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通用8篇)作文

篇一: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通用8篇)作文

劉珂言

看看街上懸燈結彩,都掛著燈籠。萬家燈火通明,又是過年的氣氛!

小年真熱鬧。我和媽媽要去超市選購團圓飯的食材,什麼牛肉、臘魚臘肉、藕、菜薹等等等等。小年超市裡的人可真多,大家都忙著存上些“年貨”。晚上,媽媽拿著大盆,把大魚劈開分成兩瓣,撒上鹽和胡椒,繫上繩兒晒著,不久陽臺上就掛滿了魚肉。媽媽說,非得這時候醃魚肉,過年才能吃出年味。

小年過了一週才是除夕。那天,街上的大鋪子小鋪子通能都關上了門。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所有小販都會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吃個年飯。

除夕夜,我們家把所有燈點亮,掛上福字,貼好對聯。親戚們也都到齊了。媽媽把做好的菜擺滿了桌。我看著桌上的大魚大肉,海鮮蔬菜,藕湯藕夾,忍不住開始動筷子了。最後,餐盤子裡還剩下一條魚,媽媽卻堅定的不讓大家吃。她說:“每年春節吃年飯盤子裡都剩下一條魚,這不是浪費,留到明天吃,寓意著年年有魚(餘)。再看看放在正中間的圓子湯,寓意團團圓圓。希望我們家人以後能夠團團圓圓,年年有餘,和家幸福。”今晚,爺爺奶奶談著家常,臉上洋溢著笑容,爸爸媽媽在廚房洗碗刷筷,嘴裡還唸叨著:“陰曆的年才最像年呀!”我和哥哥撲在地上看著春晚。在這美好的夜晚,在我憂閒地磕著瓜子時,我又在想,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它又有何用意呢?

“春節”按照農曆來說它應該是每年的第一個節日。人們認為萬事只要過好“頭”,日後也會越來越順利。又有一年“好彩頭”的意思。把春節過好,今後大家都會開開心心……

一眨眼,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到了,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的元宵晚上的街上都會掛滿紅紅綠綠的燈籠,孩子大人們都仰著頭看燈上的燈謎,十分熱鬧,我想:“現在武漢過年像是缺少了那麼一絲年味,大街上像是也沒有那麼熱鬧了”。

中國人民用智慧和團結組成了一個文明的大家庭,我們一代一代傳承,保護好傳統春節的結晶,讓家家戶戶每年的春節都能過的分外熱鬧。

篇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康暻

魯迅曾在《祝福》裡寫道:“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打我有記憶起,春節是在臘八這天開始的。

在這一天,家家都煮臘八粥,那種甜甜膩膩的香味便飄在大街小巷中,滲雜著些許年味,一碗碗的臘八粥被端上來,異香讓人喘不過氣來。據說,發明臘八粥的人還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呢!每到臘八,我總能吃到碗甜甜的臘八粥,一口吃下,蓮子、飯豆、花生仁在舌尖盤繞,撲鼻的香氣直向鼻子裡鑽,白霧迷住了眼,甜甜的臘八粥順著喉嚨流過了肚子,霎時,渾身上下都暖和起來了呢!

過了臘八,年貨便齊刷刷地給擺上了。上至高階商場中的喇叭,下至走街竄巷的手藝人,都吆喝了起來。春聯、年畫、窗花、糖、瓜子、花生應有盡有。每天睡醒,我都能看到媽媽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回來,這也成為我們家一道春節的風俗之一,——囤貨。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天家家祭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上報人間事宜,人們為了讓灶神為自家說好話,所以在這一天祭灶神。每次,我們家都要給灶王供上關東糖,聽爺爺說,這樣才可以讓灶王說家裡的風俗。祭灶神在我們家都成為了一種精神。除了祭神,還要大掃除一次,因為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緊迫熱鬧,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就為了突顯出新年永珍更新的新氣象。貼窗花、貼春聯的習俗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我都要為我家的每一扇窗戶精心刻窗花,左鄰右舍的鄰居都羨慕不已。

緊接著,我們便熱熱鬧鬧地迎來了除夕。大年夜裡,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這頓飯我們家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快樂的氣氛。一般來說,年夜飯的餐桌上少不了魚這個食物。因為“魚”和“餘”諧音,喻意“吉祥有餘”或“年年有餘”。按我們家的老規矩,無論是誰,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與大家夥兒團聚。我們家的所有人都要等到12:00以後才睡,小孩子們睡前總要給大人們拜年,是為“辭歲”。而大人們總要摸出點什麼作為獎勵,美其名曰“壓歲”,這便是壓歲錢的由來。

