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作文

篇一: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作文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翻開嶄新的課本,一次次捧讀寫滿苦難與輝煌的歷史故事時;當我們坐在屋簷下,一次次聆聽祖輩們講起那些崢嶸歲月的往昔時,我的小腦袋裡總會浮現一個又一個疑問:什麼是紅色基因?她有哪些動人的故事?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

於是,我帶著這些疑問,跑去問我的爺爺。爺爺是個老解放軍,他告訴我,在我生長的地方,就是一個充滿紅色的地方——鄞江鎮建嶴村。在爺爺的提醒下,我便開始尋找紅色的足跡。沿著彎彎的建嶴溪,我一路向前。在溪邊一處高塘上,三間兩層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經過歲月的洗禮,房屋有些破敗。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樹木,看似瘦削,卻高聳入雲。屋簷下,一塊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舊址。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恰如北方的四合院。正對大門的遠處,豎著一根旗杆,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正迎風招展。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鬱鬱蔥蔥,在綠色的背景下,那一抹紅色顯得更加鮮豔奪目。我深深地被這一抹紅色勾住,久久凝望注目。

不知是誰提醒了我,才踏進一旁的陳列館。哇!一件件歷經磨難的農具與武器,一幅幅血與肉的黑白圖片,極具感染和震撼,它們彷彿都在訴說著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日軍是怎樣施行著他們的暴行。

聽當地的奶奶講,這是一段不得不說的歷史: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羅白樺兩位領導來到建嶴設立地委機關,他們先在建嶴國小住了幾天,後在建嶴小溪邊租了三間房子居住,指導整個四明地區的鬥爭,年底轉移至姚南。

於是,故事也就此展開:積極送子參軍、接力護送傷員、開展“二五減租”搞生產自救……言語間,奶奶眼帶淚花,卻滿是驕傲。

在那個戰爭年代,建嶴人用生命保護著縣委和幹部,成為攻不破的“紅色堡壘”。

“青山埋忠骨,青史留美名”。歷史不會忘記,那些為了國家的復興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應該付出辛勤的勞動,努力學習,就算得了獎也不要驕傲,俗話說“山外有山,樓外有樓”我們必須不斷地努力,追求更高的標準。而且我們也要熱愛祖國,勤奮學習,把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中,並且還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我們也要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和少先隊開展的各項活動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未來的路很遙遠,但是,我們只有學會創新,學會開拓,才會取得進步。讓我們用愛心、恆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傳承紅色基因,爭當做時代新人吧!少年強,則國強!我堅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篇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謝明哲

兩萬五千裡的鐵流,鑄就了長征精神;國民革命,是對富強中國這一巨集偉藍圖的最初奮鬥;1921年,嘉興南湖上漂盪的一艘小船,承載著開天闢地之志與敢為人先之勇。這,就是紅色初始的地方。這,就是紅色精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是我中華先輩在民族危亡之際發出的嘶吼。的確,泱泱中國曾騰飛於少年之志,也必將展望乃至輝煌於少年之崛起。然而,當今少年的內在修養真的足以輝煌中國嗎?

所謂內在修養,不但是對紅色精神的傳承與理解,更是對其付出的實施。為何要如此重視內在修養呢?眾所周知,在國家重視教育的今天,獲得優質的教育已不是什麼難事,青少年真正缺失的是一種能在逆境中砥礪前行的精神。如果單注重教學質量,培養出的只是沒有理想,沒有行動力,更無毅力的行屍走肉!倘若雙管齊下,在注重教學質量的同時抓起精神教育,則吾輩少年當有經天緯地之才!中國也必將雄起於地球!

