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國學代表:元代台州鐵血儒帥——泰不華作文

隨著唐門山上“文筆”“文星”雙塔的重建,台州市黃巖區原來一個重要的人文景區“雙寶珠”又恢復了往日容顏,而在此地埋葬的一位台州狀元,元代台州路達魯赤——泰不華重新引起人們關注。

元朝國學代表:元代台州鐵血儒帥——泰不華

將軍巖突兀嶙峋,“元魏國公忠介盡節處”九個隸書大字的摩崖石刻赫然醒目。崖下,亂草萋萋,蔓枝縱橫,一座孤冢孑然坐立,書有“元魏國公泰不華之墓”的墓碑爬上了藤蔓。

六百多年前,唐門山麓的永寧江上百舸對峙、刀光劍影、濁浪排空。台州“達魯花赤”泰不華與抗元的方國珍鏖戰於此,盡節殉國。風雲變幻,鮮為人知的泰不華已被厚重的歷史煙塵所湮沒。

  師從名儒連中“二元”

泰不華(1304~1352),字兼善,原名達普化,元文宗賜名泰不華。

《元史》卷一四三列傳第三十之《泰不華傳》載有泰不華的生平事蹟。父塔不臺,武將,曾入直宿衛,初居麗水,歷仕台州錄司判官,遂家居台州,入籍臨海。因父早故,幼時的泰不華被台州名儒,官至集賢待制的黃岩人周仁榮收養並受其教育,青燈黃卷,孜孜不倦。元延佑七年(1320),17歲的泰不華參加江浙鄉試獲得第一名。元至治元年(1321)殿試右榜(兩榜之一)第一,授集賢院修撰,聞達於四方。

  耿介正直不懼太后

作為蒙古人的後裔,泰不華將剛直不阿、果敢勁健的民族性格與為政以德、致君澤民的儒家文化相結合,為官清正,政績顯著。他有著很強的人格感召力,深深感染著各族士子。

泰不華深得儒家思想的進取精髓,居官礪節守正,表現出一種社會擔當精神。

史學家、文學家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七載,泰不華為官:“以清厲顯名,骨鯁不同於物。”

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即位時,加文宗皇后為太皇太后,大臣燕鐵木爾、伯顏皆封王。在太后的淫威下,許多人噤若寒蟬,勢利者避之唯恐不及。泰不華則一身正氣率領朝中同仁上疏諍言:“嬸母不宜加徽稱,相臣不當受王土。”太后怒,欲加殺害。泰不華對眾人道:“此事是我發之,甘受誅戮,決不敢累諸公。”太后聽後,轉怒為喜,雲:“風憲有臣如此,豈不能守祖宗之法乎?”賜金幣二,以表彰其直言。

文壇大家飲譽士林

泰不華不僅是元朝耿介正直、聲滿全國的名臣,還是一位飲譽士林的文壇大家。留有詩集《顧北集》,收入24首詩,載於清顧嗣立的《元詩選》初集。從相關史志看,泰不華所作詩文大多散失,存世僅有27首。

台州學院中文系的何方形先生在其《泰不華詩歌創作初論》一文中認為:泰不華的詩歌絕不是那種面壁虛構之作,而在總體上都表現為以浩氣為血脈的真誠流露,映現出詩人的心路歷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抒情的廣度和深度,並努力使審美顯示出新穎、警策,展現了一個相對廣闊的詩意空間,具有一種積極的美學意義,在元代近二百名少數民族詩人中,也是獨樹一幟。

 書法冠絕自成一家

泰不華的書法作品也冠絕一時,被歷代鑑賞家視作珍品。

現在,我們有幸還能夠欣賞到他留世的幾幅作品:《陋室銘》篆書卷、嵊縣清風嶺《王貞婦碑》、鞏義《元贈清河郡公張思念碑》篆額、《紹興路重建旌忠廟記》篆額、紹興《趙承務去思碑》篆額等。其中,篆書《陋室銘》卷較為有名,其筆線清雅婉麗,溫淳典雅,被藏家認為是希世名跡,現藏於中國故宮博物院,是泰不華於至正六年(1346)正月二十八日所書。

 喋血永寧沉沙盡節

《元史》載:至正八年(1348),台州方國珍作亂,數次打敗元軍,並活捉了元朝江浙參政蒙古人朵兒只班。朝廷招降方國珍,方國珍反而“勢益暴橫”。泰不華以“江東廉訪使”身份考察實情,上書元廷,建議誘捕方國珍兄弟,未受到採納。結果,方國珍“復入海(為盜),燒掠沿海州郡。”