國一在鞭炮聲中大笑著走來了,這一天,我們家的所有人都穿新衣新鞋,走街竄巷到親戚家去拜年。還在年味中沒回過神來,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這一天,我們要觀彩燈,吃湯圓,鬧到深夜才睡。

於是,春節就這樣過完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也該去上班了。春節就這樣轟轟烈烈的走來,又轟轟烈烈的離去了。

篇三: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上官鈺甜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文化在不斷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少規矩。這些規矩不斷衍化,成了各地風俗。今天,我來介紹一下家鄉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溫州,它是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在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在十二個時辰做不同的事。辰時大掃除,巳時貼春聯;午時換新衣,未時置年貨;申時全家福,酉時年夜飯;戌時看春晚,亥時逛燈會;子時燃爆竹,丑時收壓歲;寅時齊守歲,卯時放親友。我先來講講我最愛的年夜飯。

吃飯前,手要洗乾淨。入座也有規定。圓桌的上做要讓張這座,我們晚輩要等爺爺奶奶坐下才能坐。這次吃年夜飯時,弟弟看到桌上有他最愛的烤年糕,馬上就想夾一片。這是,爸爸拍了一下弟弟的手:“不能夾哦!要讓爺爺奶奶先動筷哦!”原來,長者未動筷時,小孩是不可以先吃的呀!而且夾進碗中的菜是不能放回公盤中的,勺子也不可以在湯裡攪拌。

魚肉是年夜飯的“主角”。我早就口水直流了。“啊嗚啊嗚——”我小心的吃完魚背,剛要給魚翻個身,就被奶奶阻止了。在我們這兒,魚不能翻過來吃。你可能會疑惑,為什麼呀?因為呀,在我們家鄉的人以前以出海捕魚為生,魚“翻過來”,諧音船“翻”了,不吉利,所以只能將上面的魚骨和魚肉分開,撥到盤子邊沿,再吃底下的魚肉。如果是一條大魚放在桌子中間,魚是不會全部吃光的。不但大年三十不吃,過年期間要一直留著,後來吃了沒我也不知道。這在我的家鄉,象徵著年年有餘。這可真是個有趣又吉祥的風俗!

吃完年夜飯後,就是我最盼望的貼對聯了。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是自己寫春聯,自己貼春聯。對聯要平仄相和、音調和諧,講究“仄起平收”。對聯聲律也要相對,但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是二、四、六個字嚴格相對,一、三、五個字可對可不對。我們家鄉的風俗中有一種特有的“機關聯”。它一般都嵌入古今歷史典故,人物名稱事蹟、動植物和藥材名稱、天文地理專有名詞、時事政治、成語、俗語、文字遊戲等等。而且,上聯嵌有機關,下聯則要破機關,要通順合理,既工整又有意境。所以爸爸每次寫機關聯時,都要冥思苦想許久才動筆,有時還要和爺爺、太爺爺商量商量呢!

現在很多人把老祖宗留下的風俗當作繁文縟節。但其實家鄉的風俗,往往蘊藏著深刻的做人之道,處事之法。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家鄉的風俗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我們的保護並把它們給傳承下去!

篇四: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吳可凡

武漢的炸魚丸、藕莢,北京的臘八粥,河南的饃……一系列民俗都會讓人想起熱鬧的春節,每個地方的民俗活動都不一樣,南充也不例外。

年前的幾天,大店裡人流如潮,小店裡接踵摩肩,似乎要擠倒收銀臺,大家都爭著買年貨。不但如此,家家還要掛出臘肉、醃香腸。我們家的視窗有一層防盜網,每當過年時都掛滿了外婆醃製好的食物,一層層的香腸和臘肉重疊在一起,好似一堵臘肉牆。