那麼,不禁有人要問:中國少年的精神教育,究竟該師從何處?請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共和國的元勳們。他們,也曾身處困境之中,也曾迷茫過,失敗過。但他們有一顆燒的火熱的心!一顆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共產主義之心!正如海明威所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在中華危亡之際,他們沒有視而不見,他們站了出來;在革命之路遇到瓶頸之際,他們沒有氣餒,他們積極謀求出路。這些英雄,當為我中華萬世之楷模。我們不應忘記他們所做出的貢獻。不應忘記定格在他們生命最後一刻的倒在衝鋒路上的畫面。冥冥之中,那淒厲堅定的衝鋒號仍在耳旁呼嘯。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居安思危!不忘初心是當今少年之責任。而如何牢記使命?就當師從革命先烈,發揚革命先烈之志。因為,他們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彌足珍貴的記憶!更是照亮我們前進道路的燃燒的魂!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的紅色精神體現在了哪裡?還記得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嗎?他鞠躬盡瘁為民眾,矢志不移求大同。他在的每一天,無不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他寫下的寄語,我們始終忠貞不渝地執行。而今,中國富強了,當年為總理送行的十里長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倘若總理還能睜眼看看,他一定會欣慰的,因為這盛世如他所願!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有著紅色精神為我們引路,我們的前途將是一片光明。而中國少年在潛心磨礪出山後,必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中華在鳳凰涅磐後也必將雄起於世界,與天不老!

我相信,倘若中華民族的骨中紅色基因尚存,鬥志不熄,革命之火將永存於世!

篇三: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史靜蕾

紅色是什麼?它不僅是一種顏色,更是沉澱在我們血液中的一種基因,貫穿始終,經久不衰;它是蘊藏在我們腦海中的一種信仰,目光遠大,追求高遠;它是隱匿在精神中的一種追求,敢於拼搏,自強不息。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是我們一輩子的理念。

生我炎黃,育我華夏。待之有為,必報中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鑄造了一條通往光明的大道,肉身雖死,靈魂猶在,尤其是他們的精神,是需要我們一輩子銘記與傳承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這種精神,託舉出一個繁榮富強,令全世界都為之側目的新中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更要努力,秉承先烈的意志,傳承紅色的基因,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而奮鬥,堅持夢想,勇往直前。

人類的時代在改變,人類的時代在進步。但有些人卻會因為物質世界的雍容與繁華而沉醉其中,無法自拔,最終忘了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的意義,在佈滿荊棘的岔路上永久迷失。老子曾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要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國,不傾城。以優雅姿態去摸爬滾打;做一個豐盈的男子,不虛化,不浮躁。以先鋒之姿去奮鬥拼搏。要植入紅色基因,自內而外的生長出一種紅色的血液,鼓勵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向前向前再向前。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

人們總是想捉住一些東西,來證明自己活著,可有些時候,他們抓住的,往往都是虛無,寧可做一時的女王,也不願一世平庸,總是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其實同時錯過了真正的幸福。所以,我們更要認清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真正的發展自己,充實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更加要弘揚的就是紅船精神,就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同時也是我們前進的航標,奮鬥的動力,努力的標誌。紅船精神引領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我們不忘本,不變質,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勞動,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就要大力弘揚紅色傳統,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發展,樹立擔當祖國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遠大理想;就要有展現有夢想,努力奮鬥有所作為,勤奮學習掌握本領,熱愛勞動,樂於奉獻的良好精神風貌。振我中華,復我華夏,興我中國,揚我國威!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這是晏殊和尚的報國詩,其中蘊含了多少感情無人知曉,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要像他一樣,擁有一顆愛國的熱忱之心。

傳承紅色基因,振我中華國威!

篇四: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李澤煦

前幾天,恰好去了市裡的烈士陵墓。走近一間大大的革命烈士陳列室,裡面陳列著烈士生前的照片、遺物等個人資料,以及詳細地記載了革命烈士一個個動人的壯烈事蹟。看完後百味雜陳,心裡很是感慨。

