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通用10篇)

篇一: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通用10篇)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蘇泰州,在我們家鄉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小夥伴們,我就給帶大家感受下屬於我家鄉元宵節的狂歡吧!

元宵節作為春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雖然元宵節沒有大年國一那麼熱鬧,但是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過好元宵節,象徵的整個春節的圓滿謝幕!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一家家點亮盞盞精緻的燈籠,照亮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們三五成群,一家人早早的吃完晚飯,來到非常熱鬧的街市,東逛逛、西看看。街上的商鋪都鋪滿了有關元宵節的商品,大人和孩子們挑選著各自喜愛的東西,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我想這就是屬於元宵節的狂歡吧。

元宵節自然少不了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孩子們吃著以芝麻、白糖、豆沙等餡料,用糯米粉包的圓子,寓意著團團圓圓、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走出家門,聚集在一起,欣賞著美麗的夜景、享受著春天即將到來的氣息。

元宵節除了吃以外,最有趣的習俗就數賞燈和猜燈謎了,相傳漢明帝永平年間,皇家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每逢正月十五便下令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參拜神佛。此後這種風俗便流傳到民間,直至現代,人們為了增加其賞燈的趣味,便在各種彩燈下懸掛著紅絲帶,在絲帶上寫著謎面,讓大家來猜謎底,大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競猜著,人們絞盡腦汁地冥思苦想,終於猜出謎底,臉上充滿了勝利和喜悅的笑容,我想這就是屬於元宵節的狂歡吧。

走在喧鬧的街上,大人們牽著小孩的手,小孩們手牽著各式花燈,盡情著享受著節日的快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著一年新的開始,享受著美妙的元宵節的狂歡。

篇二: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廟會

鎮海區實驗國小603班陳翰睿

我的老家是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每每到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村中便會十分熱鬧——因為有家鄉的廟會。

盼著,盼著,廟會終於到了。太陽還未從被窩中探出腦袋,村中就歡快了起來。東家的孩子正跑去玩耍,西家的娃子也拿著錢到街上買吃食,小販們的貨攤一個連著一個,挨挨擠擠地擺在路旁,人們正在街上忙著掛大紅燈籠。

太陽剛一邁出家門,村中立馬響起陣陣熱鬧的鞭炮聲。頓時,原來寧靜的村莊甦醒了過來,迫不及待的人們宛如一匹匹野馬,衝出了家門。孩子在大街上興奮地奔跑著,空曠的大街瞬間便被人們擠滿,連只螞蟻都爬不過去。店鋪的生意格外熱鬧,一個個精緻的手飾,一件件精美的服裝被人們搶購著,不一會兒貨便少了一大半。

8點左右,廟會更熱鬧了。一縷縷晨光宛如把把利劍刺破晨霧,如同人們的心情般期待中透著急迫,興奮中透著愉悅。看不到場面的小孩子有的站在大石頭上眺望,有的騎在大人的肩膀上觀望,有的一個勁蹦著跳著看。寺院中的僧人唸誦著佛經,陣陣莊嚴、肅穆的聲音如同道道波紋傳滿整個村莊。幹部們穿著古代官員的衣服,對著祭壇內鞠著躬。臺下的人們面目也變得莊重起來,孩子們也不再吵鬧,全村再度變得安靜。

中午時分,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吃午飯,無數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一道道誘人的飯菜被端上飯桌,令人迷醉。

之後的幾天,孩子們買各種各樣的花炮玩耍,每天都會有藝人們表演著京劇,一連持續到7月份,廟會才逐漸進入尾聲,熱鬧的氣氛也漸漸消退。

啊!家鄉的廟會樸素中帶著華麗,繁忙中透著愉快,多麼有趣的風俗呀!

篇三: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雖然比不上春節的熱鬧,比不上元宵節的絢麗多彩,比不上端午節有紀念意義,但是我喜歡我們家鄉的中秋節,因為它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

每年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人都會歡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聊天。記得有一次中秋節我非常高興,吃完了晚飯,就拉著家人跑到陽臺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從東方冉冉升起。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了大地,它看上去離我們是那麼近,彷彿伸手就能夠得到。我們欣賞著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月餅,金黃金黃的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離開天空,生怕一會兒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會溜走了。我們每個人都拿了個月餅,放進嘴裡,輕輕一咬,香甜可口,我們每個人吃得津津有味,讚歎不已。