塞上滿嘴的臘肉香腸,轉眼就到了大年三十。除夕那晚守歲是必須的。傍晚的時候全家人就聚到一起吃年夜飯,飯後一邊聊天一邊看春晚,好不熱鬧,小孩子們最盼望的當然是12點鐘的鞭炮。當零點新年的鐘聲敲響時,鞭炮聲也在這一刻響徹雲霄。各種各樣的鞭炮應有盡有,有飛天類、旋轉類、噴花類、煙霧類,讓人眼花繚亂。每當這時我都在樓下放鞭炮,手中抓著幾大把煙花棒,兜裡裝上一小袋子甩炮,左手煙花棒還冒著五顏六色的火花,右手已經卯足了勁往遠處丟甩炮,忙得不亦樂乎。“啪”地一聲響,甩炮落地,鞭炮聲伴隨著新年的鐘聲,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關於除夕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在遙遠的古代,深山老林中有一隻長相面目猙獰,令人畏懼的怪獸,被人稱作“夕”。它頭上長有四支角,身上卻只有一隻腳,每到年底就跑到村裡吃人。村民們十分害怕夕獸,不敢與之抗衡。村裡有個叫做“年”的小孩,他對夕十分了解,知道夕害怕紅色,於是向村長提議在每家大門的門框上貼紅底黑字的對聯,使其不敢入內。當夕靠近村莊時就點燃竹子,竹子爆炸發出巨大的響聲,對夕起到震懾的作用。村長採納了年的意見,在這一天嚇退了夕,人們為了紀念這天,就把這一天就稱作“除夕”。現在人們把從除夕開始的半個月這段時間都稱之為“過年”。

除夕過了就是大年國一。新年第一天不能掃地,為什麼呢?因為掃地會把財運掃走。這一天還要登高,希望能步步高昇,在山頂燒香祈福,祈禱新的一年能萬事順意。大年國二是上墳的日子,準備一點酒菜,放一串鞭炮,在墳前緬懷已逝的親人,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團圓。

春節在正月初六就基本結束了,大年初七大人們上班,孩子們也要開學了,一切又恢復到平常的樣子。

篇五: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劉孝聰

武漢,是一座非常特別的城市,被漢江和長江隔為三鎮,然而,雖然被江水融開,但我們的心還是在一起的,武漢的除夕夜根本才是中國的除夕夜。

除夕,是所有武漢人在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日子,年夜飯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習俗,而準備年夜飯也是要花功夫的。在武漢,大多數人提前兩天就開始準備食材了,如果要炸丸子,就得絞肉,肉絞完後再打幾個雞蛋,一揉,放點特製的佐料後,再搓成一個個圓球狀,等到油鍋燒熱時,再將捏好的丸子一個接著一個,慢慢地放入鍋中,一盤盤色味雙美的肉丸子就這樣誕生了。不僅如此,無數人家都在各家門前掛著醃製好的臘魚臘肉,晒著自家調製的雪裡蕻蘿蔔乾,整條街都香味撲鼻而來,武漢舊曆的年底,為新春緩緩揭幕,竟是這麼鄭重,這麼豐碩。年夜飯各種口味的菜都有,什麼洪湖藕湯呀,臘腸炒蒜苗呀,金黃炸藕夾呀等等。真是讓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口的衝動呢!在吃完團年飯後,人們還不忘了互相拜年,彼此祝福,剎時有了閤家團圓的一番場面。

在除夕夜裡,不僅吃年夜飯有趣,貼春聯和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當新春來臨期間,它會來人間禍害百姓,傷害無辜,長時間後,人們慢慢發現“年”害怕紅色,且害怕爆炸聲,因此,大家想了個辦法,他們紛紛貼春聯,放鞭炮,來驅逐它,後來,“年”果真再也不敢來禍害人間了。就這樣,在過年時就慢慢有了貼春聯和放鞭炮的習俗了。現在人們有的在商場買春聯或自己寫春聯,貼在門前,象徵著新的一個步步高昇,吉祥如意。小時候,我也想貼春聯,可奈何我身高不夠,無法自己貼上去,於是我就尋法子,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我趕緊把椅子拿過來,雙腳的鞋子一脫,站在上面,終於在我的努力之下,成功地貼好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春聯,心中別有一番滋味。說到放鞭炮,它寓意著驅趕病魔,身體健康。現在的鞭炮也是各式各樣的,有沖天炮,仙女棒,小蜜蜂,母雞下蛋等等,可謂是多姿多彩,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玩得不亦熱乎,可是熱鬧啦!

更令我感覺除夕夜最特別,最喜歡的,那就是看春晚了,在春晚開始前,人們把瓜子,糖果等等一大堆零食都準備好,叮叮叮,鐘聲到了八點整,春晚開播了,春晚開播了……大家趕緊把電視調到CCTV-1,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我們一邊嗑瓜子一邊欣賞著演員明星們絢麗多彩的表演,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12點,新年的鐘聲敲起,大夥兒歡聲笑語,迎著新一年美好的來臨。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武漢的除夕夜就是這樣的多姿多彩,熱鬧非凡,你覺得呢?

