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娜》讀後感:以文見人1000字作文

讀某些作品前,你必須對作者的背景、人生經歷、思想形成等有所瞭解,方才能對其作品有更深入的掌握,尤其是像《明娜》這種經典著作。
  《明娜》的作者卡爾·耶勒魯普,是一位富有哲思的丹麥詩人、小說家,他出生於丹麥西蘭島的洛霍爾特市一個鄉村牧師家庭,3歲喪父,被過繼給他母親的堂兄弟,後養父舉家遷至丹麥哥本哈根居住。那裡的鄉村郊區生活成為他靈感的源泉,你可以在他的作品裡看到許多關於丹麥語言風俗,以及鄉村生活、景緻的描寫。
  1890年吉勒魯普遷居至德國德累斯頓市,直到1919年逝世。德國被稱為“詩人和思想家的祖國”,他的創作思想和創作手法明顯受到德國哲學家和作家康德、叔本華、歌德、席勒等人的影響,具有極強的德國氣質,一向就是“德國偉大心靈的學生”。他的文學觀受德國和丹麥的雙重影響,有明顯的現實主義傾向。人們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必須對康德和叔本華的哲學有所認識,同時也要看到歌德、席勒以及瓦格納對他創作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在《明娜》一書的行文中處處可見,文化素養累積的思想光芒熠熠生輝。
  《明娜》是卡爾·耶勒魯普在1889年出版的代表作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純情而動人心絃的愛情故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明娜》有自傳的成份,記述耶勒魯普的幼年及第一次婚姻破裂的原因。這部作品是卡爾·耶勒魯普的思想和才華的集大成者,其中描述了發生在家庭女教師明娜和兩個青年之間的一段純真而動人心絃的愛情故事。由於抉擇失誤,明娜婚後飽嘗痛苦,最後慘死於精神病院。這部作品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對一段情感履歷的探索和剖析,反映了陷入感情泥沼中的女人在抉擇面前的無奈和盲目。
  正如叔本華所言,抉擇本身就是一種痛苦,一個人所感受的痛苦與他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強,人就越痛苦;而擺脫痛苦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拋棄慾望,否定生存意志。他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創造和欣賞藝術作品來暫時解脫痛苦,但根本的解脫辦法是進入佛教的“空”或“無”境界。正是受這樣的哲學觀點和東方佛教學說的影響,耶勒魯普有從前期的自由主義到後期的東方神祕主義的思想轉變。
  瑞典文學院這樣評價吉勒魯普:“他是一個詩人,採擷了全部鮮花;他是一個精靈,孜孜不倦的尋覓,直至到達神祕世界的真正領地。在這一過程中,他的深邃思想,他廓清真理和生活迷的富有理想的努力,與他藝術家的本能達到了水乳交融……正是這充滿激情的思想,對於人類心靈的豐富知識,對於美的執著追求,以及獨特的詩歌技巧,才使他創造出的作品具有不朽的價值。”雖說稍顯褒獎過甚,但也不算是太過分的恭維。

《明娜》讀後感:以文見人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