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大學入學測驗下水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2)1200字

女兒出生之後,我請來鄉下的表姐,幫我帶孩子。我喊她“表姐”,女兒喊她“阿姨”,鄰居們見了,也跟著喊“阿姨”。當然,我知道,這兩聲“阿姨”,語氣是不同的。

  生活中有許多像表姐這樣的“阿姨”,小區裡帶孩子的,家裡打掃衛生的,伺候生病老人的……他們在我們這個城市辛勤勞作著,但是卻很少能夠真正進入我們這個城市的生活。

  這是橫在我和表姐之間的一道坎,也是橫在大多數城裡人和“鄉下人”之間的一道坎。

  在越來越離不開那些所謂“鄉下人”的同時,我們卻仍然習慣用某些標準來劃分人群,比如地域,比如出身……

  這道坎,令我們在坐享他們的勞動成果時仍難免鄙夷,甚至猜忌。這道坎,令他們在進城務工之後,選擇了沉默忍讓,以結實而卑微的身軀承受來自身心的壓力。

  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敢想像如同我這樣的母親能夠從容安心地工作;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不敢奢望一幢又一幢高樓迅速地拔地而起。

  而這道將我們與他們深深隔開的坎,它如影隨形,同我們的生活糾纏在一起。那些反對民工子弟進入公辦學校學習的聲音,那種呼籲限制外來人口進入市區的要求……甚至是我,一個農民的女兒,卻曾經因為父親一輩子難改的鄉音而備感羞慚。我的確應該感到羞愧的,因為我的羞慚而羞愧。

  這是一道令我們的城市汗顏的坎啊!背井離鄉的人們,他們也是滿懷夢想來追尋新生的。如果僅僅因為地域、出身的不同就扼殺他們追尋夢想的權利,那不是上海應有的胸懷。

  當大多數人還無法真正抹去心中這一道坎時,正視它,才可能跨越它。

  正視這道坎,於我們來說是自省,勇敢面對因為我們的淺薄而造成的傷害;正視這道坎,於他們來說是鼓舞,給闖蕩異鄉的人們帶來創造新生活的力量。

  我們必須跨過這道坎,因為它的存在,使我們的心胸日益狹隘,使他們的奮鬥舉步維艱。因為地域、出身,以及一切心靈以外的東西,都不該再成為橫亙在人們之間無法逾越的阻隔。

  跨過這道坎,靠的不是一時一地的心血來潮。當六一節的“千予千願”被爭相認領之後,我更希望看到,所有外來的孩子都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嬉戲。當一雙雙大手紛紛“牽牽小手”之後,我更希望看到,越來越多來自各地的孩子能夠成為真正的朋友,手拉手、心貼心,無論他來自鄉村、還是城市,無論他居住在大廈,還是棚屋。

  跨過這道坎,靠的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漂泊異鄉的痛苦,需要寬容的心靈去理解;粗陋衣衫下的美麗,需要澄澈的眼睛去發現;生活無著時的失意,需要溫暖的話語去撫慰。失敗時,向他們伸出扶助的臂膀;成功時,對他們綻開祝福的笑臉。跨越世俗,我們便能輕易地跨過這道坎。

  必須跨過這道坎,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必須跨過這道坎,因為孩子的眼睛,應該看到溫暖、和諧、尊重和平等。

  必須跨過這道坎,因為上海的今天,是依託匯聚四方來客才蓬勃發展,充滿活力。上海的明天,更應該張開懷抱,歡迎每一個追尋夢想的異鄉人。

  [點評]

  入題角度獨到,將一個普通的社會現象--以地域差異來劃分人群的尊卑,納入必須跨越的“這道坎”中,一道橫亙在與外來務工者群體間的深“坎”。作者從小處入手,在似乎不經意的敘談中揭示了“坎”給人們帶來的種種傷害,同時也抒寫了自己內心的歉意及今後的願望。

  作文當以立意為先,此文可取之處就在立意,讀後值得讀者深思。

2007年上海大學入學測驗下水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2)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