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名校會考語文預測試題(新課標 蘇教版)作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 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形式:閉卷)

2008名校會考語文預測試題(新課標 蘇教版)

親愛的同學,如果這份試卷是海,我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魚兒,如果這份試卷是船,我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放鬆你的心情,你一定是最好的!

一、 積累與實踐(35分)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選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 )

A. 南極,這個地球上最遙遠、最孤獨的大陸,因為它鮮(xiān)為人知的祕密,依舊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探險者和科學家。

B.長江三峽水流湍(chuǎn)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

C.他居然把亞里士多德的神聖的卷帙(zhì)從書架上搬走,

D.深藍色的天空裡懸著無數半明半昧(mǐ)的星。

2.選擇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鞭辟入裡 談笑風生 讀破五車 浮光掠影

B.食古不化 無關巨集旨 不記其數 兩全其美

C.寸積珠累 獨自為政 融會貫通 一籌莫展

D.分道揚鑣 相輔為用 無精打彩 再接再厲

3.依次在下面句中橫線上填上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大陸、臺灣血脈相連,期盼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

②最近,有關部門聯合行動,迅速 黑網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③建立一個短期有人照料、長期 飛行的小型空間站,是中國人的又一飛天夢。

④我們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就是要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A.心願 取消 自由 鼓勵 B.心願 取締 自由 激勵

C.心願 取消 自主 鼓動 D.心思 取締 自由 激發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

A.寬頻網不僅能瀏覽資訊,收發郵件,還可以提供網上視訊點播和遠端教學等智慧化、個性化。

B.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我們所缺失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學習方法不當。

C.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再次開庭對薩達姆案進行審判,薩達姆判處絞刑。

D.在友誼、和平、合作、發展的主題下,北京峰會通過兩個成果檔案,取得了豐碩成果。

5.對下文進行排序,最合適的一項是( )

①這凋零與新生,原是同一個世界,澗底冰雪融化了,與春景裡枝頭的花開,原是同樣的美。

②路上的菩提樹葉子,一片一片的辭別枝杈,漫天翻飛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種自在的美。

③因此,請存著敬重與深情地心,對待大地這種無言的呈現呀!

④幾株落得早的菩提樹已經增生新葉,顏色介於鵝黃與粉紅之間,在陽光下,美麗如水月,透明似琉璃。

A.④②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填空題(共15分)

1.名句默寫(每空1分,共9分)

⑴以艱苦奮鬥為榮, 。("社會主義榮辱觀之一")

⑵五嶺逶迤騰細浪, 。(毛澤東《七律 長征》)

⑶孤雁不飲啄, 。(杜甫《孤雁》)

⑷不憤不啟, 。(《論語》)

⑸中國幅員遼闊,地勢複雜,有"十里不同天"之說,請列舉一句古詩詞說明之: , 。

⑹國三臨畢業,大家馬上要各奔東西。你想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兩句詩來表達你與同學的惜別之情。

會考臨近,學校打算用一副對聯來鼓舞學生士氣,現有上聯,請你根據上聯撰寫一句下聯,"九年遨遊學海大浪淘沙, 。"

2.文化文學知識(每空1分,共5分)

⑴《格列佛遊記》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 的代表作。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最後一次漂流到 國並與 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格列佛願意與他們過一輩子,從而諷刺、揶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

⑵古人把"鬚眉"指代"成年男人","社稷"指代" ","桑梓"指代" "。

(三)簡答題(共10分)

1.誦讀欣賞(4分)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作者在這首詩中塑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2分)

(2)這首詩採用了何種表現手法?其作用如何?(2分)

.綜合實踐(6分)

自然是人類之友。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自己"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3月6日是國際環境日,育才中學九年級三班召開主題班會活動。班會前,大家開展了廣泛的社會調查,有同學去環保局採訪專家,有同學走進自然,有同學查閱資料,蒐集素材。

1.如果你是主持人李強,請設計一段開場白。(字數不超過80個) (1分)

2.如果你是李強去採訪環保局王局長,你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你如何提問?請你將有關內容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字數不超過80個)(1分)

3.在我國古代詩文中,留下很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佳話。你能列舉兩句古詩詞說明嗎?(1分)

4.你在現實生活中,或從文獻資料中,或在網路媒體上了解到人類與自然還有哪些不和諧的事情。請列舉一事實說明。(2分)

5.請以"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為你們的社群或村莊寫一句公益廣告。(1分)

二、綜合閱讀:(55分)

(一)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回答問題:(11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時、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寧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①幽芳而蔭蕎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注】掇(duō):拾取,採取。 (節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每小題1分,共2分)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 (2)遂書以名其亭焉( )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一處朗讀停頓:(每小題1分,共2分)