篇六: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張茗皓

武漢,是一個美麗的,熱鬧的,火熱的城市,它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是啊,對於每個“老武漢”來說,可能真正意義上的過年,是陰曆上的年,而不是現在的元旦,它只是元旦沒有一點兒年味。

武漢的春節,從冬至起就開始準備了。在我們家,剛到冬至那一天,我上學路上就會看到,那原來掛著衣物的晒衣架上掛滿了紅通通的臘魚臘肉。它們在太陽光的對映下,瘦肉紅得像晶瑩的瑪瑙,肥肉白得像溫潤的和田玉。一條條,一塊塊,擠在一起倒顯得有幾分可愛,幾分神氣。

終於盼到了春節,大家十分喜愛我們家的臘魚臘肉,對炸圓子也是讚不絕口。

炸圓子不僅寓意團團圓圓,做法也並不難。只是把雞蛋、魚肉、五花肉、小蔥、和生薑全部剁碎,充分的攪拌均勻,再放油鍋一炸便好。據說,年前必須趕做完上百個圓子,為年夜飯做準備。有時大人們忙不過來,便讓我們也來打下手,做一些打雞蛋等簡單的小事。炸圓子同北京的餃子一樣,都算是過年才能吃到的“好東西”。一般大人們在炸圓子的時候我們就在一旁等著,等炸好第一鍋就會拿起筷子把圓子像串糖葫蘆一樣串起來起,吃了一串又一串。以至於有時還沒到吃年夜飯的時間,便已然吃飽甚至吃撐。但從國一開始一直吃到十五再好吃的東西一經這麼折騰,至少我見了不會再對它妄動食指。話雖這樣說,但到了第二年,自己淡忘了被圓子支配的恐懼後估計是另一回事了。

年夜飯上最後一道大菜是一盤紅燒鯉魚,我看得垂涎三尺,正要下手時,爺爺制止了我,說:“你先別動,這年夜飯上的魚可是有講究的,你看年夜飯上有全魚,不就寓意著來年有“全餘”嗎?你要動了一筷子,那咱家來年就沒“全餘”了”,我聽了連連點頭。

其實武漢的春節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如拜石神,拜天公,拜財神等等。這些習俗無一不展現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無一不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真希望今後能把這些好的習俗保留下來,讓以後能多一些“年味”。

篇七: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鄭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一年過春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回到老家,在那些天裡。人們不會因為寒冷而減少心中的熱情。所以在除夕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進行不同的活動。

在我的記憶裡有很多習俗與活動是我們城裡所沒有的,討紅雞蛋、要喜糖……在這些活動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祭拜祖了,祭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在我們家祭祖的同時,也祭祀天地神靈。從我記事起,桌上的菜品就是三牲菜品、三茶五酒,一直都未改變過,每次我們都會燒香燒紙,祈求平安,俗稱“送錢糧”。

我們家祭祖都是由外公操辦的。我經常想去幫忙,卻總是被燒得旺旺的火爐薰得睜不開眼睛,淚流滿面。

今年的除夕,我家的正門已經被掛上了紅火的大紅燈籠,我們貼了喜氣洋洋的對聯和門神之後,我和表姐就被外公叫進了正屋裡,只見外公在供桌前擺了一個小鐵爐,供桌上擺了一些貢品,牆上掛了一幅福祿壽的掛圖,接著外公點燃了三炷香和小鐵爐,他拿起一沓黃原紙,一邊放進爐裡,嘴裡一邊唸唸有詞,是在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幸福。我和表姐在一旁幫忙遞紙,燒完黃元紙之後我們開始燒冥幣。外公先為太太奶奶燒,只見外公燒的全是一些面值較小的和一些零錢。我覺得很奇怪,就問道:“外公,你怎麼這麼摳門啊?大過年的只給太太奶奶這麼一點錢啊?”外公說,是因為太太奶奶不識字,不會算數,為了方便她用錢就把零錢捎給了太太奶奶。外公對每一個祖

輩都很瞭解,也很細心,這讓我想到了:“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送完錢糧後,我們按照輩分一一磕頭,請求祖先保佑我們平平安安。

祭祖過後,只見爸爸拎著一大卷鞭炮放在了大門口,鄰居們也都拎著鞭炮出來了,這時大家一起點燃了鞭炮,比誰放得最響亮。大家笑著叫著,沉浸在喜悅之中,響聲絡繹不絕,火是紅的,鞭炮是紅的,在嘭嘭聲中,只見飛揚的紙屑也是紅的,紙屑落在地上,院子裡紅紅火火,喜慶的不得了,整個小鎮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中,我們團聚在一起,吃了年夜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坐在一起舉杯同慶,外公看著我們大大小小的,高興的說:“內睦者,家道昌!”。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2021新年裡,這個年夜飯我吃的特別的有味兒,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在,真好!

