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據:清華畢業當保安2000字作文

這幾天,一則“清華男當保安”的新聞火了。

時事論據:清華畢業當保安2000字

1991年,張曉勇以湖南省長沙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

畢業後,張曉勇去了廣州一家中外合資日化企業,但是沒有進入理想中的研發部門,而是被分配到了客服部。

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讓他有些心灰意冷,再加上後來父親患了重病,癱瘓在床,張曉勇決定乾脆回家盡孝。

2003年,他來到湖南長沙一小區當保安,現在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

有人調侃他,說清華畢業生搞物業是高射炮打蚊子。但張曉勇不這麼認為,他覺得“狀元不一定要賺大錢,自己這麼做是為了父母。”

他還說:“不管你是清華人,北大人,就應該以服務社會,為社會做貢獻,從這個方面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網友評論

張曉勇的經歷在網上傳播開後,引發了網友熱議,大家的觀點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部分網友為張曉勇可惜,認為這是一種資源浪費;也有部分網友表示理解,認為只要聽從內心,過得開心就好。

下面是雙方的一些代表性評論:

這是生物科學專業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清華北大這樣的教育資源不是為了培養小區保安的。

幹這個活去考清華幹什麼啊?浪費了那麼多的國家資源。

從他個人角度看確實無所謂,但從社會角度看感覺是資源浪費。

你不是他,沒權利評價他的生活。

在別人不影響你又不危害社會的情況下,請不要干涉別人的職業及生活選擇。

每個人只要能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做個好兒子、好老公、好父親,又何曾不是人生之幸?

這才是清華的偉大之處,清華教給學生的從來不是當大官,發大財,而是有能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且從容。

素材解讀

角度一:價值觀多元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是服務社會的職業都應當被尊重。

此事之所以引發關注,關鍵是因為很多人還抱著固有思維,認為從清華出來,要麼當大官,要麼要掙大錢,抑或成為一個功成名就的科學家……

在世俗的眼光中,大學生,特別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大學生,如果不從商不從政,不取得點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人才資源的浪費。

然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有些人幸運地學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進入了自己擅長的行業;也有人經歷諸多曲折之後才瞭解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人在職業道上好運連連,趁著幾次好機遇邁上了人生巔峰;有人卻是命運蹇澀,屢遭挫折。

因此,並不是每個名校畢業生都會擁有所謂“世俗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越是健康、成熟的社會,越是容許多元化價值觀的存在。

你認為功成名就算成功,我認為從容自在算成功,你嚮往做大生意賺大錢,我向往一家人健康平安,平凡快樂。只要不危害他人和社會,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職業和生活的權利。只要是服務社會的職業,都應當被尊重。

在此次新聞事件中,張曉勇並不以自己做保安為恥辱,不覺得自己是“高射炮打蚊子”。如此看來,他的母校沒有教給他驕傲自負,而是賦予了他獨立自主的品格,教給了他對不同職業的尊重,對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大學真正讓他做到了“厚德載物”,他並沒有辜負母校對他的培養。

清華大學應該為它培養的科學家、企業家自豪,也應為那些安於平凡崗位的畢業生感到驕傲。一所高等學府能為社會方方面面輸送人才,能培養出一群獨立有主見的靈魂,實乃大學之幸,國家之幸。

希望我們的社會觀念逐步改變,不要把功利作為評價事物的唯一角度,不要把“世俗成功”作為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不管是之前的北大生賣豬肉,還是現在這位清華生當保安,只要他生活的幸福快樂,都是正確的人生選擇!

角度二:清華生當保安,絕不是“讀書無用論”的實證。

有感於張曉勇的人生經歷,有人重彈“讀書無用論”的老調,說“既然考上清華也是當保安,還逼著孩子拼命讀書幹什麼?”

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學所帶來的巨集闊視野、豐盈見識以及價值觀的塑造,不是憑一時得失所能衡量的。

父母為什麼要讓孩子用功讀書,是為了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廣闊的舞臺,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正如臺灣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的信中所寫:“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讀書成績優秀的孩子,可以選擇出國,可以選擇留在大城市,也可以選擇回到家鄉,而不優秀的孩子,可能只有一種選擇。

同樣是當保安,張曉勇選擇放棄外企白領當保安,和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不當保安,有著本質的不同。正是清華的學歷,讓他的人生有了這樣的選擇機會。

有人認為,張曉勇的人生選擇錯了,但張曉勇說了一句話,“畢竟父母需要我。”我想,這一句話已經足夠。

作為一個兒子、一個父親、一個職員,他完全是合格的,也許在事業上他暫時失意,但作為“人”,他非但沒有失敗,相反還做得相當成功。

有人因為忙於事業,父母生病也無睱照顧,甚至連他們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最後終於出人頭地,這是一種成功。

但守在父親的身邊為他看病,不惜放棄一生的前途,同樣也是一種成功,甚至,更令人尊敬。

張曉勇的生活確實並不那麼轟轟烈烈,但絕對過得踏踏實實。最重要的是,他始終擁有人生的選擇權,而這,正是他當年用功讀書為自己贏得的。