(1)既 得 斯 泉 於 山 谷 之 間 (2) 山 行 六 七裡

3.翻譯下列句子(每小題2分,共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文: 。

(1) 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譯文: 。

4.從《醉翁亭記》《豐樂亭記》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一種高尚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豐樂亭記》中的四個字加以概括: (1分)

5.根據你的學習體會,向大家介紹一兩種文言文翻譯的方法。(2分)

(二)閱讀《北極洲的"消失"》,回答問題:(15分)

在遠古嚴寒的冰河時期,有一種巨大的哺乳動物--猛獁象一直生活在西伯利亞至北極一帶。它們是地球自有生命以來,在陸地上繁衍生活過的大型史前動物之一。

可是,北極地區不是被大洋覆蓋的嗎?猛獁象怎麼能在北極地區生存呢?

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之前,也就是大約一萬年前,如果有人來到今天的北冰洋海岸,所看到的根本不是海洋,而是一片草原。這片生活著許多猛獁象的遼闊草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極。

草原?難道它鋪在大洋的冰上嗎?是的,但是冰不是現在這樣的漂浮碎冰,而是巨大且完整的冰原。冰河期的溫度急劇下降,北冰洋自然不可能沒有反應,當時浮冰相互聯結成巨大完整的冰原。也就是說,當時在北極地區雖然是海洋,但因冰原的覆蓋形成了一塊特殊的陸地。

人們通常把這種陸地稱為"氣候性陸地"。它形成的不是海洋性氣候,而是變化劇烈的大陸性氣候,冰河期的北極地區是聯結在一起的漂浮的"冰封大陸",人們稱它為北極洲。

當時北極洲的氣候是"超大陸性的",這裡經常形成"持續不斷的"強大反氣旋以及它所特有的無雲天氣,致使冬天十分寒冷。那時的猛獁象、麝牛、北極耗牛、北美野牛身上都披著一層厚而密的長毛,甚至能拖到地面。為了維持生命,它們身上降起的部位積存有大量脂肪。它們的食物便是那些未被冰雪覆蓋的乾草,當時乾草到處都有,因為冰原上覆蓋著一層土壤。可是這些土壤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在冰河時期不光有冰川和凍土,當時整個歐亞大陸北部是一望無際的乾旱草原。在歐洲,西伯利亞和北美洲這一片乾旱的冰土草原上颳著旋風,塵土飛揚,有時塵土被風捲得象一根柱子那樣立在地上。當然,這些塵土都是由大氣上層,帶到北極地區並降落在某個地方逗留片刻,後來才漸漸形成日益增厚的黃土層,這些黃土層把整個冰原覆蓋在下面。

到了夏天,北極的太陽在無雲的天空上晝夜照射,溫度明顯上升,尤其是深色土的表層。這就為草的繁茂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因為在不厚的土壤下面便是冰層,受到熱而稍稍融化的冰可以為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

大約在一萬年前,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猛獁象無法適應新的生存環境而最終滅亡。被消滅的還有北極野牛、馬、北極高鼻羚羊、北極耗牛、亞洲麝牛、長毛犀牛和許多其他動物。

隨著氣溫的上升,冰原解凍,在寒冷的北極"大陸"上綻開出一片北冰洋。受北冰洋的影響,這一地區的氣候變得潮溼,成為海洋性氣候。原來的廣闊草原成了一片沼澤凍土和森林凍土,較南面的地區長出了一片濃密的原始森林。猛獁象世界正是由於這一地貌的巨大變化才消失的。人類由於失去了捕獵物件,才不得不去創立所謂的新石器時代的新文化,轉向那些變得稀少的野生動物和植物。猛獁象世界的滅亡和北極洲的消失,實際上促進了新文明的建立。

作者:閆衛 選自《閱讀與作文》(2006.10)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說明的內容。(2分)

2.本文運用設問進行說明是一大特色,談談這樣寫的好處。(2分)

3.請用作詮釋的說明方法說明"氣候性陸地"。(2分)

4."後來才漸漸形成日益增厚的黃土層,這些黃土層把整個冰原覆蓋在下面。"中"漸漸"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5.根據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猛獁象能在北極上生存,後來又滅亡的原因。(4分)

6.從猛獁象的滅亡的悲劇中,你有什麼啟發?(2分)

(三)閱讀下面議論文,回答問題:(13分)