過了一會兒,聽見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可能是有人在放鞭炮祝賀節日吧!我吃著月餅,突然抬起頭來,好奇的對爸爸問:“爸爸,你能告訴我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嗎?”爸爸笑了,親切的對我說:“當然可以了。相傳在元朝的時候,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帶著我們漢族人奮起抵抗,大家相約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可是又怕讓朝廷知道了,就把訊息寫在紙條上,放進一種圓餅裡,以送餅的名義,偷偷把訊息傳遞出去。最後起義終於成功,為了紀念,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吃月餅,這樣,就出現了中秋節。現在也演變成了人們一家人團圓的節日。”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中秋節,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也愛我的家鄉。

篇四: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我的家鄉在四川成都。過年的時候,成都便熱鬧起來。其中,放鞭炮的習俗,是我最喜歡的。

這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到郊外放鞭炮。“為什麼新年要放鞭炮呢?”,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說:“放鞭炮代表辭舊迎新,真正迎來新年。”

我們來到一塊空地上,爸爸從一個大袋子裡拿出一個筒狀的鞭炮。我問爸爸:“這是什麼呀?”爸爸笑笑說:“你瞧好了!”緊接著,爸爸拿出打火機,點燃了上面的引線。然後,他做出射箭的動作,把筒狀煙花高舉著。不一會兒,一個像煙花的小球從筒裡跑了出來,跑到半空中,“嘭”的一聲,小球煙花炸了,像一朵美麗的花朵,開放後突然消失。

放完了筒狀鞭炮,爸爸又從大袋子裡拿出了一些短棒。這些短棒下面是可愛的圖案,上面是用粉色的紙包住引線。“這可不是鞭炮,這是煙花。”爸爸對我說。

他把一根短棒給我我,用打火機點燃了引線。霎時,一團絢麗的火花在空中綻放。我揮舞著短棒,火花時而變成圓圈,時而變成波浪。我很開心。但是,不一會兒,火花就熄滅了,就像一朵花兒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體驗完了短棒煙花,爸爸又拿出了一個巨大的鞭炮,這個鞭炮是圓形的,是紅色的,比我的臉都還大。

爸爸讓我和媽媽站遠點,他用打火機點燃引線後,小跑著到我們這兒。引線冒著煙,一會兒後就變成了煙花。煙花越來越大,還發出了震耳欲聾的響聲。我捂住耳朵,看著這眼前的煙花盛景。

這鞭炮響啊響啊,包含著我對新一年的祝願,包含著我對生活的熱愛,包含著我對家人們的祝福。

大約一分鐘後,鞭炮不響了,煙花也熄了。我們把產生的垃圾清理乾淨,就開心地回家了。

這放鞭炮真好玩,這就是我們成都的習俗,放鞭炮真喜慶!

篇五: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鄭凱升

在我的老家寧海,風俗那叫一個多,數都數不過來。

比如“謝老爺”這個風俗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用來祭拜祖先的,另外感謝祖先之前一直保護我們,想讓祖先在新的一年繼續保護我們。過程是這樣的:先擺好一桌飯菜(不一定要全熟,但一定要一隻雞),再擺上一桌酒,往家裡大門的方向插三炷香,再燒紙,拜一拜就行了。

還有做麻餈,寧海的麻餈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寧海做的不是紅糖麻餈,而是青麻餈和白麻餈。做青麻餈,首先要準備一盆糯米,煮熟後放入石缸中,再加入青米混在一起,邊加水邊用錘子錘,使它們混合在一起,吹半個小時後放在桌上,撒上松花粉,縮成長條,按成長方形,再用刀一段一段切下來就好了;而做白麻餈就更簡單了,只要去除加青糯米和加松花粉就行了。

鹽蟹,一種等著就能吃的食物,顧名思義,就是用鹽醃製的螃蟹,其做法也很簡單,用鹽把切成塊的死白蟹醃起來就行了。我爸跟我說傳說在古代,一位貴公子想吃蟹,於是他在一家小有名氣的店去吃螃蟹,他說:“小二,給我來一份煮甜蟹。”他還說:“一定要活的!”但那時正是黑夜,螃蟹都死了,但做煮甜蟹要一晚上才行,於是,廚師長就放了幾把糖醃了起來,但那時他放錯了,放成了鹽。第二天,貴公子已經來了,早早地就拿走了還在醃製的鹽蟹。到家後大快朵頤吃了起來,沒想到,用鹽醃製的螃蟹竟然如此好吃,很快全城都知道了鹽蟹。這種鹽蟹也可以避免浪費,也是一種節約的好方法!

舞龍,一種很有技術的表演,一般分兩種,一段和多段。寧海的是多段龍,可以讓表演更加生動形象有趣。

這就是寧海的一些有趣的風俗了,你家鄉的風俗是什麼呢?