篇八: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

祁典

十里不同鄉,百里不同俗,是啊!各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同,你們想知道我老家的春節習俗嗎?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臘八節彷彿是春節的前奏,小年一過,春節就指日可待了!臘八一到,我們家就有兩件事必做不可:一、熬臘八粥,這種粥是用杏仁、紅豆、桂圓肉、核桃仁、蓮子、花生米、葡萄乾等各種堅果和雜糧熬成的,正如老舍所說“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媽媽常常守在火邊,小火慢慢熬,等香噴噴、熱騰騰的粥端上桌,迫不及待地嘗一口,香甜軟糯,回味無窮。二、泡臘八蒜,先把剝好的蒜瓣兒放到罐子裡,加醋直到把所有的蒜瓣兒泡進去,最後加冰糖糖並密封,為過年吃餃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綠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白白胖胖的餃子蘸著臘八醋、就著臘八蒜,真乃人間美味,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個餃子。

臘八一過,各家各戶都忙了起來,街上也更熱鬧了。賣福字的、賣春聯的、賣年糕的、賣衣物的、賣糖葫蘆的、賣鞭炮的、賣玩具的……應有盡有。爸爸媽媽常常在人來人往的街上穿梭著,購買年貨,而我呢,常常和一幫小孩鑽來鑽去,圍著琳琅滿目的零食和玩具轉來轉去,直到買到稱心如意的玩具才高興而歸。

除夕終於被我盼到了,一大早,爸爸和姥爺去祭祖,我和姥姥、媽媽在家裡包餃子。吃了午飯,大人們嗑著瓜子閒聊,而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猜燈謎、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玩的不亦樂乎。在歡笑嬉鬧聲中,夜晚不知不覺降臨,這時候,家家趕著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好新衣,大紅燈籠高高掛,紅色對聯門上貼,家家都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終於,一桌豐盛的飯菜躍然“桌”上,在桌上席地而坐。我們圍在桌前,祝福歡笑聲、碰杯聊天聲不絕於耳,聊著這一年的開心事,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吃完團圓飯,春節晚會將要開始了。一家人圍在電視旁邊,津津有味、目不轉睛地觀看著春節晚會,時而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時而被優美的歌聲所陶醉,時而被主持人那精彩臺詞所感染。

終於倒計時了,“五、四、三、二、一、零!”,隨著主持人宣佈跨年倒計時的結束聲,外面鐘聲敲響,鞭炮炸響,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煙花升騰起來,它們直衝天空,隨後漸漸舒展開,形成了無數朵時紅、時黃、時綠的繁花,把夜晚的天空照的亮如白晝……煙花的美麗雖然如此短暫,卻十分奔放、十分熱烈,它們不停的在空中綻放,用它們千姿百態的身姿來傳達著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無限期盼,這一夜,如此精彩。就這樣,除夕和守歲漸漸離我而去,我依依不捨與它們告別,迎來另一個高潮。

大年國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頭巷尾都失去了活力,商店門面都關了門,整個城鎮都開始了休息,但是今天開始,拜年緩緩拉開了序幕。爸爸媽媽和我早早起床,到親戚家、鄰居家串門拜年,祝福聲、吉祥語人人必說,禮物、紅包小孩必收,陪著爸媽走一圈,意外收到好多壓歲錢,口袋鼓囊囊的,臉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下午,是我最喜歡的時光,好多好多沒見過的新鮮玩意都在吸引著我,可以和爸媽跟著人潮去逛廟會、遊寺院、聽唱戲、看耍獅子,還可以買小孩子玩的“甩鞭”,時不時從口袋拿出一顆,使勁甩在地上,“啪”的一聲,驚嚇一下沒堤防的人,自己偷偷忍著樂。

哎,幸福的日子過得總是那麼快。就這樣,春節大笑著噼裡啪啦地走來,又大笑著噼裡啪啦地離去。這一年一度,讓人百般期待的春節,一眨眼就離去了,希望明年的春節跨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