至正十一年,元朝將領索羅帖木兒被生俘,又替方國珍上表元廷,表示“投降”。元廷不偵真偽,再次答應“招降”。泰不華“聞之痛憤,輟食數日”。

《元史》詳盡記錄了至正十二年那次史詩般決戰的過程。在這場戰役中,有一個叫高崗(原名何景善)的黃岩人可能與泰不華並肩作戰。他們是同窗,同師紫巖周先生,後來成為泰不華的高參。在世居黃岩澄江街道何氏族人代代相傳的《東江何氏宗譜》中,記錄了一些關於泰不華的情況。並且,何氏家族數百年口口傳承,傳頌著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何氏後裔何志方聽老輩們說,方國珍用小船分割了泰不華的船隊,致擱淺,再圍而攻之。這些情況與史料“以小舸二百突海門”是相吻合的。

生於斯長於斯的方國珍兄弟,像極了能爬、能跳、能遊、能潛、能打洞、能上樹,棲息鹹淡水域,縱橫灘塗,滑溜機警且具有超強惡劣環境忍受力的跳跳魚(學名:彈塗魚),他們可以敏銳地嗅出海風中潮汐的資訊。方家軍佔盡天時,佔盡地利,利用潮汐,因地制宜地發揮戰術優勢。馬背得天下的元軍,往往水戰受挫。

泰不華捨生取義,以死報國,文人士子紛紛以文哀悼,以表達敬仰之情。從元末到清末,弔唁、哭祭的文章層出不窮。

最具台州地方文獻價值的《臺學統》,則將泰不華收錄到氣節門忠節目當中。

  碧血丹心立廟祭祀

泰不華卒後被追贈榮祿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諡忠介。立廟臺州,賜額崇節。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震動中國,億萬國人需要英雄引領、感召。江伯震等一批黃岩文人,向縣令關鍾衡提出募資重建年久圮廢的崇節祠。

當年,建祠五楹,並由擔任寧波府訓導的江伯震(青)在約二十米高的將軍巖上,鐫刻“元魏國公忠介盡節處”九個大字。上世紀六十年代,崇節祠和泰不華墓冢等建築被毀。

2007年,長塘村的老人們重建了泰不華墓。同時,臨江建了一座將軍廟。尚存的一座年代久遠的、刻有“敕封魏國公之龍位”的雕龍香亭,供於上位。僅有此物,才能說明這個廟宇的前世今生。

生長在永寧江岸邊的長塘村老人們慣看秋月春風,但凡是為國盡節的忠臣、保境安民的好漢統統敬為神只,拿來祭祀,護佑一方康泰。

百年前,欽加二品頂戴的浙江寧紹道臺儀徵人吳引孫在《台州重建崇節祠記》中闡述了“忠義治世”的一個觀點。

 文化勝地何日重輝

崇節祠、唐門雙塔、摩崖石刻等組成了黃岩有名的人文景區,被稱為“雙寶珠”。

令人嘆息的是,百年前的美景勝地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廠房。這些鐵皮瓦蓋就的簡陋廠房,緊緊挨著原本突兀高峻的將軍巖和原本舒緩柔美的江岸。泰不華墓則被廠區包圍,僅留下一片狹小的空間,像是被圈禁了的冷宮。

2016年年底,長塘村村委會主任虞廣林用柴刀一路披荊斬棘,帶領筆者拜謁了將軍巖崖下淒涼孤寂的墓冢。墓冢上方的崖壁間,“元魏國公忠介盡節處”九個如斗大字輝映在如血的殘照裡,熠熠生輝,讓人心旌雲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浸潤人心、服務人民,增強城市軟實力。“雙寶珠”這個文化地標是黃岩文化的根基,也是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地。它可以賦予城市歷史的厚重感和自豪感。

現在,“文筆”“文星”雙塔重新聳立於唐門山上,讓消失了半個世紀的鄉愁得以慰藉。鄉賢朱智勇先生用畢生的積蓄捐資150萬,建造了鄉愁之塔。這是他對於家鄉最美好的繾綣,也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仰望的高度。

“雙寶珠”這個形勝之地,何時才能恢復往日容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