篇六: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我的家鄉在鹽城市大豐區,那兒美景如畫,農業發達,雖然不屬江南,但也十分富饒。

這次我又回到了家,此時正是中秋節,同時也是國慶節。重返家鄉我感到非常親切。這裡的人依舊那麼善良;月依舊那麼澄澈;河依那麼讓人感到充滿活力。所有的事物都讓我倍感美好,我又見到了他們,又和他們團圓。這便是中秋節令我感觸最深的——團圓中秋。難道不是這樣嗎?和自己最熟悉、親近的人和物團聚在一起,難道不會令你感到格外溫馨嗎?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古月亮都象徵著美好和團圓。古人對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彷彿就連天上的一朵雲、一顆星在他們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聖。月亮當然也少不了,它自然成了古人表達情感、給予寓意的重點物件。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如蘇軾借月表達自己闊達的心胸。如王建賞著月,思著親人和家鄉。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再加上秋天的豐收,讓人們又覺得秋天的豐收,成果與月亮息息相關,便有了祭月。

家鄉的祭月用家鄉話叫”敬月光”,我猜想了一下,大概是家鄉人以為是月光照耀著五穀,換來了豐收吧。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確,反正都是對”月神”的尊敬。敬月光與家人團圓賞月亮、吃月餅同時進行,準備一個小桌,擺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如橘子、蘋果、柿子等,還有月餅和月光餅等,點上一炷香,再放鞭炮,便好了。

準備好敬月光後,家人們便開始聊天、品茶、吃月餅、賞月,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還亮著燈火,整個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香火香伴著的秋風中度過。

我覺得,中秋這個節日,無論是從團圓、神話、詩情和祭月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們會用很多的方式、習俗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熱愛。

篇七: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唐天培

“賣冰糖葫蘆了!賣冰糖葫蘆了!”你聽,三月三廟會又開始了。

三月三是因為公元八百三十四年六月初六,山堰工程正式開工。當時的明州司馬建議把這一天記為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項重要的工程,能夠使人們生活便利,所以分別記開工的六月初六為“六月六”,結束的三月國三為“三月三”。

你瞧,小吃攤多熱鬧啊。燒烤攤老闆正在招呼客人。為了吸引客人,他竟然跳起了舞。你瞧這動作,不僅使店裡的客人哈哈大笑,還來了許多客人,有些客人竟然把剛喝進去的水給噴了出來。臭豆腐攤的老闆正在忙乎著呢。他一會兒盛著湯對裡面的客人提醒道:“客官,您的臭豆腐好了。”一會又對圍觀的人群解釋道:“客官,臭豆腐只不過是聞著臭,吃著香呢!”他的這番話也逗樂了圍觀的人,只見他們爭先恐後地來買臭豆腐,或許是被剛剛的話給打動了吧。

我當然也在這其中吃了不少,還玩了不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那就應該是打氣球了。只見我拿起槍,裝上了子彈。過了幾秒後,“比賽開始”。隨著這一聲令下,我的手開始抖了起來,或許是因為槍枝不好吧。我用瞄準鏡瞄準了一個氣球,然後發射子彈。這子彈就如獵豹似的,忽然猛的一聲“bang!”竟然中了。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射中了,我得意極了。然而我後面幾發卻發發不中。我懊惱道:“剛剛就是不應該因為第一發中了而分心,看來這遊戲不能分心吶。”我重振旗鼓,認真射擊。終於在這一輪的競賽中,我贏了,我得到了終極大獎,我高興極了。

回憶三月三,這不僅承載著我的思鄉,還承載著我眷戀親人的情感。

篇八: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張欣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眾多節日裡,清明節是一個最特殊的節日。

在清明節裡,我和一家人到鄉下掃墓。我們看到山上也有許多的墓,無論是王家的、李家的、趙家的、吳家的,都有他們的子女來掃墓。看著外公的墓,我眼淚情不自禁掉落下來。當外公在世的時候,他總是把最好的東西讓給我,如今,外公走了,我該如何報答他呢?媽媽對我說:“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快樂進步,不讓外公擔心就可以了,外公並沒有離開我們,只是在另一個遙遠的國度看著我們,保佑著我們”。

我們找到一片空地,那裡有許多人放風箏,我也拿出了屬於我的風箏,迎著風,愉快地放著風箏。我問爸爸為什麼放風箏有沒有特殊的意義,爸爸告訴我,放風箏的寓意是把晦氣全部放走。

