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裡面說的是什麼蛇作文

異蛇,又稱五步蛇,五步蛇又名尖吻螅、蘄蛇。是蘄春著名的特產,它與蘄龜、蘄竹、蘄艾合稱為“蘄春四寶”。

捕蛇者說裡面說的是什麼蛇

五步蛇屬蝮蛇科,蝮蛇屬,為劇毒蛇。相傳人被咬傷,不出五步即死,故稱五步蛇。因其全身黑質白,故又名白花蛇,還因為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所以還名褰鼻蛇。頭呈三角形,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散佈有少數黑褐色斑點,稱“念珠斑”。尾部側扁,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刺,俗稱“佛指甲”。五步蛇若被逼捕得它無路可走時,它就調轉“尾利鉤”,破腹自殺,“死而眼光不陷。”

藥用
五步蛇雖毒,卻是我國的名貴傳統中藥,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進貢的珍品,也是出口的珍貴藥材。關於它的習性和藥用價值,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說道:“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巳大風、攣?、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宋莊綽《雞肋編》載“白花蛇”條雲:“今醫家所用,惟取蘄州蘄陽鎮山中者。去鎮五六裡有靈峰寺,寺後有洞,洞是皆此蛇,而極難得。得之者以充貢。洞內外財產,雖枯兩目猶明;至黃梅諸縣雖鄰境,枯則止一目明;其舒州宿松縣又與黃梅為鄰,間亦有之枯則兩目皆不明矣。”明大醫藥學家李明珍曾幾次上蘄州龍峰山,目睹蘄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況,根據實地觀察,寫了《白花蛇傳》。他還在《本草綱目》中,對蘄蛇的形態、習性、捕捉乾製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詳盡的記述。他說:“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貨,官司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據他說:真正的蘄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背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旁有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滌其腹。“《爾雅·翼柴》亦有類似記載:蛇死後皆閉,惟蘄州花蛇開。如生舒、蘄兩界間者,則一開一閉,故人以此驗之。”
產地
五步蛇舊時產於蘄州龍峰山、麒麟山、鳳凰山、湖一帶,蘄春、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爾有可得。據清初顧景星的《黃公說字》說:“謹按蘄地花蛇,有黃白黑三種,黃白二花可貨數十金。黑花不過數金而已。昔產龍峰山洞,今無有,惟三角山出,一歲不能多得,土人獲此物必食葷物方可。否則,其走如飛,牙利而毒,如人手足為口齒所創,必以刀斷去,稍遲則不能救。”並說:“市肆所貨,皆浙蛇,非蘄蛇,花與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蘄交界之處,相傳蛇一逾界,則只一目,……。”五步蛇名貴求之者多。《黃州府志》載有民謠曰:“白花蛇,誰教爾能闢風邪,上司索爾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時不得皮肉破……”。五步蛇性喜潮溼陰涼處,多穴居棲息在山谷溪澗岩石上,落葉間,竹林下,草叢中,外出往往伏於爛草枯葉之間,以便於發起進攻、獵取食物和隱蔽自己。
功用
五步蛇屬廣食性蛇類,它的食物有蛙、蟾蜍、蜥蜴、類和鼠類,其中以吃鼠類的頻率為最高。五步蛇為胎生,產子甚稀。

有神奇功效的五步蛇酒

五步蛇味甘鹹,性溫。蛇肉具有祛風溼,散風寒,舒筋活絡,並有鎮痙、止癢之功能,能治風溼性關節痠痛、四肢麻骨神經痛、風癱癘風、遍身疥癬、黃癬、面板瘙癢、惡瘡疥癬、小兒驚風、口瘡等疾。

五步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潤而芳香,具有祛風、活絡、舒筋活血、祛寒溼、強壯滋補和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是治療麻風病的特效藥。《雞肋編》:“以輕小者為佳,四兩者可值十千足。”又說:“夏月食蓋盆子者,治疾猶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