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裡山炮臺900字作文

寒假中,我去了廈門著名的胡裡山炮臺。胡裡山炮臺建造的時間前後跨越了五年。寨牆臺基是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和泥沙攪拌構築的。胡裡山炮臺戰略位置重要,向東可以支援白石頭炮臺,提前將敵艦攔陰在廈門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對岸的嶼仔尾炮臺隔海相對,互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鎖阻擊廈門航道之敵艦;向西可追擊進入廈門港的敵艦,同時可協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臺,守住廈門港;向北可支援陸軍陣營等。所以在當時,它是廈門的一個戰略要點。
  胡裡山炮臺四面八方修築著圍牆,它就像是一個小型城市,炮臺總面積七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胡裡山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和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一進入炮臺遺址,我被眼前壯觀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無數的大小不一的火炮,它們有的整齊地排列在城牆上,有些分散在空地。在城門上,矗立著一排小火炮,每門小火炮的後面都裝著一個小轉輪。轉動轉輪,就可以把炮口抬上抬下,打擊遠近不一的目標。這些小炮很靈活,一個人就能操作。但它也有缺陷,比如,炮口不可以左右轉動,因此,一旦把炮固定住,那門炮就只能攻擊自己正前方目標,如果目標在自己的左右側,那它就無能為力了。小炮固然有用,但炮的射程近,威力小,無法有力地打擊遠處的大船。聰明的中國軍人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時,清政府用了大約十萬兩白銀,向德國的克虜伯兵工廠買了兩門當時世界上火力最強、射程最遠的大型火炮。為了防止敵軍飛機發現的轟炸,守軍在東西兩側各挖了一個大坑,把大炮藏了進去,只留下一小段炮管在外面。胡裡山炮臺還有一門小炮,長11釐米,直徑2.4釐米,重0.22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炮。胡裡山炮臺因此擁有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兩門火炮。
  而今天的胡裡山炮臺,東邊的克虜伯大炮已經沒有了,它被搬去鍊鐵鍊鋼了,西邊這門卻完好無損。原來生產它的克虜伯兵工廠,願用86噸黃金來換這門重達86噸的大炮,而中國卻堅定地拒絕了。不僅因為這門炮是這種型號的世界上的唯一一門,更因為它的存在,時刻提醒我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站在胡裡山炮臺的城牆上,望著茫茫的厭第,我的耳邊彷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炮聲,彷彿看到了日軍的艦艇在炮火的猛烈攻擊下,沉入海底。這段光輝的歷史不應被我們遺忘,也不會被我們遺忘!

胡裡山炮臺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