早上,一家人圍坐一起吃著美味的青團,我問媽媽:“能不能給我講一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媽媽告訴我說:從前有一個人在野外,什麼也沒有,十分飢餓,他的隨從便咬著牙,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後來那個人當了君主,卻忘了那個隨從的功勞,當有人提醒他時,他決定去尋找恩人。他四處打聽,最後聽說那個隨從帶著母親往山去住了,可是山這麼大,怎麼尋找呢?有一個士兵給他出了主意,只要把山上的三面都點起火,那個隨從一定會從山的另一面出來。大火連燒三天,隨從仍然沒有走出來,再派人進去查詢時,發現隨從已經死了。他十分後悔,便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還下令這一天只吃生食。

原來清明節不僅只有習俗,習俗背後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呢。

篇九: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家鄉的年蒸》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過春節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二十五二十六忙年蒸”,這可是揚州人的老傳統。

年蒸的起源是為了招財進寶,把蒸好的包子堆成一個元寶的形狀,被稱之為“堆元寶”,藉此希望來年能夠財源滾滾,寓意著蒸蒸日上。

有一年春節,我在外婆家學會了做包子。

首先是和麵。外公先拿來一個盆,把麵粉倒在盆裡,再加進發酵粉,然後開始加水,一邊加水一邊和,直到水加夠了,就開始使勁地揉,把它揉成一個大面團,蓋上一層溼毛巾,等它發酵。接著是做肉餡。先把剁好的肉餡放到一個大碗裡,再加各種調料,攪拌均勻。

然後我們開始做包子了。只見外公把餡放進皮裡,用手一捏一拱,一個圓圓的包子就做好了。我在旁邊看得躍躍欲試,“用手抓著兩邊,往中間擠,中間要捏好,不能留空。”外公一邊做示範,一邊對我說。雖然外公一直在旁邊指導,可我的手始終不聽使喚。剛開始我在包子皮中間放了很多的餡,結果在包的時候,餡從麵皮裡跑出來了,我急忙用手去捏,誰知這邊捏好了,那邊又破了。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放了很少的餡,結果包好的包子雖然皮沒破,但是扁扁的,軟塌塌的,一點也不好看。第三次,我吸取了前兩次的經驗,放了適量的餡,做好後的包子很漂亮,不僅包子的肚皮圓鼓鼓的,而且頭頂呈遊渦狀,像一座小寶塔聳立在蒸籠上,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等一座座小寶塔裝滿了蒸籠,外公便把它們搬到廚房裡,旺旺的火開始蒸。

一個個包子蒸好了,香味撲鼻,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包子,咬了一口,真香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年蒸,雖然與其他城市的風俗不同,但是卻有一番獨特的風味。

篇十: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中秋節

傳說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因被人威脅,無奈之下吞下了仙丹,從此只能一人孤獨的住在月宮中。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桌上擺放了她平時愛吃的食物。從此便有了中秋節。

在我的家鄉-廣東,也因中秋將至的緣故變得分外熱鬧。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月餅店買月餅的,步伐輕快;也有的是從外地回來的,開著半新的小車路過,拼著老命摁爛了喇叭也叫不開車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索性開了窗,用有些溼潤的目光貪婪摩挲,吮吸著久違的鄉景。

邁步進入月餅店,只能看見大人們的後背,四周被圍了個水洩不通卻仍有人不斷地擠進來。

夜幕降臨,天空變成了墨汁般的顏色,只能看見那玉盤般的月亮和隱約的星光。爸爸將月餅放在盤中擺上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又插上了三根香。清幽的月光照在月餅上,更增添了幾分食慾,讓我垂誕三尺。輕煙瀰漫在陽臺中,恍惚間,竟不知在何處。“以前每逢中秋,家家都要供月神,希望有好收成。現在雖然不種田了,但這是家鄉獨特的風俗,要傳承下去。”我聽後若有所思。

三根香都燃盡了,我早已迫不急待地伸出手,抓起一個月餅就護在懷中,生怕別人搶走了。爸爸有些好笑地說:”又沒人跟你搶,月餅多的是肯定讓你吃個夠。”雖然爸爸這麼說,但我仍是小心地護住月餅。媽媽說我打小就十分護食。直至月餅被我大塊朵頤了一頓後,才心滿意足的擦子擦嘴。”來喝杯茶。爸爸招呼我過去。在廣東,吃完月餅是要喝茶的,可以清腸胃。四周霧氣騰騰,潔白純淨的圓月顯的格外明亮。

中秋供月,寄託了人們美好的心願包含著美好寓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當繼承併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