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種風俗作文六年級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俗,因為這些風俗,每在特定的節日裡,大街小巷總是熙熙攘攘,賣的買的彼此應和,熱鬧非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介紹一種風俗作文六年級

我的家鄉是應縣,在應縣的元宵節裡有一個熱鬧的習俗——扭秧歌。關於扭秧歌,還有著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秧歌的起源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鬥爭,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從縫裡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火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著“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土地爺的活動

聽了這幾個說法,你們有沒有被秧歌吸引呢?是不是會不由自主的扭起來呢?我告訴你們扭秧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在元宵節裡我也扭過一次秧歌呢。

扭秧歌

去年元宵節,我回到姥姥家,可剛進門就被姥爺拉著去練秧歌了。我茫茫然,跟著姥爺走到了村中央。姥爺停下來對我說“去吧,練練,可有趣了,練好了我給你報名,在元宵節也扭一扭。”

我進了團裡和他們一起練習,可是我的步伐總是出錯,當我快放棄時,抬頭一看,隊里居然有一個比我還小的女孩在認真地練習步伐。只見她踮著腳向前走幾步,又向後走了幾步,纖細的手臂大幅上下襬動,看著就不輕鬆。她甚至還有好幾次摔倒了,但她依然沒有放棄,很執著的練著。就這樣反反覆覆的練習,我看得都慚愧了,她小小年紀都這麼努力的練習,我怎麼能甘於落後?趕緊練吧。想到這裡,我就學著她的樣子,不厭其煩地加緊練習,不得勁兒的地方就請教姥爺,日復一日,一直練到元宵節到了。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趕著做菜,村裡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吃完飯大家就會出來看扭秧歌。和姥爺早早來到村中心做準備,看到越聚越多沸騰的人群,我不由得緊張起來:這麼多人,扭不好怎麼辦?大家會不會笑話我?而另一個自己卻說:“加油,不就是一次扭秧歌兒嗎?有什麼好怕的,你能行!”

內心糾結了半天,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有信心。於是拿定主意走下場進入隊伍和大家跳了起來。不可思議的是我的步伐竟然沒有出任何差錯,踏著歡快、節奏強的鼓點,我扭得是輕鬆、熟練,抬頭看到那位讓我重拾信心的女孩居然也沒有出任何差錯,我心想: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步伐都有了進步。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時間老人悄悄離去,我們也追隨著時間老人的步伐回到家中。不得不說今天的秧歌兒真是一場無與倫比的表演,我不會忘記那次扭秧歌兒,我更不會忘記那個小女孩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扭秧歌產生了興趣?那就等明年的元宵節,和我一起到我的家鄉去感受感受吧,肯定讓你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