①與傳統閱讀相比,網路閱讀的優勢可謂鮮明。首先它"拋棄"了幾千年來有形的"書",實現了"無書"閱讀,可以說是"無書勝有書",僅憑這一點它就吸收了大量年輕的讀者。其次對"視時間如生命"的中學生們來說特別實用,同學們再也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到圖書館或書店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書了。再者網路時代的人們可以輕鬆地從網上得到想要的東西,尤其是對於像書這樣的東西,大可不必冊冊購買,而且速率奇快,從理論上講,下載一部75萬字的圖書,只需5分鐘左右,若是寬頻上網,那會更快。而這隻需支付幾分鐘的上網費,與相對昂貴的書價相比,它自然受到"窮"學生們的喜愛。今年年初,當哈利·波特騎著他的掃帚飛到中國時,迷倒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少年,《哈利·波特》在全國許多書店都出現了脫銷的現象。而上海第三女中一個國三的學生則是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並向老師推薦,說比買書看便宜得多。另外,在網上閱讀時,還能聽到相關的背景音樂;在讀累的時候,甚至還可以啟動閱讀程式,讓電腦來讀給自己聽,這是多麼美妙的享受啊!

②總的來說,中學生的網上閱讀的優點是很明顯的,內容多、範圍廣、資料全、查詢快。隨著專業網站的不斷出現,網路閱讀的內容會更豐富多彩。就目前而言,網路閱讀已經提供了許多傳統閱讀中不易獲得的新內容,填補了傳統閱讀的不少空白,這對開拓中學生的閱讀視野和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 。首先是對視力的危害很大,電腦在工作時,其顯示器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輻射,從而傷害眼睛。其次,相對於傳統閱讀,網路閱讀更容易處於失控狀態。因為讀網比讀書更具誘惑力,上癮後就更容易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再者網上閱讀資訊量大、內容龐雜,同學們很難在大量的資訊中迅速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④調查顯示,約有52.9%的家長支援中學生在網上閱讀,有25.7%的家長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對此持觀望態度。其餘同學的家長則明確表示反對學生在網上閱讀,他們認為網路內容良莠不齊,對於年齡尚小,辨別能力不強的中學生來說,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家長的反對意見在這一點上最為強烈:"黏在網上,學壞了,我們又不大懂,他們做了什麼事,我們也看不出來。"

⑤網路閱讀在將來定會有大的發展,但中學生要想在網路上自由地閱讀、成長,還需要有關部門儘快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加大網路監督和管理力度,同時要求中學生儘快提高篩選、利用資訊的能力,這樣才不至於最終"入於楓林,卻沒有帶出一片滿意的楓葉"。

1.文中①舉有關哈利·波特的事例有什麼作用?(2分)

2.與傳統閱讀相比,網路閱讀有哪些優勢?請分條簡要概括。(4分)

3.在第③段空缺處補寫出中心句並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2分)

4.理解文末引文"入於楓林,卻沒有帶出一片滿意的楓葉"的含義。(2分)

5.你對上網閱讀有什麼看法,請結合自己身邊事或從媒體中瞭解的事實證明之。(3分)

(四)、閱讀《那條河流》,回答問題:(16分)

那 條 河 流

(1)我懷念那條河。

(2)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絃繃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3)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陰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里布谷鳥、黃鸝鳥的啼鳴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溼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裡,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理所當然屬於我們。

(4)我在河裡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裡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並沒有多餘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爭的恐懼裡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渡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裡橫渡它的命運。

(5)我在竹林裡製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裡向身後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6)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蹟,真不覺得我內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矇昧的心裡,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裡?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7)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溼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裡,就把它帶到哪裡,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裡流淌著它的浮汁。

(8)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於那裡,理所當然屬於我,屬於我們,而且永遠。

(9)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乾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蘆葦蕩都已消失,荒灘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隻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和那隻搖搖晃晃的風箏。

(10)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的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旋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11)我多想,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12)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於我們的事物。

(13)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惟一屬於我們的理所當然。

(14)我們不過也是遊蕩於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願成為乾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乾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汙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汙水,堆滿了垃圾。

(15)我,該怎樣開啟內心的純潔水源,復活那死去的河流?

1.本文描寫"河流"從"我"兒時的"溫柔碧波"到後來"乾涸的遺體"的過程,旨在表現怎樣的主題?(2分)

2.第(4)段"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句中"漂浮的夢"怎麼理解。(2分)

3.第(14)段中,畫線的句子"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乾魚"的深刻含義是什麼?(3分)

4.聯絡全文理解題目"那條河流"的含義,並說說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4分)

5.有人認為第(4)段中"一生都在戰爭的恐懼裡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這句中"成功"換成"願望"好。你同意嗎?為什麼?(2分)

6.讀書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品質。但讀書又要注意方法,根據你的經驗,向大家推薦幾種好的讀書方法。(不少於3種)(3分)

三、作文:(60分)

陶淵明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閒適淡遠;王維在"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歸宿;……我們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我們的精神依託。

請以"我與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