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无知作文

倘若人们都可以稍微审视自己的言行、想法,或者用一个更笼统的词语——内心,那么无一例外,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永恒的状态——无知。

小议无知作文

因而,有这样一句名言流芳千古。

“我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

而在一千年多年后,那位久居于城堡书房中的法国人看到此句兴奋、赞叹不已,将另一相似的至理名言刻在天平上。

“我知道什么呢?”

——蒙田

如果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是在坦露自己的无知,那么至少他自知无知,而蒙田甚至将这一确定性都打上大大的问号。

可是,但凡接触过他们留给后世的作品,例如《斐多篇》与《论经验》,我们便会发现事实根本不是如此,或者说截然相反。他们的知识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四面八方的。只要你乐意,他们会永无止尽地与你攀谈。

至于他们为何做出如此反差之行为,确切地说,我并不知道。或许当我们把目光继续转向“无知”这一话题,答案便浮现了。

从远古走来,人们一直在为摆脱无知愚昧不懈奋斗。而到了现代,科学则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相信科学,将其视为通向真理的唯一途径。

科学确实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大事业。

轻视科学的人只是说明自己的愚蠢。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可知论者如此乐观皆出于这层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拓宽,技术的革新,我们终将探索出这世上一切不可知的事物,譬如日心说推翻地心说,量子力学推翻经典力学……

但是,亦有位思想家发出这样的质疑:

“我也不会把科学的价值夸大到某些人所说的程度……我也不相信有人所说的,科学是一切美德之母,任何罪恶都是无知的产物。”

——《雷蒙·塞邦赞》

我们之所以如此乐观,就是因为我们并未仔细审查自己对科学之想法,认为其完美无瑕。事实上,并非如此。科学亦有不可忽略的迷离之处。

下面这一类比生动而有趣

打台球时,我们把球打进洞中。接着再把球取回,使用同样的方式,球再次进入洞中。周而复始,当我们连续实验了六亿多遍,最终得出规律:以这种方式打球,球必进洞中。

我们所有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皆为此类模式:重复实验,相同结果,得出规律。

那么我们是从何得知下一次结果便是一样的?第六亿零一次实验时,台球会不会直接飞出地球?

我们只能感知到现象,根本无法知晓背后的规律。我们仅仅是在依靠经验、猜测规律。这是休漠的基本观点之一。

这时,有人会反驳,我们的感觉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理性的帮助。可是既然理性认识是基于感性认识,此类情形就像一栋坚固的楼房搭建在松散的泥土之上。

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否认这栋楼已有摇摇欲坠之势。“理性没有另一个理性的验证就不能成为理性,我们永远不停地在兜圈子。我们的思想用不到陌生的事物上面;思想是通过感觉的媒介而形成的…”

以上的很多话并非出于我的嘴中,而是出于许多自己“无知”的哲人们。其中休谟是知名代表。不过休谟到最后仍告诫我们“需要相信科学世界,否则我们将寸步难行。”

的确,我所提出的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与怀疑。“当我有所表示时,我并不是指事物本身如何,而是指本人见解如何。”

“说到思想的产物,我这里从来也没有产生过能使我真正满意的东西”。

我明白我所想的这些更似无底洞、死胡同。我所做的,无非是将自己的怪念头显现出来,仅此而已。

可是现在竟有人因不了解世间万物之奥妙而钻进死胡同,甚至献出生命。我认为这种行径无疑是一种任性、一种愚钝。尼采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正确的观念:

“我对许多事情永远不想知道,智慧给认识也划出了界限。”

以上的表态我认为已经相当明晰了,尽管科学带给我们大量的知识,可是与此同时,更多的无知和困惑也会随之跟进。我们愈发探索,更多未知的事物便会悄然而至。

此外,我们无法了解事物,不仅是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更无奈的是,人们常常自以为是,总以为事物一成不变。因而,叔本华这样说道: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时间的作用以及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人生的智慧》

可是我们未曾很好地理解这一观点。对一件事物,我们依旧会给出自以为完美的观点。或者,我们随意地傲慢地认为这一层道理依旧适用于那件事物。我们说得头头是道,但其实是并不充分、牵强的,假借的概念。

我们未曾认真考虑到这条格言:

“一条规律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由此观之,“无知”这种状态在人群中是并不少见的。只可惜,更多人是后一种“无知”,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前种“无知”。

对于前一种无知,我们自然是应当大佳赞扬,因为这种无知给予我们清醒的头脑,教会我们谦卑,使我们发现漏洞,弥补不足,或进而求之,或退而思之。

而对于后一种“无知”,确切地说是愚昧,我们应极力避免才能使道理愈探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