走出陳列室,抬頭前方是一片整齊的綠蔭成林。我不免想到,這片生機勃勃花紅柳綠的大地、以及我們所擁有的美好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在這片土地上浴血奮戰拼下來的,他們為我們鋪就了一條條通往實現美好中國的光明大道。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趙一曼等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活生命,在民族存亡之際,全然地捨棄個人利益、放下他們摯愛的這片熱土和親友,為了人民的利益、祖國的未來,他們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寶貴生命,他們的事蹟流傳不息、家喻戶曉,傳播大江南北整個中華大地。董存瑞懷抱炸藥義不容辭地走向戰場與敵人共歸於盡;劉胡蘭因為拒降而被鍘死在鋼刀之下;邱少雲在燃燒的炙熱烈焰裡為了保護戰友而任由大火吞噬了自己……回想起課本里這熟悉的一幕幕,我的眼眶溼潤了,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對於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這些或許已變得遙遠飄渺了。只是,在當今和平年代的我們,雖有著豐富的物質條件,生活不再艱苦困頓,但不少人明明懷抱夢想卻在燈紅酒綠的世界邊緣中慢慢地迷失了自我。我們當代人逐漸活成了這個樣子,上班上學混蒙度日,手機電腦不離不棄。終日沉迷於電子產品、網路遊戲,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就像俗語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並且,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偃旗息鼓、逃之夭夭,不敢自我挑戰迎難而上。缺乏勇氣缺乏毅力,受到挫折就垂頭喪氣、自艾自憐。想到這些,我不禁臉頰發燙羞愧不已。

儘管戰火時代早已離去,沒有了炮火轟鳴、硝煙瀰漫的艱苦歲月,有的是安逸平靜的幸福生活,但我們仍然不能忘記那個缺衣少食、貧窮困苦、遭受敵軍圍剿的年代。革命烈士為我們打拼出這麼美好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時刻銘記這一切的來之不易。也正是這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我們應該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因為只有傳承紅色信任,才可以做真正意義上的時代新人,才可以實現中國夢,才可以中華振興。

“生吾炎黃,育我華夏。待之有為,必報中華!”

篇五: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毛鑫露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應做的事。

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棄醫從文,遵循內心,投向祖國的懷抱。毛澤東評價他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人。魯迅先生曾用多個筆名寫作品,其中為“魯迅”最出名,對群眾的影響最大。他從事文學創作,想由此改變中國人民的精神,從而使祖國強大昌盛,他是那個時代的新人,在國人沒有意識時,是他默默在背後拿起了筆,想喚起人們已經麻木的精神。

時代在變化,人們也在變化,我們要銘記歷史的教訓,傳承不是照做,而是進一步發展變化。那漫漫長征,數不清的征戰,戰士們卻始終不忘初心,無所畏懼,英勇犧牲,傳承紅色基因。我們要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我,爭做時代新人,勇於嘗試創新,比他人更進一步。

紅色基因是一種偉大的革命精神,我們要傳承,而不是牢記,我們要有付出,要努力,傳承才能真正實現。

紅色基因由我們傳承,不論多小的事,只要對他人有幫助,對社會有貢獻,我們都可以去做。記得一次我不為酷暑,去發傳單,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我們應該不放過每一個實踐的機會,不斷練習,為未來打下基礎。

少年強,中國強。我們要做時代新人,思想新,能力強,我們可以借鑑,但是不能照樣發展。

中國養我們育我們,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祖國做出貢獻。

篇六: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謝惠琦

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中華民族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傳承象徵光明,凝聚力量,引領社會的紅色基因,繼承先烈遺志,爭做時代新人。

十年,百年,哪怕千年,歷史的恥辱仍刻骨銘心。抗日戰爭時期,中華人民,曾飽受欺凌,也曾奮不顧身殊死拼搏。他們用血肉的身軀,用永不泯滅的信仰,在槍林彈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地與敵軍決一死戰,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奉獻給祖國,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光榮殉職的抗日戰士有數萬名,這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血淋淋的代價啊!

時光荏苒,悠悠幾十年載光陰。當毛主席向中國人民,向全世界,向歷史,向未來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慷慨激昂的致辭,振奮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播撒在十幾億中國人血液裡的革命精神逐漸萌發,生長出以奮勇殺敵的革命戰士為榮,向他們看齊,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獨立自主,萬眾一心,不畏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決心和鬥志。

時至今日,中國強大了,中國人民強大了。如今我們的理想信念,正如黨的十九大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持著這樣的崇高信念,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用勤勞和智慧、用堅定與執著,寫下令世人驚歎的“中國故事”。

