奔波、在貶謫之地遭遇的困苦窘迫、“烏臺詩案”……仕途的困頓,更凸顯了蘇東坡的忠君愛民。這種忠貞不是對一姓王朝的愚忠,而是一種對知遇之恩的感激、對施展畢生才華的渴望、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士大夫情懷。蘇東坡被貶湖州到任不到三個月,就因“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身心俱受挫折,他並未一蹶不振,每日均能安然入眠。連神宗都感嘆:“心懷怨恨之人是睡不好覺的。而蘇軾如此能睡,說明他心中坦然,並無多少怨懟。”而他與王安石、司馬光亦“敵”亦友的關係,對王安石熙寧變法應“循序漸進”和對司馬光元佑更化“不可盡改”的政見之堅持等等,更無不體現出一個體察民情的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在朝堂遭受排擠的蘇東坡,每到一地皆有政績。到任鳳翔府籤判後不久,便廢除了當地施行150年之久的“衙前役”,讓貧窮荒蕪的鳳翔府變得生機勃勃;到任開封府後,眼見朝廷無視百姓疾苦低價收購浙燈,憤而疾書《諫買燈狀》為民請命,終得神宗下詔罷買花燈;擔任徐州知府剛半年,遭逢百年不遇之洪水,與百姓官兵同吃同住、奮勇抵擋,終於保住徐州;即便是作為朝廷欽犯被流放惠州時,亦殫精竭慮,整治西湖,並用竹筒做管道,將羅浮山清泉引入城內,使全城百姓盡皆得飲甘泉。至於杭州築堤、定州治軍等軼事佳話,書中更是刻畫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部歷史小說,該書沒有刻意去記述歷史,而是通過蘇東坡的宦海浮沉,將歷史的大脈絡、關節點逐一呈現出來。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廢新復舊、北宋的朋黨之爭和皇位交替等歷史事件,將歷史的面紗褪去,使讀者清晰地瞭解到當時“無風三尺浪,有風浪千尺”的動盪政治環境。

蘇東坡一生留下詩詞2700餘首,很多佳句美文雖為後人廣泛借用,但很多人不知是東坡所寫。小說作者精選了許多大眾耳熟能詳、典少易懂的詩詞文章,穿插在故事情節中,兩者相得益彰、渾然天成。如第十七章,蘇東坡與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新婚時寫下的“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二十一章中贈佛印的“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第二十二章中與眾人同賞中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第二十七章,蘇東坡在朝廷一片混亂時來到窮鄉僻壤的密州為官,內心深感孤獨,於是寫下了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以及思念弟弟蘇轍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三十六章,與友人遊赤壁寫下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書中引用詩詞不拘其原創時間,以便對每首詩詞賦予獨特的時空、背景、情境,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欣賞、記住蘇東坡的詩詞美文。

通過《蘇東坡》一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無論宦海幾多沉浮,始終“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的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的蘇東坡;一個無論遭受多少冤屈,始終“根到九泉無曲處,此心惟有蟄龍知”的忠貞報國、剛正不阿的蘇東坡;一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始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勤政為民、豪邁磊落的蘇東坡;一個無論歷經多少坎坷,始終“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的樂天至善、豁達爽朗的蘇東坡……

正是這部小說,讓許多人想起,原來蘇東坡不僅僅是一位只有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的文學家,還是一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清官,一位“但知有大宋福禍,不知有臣之福禍”的忠臣,一位“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小兒”的賢者、一位“看天下無一不是好人”的赤子。

蘇軾無疑是屬於民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