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名著:讀《阿Q正傳》有感2000字作文

讀《阿Q正傳》有感長白山保護區池西區第一初級中學七年一班:尹俊傑《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代表作。寫於1921~1922年,文章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後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阿Q正傳》是魯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共九章,分別是序、優勝記略、續優勝記略、戀愛的悲劇、生計問題、從中興到末路、革命、不準革命和大團圓,是採用章回體的形式寫成的文中的人物有趙太爺、阿Q、吳媽、阿D、假洋鬼子等。

近現代名著:讀《阿Q正傳》有感2000字

本文作者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本文主要人物阿Q是一個落後的僱農.作為一個落後的流浪的僱農.他的個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個性、心理活動和精神面貌不僅與趙太爺迥然不同,就是與王胡、小D等也顯然有別。正想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有著“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搖船便搖船”。這不僅正面說明了阿Q作為一個流浪僱農的貧困生活,而且從側面表現了阿Q從本質上說來那種勤勞、老實、淳樸的農民性格。當然,阿Q也有一些流氣,但這除了社會的影響以外,應該說主要是受了壓迫的結果。這些地方都很簡單,也很明顯,一般人也都承認的。一個難於解決的問題是:阿Q是一個農民,但阿Q精神卻是一個消極的可恥的現象,應該如何理解呢?這確實是一個矛盾。要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當時的現實社會和阿Q本身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上去找答案。本文第一章講了作者要寫《阿Q正傳》已經一年多了,但文章題目就很難,後來終於想出了《阿Q正傳》這個題目,又講了他在寫《阿Q正傳》時遇到的困難。本章便結束了從下一章一直到結尾都講阿Q在生活中地位的變化和生活中的事情最後以悲慘的結局結尾的故事我認為《阿Q正傳》中的阿Q,是魯迅創作極成功的典型形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裡,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是是舊中國未莊的一個貧苦農民。這未莊是趙太爺,錢太爺的天下,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著阿Q。他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為生計發愁,而關於婦女和婚姻,他還要“合乎聖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革命了,“但他有一種不知從哪裡來的意見,以為革命黨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殊不料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況且未莊的一群鳥男女的慌張的神情,也使得阿Q更快意。”革命造反的物件是舉人,老爺,造反只能使勞動者失去枷鎖,不可能與一無所有的人為難,這“意見”顯然是趙太爺之流愚弄阿Q的。但阿Q畢竟不堪凌辱,他想改變處境,於是“神往”革命。革命目的認識是極其模糊的,他的革命行動是去靜修庵裡胡鬧。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來了,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卻又愚昧不覺悟的表現。本文給我的啟示為雖然,阿Q想“革命”,並且理直氣壯地喊出了“造反”的口號,“閒人”也都另眼看他。他“以為革命黨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殊不料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些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小說中這樣的描寫,無非說明阿Q的所謂“革命”,是混沌的、盲目的、不自覺的、無目的的瞎胡鬧式的熱鬧罷了,至於對他自身的真正意義,分析起來實在“渺茫”得很。後來,“闊人”們“不準革命”時,作者也就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只好讓他去死了。“死亡什麼時候來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麼”,我們的阿Q死前到底做了些什麼呢?到底可能做什麼呢?

作者設計阿Q臨死前畫押的細節,使我猛然想到嵇康。嵇康臨死前“顧視日影,索琴彈之”,一曲《廣陵散》足以表明當事人當時生命意識的清晰與覺悟。而小說對阿Q對於圓圈“圈而不圓”,到“合理化”,到“精神勝利”“三部曲”的描寫,意在表現阿Q將自欺欺人、麻木不仁、無所作為的生命不自覺狀態進行到底的精神狀況的真實。

這樣看來,阿Q的悲劇註定是必然的,而其根源與意義實在是深遠的。

在生活中沒有地位便會受人欺負,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中立足讓別人瞧得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