與時俱進,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定當不能辜負先烈們用鮮血築起的新中國。我們要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們要“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勇於拼搏,自強不息;愛黨愛國,矢志不渝;獨立自主,積極進取;刻苦學習,奮發圖強;成為四有青年,繼承中國人民優良傳統;用我們中國兒女的智慧和力量,使我們的祖國振興而偉大,我們要用瘦弱的肩膀,彙集一股強大的力量,撐起祖國的未來!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先烈遺志,“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

篇七: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張知誠

什麼是“傳承紅色基因”?我的理解是,在一代代愛國英雄、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鋪就了一條條通往現在的道路。正是有了這些英雄人物,我們的民族才從一次次危機中挺了過來。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要牢記習爺爺的教導,“多瞭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範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今年暑假去湖北旅遊,我特意要求爸爸帶我去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去追溯那曾經為祖國大地拋頭顱撒熱血的仁人志士。

我們站在閱馬場的北端遠遠望去,發現綠蔭叢中掩映著一座紅色樓房,武漢人習慣把它叫做“紅樓”,這就是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和花壇噴泉,廣場中央聳立著1931年鑄造的孫中山銅像,先生身著長袍馬褂,左手執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視遠方,看上去是多麼的威嚴莊重。進入紀念館後,首先進入視野的是主樓,講解人員告訴我們,整個紀念館佔地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而主樓面闊73米,進深42米。風格典雅莊重:花崗石砌臺基,紅磚砌牆,紅瓦覆頂,屋頂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樓,主樓平面呈“山”字形,門前有突出的門廊和回車道,前方及兩翼為門廳和辦公室,後方正中為會堂。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前往軍政府會堂、孫中山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中會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的軍政府祕書處等一系列場館,這些場館再現了當年神祕而又莊嚴的的歷史場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種緊張而又熱烈的戰鬥氣氛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館內收集的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千餘件歷史文物和上萬張歷史照片,使大家大飽眼福,我彷彿想象到了那段未曾經歷的歷史的畫面。特別是孫中山簽發的“李翊東前往贛州辦理要事”的大元帥令和王霞宙、張善子繪製的劉靜庵烈士畫像,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雖然對這段歷史不是很懂,但通過這次參觀和爸爸後期給我加深的講解,使我對歷史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使我意識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我要把我所看到的、瞭解的回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祖國明天的輝煌而努力奮鬥!

篇八: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徵文

凌稚家

以前聽過爸爸媽媽給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好聽,因為可以瞭解到當年紅軍戰士的不容易,也讓我懂得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為爭做時代新人而努力!

爸爸給我講過,“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麼力量支撐並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後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

中華民族一個比較突出的精神,我們所提倡的以長征精神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個人命運跟國家民族命運聯絡在一起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紅軍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這艱難的經過中,總結出長征精神的內涵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長征精神就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是戰天鬥地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憑著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長征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這種艱苦奮鬥、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紀念長征勝利70週年,就是要青年一代永記長征精神,不忘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教育,而長征精神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新時期創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溫長征歷程,傳承併發揚長征精神,培育新的長征精神,對於大家的成長成材不可或缺,對於構建和諧校園意義重大。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青少年在學習或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長征精神在青少年中的傳承仍有必要。

“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長征精神,一方面它是以革命為基礎的,另一方面是無數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觀的體現,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為國家獨立富強而英勇獻身的奮鬥精神。

“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解決好的重大戰略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多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重視對他們進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而長征中體現的艱苦奮鬥、為事業奉獻和犧牲的精神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作為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代表“民族希望”、“祖國未來”的青年群體,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著眼教育實踐,直面大學校園,深入思考大學在人文教育上的特殊使命,結合實際開展長征精神的培育,探討大學人文教育的實現形式,對於高等教育來說,既責無旁貸,又刻不容緩。

長征精神的培育,絕不是簡單地重複已有的歷史知識,而是要復興過去的長征精神,把原有的長征精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而創造出一種新的長征精神。在邁入新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道路同樣曲折而漫長,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面臨著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要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偉大勝利,需要新時代的長征精神,需要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一代奮發有為。

聽了這些,我又懂得了好多知識,以後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發揚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希望通過我的努力,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